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锦囊妙计:被他私自改变,导致蜀国的灭亡

刘备的锦囊妙计:被他私自改变,导致蜀国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78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56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分三路进攻曹魏,堪称神算子的诸葛亮这一次却失误了,也就是说诸葛亮失败了,而且是大败,但是北伐失败的诸葛亮也并非一无所得。在这次北伐的途中,诸葛亮为蜀国收降一员大将,说是收降一员大将,实际上是属于“矬子里面拔将军”。

因为在同期的将军里面,他的军事才能根本算不上突出,这可能是当时的魏国人才济济,如果他继续留在魏国,那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人关注到他,但是他遇到了诸葛亮,当时的蜀国缺乏人才,在刘备去世后,仅仅有诸葛亮支撑着破碎不堪的蜀国,但是大家别忘了,诸葛亮有非同一般的军事才能,但是真正上战场作战的能力几乎为零,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尴尬的局面。当时的诸葛亮急需一个能带领作战的大将军,但是在短时间内去哪找这个人?而这个人就在诸葛亮北伐时被发现了,他就是姜维

当时的姜维只是一名小将,由于诸葛亮的攻打,大将军临阵脱逃,不得已姜维被推选出来,临时迎战,年轻的姜维那是诸葛亮的对手,很快姜维便抵挡不住诸葛亮的攻打,选择向蜀国投降。

也正是这场小战役,改变了姜维的一生。就是说姜维留在魏国则无出头之日。话说,能力是根本,机遇也占一部分。在魏国同僚能力高,也还是同僚,在蜀国,曾经的同僚成了死敌。

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诸葛亮去世后,他几乎是蜀汉后期的军事顶梁柱,跟他同期的武将比起来,他的实力不容小觑,算得上是高人一等,但是跟前一辈比起来,他的军事才能真的算不上什么,甚至可以说差。

我们都知道益州的地位,是蜀汉的核心,而益州又是魏国最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区。刘备生前的军事才能大家也都知道,在刘备临死之前,留下了一条锦囊妙计,堪称可以救国的作战策略。那就是“实兵错守诸围”战术,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堵死山谷出口,让魏国军队难以进入,也正是凭借这一条计策,在多次魏国的进攻下,都被蜀国军队击退,让益州安然无恙。

但姜维上台后,自幼丧父性格偏激,要么投降、要么孤注一掷,这一方面的缺陷就注定了他不能委以重任,他认为这条计策并不能长期在用,过于保守的计策被他私自改变,改成了刚好与之相反的关门打狗。实践证明了姜维是错的。公元263年,蜀军采用姜维的战术,把魏军放入汉中,结果引狼入室,导致蜀汉在很短时间内灭亡。

当然蜀国的灭亡不能单纯地归咎于他,虽然说这样的分析有点牵强片面,一个国的的安定、稳固,如果没有人才、经济、团结支撑,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挽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已把蜀国搞得空虚无力,再加上蜀汉中央领导策略的昏庸、错误、排挤、威胁、陷害,姜维再有能力也难一统山河!连守住蜀汉基业都难,独木难支,这是客观事实。邓艾偷渡阴平,谁会想到阿斗会立马投降。姜维向阿斗提议让廖化守阴平,霍戈向阿斗提议回成都救援,都被拒绝了,是阿斗太无能了。

自从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好像蜀就与大意结下了缘分。蜀本来有许多机会可以获得更大的胜利,结果就因为许多意外而白白错失了机会。真的是属于典型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姜维也没有料到蒋舒会开城投降,放钟会入阳平关,就像诸葛亮想不到马谡会轻易守不住街亭一样,这其实都是小概率事件。后人只看结果,以成败论英雄,贬低了诸葛亮和姜维的军事才能。

我觉得就广义军事范畴而言,用人和战术,其实都是衡量将帅军事才能的标准之一,把关键岗位交给不可靠的人,也是将帅军事才能不足的表现。不过蜀国后期人才凋零,诸葛亮和姜维也确实面临无米之炊的困窘。所以蜀国的灭亡不是仅归咎于一个人,但是姜维私自更改刘备原来的战略,本来是可以救蜀国的战略,让他废掉,实在可惜。蜀是小国、怎么打也不过魏国的、华夏九州只是其中之一、兵员物资人才都不如魏、初期的时候人才多多也只可自守、等元老级人物纷纷离世、亡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莽为何要亲手杀光自己的儿子?除了专横,说出来冒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莽杀了几个儿子,王莽赶刘秀上下集,王莽与赵飞燕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改革家,因为其超前的改革政策被后人称之为“穿越皇帝”。不过却因为改革失败造成了更大的混乱,最终被“位面之子”刘秀击败。当起义军攻入长安后,数十名军士将王莽杀死分尸,并且割下了他的舌头。王莽一生共有6个儿子,其中4个为嫡出,2个儿子为庶出。王莽并没有杀光全部的儿子,而是下令处死

  • 项羽失信违背约定,秦末汉初的悲剧英雄,项羽如何一步步丧失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vs项羽,项羽死后刘邦哭祭项羽,项羽巨鹿体现出的项羽性格

