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文侯斯领导下的晋国的最后余晖

魏文侯斯领导下的晋国的最后余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1/10 21:52:04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魏桓子魏驹的孙子,公元前446年成为魏氏的掌门人,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颇丰(本文只说武功),为晋国的落幕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为魏国的历史写下完美的开篇。

魏斯通过几件事情,确立了自己在三晋的领导地位。公元前420年,晋幽公被一群强盗杀害,魏斯立即带着军队把这些强盗一网打尽,并立幽公之子姬止为新君,及晋烈公。魏斯这一行动安定了晋室,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喝彩。随着三晋老掌门人的去世,韩赵之间也开始互打对方的算盘,但是仅靠自己的力量又无法战胜对方,于是他们都找到了魏斯,魏斯却清醒的回答他们:魏和赵(韩)是我兄弟,恕我不能从命。

魏斯以大局为重,团结三晋,领导人的地位逐步确立,为以后的对外扩张创造了良好条件。

[var1]

魏文侯和魏武侯

魏斯知道,晋国局天下之中,多面环敌,要想生存,必须扩张,而秦国就是他面对的最紧要最可怕的对手。

公元前419年,魏在黄河西岸筑少梁城,次年,秦魏双方大战少梁城,最终魏军保住了城池,但城邑损失非常严重,不得不重新修建。

公元前413年,李悝率领魏军在西河战场战胜秦军,冲破秦军西河防线。随后,吴起直扑秦国进入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郑。

秦国又新建了籍姑和繁庞两城以威胁少梁城,公元前412年,魏斯儿子魏击包围

繁庞城,并一举击溃。公元前409年,魏斯在少梁城南部分别筑建了临晋城和元里城,三城遥相辉映。公元前408年,魏军已经完全占据西河之地,领土得到大大扩张。再往西部,地势越发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魏斯放弃了继续西进的选择。

公元前408年,西河战事刚结束,魏斯就打起了东方大国齐国的主意,当时魏斯的想法是先消灭中山,以此作为据点,然后对强大的齐国发动南北夹击。

公元前408年,魏斯任用乐羊为将,借道赵国,攻打中山,经过三年的较量,中山国被灭。魏军在西线和北方所向披靡的时候,齐国也是南征北伐,大展拳脚,打了很多胜仗,夺了很多城池,还和魏军有过几次交火,但是魏军不愿两线作战,所以对齐国的问题暂时搁置不问。

[var1]

魏文侯时期军队

消灭中山以后,魏斯开始密谋攻齐了。也许是天赐良机,公元前405年,齐国内乱,齐国权臣田布杀了大夫公孙喺,公孙会出逃廪丘,并献城给赵氏。田布派兵包围廪丘,大战迫在眉睫。本来这是齐国的内乱,旁人不好插手,但是公孙会献城来投,赵氏岂能推辞。于是赵氏领导人赵籍派孔青帅一支敢死队前来救援。考虑到齐国近年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赵籍心里没底,就派人请求大哥魏斯出马,魏斯果断答应,还拉上韩氏一起,这样,韩赵魏三家继灭知氏以后再次走向联合,强大的三晋将再一次展示他们强大的实力。

不出所料,三晋大军大败齐国,杀敌三万多,获战车两千余乘。

本来可以长驱直入,杀入齐国,但是一道门槛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西周建国初期,周王室给了当时的姜齐特殊的权利,如果其他诸侯国不听王命,齐国都可以代为征讨。魏斯知道,虽然周王室已经成为摆设,但是政治上要取得主动很重要,尤其是对方是齐国这种具有特殊王命的国家。于是魏斯与周王室交流,得到了三家伐齐的“命令”。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当时很多国家都修建了长城,齐国也不例外。

公元前404年,三家攻入齐国长城,军威大振。

得胜归来后,三晋又给周王室举行了一次献俘仪式,周王室可是赚足了面子,作为回报,周天子封魏斯为上卿。

[var1]

三家分晋后的战国

三晋在魏斯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是包括魏斯本人在内,他们谋求的绝不是为晋国建立丰功伟绩,而是从晋国分裂出去,成为一个真正的诸侯国。周王室知道,如果承认韩赵魏三家的诸侯地位,就是对乱成贼子破环纲常、作乱行为的肯定,所以,周天子试图维持最后的底线。但是最终还是无法顶住韩赵魏三家的强大压力,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诸侯身份,魏斯就是魏文侯。

至此,三家彻底与晋国划清界限,曾经的晋国也只能龟缩一隅,公元前349年走向灭亡。

曾经称霸春秋数百年的晋国就这样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而魏斯领导的三晋取得的最后辉煌将永远流传。作为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及其子孙将继续在战国的舞台上演可歌可泣的故事。

