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盛唐,说到唐朝我们就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这位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年少时因隋末战乱,仅十余岁便投身战场。
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李世民不仅才智超绝,在带兵打仗方面也毫不逊色于他人。经过多年的沙场磨炼,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也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纵观历史长河,从秦皇汉武到宋元明清,这千年的时间中,数百位帝王涌现,可其中能文能武者数量并不多,能像李世民一样将一个朝代推向历史巅峰的更是寥寥无几。
而李世民在我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留下了最为浓墨淡彩的一笔后,于贞观二十三年离开人世,被葬于昭陵。昭陵的建设早在贞观十年便已经开始,后来直到开元二十九年才建设结束,这整整一百零七年的建造过程使得昭陵成为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更是被后人誉为天下名陵。
关于昭陵的建设,是在当时唐朝的将作大臣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下动工的。今天我们所讲的这六匹“宝马良驹”便是位于唐太宗墓的祭殿中,被世人称为“昭陵六骏”的石刻。
这“六骏”的原型皆为李世民平定四海、建邦立国时的坐骑,前文我们提到李世民曾多年征战沙场,带兵作战自然离不开战马陪伴,在数量众多的战马中,这六匹最受李世民喜爱。
它们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和白蹄乌。六大战马不仅代表了李世民曾参与的六场战役,同时也表彰了李世民为唐朝建立所立下的不朽战功。
相传在贞观十年,李世民特意下诏书令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出这六骏图,并让将作大臣阎立德依据画作将六骏图雕刻在华山石上。雕刻完成的“昭陵六骏”受到了李世民极高的赞誉,满心欢喜的李世民特意为此作诗六首,并将其刻于骏马旁边。
在这六匹马中有三匹作奔驰状,另外三匹为站立状。在考古发掘时人们发现,“昭陵六骏”早在唐朝末年便已经遭受到了破坏,往后的千年历史中,虽然历代官员都对其呵护有加,但战乱、腐蚀等等因素依旧使得“昭陵六骏”久经磨难。
到了民国时期,他们更是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民国这一战乱不断的时期,文物偷盗肆虐成风,期间“昭陵六骏”曾被不法分子盗运,在运输期间因为石刻体积庞大,沉重无比,他们竟然将之拆成数块分开运输。
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最终流落海外。在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勾结国内不法文物商人将这两件石刻偷运到了美国,后来被收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剩余四件石刻在盗运过程中被人们发现并截获,现今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
要知道飒露紫是“昭陵六骏”中唯一身旁伴有人像的,并且飒露紫也是李世民众多战马中故事最为传奇的一匹,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势力时其坐骑便是此马。
当时,李世民在作战时曾被王世充围追堵截,身边随从的唯有将军丘行恭一人,而王世充骑兵又一箭射中了飒露紫,危急时刻是丘行恭将自己的坐骑与李世民互换,丘行恭一手牵着飒露紫,一手提刀而战,经过一番苦战才突围而出。
后来为了表彰丘行恭,李世民在下令雕刻“昭陵六骏”时特意命人将丘行恭刻在飒露紫一旁。所以就历史意义与珍贵程度而言,飒露紫是“昭陵六骏”中最为珍贵的一匹,可惜这一石刻自民国时期被贩卖到美国后至今未能归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