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一个大将的后代,在明朝犯下死罪,皇帝犹豫再三没敢杀他

三国一个大将的后代,在明朝犯下死罪,皇帝犹豫再三没敢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82 更新时间:2024/1/4 12:50:20

可是世界上并没有永远的王朝,所有的王朝都逃不过覆灭的命运,但东汉末年的乱世却是值得所有人怀念。

金戈铁马是每个男儿的梦想,马革裹尸更是古代将领都曾经预想到的结局,毕竟人生自古谁无死。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生正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汉代的武功非常厉害,无论是在西汉还是在东汉,”一汉当五胡“犹如一道丰碑伫立在历史长河中。

东汉末年的军阀乱世中更是彻彻底底贯彻了这句话,没有一个外族能在东汉内乱的时候入侵中原,周边的游牧民族都老老实实地在待在原地,丝毫不敢有任何入侵中原的野心。

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只因为当时的北方霸主曹操抗敌有功。“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这是千年来古人教给我们的普遍真理,当时的曹操就曾远征乌桓,让大汉的旗帜插在汉朝的东北之地。

雄主曹操手下有很多大将,但一个崇信宗教出身却是只有一个,他就是张鲁。张鲁的家世很不简单,他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

更重要的是他凭借着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的信任,从一个传播宗教信仰的道士成为汉中郡的二千石太守,这才仅仅是他传奇的开始。

只不过,刘焉活着的时候,张鲁与益州集团的关系还算不错,整体是和谐共处的关系。汉中自古以来的地势就非常险固,为南北交通要冲,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秦岭屏障于北,巴山绵亘于南,汉水横贯其中。

因此刘焉任命张鲁为汉中太守,除了是因为张家在当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根基,张鲁自己的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汉朝的凉州军阀们始终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突破张鲁的汉中防线,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地区就这样持续地过着和平的时光。

直到刘焉去世,其子刘璋继位,从此益州和汉中的关系剑拔弩张,一发不可收拾。

刘璋多次派遣手下大将庞羲等人攻打张鲁,但都是落得一个无功可返的下场。而且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统治的巴郡反被张鲁夺取,自此刘璋一生都没有夺回汉中。

刘备入主蜀地后,张鲁于是面临着曹操和刘备这两个选择,要么降曹,要么降刘。

而张鲁最后选择的是曹操,至于刘备则遭到了张鲁的唾弃和辱骂,张鲁在降曹时对着属下说“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可见,刘备在张鲁的心中的地位到底如何。

张鲁降曹固然是因为曹操势大,但曹操的个人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世人只骂曹操为汉贼,却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后来曹操也没有薄待张鲁,不但封其万户侯,还与其结成儿女亲家,这等于证明张鲁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

一千多年后的张鲁后人张元吉更是直接继承了张鲁的遗泽,在明朝犯下死罪,当时在位的明宪宗却不敢杀他,这又是为何呢?

张元吉到底犯了什么死罪呢?史料《明史》记载他:“家置狱,前后杀四十余人”,私设地牢,“其狱幽暗,备诸残酷”。众所周知,杀人偿命是古代普遍的真理,照理来说张元吉被判死刑非常具有合理性。

并且因为张元吉犯的罪非常大,当时的明宪宗都收到了地方的奏报。一开始明宪宗非常愤怒,就想命人当场宣判死刑,只是后来得知张元吉的身份后又冷静下来了,命人将张元吉的死刑改为流放。

原来,张元吉是正一派天师大真人张留纲之子,三国大将张鲁的后代。上文就提到了张鲁是个宗教将领,他发展的天师道在历史变迁非但没有变得衰落,而是越发强盛,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宗教信仰就是一个炸弹,即使是贵为天下至尊的皇帝都不敢轻易碰触,所以明宪宗朱见深才会改判对张元吉的惩罚。

尽管有的大臣认为张元吉罪该当死,但是明宪宗还是下旨“去真人号,竟以夤缘免死,杖百,发肃州军,寻释为庶人“,最终张元吉还是逃过了一劫,他的祖先张鲁可谓是功不可没。

当然,如果张鲁知道自己的后代子孙如此不争气,做下了如此的伤天害理之事,只怕会是羞愧难当。

更多文章

  • 高览单挑许褚不分胜负,为何被赵云一枪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览许褚谁厉害,赵云许褚能组一队吗,赵云杀高览片段

    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作为袁绍的猛将,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在三国中我们发现高览大战许褚时没输,许褚与赵云交手三十回合时仍未分胜负,按照逻辑进行推理下去,高览不应该仅仅一个回合就输给赵云。这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本文我将对这一“奇怪”历史事实,做简要分析。首先我们需知武将之间即使实力水平相近,但各自

  • 谈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诸葛亮死后绳断便葬,诸葛亮棺材南抬的意思,诸葛亮堵住了周瑜的棺材孔吗