更多文章

  • 此人是印度的李世民,既弑兄杀弟又逼父退位,而且也成为千古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唐王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言归正传,世界上有如此多国家,每个实行过君主制度的国家有如此多君主,总有一些外国君主跟中国君主很相似,笔者现在要介绍的这位印度君主,他简直就是印度的李世民,因为他同样是既弑兄杀弟又逼父退位而得到帝位,而且他同样也成为印度历史上的千古皇帝。这位印度君主就是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儿王

  • 身世复杂的春秋蕞尔小国——胡国,夹在楚吴之间,竟被聪明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归姓胡国虽是子爵小国,身世却相当复杂,据考古铭文得知,归姓胡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其封地在今安徽阜阳一带。归姓胡子国的由来牵扯到许多历史,甚至传说,还得从远古时期说起。[var1]宋代史籍《路史·国名记》中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夔(kuí)是指尧舜时代的后夔,也称归伯,夔氏部落是商代的

  • 初唐十大名将,秦琼第九,薛仁贵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琼薛仁贵是一个时代的么,唐朝十大名将有秦琼吗,薛仁贵传奇中的秦琼怎么死的

    第一位:战神李靖——不输的神话。他是李世民大军中决不能倒下的旗杆,前期为李唐打下了半个江山,逢战必胜,因此成了一个李唐大军决胜千里的神话。但是后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李世民不敢再让这位百胜将军打头阵,李靖一旦输了必将影响全军士气!所以,对突厥的战争,李世民休养生息4年后,才让这位战神出击,不负众望,

  • 项羽敢弑楚怀王,为什么鸿门宴不敢除去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没杀楚怀王刘邦能赢吗,项羽刘邦鸿门宴故事,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历史

    既然不是妇人之仁,那么,在范增反复提醒和要求的情况下,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动手呢?[var1]而且,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项羽就算在鸿门宴犹豫了那么一会儿,接下来要除掉刘邦的机会还有大把,封赏赐王的时候就是更好的机会,但这些机会怎么会反反复复错过呢?这么多的机会,绝不是妇人之仁可以解释的。很明显,鸿门宴

  •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 看看这首诗就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对于安史之乱的感悟,安史之乱完整版,安禄山之乱是安史之乱吗知乎

    下面欣赏诗的原文: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再看小编翻译这首诗:临近年末,到了寒冬季节,白日变得越来越短促;漫天遍地的大雪,也都在这寒峭的夜晚停止纷飞了。五更时分,远处传来的号角鼓声使人悲壮不已;天

  • 围魏救赵如何实施?庞涓与孙膑之间有何仇恨?孙膑何以名显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膑庞涓36集,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张仪苏秦庞涓孙膑

    [var1]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

  • 这人当上皇帝,两个女人不服气,一个是前朝皇后,一个是唐朝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前朝太子入宫为妃,历朝历代为什么承认前朝正统,前朝宫妃

    杨坚的女儿成了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可是天元皇帝宇文赟很怀疑杨坚的人品,一喝酒生气就对杨皇后说:我会杀了你们全家族的人。过了一会天元皇帝派人召见杨坚,在杨坚没来之前他就安排人准备好,然后说:如果杨坚来了后脸色失态惊慌,就马上把他杀了。杨坚来了,神色还是那样淡定从容,天元皇帝终究没有动手。大约天元皇帝

  • 他生于五代戍卒之家,生封齐王死赠秦王,儿子娶了宋太祖的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谥号“武穆”,世人多半会联想到岳飞。除了南宋的“岳武穆”,北宋开国元勋中还有一位“高武穆”。他全名高怀德,曾与宋太祖赵匡胤结拜,位居“义社十兄弟”前列,后来还娶了赵匡胤的妹妹燕国长公主,享尽人世荣华![var1]可是首开“君子之泽”,光耀高家门楣的并非高怀德,而是他老爸高行周。高行周生于乱世而寿

  •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五胡乱华到底有多惨绝人寰,看了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时期为促进民族融合,开放中原大门,随着八王之乱,这些民族也揭竿而起,对汉族文明进行了冲击和摧残,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由于古代少数民族的人一般都被称为胡人,史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时期到底人们的生活到底有多黑暗呢?先看人口数量。汉恒帝时的人口统计约有4000万以上,经历了八王之乱的西晋

  • 史上最憋屈的复仇: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带谁的头颅去刺秦王,荆轲最后刺杀秦王了吗,历史故事里的荆轲刺秦王

    [var1]公元前226年,秦国带领精兵良将前去攻打赵国,途中经过燕国边境,且秦军一路上扫平了三晋,太子丹眼看秦军一路上如魔鬼般的行径,说实话的确害怕秦国名为灭赵,实为攻燕而行军,头发一天一天的掉,也想不出应对之策,就在这时候,有人突然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虽然我不知道荆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太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