    秦朝的统治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新一轮战争。本来项羽在人、财、物上都比平民出身的刘邦要强很多,但是项羽却输的一败涂地。项羽不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得到民心。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失去民心的呢?一、坑杀降军,烧毁秦宫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杀了项梁,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国。楚怀王熊心提拔宋义为上将军,项

  • 东汉风云:张纡失算屠戮降羌,邓训抚绥威行诸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乱世十大将领,东汉冀州战将,东汉历史人物名将

    是时,北匈奴岁饥,部众离叛,邻国四面侵扰,优留单于为鲜卑所杀,北庭大乱。南单于屯屠何新立,上表汉廷,请乘北虏纷争,出兵征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无北顾忧。窦太后得表,取示执金吾耿秉,耿秉极言可伐,独尚书宋意上书谏阻,因此未定议,窦宪于是想借此出去,为逃死计。究竟窦太后顾念同胞,未忍将长兄处死,

  • 秦始皇让16岁的大女儿华阳公主,带着100名宫女去迎接70岁的大将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给王翦60万军队,秦始皇和王翦关系,秦始皇为何不杀王翦

    秦始皇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先灭掉了韩魏燕赵四国,之后他就想要兴兵发楚,他召集群臣商议,“伐楚到底需要多少士兵?”对于这个问题,嬴政最相信的人当然还是老将王翦。王翦当年率领兵马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了三晋地区,又攻破了燕国都城蓟,可以说,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是秦国开疆拓土最大的功臣。嬴政询问王翦:

  • 王莽死后,头颅为何会被历朝皇室收藏272年,学者:疑似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莽真实历史,王莽头颅为何会被后世收藏,王莽头颅最后去向

    穿越一直以来都被当成电视剧或者电影的一大看点,这也是因为许多人都对穿越这件事情有独钟,大多都是对古代的一种向往,相信大家也都想过,如果自己真的穿越了,那么自己先进的头脑,在古代能混到什么程度呢?对此,或许王莽就能够给你一个答案。历史上不乏有被怀疑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人,而王莽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于王莽

  • 诸葛亮并非毫无缺点,后期三位大臣因他而死,蜀汉败亡提前到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要不死蜀汉能坚持多久,蜀汉亡于诸葛亮,诸葛亮死了多久蜀汉灭亡

    在演义中他被描述成了智慧的化身,不仅奇谋迭出,而且能够呼风唤雨,显然已经神化,并且在民间的知名度也是相当的高。作为蜀国的军师,从出山开始就全力地为国尽力,兢兢业业一辈子,对于刘备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时功不可没,当然这都是演义中的描述。当然也并不是全都是虚构,正史中的记载,诸葛亮并不擅长奇谋,但是在治军和

  • 御史大夫周昌找汉高祖刘邦商议正事,谁知刘邦却抱着戚夫人亲热,周昌吓得转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妾室,刘邦50岁自立为王之后,第二年就遇到了年轻美妙的戚氏。刘邦常常就和她在朝臣们面前秀恩爱,这让大臣们都觉得很尴尬,却又不好避开。刘邦这样的胡闹,他看到周昌来找他又跑了,他反而还问周昌他怎么样?周昌也是一个老实人,他就实话实说:“依微臣所见,陛下就是汉之纣、桀!”纣、桀就是商朝

  • 周瑜去世后,孙权提了一个要求让小乔为难,没有了周瑜的庇护该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乔小乔与孙权的故事,孙权大乔小乔完整版,孙权小乔

    《三国演义》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让所有人对江东二乔的外貌浮想联翩。事实上,当时如此绝世的美女也是难得一见的。江东的“二乔”指的就是孙策的妻子大乔,周瑜的妻子小乔。这两人在没有出嫁之前已经很有名,早有传言乔公有两女,都是国色天香。可惜大乔和小乔的命运不好,她们都嫁给当时的英雄人物,

  • 刘备此生最后悔的三件事!不仅令蜀汉差点灭亡,还害死了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不死蜀汉能统一天下吗,刘备强行把孙尚香带回蜀汉,刘备建立的蜀汉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刘备也不例外,在他的一生中曾有着三件令他后悔不已的事,它们不仅令蜀汉差点灭亡,还是造成诸葛亮病逝的极大原因!那么接下来我就带大家来看看究竟是哪几件事吧。一、劝说曹操诛杀吕布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各位都知道,吕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张飞甚至

  • 名大于实诸葛亮,实大于名曹操,开创奠基的李斯,集大成的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评价诸葛亮四句话,周瑜派诸葛亮夜袭曹操大营,李斯和诸葛亮谁厉害

    先来撇清几点:第一,封建历史上“相”的作用有多大?《荀子·富国》中这样评价:“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也就是说,在物质匮乏的古人看来,要想解决老百姓的基本生存问题,唯有寄希望于两个人物,一个是圣君、一个是贤相。可见贤相的地位有多高、责任有多大。第二,“相”在历朝历代的称呼有所不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