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崇祯自毁长城,将朱棣留下的法宝弃之不用

大明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崇祯自毁长城,将朱棣留下的法宝弃之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4/1/27 22:16:20

有人曾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把明朝的灭亡上升到一个历史的高度,不管是否真是如此,但起码可以说明一点就是,明朝的灭亡意味着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王朝消失了。

说到明朝灭亡,两个因素是始终绕不过去的。第一个是天灾,第二个便是外患。

崇祯继位没多久,大明朝便遇到了所谓的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震、水灾、瘟疫,这三大影响国家政权稳定的灾难都被崇祯遇到了,一时间崇祯焦头烂额,忙里忙外的安排大臣赈灾。但无奈灾情太过严重,再加上当时的大明朝已是千疮百孔,国库空虚,难免会有一些救援不到的地方,比如陕西地带。正是在这样情境下,爆发了农民起义。所以有人说崇祯的运气不是太好,当政时期遇到了小冰河的恶劣气候,还有关外强大的女真族。但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可以拿崇祯当政时和他的先祖,人称"昏君"的明宪宗朱见深比较一下,答案便清晰明了了。

同样是十七八岁登上皇位、掌管天下。明宪宗在位二十三年的主政时期,也发生了多次的自然灾害,还有瘟疫、地震,就连经历过崇祯年间天灾的史学家谈迁看过史料后都哀叹:无有酷于此二十三年者。也就是说,崇祯时期的自然灾害还没有明宪宗朱见深当政时严重的多。还有就是外患:广西地区的叛乱,荆襄流民叛乱,北方鞑靼也不停的骚扰边疆。

即便面对这样的困局,这位被称之为"昏君"的明宪宗,依然带领大明这条大船安全的行驶在历史的浩海中,且越走越好。国内叛乱也是被镇压下去,同时在二十三年的自然灾害里,大明朝的经济民生却是蒸蒸日上,对待外敌入侵方面,硬是打的鞑靼可汗狼狈北逃。

再举第二个例子:明穆宗朱载垕。这位皇帝开始是勤政爱民的,但后期成天沉溺后宫,也不上朝理事,所有军国大事都是交由大臣处理,就连当时的朝鲜国王,都偷偷地向身边的大臣吐槽,如果大明皇帝再这样下去,明朝可能过不了多久就完蛋。但结果是明朝依然存在的好好的,虽然明穆宗在位只有六年,但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没过几年国库充盈,人民富裕。

还有就是史上有名的万历皇帝,在位几十年不上朝,大明朝还是照常运转。内平战乱,外御倭寇。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他便废除了宰相制度,结束了自秦朝以来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但是这样又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没有宰相那宰相的活谁来干?朱元璋的想法是让皇帝自己来干,可是他的子孙不是个个像他那么勤奋的,这个问题直到明成祖朱棣想出了内阁制度,选有才华的人进内阁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这才完美的解决了不设立宰相这个职位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上面提到的这三位皇帝,他们所以靠的都是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制衡。

过去的历代皇朝,宰相拥有者至高无上的权利,大小事务除了皇帝之外,就数宰相可以说的算了。自从朱棣成立内阁以后,宰相的决策权就牢牢把持在皇帝自己的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又设立司礼监来制衡内阁。内阁拟票,司礼监有批票,二者相互制衡。这一点就从明朝最有的首辅政大张居正的身影上课看出,在他辅政期间,关于一切事物都还需要和太监冯宝合作。

再回过头来看看崇祯是怎么做的,在他登基后,便迅速除去了魏忠贤,把一切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没有像其他皇帝一样让内阁来治理国家,而是生命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在位17年,走马观花似的换了50个首辅,以致于后来没有太监的制衡,导致东林党做大,从而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可悲的崇祯皇帝,强大的大明朝就这样在自己的手中一步一步走向覆灭的边缘。

更多文章

  • 全世界只有一只母骆驼能找到成吉思汗墓,他的墓中其实没财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的墓的骆驼传说,母骆驼图片,成吉思汗全30集免费版

    这源于蒙古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流行薄葬,即使是皇帝下葬,也只需要一个棺木,没有金碧辉煌的地宫,也没有丰富的陪葬品。根据史料记载,制作这种棺木,需要把一根楠木劈成两半,在木头的中心挖出一个人形,然后将皇帝的尸体放入其中,合上楠木后涂上油漆,用3条黄金箍紧,乍看上去就是一根普普通通的木头。

  • 明朝太监缘何能葬入皇陵?顺治对其推崇不已,康熙为其亲自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烧掉顺治御批,顺治的皇陵打开过吗,雍正乾隆康熙顺治关系