    诸葛亮一生用计破敌无数,不过临终前,最终设计了一计算计了刘禅,也让后人无法找到自己的下葬之处。关于诸葛亮死后入葬的说法有两种:史书记载在诸葛亮认为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便留下遗命告诉姜维,自己死后就近安葬于定军山,不用为自己立碑,避免引来盗墓贼。金银玉器不用放入一件,打造一口简单的棺材,入殓时用自己

  • 人人道为真武圣的关羽,在野史中却与女人有缘,是个男人都会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你不知道的关羽野史,关羽武圣高清壁纸,画关羽武圣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野史,觉得可能也是不正宗,是不被承认的。其实,往往是这些野史里面记录的内容,越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其中很有可能一些胜利者为了描述自己的功绩,不加以写实,在某些方面夸大,或者是抹杀一个人,把这个人的功劳和生平事迹都嫁接到自己的身上,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所以,有些事

  • 刘备的锦囊妙计:被他私自改变,导致蜀国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分三路进攻曹魏,堪称神算子的诸葛亮这一次却失误了,也就是说诸葛亮失败了,而且是大败,但是北伐失败的诸葛亮也并非一无所得。在这次北伐的途中,诸葛亮为蜀国收降一员大将,说是收降一员大将,实际上是属于“矬子里面拔将军”。因为在同期的将军里面,他的军事才能根本算不上突出,这

  • 王莽为何要亲手杀光自己的儿子?除了专横,说出来冒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莽杀了几个儿子,王莽赶刘秀上下集,王莽与赵飞燕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改革家,因为其超前的改革政策被后人称之为“穿越皇帝”。不过却因为改革失败造成了更大的混乱,最终被“位面之子”刘秀击败。当起义军攻入长安后,数十名军士将王莽杀死分尸,并且割下了他的舌头。王莽一生共有6个儿子,其中4个为嫡出,2个儿子为庶出。王莽并没有杀光全部的儿子,而是下令处死

  • 项羽失信违背约定,秦末汉初的悲剧英雄,项羽如何一步步丧失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vs项羽,项羽死后刘邦哭祭项羽,项羽巨鹿体现出的项羽性格

    秦朝的统治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新一轮战争。本来项羽在人、财、物上都比平民出身的刘邦要强很多,但是项羽却输的一败涂地。项羽不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得到民心。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失去民心的呢?一、坑杀降军,烧毁秦宫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杀了项梁,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国。楚怀王熊心提拔宋义为上将军,项

  • 东汉风云:张纡失算屠戮降羌,邓训抚绥威行诸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乱世十大将领,东汉冀州战将,东汉历史人物名将

    是时,北匈奴岁饥,部众离叛,邻国四面侵扰,优留单于为鲜卑所杀,北庭大乱。南单于屯屠何新立,上表汉廷,请乘北虏纷争,出兵征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无北顾忧。窦太后得表,取示执金吾耿秉,耿秉极言可伐,独尚书宋意上书谏阻,因此未定议,窦宪于是想借此出去,为逃死计。究竟窦太后顾念同胞,未忍将长兄处死,

  • 秦始皇让16岁的大女儿华阳公主,带着100名宫女去迎接70岁的大将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给王翦60万军队,秦始皇和王翦关系,秦始皇为何不杀王翦

    秦始皇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先灭掉了韩魏燕赵四国,之后他就想要兴兵发楚,他召集群臣商议,“伐楚到底需要多少士兵?”对于这个问题,嬴政最相信的人当然还是老将王翦。王翦当年率领兵马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了三晋地区,又攻破了燕国都城蓟,可以说,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是秦国开疆拓土最大的功臣。嬴政询问王翦:

  • 王莽死后,头颅为何会被历朝皇室收藏272年,学者:疑似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莽真实历史,王莽头颅为何会被后世收藏,王莽头颅最后去向

    穿越一直以来都被当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的一大看点,这也是因为许多人都对穿越这件事情有独钟,大多都是对古代的一种向往,相信大家也都想过,如果自己真的穿越了,那么自己先进的头脑,在古代能混到什么程度呢?对此,或许王莽就能够给你一个答案。历史上不乏有被怀疑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人,而王莽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王莽

  • 诸葛亮并非毫无缺点,后期三位大臣因他而死,蜀汉败亡提前到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要不死蜀汉能坚持多久,蜀汉亡于诸葛亮,诸葛亮死了多久蜀汉灭亡

    在演义中他被描述成了智慧的化身,不仅奇谋迭出,而且能够呼风唤雨,显然已经神化,并且在民间的知名度也是相当的高。作为蜀国的军师,从出山开始就全力地为国尽力,兢兢业业一辈子,对于刘备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时功不可没,当然这都是演义中的描述。当然也并不是全都是虚构,正史中的记载,诸葛亮并不擅长奇谋,但是在治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