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最对不起的女人:提着脑袋帮李隆基得天下,却被负心汉逼死

唐玄宗最对不起的女人:提着脑袋帮李隆基得天下,却被负心汉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49 更新时间:2024/2/4 2:45:54

三个月前,唐玄宗李隆基一道圣旨,将这位曾经患难与共的发妻废为庶人,并赐死了她的孪生哥哥王守一。

缘尽了,情了了,家碎了,心死了,王菱万念俱灰,仅仅三个月,她便一缕香魂归尘土,留给人世间一声叹息,留给负心汉无尽怨念。

此时,正是“开元盛世”蒸蒸日上的时候,她的死却让人们依稀看到了繁华尽头的凄风苦雨。

王菱,这个名字出自野史,正史未载其名,此文借用。

王菱出身于太原豪族王氏,她的父亲叫王仁皎,早年应征入伍,官至同州参军、晋州司兵参军,因为有“季路之勇、子房之筹”,而升任为甘泉府右果毅都尉。

果毅都尉是折冲府武官,按唐律规定,他们要定期进京承担宿卫工作。就在某次任务中,王仁皎喜从天降,他的女儿被武则天赐婚于临淄王李隆基。

然而,此时李隆基的境遇并不算好,甚至有点糟糕。

天授元年(690年),李旦被母亲武则天废黜,武周王朝代替了大唐帝国。李隆基与父亲李旦一起被圈禁于皇宫,失去了人身自由。

长寿二年(693年),李隆基的母亲窦妃被武则天秘密杀害,连尸体都没能留下来。那一年李隆基才8岁,被交给姨妈抚养。

不久,武则天将诬陷窦妃的韦团儿处死,大概是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这才决定给小孙儿赐婚。

不过,李旦父子的自由依然受到严格限制。史书记载,有一年李隆基过生日,很想吃汤饼,却不能如愿。

王仁皎为了满足女婿的心愿,卖了自己的紫袍换来一斗面粉,让他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直到唐中宗复位。原本以为从此共享太平的日子来了,没想到李旦又上了韦后一党的黑名单,差点因此被唐中宗处死。

为了改变命运,李隆基开始悄悄积蓄力量,为扳倒韦后做准备。

这种灭族的事做起来必须非常谨慎,李隆基连父亲都没敢告诉,他所能依靠的力量就是王府的几位心腹,其中就包括王仁皎父子。

随着“唐隆政变”的成功,李隆基将父亲李旦推上了皇位,他也因此被册封为太子。

然而,上天像是故意刁难李隆基,又一个巨大的大危机爆发了,这一次,曾经的盟友、姑姑太平公主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李隆基被迫二次犯险,又经过了两年的秘密准备,他以一场“先天政变”除掉了太平公主,并迫使父亲交出了皇权。

这两次决定生死的大事件累积长达四五年,非常煎熬,王仁皎、王守一父子始终是李隆基最坚实的后盾,连王菱也直接参与其中了。

《资治通鉴》云:“上之诛韦氏也,王皇后颇预密谋。”

《新唐书》记载:“后将清内难,预大计。”

《旧唐书》记载:“临淄王时,纳为后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

短短数十字,一位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跃然于纸上。

可以说,李隆基的龙椅上,深深烙上了王菱一家人的忠诚。因此李隆基登基后立刻册封王菱为皇后,并在诏书中用“顷属艰危,克扬功烈,聿行昌运,实赖赞成”,高度评价了王菱的贡献。

此时的唐玄宗觉得,无论给王家人什么待遇都难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为此他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王守一,又将王仁皎和王守一父子双双赐封国公。

王家父子也很自觉,拿着丰厚的待遇退居二线,绝不去干预朝政,不给别人留口实,也不给皇帝找麻烦,安心当富家翁。

历史上皇家骨肉亲情之间的相残,说穿了都是贪心不足所致,王家父子能有这个觉悟实在是难能可贵。

然而,你躲避麻烦,不代表麻烦不会盯上你,尤其是身处皇后之位的王菱。

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大唐蒸蒸日上,开元盛世到来了,承平日久的唐玄宗开始变得“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

王菱的危机时刻到来了,她因为无子,且红颜消退,逐渐失去了唐玄宗的宠爱。而年轻貌美的武惠妃则利用唐玄宗的宠爱,对皇后之位发起了挑战。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堂侄孙女,自幼在宫中长大,是个性情乖巧,心机颇深的女人。相对于王菱的将门虎女风格,武惠妃显然更符合唐玄宗对女人的需求。

