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帝留给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为什么最后成了鳌拜一家独大

顺治帝留给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为什么最后成了鳌拜一家独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59 更新时间:2024/2/2 10:30:55

四辅政大臣影视形象

这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之中鳌拜排在第四位,那么为何最后又是他权倾朝野,以致于康熙帝不得不除掉他。我们可以从四人的履历中一探究竟。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四位辅政大臣。

1、索尼

索尼是满洲正黄旗人,四位辅政大臣中是资历最老的一个,他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跟随努尔哈赤出征,又因为通晓满、蒙、汉文字,所以进入弘文馆当值。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索尼又跟随皇太极出征大明,到崇德八年(1643年)朝廷考察他的功劳时,进封他为三等甲喇章京。也就是在这一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大清皇位空悬,引发了多尔衮豪格的皇位之争。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坚定的支持由皇太极的子嗣继承皇位,最终是年幼的福临继位,索尼与谭泰、图赖等人盟誓效忠幼主。

索尼

顺治年间,索尼仍受到重用,先后担任内大臣、议政大臣、内务府总管等职。顺治帝临终之际任命索尼等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帝。

2、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是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等职。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后,苏克萨哈跳出来告发多尔衮(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相当于告自己的主子了)图谋不轨。借着这个由头,顺治帝将多尔衮掘墓鞭尸,罢黜宗室,以发泄自己这么多年来被多尔衮压制的无奈之情。

苏克萨哈影视形象

因告发多尔衮有功,所以苏克萨哈在顺治朝算是顺风顺水,顺治帝临终之际选择了他做康熙的辅政大臣。不过由于苏克萨哈的身份以及他告发主子这件事导致后来四辅臣之争,自己也落得个绞刑的下场。

3、遏必隆

遏必隆是满洲镶黄旗人,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第16个儿子,努尔哈赤的外孙。显赫的家世使得他的仕途也比较顺利,顺治帝亲政后他历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等,顺治十四年(1657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不久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

顺治帝临终之际遗命遏必隆与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一起辅佐年幼的康熙帝。不过遏必隆这个人属于墙头草,没有自己的主见,他后来一直唯鳌拜之命是从,虽说都是辅政大臣,不过他却是鳌拜的跟班。

鳌拜被擒后,康熙下诏严加惩处鳌拜及其党羽与遏必隆,议他们的罪。康亲王杰书等人以十二项罪议责遏必隆,削太师之职夺其爵,论其死罪。康熙帝认为遏必隆没有结党,就免去他的死罪,但是革去太师之职及后加的公爵。康熙十三年(1674年)遏必隆病逝。

4、鳌拜

鳌拜是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早在皇太极时期就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去世后,鳌拜坚定的支持立肃亲王豪格为皇帝,可是遭到两白旗多尔衮的反对,双方协商之下立6岁的福临为新皇帝。

顺治帝在位时期,因当初的皇位问题,鳌拜遭到多尔衮的打击,不过他始终没有屈服,一直在与多尔衮对抗。顺治帝亲政后,鳌拜的好运也来了,顺治帝对他极为敬重,视他为心腹重臣,临终之际还任命他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

康熙帝继位后,鳌拜逐渐成为一个权臣,前期有索尼的压制,他还不敢造次,后来索尼病逝,苏克哈萨被排挤后,生下的遏必隆唯他马首是瞻,鳌拜俨然成为“太上皇”,对皇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获鳌拜,宣布他30条大罪,逮捕入狱,念其以前的功劳,康熙并没有杀他,不久鳌拜在狱中去世。

那么为什么位居四辅臣之末的鳌拜最终却成了权臣,以至于康熙帝必须要除掉他?这还要从皇太极时期的黄白之争说起。

他们四人之中,除了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以外,其他三人都属于两黄旗,因而在涉及到政治利益的时候必然是站在一起的。而且之前已经持续了多年的黄白之争。

皇太极刚继位时,领的是两白旗,两黄旗由多尔衮三兄弟统领,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大汗应该统领两黄旗,所以就把两黄旗和两白旗互换了旗帜和服色,这样自己的两白旗就变成两黄旗,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就变成了两白旗。

两黄旗作为皇帝亲军,自然获得了各种利益就比其他旗的多,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等到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争权,两黄旗不想失去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利益自然是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然而豪格不争气,最终是年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摄政,如此一来多尔衮就掌控了大权。

鳌拜影视形象

掌权之后的多尔衮自然对两白旗要好一点,同时他也不断的打压两黄旗。多尔衮对两白旗的军队粮饷发放起来特别干脆,对两黄旗的军队粮饷,这是能拖则拖,在驻地方面也把两白旗的驻地换成了富庶之地,而两黄旗只能靠边站。

没办法,多尔衮势大,两黄旗即使再不愿意也得忍着。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对多尔衮进行了清算,这时两黄旗又扳回了一局。当时苏克萨哈跳出来揭发多尔衮僭越,这种卖主求荣的样子索尼等人也是看不起他。

顺治帝临终安排辅臣大臣时,偏偏安排了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和两黄旗的苏尼、遏必隆、鳌拜。四人之中鳌拜与苏克萨哈的矛盾很深,在镶黄旗与正白旗圈换土地这个问题上,鳌拜与苏克萨哈两人的矛盾势同水火,即使他俩是儿女亲家也不管用。

鳌拜一直认为自己功劳比较大,不甘屈居苏克萨哈之后,凭其战功卓著,盛气凌人。索尼年老又无力排解鳌拜与苏克萨哈执政,屡次呈请圣祖亲政。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凡事皆附和鳌拜。而苏克萨哈威望浅薄,势单力孤,心非鳌拜所为而无力抗争。