    然而在明朝的明十三陵中,除了安葬着的13位明朝帝王、后妃外,还真有这样一座墓,墓的主人甚至只是一位太监。就连明朝的大敌、清朝的一系列君主都对他赞颂有加!顺治帝不仅将他葬入十三陵的思陵,更是为他亲自立碑,撰写800字碑文加以追思。而康熙大帝呢?曾多次为其出书立传,并常去其墓旁祭奠。那么,他何德何能,居

  • 工人挖出宋代砚台,专家看后说:等于500头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代砚台 绿色 石头,宋代最名贵砚台,距今300多年的砚台估价

    1982年4月,浙江湖州路面施工时,挖出1座宋代墓葬,湖州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人进行抢救性清理,陆续出土瓷器、金银器、文房用具等。因年代久远,且当时未做详细记录,墓葬出土的数目具体不详。起初,在专家看来,这墓葬挺常见,出土文物都是“平常货”,但工人挖到的一方砚台,却让人眼前一亮。考古部主任说,这一方

  • 为什么会有“清朝无昏君,明朝昏君多”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明朝十大昏君排名表,明朝昏君多

    一首先,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形成“明朝昏君多、清朝昏君少”的说法,直接原因和清朝皇帝亲力亲为,而明朝皇帝大多奇葩、不理朝政等有关。具体来说,对于清朝皇帝来说,在数量上只有10位,加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不过12位皇帝,也即在数量上明显少于明朝皇帝。对于这十多位皇帝,前三位皇帝忙于打江山,也即努尔哈赤、

  • 明朝一死刑犯,看见其床下长出新竹笋,立刻带人越狱,后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最强囚犯越狱,一个死刑犯两次越狱判死刑,影视死刑犯联合狱友越狱

    众所周知,明朝是一个尽出“奇葩皇帝”的朝代,(在本文奇葩是褒义)一共有16位皇帝,且每一任皇帝都具有鲜明特点,性格不重样。比如有喜欢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有喜欢修仙问道的嘉靖皇帝,还有喜欢养豹子,开动物园的正德皇帝等等。在这些皇帝中,明英宗算是命运多舛的一位,他御驾亲征时被瓦剌俘虏,不仅皇位没了,

  • 张献忠的宝藏:青城山下埋金银,日出东方需叩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献忠宝藏之谜,武邑张献忠,张献忠剿四川实录记载

    核心提示:征调300名石匠,在青城山挖洞,用以藏宝,半年后,300名石匠凭空消失。一成都一带流传着“石牛和石鼓,银子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民谣;这说的是当年张献忠的神秘宝藏;《明史·张献忠传》说,张献忠曾动用大量人力,挖数丈深的大坑,将无数金银财宝埋入其中,接着决堤放水,淹没埋宝。二在大

  • 一座偏远的村庄,住着崇祯的后人,至今保留有尚方宝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死后他的后人,崇祯后人邹启贵,尚方宝剑照片

    崇祯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即位于危难之际,在内忧外患中执政17年,最后在农民起义的紧逼下,吊死煤山。在贵州苦竹桠村,居住着500余名崇祯的后裔,该村有三座石墓,其中两座为崇祯之子朱慈照及妻墓,旁边的“赵恩公”则为太监墓。邹代清,现年60岁,面目慈祥却不怒自威,他是朱慈照(邹启贵)的第11代后人,据他介

  • 李自成带走多少宝藏:18头毛驴拉,32个挑夫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手下的四大护卫,李自成把300亿宝藏藏在哪,李自成进京搜出的财富

    核心提示:李自成把这笔巨额的财宝埋藏起来,并把知情人全都杀了。据说,只要能破解一句秘诀,就能得到一笔巨额的财富。一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陷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他占领皇宫,掠夺了大量的宫廷珠宝。后来在清军夹击下,李自成被迫退出京城。在败退出京时,他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席卷一空,装了

  • 明朝最神秘组织,东西厂和锦衣卫见了都胆战心惊,官员见了要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东厂西厂锦衣卫是一个机构吗,历史上锦衣卫东厂西厂,锦衣卫和西厂

    在明朝的时候,特务机构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出身,朱元璋从社会的最底层一步步走上了皇位,但是在朝廷中,他只有从头开始打拼的一帮兄弟,而这些兄弟却在王朝建立之后成为了朱元璋最大的担忧。因为自己的太子因病去世,只能够立自己的孙子为皇太孙,为了保证皇位依旧在自家手中,朱元璋下了

  • 明朝战胜了葡萄牙人,为啥还让他们获得了居住澳门的权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沿海地区除了被日本倭寇不断骚扰,还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势力也曾来骚扰过,他们勾结中国海盗,不断侵扰沿海各地。15世纪末,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达到高峰。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展势力。明朝人沿用阿拉伯人对欧洲人的称谓,把他们称为佛郎机国。1511年(正德六年)葡萄牙殖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