武惠妃还有一个优势,她给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这个资本足以撼动王菱的根基,于是唐玄宗动了废后的心思。

有一次,唐玄宗将他的心思告诉给了心腹姜皎。出于同情,姜皎将这个秘密透露给了好友李峤

李峤是李世民的曾孙、唐玄宗的堂兄弟,也是王守一的连襟、王菱的妹夫。这位莽撞的王爷,直接闯进宫对唐玄宗兴师问罪。

唐玄宗震怒,下旨杖责姜皎,导致姜皎重伤死在了流放途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王菱忍不住向唐玄宗哭诉:“您难道忘记了当年的生日汤饼?”

唐玄宗像是被电击了似的,如烟往事顷刻间历历在目,他“恻然改容”,内心充满了内疚,于是便放弃了废后的念头。

然而,时移世易,“汤饼”不是万能药,它治不好唐玄宗的移情别恋,废后是早晚的事。

为了挽救妹妹的命运,王守一脑短路,居然认为妹妹的悲剧根子就在于没生儿子,只要能生个儿子就能改变局面。

于是他请来一个叫“明悟”的和尚施法,并用霹雳木制成一个腰牌,上刻“天地”二字以及唐玄宗的名讳:“戴上它皇后就能生儿子,将来的地位可比武则天。”

王守一啊王守一,你起码得先问一问你妹妹:皇帝多久没在皇后宫中过夜了?

结果这件事被武惠妃得知,竟然成了“符厌事件”。

“符厌”就是用符咒害人的法术,因为霹雳木上刻着唐玄宗的名字,自然加害的对象就是唐玄宗。

虽然王守一兄妹坚持说是为了求子,不是压胜诅咒,但这玩意儿有口难辩,完全取决于唐玄宗的态度。

唐玄宗显然早就厌倦了王家兄妹,他认定这就是“符厌”。于是王守一被赐死,李峤被废掉王位,并遭流放,而王菱则被废为庶人。

对唐玄宗的薄情寡义,朝中虽有非议,但没人敢公开抗议,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那个虚怀若谷的皇帝了。

但人心是没办法压制的,有个叫王諲的右补阙,为王菱写下了一系列的诗篇,以表达对她的同情,以及对唐玄宗的愤恨。

其中有一首叫《翠羽帐赋》:“翠羽飘摇陨晓风,何时吉梦叶罴熊。脱将半臂共汤饼,泣请三郎念阿忠。”(阿忠是王仁皎的小名)

不怪王諲敢冒犯龙颜,实在是唐玄宗做得很过分,王菱死后,都不能进入皇家陵园,而是被他葬在了相国寺。

皇后之位终于空出来了,然而武惠妃并没能如愿以偿填补这个空缺,她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以御史潘好礼为首,他上书唐玄宗说:

“《春秋》说,不为父母报仇枉为人子,当年武家人坏事做绝,差点亡了大唐。陛下如果立武惠妃,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您?假如武氏为后,太子又不是她所生,您让太子与她的儿子怎么相处?难道您还想废掉太子吗?”

潘好礼的话击中了唐玄宗的软肋,“反武”是大唐帝国的“政治正确”,唐玄宗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旦武惠妃上位,必然会导致储君之争,它所引发的动荡谁也无法预料。

所以唐玄宗害怕了,整整十三年,一直拖到武惠妃去世也没敢册封她为皇后。

潘好礼的话很技巧,他虽然绝口不提王皇后的悲惨遭遇,但所有的大臣们心里都有一笔账:

从王皇后被废的那一天开始,武惠妃就已经站在了舆论的对立面,王菱用她的生命,彻底堵死了武惠妃通往皇后宝座的光明大道。除非唐玄宗愿意为武惠妃跳出来,与主流舆论为敌。

唐玄宗有这个胆吗?当然不会,为了皇权的稳固,皇帝也不得不低头。直到武惠妃死后,唐玄宗才以追赠的方式,给了她一个皇后的头衔。

然而,唐玄宗的子孙们似乎想故意挑战他的权威。唐肃宗在位期间,下旨废除武惠妃的皇后祭祀资格,相当于废掉了她的追赠,那时候唐玄宗还在世。

唐代宗即位后,又下旨恢复王菱的皇后封号,进入太庙享受祭祀,算是替爷爷赎罪了。

废皇后被重新追封不罕见,但一般是她的嫡系子孙当了皇帝后的常规操作,而王菱没有子嗣却享受了这种待遇,历史上好像没有第二人。

不知道地下的唐玄宗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还有没有勇气吃汤饼。

更多文章

  • 杜甫:不见李白的第N天,想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唐朝有位诗人被誉为“诗仙”因为他的诗雄奇而脱俗他,就是李白说起李白他自信豪迈、浪漫洒脱活出了许多年轻人羡慕的模样不少人背着背着诗就被他的才气和魅力折服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李白就有粉丝团了 作为大唐诗坛的天王巨星、全民偶像李白可谓粉丝遍天下无数追星族为