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病逝后,更是没有人能压制鳌拜了,不久他借机罗织了苏克萨哈二十四大罪状,杀了他,扫清了他擅权之路上所有的障碍。

鳌拜专权后,结党营私,凡事在家中议定,然后施行。鳌拜所为严重地威胁到皇权。康熙八年(1669年),玄烨亲政后,智擒鳌拜下狱。康亲王杰书等人遵旨勘问,列其罪状三十款,将他永远拘禁,遏必隆也被革职锁拿。同时清洗了鳌拜党羽,四大臣辅政时期结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正的湘军鼻祖,开创湖南人的铁血时代,可惜现在知道他的人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赛尚阿当时对江忠源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举人出身,做过地方小官,但既然两名同僚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他,又都认为此人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干才,于是便奏准让江忠源随营办差。几个月后,江忠源前往赛尚阿位于桂林的行辕报到,赛尚阿将他调入了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的军幕。按照那个时代人们的刻板印象,满人尚武,汉人崇文,比如乌

  • 清朝那些过继出去的皇子都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最可怕的三个皇子,孝懿仁皇后过继的皇子,皇子之争清朝结局

    清朝12帝,严格的说是清朝九帝,因为最后三位皇帝没有子嗣,一共生育皇子113人,其中有6人被过继出去。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过继出去的皇子们。1、允禄出继给庄亲王博果铎博果铎是承泽亲王硕塞的长子,满洲镶红旗人,顺治十一年(1655年),硕塞病逝,年仅5岁的博果铎承袭父爵,并改王号为和硕庄亲王

  • 雍正到死都不知道,龙凤胎的名字连起来读,正是甄嬛背叛他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经由佛教文化思想的传播之下,皇室也逐渐信仰起佛教,经常会去寺庙礼佛、祈祷,寻求佛祖的庇佑。我们也常常在影视作品当中看到,皇帝会将不受宠或者犯了罪过的嫔妃,惩罚其在寺庙中剃发修行思过。在寺庙中没有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只剩青灯古佛,素食布衣,还有看不到尽头的孤独,在这寺庙之中了此残生,往往嫔妃们都难以忍受

  • 清朝最后一批太监回忆:伺候小主儿有饭吃有钱花,不过有一关太难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喜子太监,100个太监图片,清朝唯一一名小太监

    太监是封建帝权制度下的产物,他们行走在皇宫中,是宫里的奴隶,伺候的主子有可能是皇上妃子,或者宫殿中的其他有权有势之人。直到清朝灭亡,马德清等15个太监每每回忆起当初在宫廷中的生活,都感慨万千,对于他们而言,能够伺候好小主,就有饭吃,有钱花,但总有一关实在太难过,想必你们都知道。太监在有关清朝的影视剧

  • 清朝末年最大的监狱,男女混住,女囚最怕一张逍遥自在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囚死前的视频,晚清犯人的悲惨生活,女囚陈沫入监

    史书中曾经记载,当英国军队朝清军驻守的海岸发动进攻时,仅仅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直接打掉了清军两百余门岸防炮,英军如此高效的战斗,也反映出当时整个清朝发展的落后和腐朽。最终,越来越多的外国强权介入清朝。《马关条约》以后,清朝更是彻底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而在这种畸形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也会出

  • 西方历史态度:以圣人标准要求夏朝,以小人标准要求古希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朝灭亡前的诡异事件,夏朝服饰,土耳其承认匈奴是夏朝后裔吗

    然而,对比夏朝考证的要求却会发现,这典型是以圣人标准要求夏朝,以小人标准要求古希腊,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不信请看下文分析: 质疑夏朝为周人编造,为何不质疑古希腊为后人编造? 史记、左传等史书,虽然其中存在一些瑕疵,但历史证明总体可信,是货真价实的信史,因此书中记载的夏朝,无疑也应该是可信的。但西方学者

  • 后山:“周方”对商朝的致命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后山:“周方”对商朝的致命威胁 ——《先周时期的华夏社会》之九21商汤推翻夏癸,取代了夏的统治,社会性质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商汤干部队伍的级别,譬如伊尹和仲虺,就由小国宰相变成了大国总理。商汤为维护稳定,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汤刑》一部,规定,罪人不再蹲监狱,一概杀掉。行刑的手段有:割头、卸胳膊大腿、

  • 狐妖苏妲己跟纣王恩爱时用的工具,竟成了现代家庭最常见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子的道理呢?某次苏妲己已经事先吃过饭菜了,并且觉得可以,还叫了纣王过来吃,可没想到这会纣王刚坐下,苏妲己发现有样菜的温度过高,如果及时调整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纣王的暴怒,因此苏妲己不得不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下怎么办才好呢?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从自己头上的首饰上拿下两

  • 周、汉和晋为何都实行分封制?周分封制瓦解的社会背景和局势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外在来看,这三个朝代似乎都因为分封制而饱受战乱,给人造成分封制是一种十分失败的制度。可试想一下,周朝的分封制可以维持八百年之久,为什么汉朝和晋朝很快就因为分封诸王发生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呢?而周朝直到晚期才发生诸侯强天子弱的局面,可见分封制并非完全行不通,只不过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局势让分封制下的

  • 周朝才是汉文化的真正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爱读史书的大家都知道,君臣论事,举例多远称尧舜,近称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中间泱泱千年的夏、商,少有提及。此处易理解:尧舜为远古帝王,事迹真假难易考寻,所以儒家们把尧舜立为礼治的标杆;文武二王,事迹可寻,着实存在,也是儒家们匡正天下礼仪的高标准。夏朝,在历史学里是存在夏朝的,而在考古学里,这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