  • 三国演义之官渡战败后军威复振的袁绍又是如何自掘坟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演义袁绍简介,官渡败袁绍主旨30字,袁绍打官渡完整版

    其实从牌面上看,官渡之战以后的袁绍依然拥有很强的实力。大将蒋义渠和袁绍心腹谋士审配保住了袁绍的家底。乌巢的粮食虽然烧了,但是冀州有的是。袁绍在振臂一呼,原先打散的部队都又回来了。原文中说,袁绍自此”军威复振”。但是自从官渡一败,曹操对袁绍心理上的打击,远远大于军事上的打击。袁绍再无争雄天下的心气,怎

  • 三国中的帮派大佬,关羽被他吓到,后成为一流猛将,至死未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应该是一位实力被削弱的东吴猛将,在江东地区,论勇将实力,可坐头把交椅,这个人便是甘宁。甘宁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少年时的甘宁,是个张扬跋扈,称霸地方的“社会人”,曾纠合不良少年们明火执仗,并成为这一社团的头目,劫掠商户和往来运送绸缎的货船。甘

  • 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功过应该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和隋朝有相似之处,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的异同

    第一、大乱之后大一统战国形势图周王室虽然是天下共主,但诸侯国都有很高的独立性,王室衰微之后便开始出现了春秋争霸,紧接着就是战国争雄。如果说“春秋无义战”,那么战国就是“无休战”了,五百多年的纷争之后秦国终于做大,在秦王嬴政时期首次统一了天下,嬴政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战国时期战争年表之前文章中,国

  • 权臣杨素暴死金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越国公杨素助杨广弑君篡位,杀了太子杨勇,杨广就要及时行乐。一日饮宴,他对杨素说,如今幸喜天下太平,正宜朝歌夕舞。杨素道,陛下之意固美,但恐物极则反,泰极则否。譬如陈后主,奢华糜丽,快一时之志,为先帝所擒,家破国亡。炀帝笑曰,人生但患无享天子福耳,他何足虑!谈笑间,宫人送酒到杨素面前,杨素有七八

  • 如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郭嘉鬼才,那么这个人就称得上是千古谋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有多高了,而且张良不但是军事奇才,还是出色的政治家。由于他出身于韩国贵族,所以出谋划策都比较宏观。虽然他称不上出神入化,但绝对是那种对人心时局极有洞擦力的智谋之士。

  • 秦朝享国只有14年,隋朝享国仅37年,周朝为何能延续国祚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的统一简介,介绍秦朝的建立与灭亡,秦朝与周朝鼎盛时期谁更大

    皇家气象 反观中国封建帝王史,也确实如此,经历春秋战国的纷乱,一统中华的秦始皇,他所建立的大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只传了两帝一王,国祚共14年。再如隋朝(581年~618年),也是传了两帝而亡,享国37年。秦、隋二朝,可谓其兴也骤,其亡也速。就是这两个短命的王朝,一个留下了秦长城,

  • 天才军事家韩信,“胯下之辱”的到底是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斩殷盖,韩信传奇完整版50集,韩信儿子结局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这样一位拥有绝世军事才能的人物,是真君子还是真小人却让我们左右摇摆。韩信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

  • 秦汉之后有隋唐,但为何罗马之后再无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罗马帝国,从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开始,与中国的西汉末、东汉处于同一片时空,东西两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汉与罗马但进入三世纪,东汉分裂为魏、蜀、吴三国,罗马帝国进入三世纪危机。之后,中国经过两晋南北朝在公元589年被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进入第二个大一统时期——隋唐。反观罗马帝

  • 司马昭的同路人为何最终还是反了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的才俊中,邓艾、钟会都是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他们直接改变了蜀汉的命运,是三国归于一统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邓艾、钟会有相同之处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新一代才俊,在司马家控制了魏国朝廷后都成了魏国杰出的将领;然而邓艾低调沉稳,钟会却是锋芒毕露,在灭属后公然谋反欲当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