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一个唯利是图的卫国商人,何以成为秦灭六国的大功臣?

吕不韦,一个唯利是图的卫国商人,何以成为秦灭六国的大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3/12/9 18:51:07

[var1]

继位后的嬴异人,兑现了之前给吕不韦的承诺,任命吕不韦为秦国新的相邦(宰相),并且赐封大片土地给吕不韦,吕不韦的这次投资回报率超乎自己的预期。因为秦昭襄王晚年连年的战争,秦国的国库也快见底了,六国在邯郸保卫战中罕见地团结一致,六国新一轮合纵运动开始酝酿,对秦国的外交环境,产生新的威胁,秦国改变国策的时候到了。吕不韦一改之前强势对外扩张的战略,以有限战争代替全面战争,并且减少对占领区的暴力,特别是对杀戮战俘行为进行严厉克制,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var1]

吕不韦担任秦国相邦十来年,尤其是嬴异人死后,嬴政亲政前的那段时间,秦军虽然也向外发动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的惨烈程度已经有所变化。公元前245年,秦军悍将麃公攻下魏国卷,斩首三万;公元前244年,秦国上将军蒙骜攻占韩国十三座城池,斩首一万;公元前242年,蒙骜又攻占魏国二十座城池,斩首二万。这些战争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是杀戮却减少了很多,如果放在白起时期,动辄十万以上,可是现在最多只是“斩首三万”,由此可见,吕不韦实行的“怀柔政策”已初见成效,秦军在六国民众心中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var1]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秦国靠军功、爵位调动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但是,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时,一味地斩首必然会迎来六国的拼死抵抗。六国虽然势弱,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可是面对秦人的屠杀,六国人当然不愿意。反正是死,战也是死,投降也是死,为什么不战而降呢?也正是因为吕不韦的政策调整,才出现了秦国攻占六国城池时,没有出现大量杀戮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使得秦军在统一战争中受到的拼死抵抗大大减少,否则,秦灭六国的时间恐怕要无限期延迟。

[var1]

吕不韦辅佐嬴异人、嬴政父子十余年之久,这一时期天下相对平稳,是难得的和平时期,秦国趁此时机进一步积蓄力量,确立了对六国超绝对优势(那就是六国联手都无法打败秦国的优势地位)。而六国则利用最后的和平时期,加紧享受。老话说把猪养肥了再杀,这样才有好猪肉,吕不韦果然是好手段,等到嬴政亲政的时候,这六头肥猪自然也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庞会报仇时,为什么一定要灭掉关羽满门,却没有掘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庞会灭关羽一族,庞会屠杀关羽后来怎么样了,庞会真的灭了关羽满门

    那个时候,刘备已经死去,刘禅继位,蜀国日渐衰落,刘禅终于还是投降了。原本投降过了本不该有报私仇的行为发生,因为这是魏国法律禁止的,并且曹操规定,凡是报私仇的都要满族抄斩。为何庞会在危险的时候做这件事,而且在把关羽一家灭口后,他反而一点事也没有?这件事,要从关羽水淹七军说起。那个时候,关羽以水为武器,

  • 三国演义里的刘禅:表面上能力平平,实则夹缝中生存的智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他听信宦官黄皓之言、沉迷于酒色,疏远贤臣;宁可投降也不愿抵抗,把亲儿子气得自杀;投降曹魏后还留下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也”,给人感觉刘禅就是个十足的二傻子。后来读到《三国志》,才明白刘禅的形象被罗贯中老先生严重扭曲了。罗贯中是诸葛亮的狂粉,对诸葛亮推崇至极,他笔下的诸葛亮近乎完人,为了凸显诸葛亮的完

  • 大思想家韩非子虽然是口吃,但这九句话却够我们学习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1.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译文:只顾眼前的小利,势必会损害到大的利益。说明做事要从大处着眼。2.小信成则大信立。译文:小的承诺能够及时兑现,则大的信用才能建立。3.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译文: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参与谋划大事,只忠主子不忠国家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4.恃人不如自

  • 历史上,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8位猛将,岳飞吕布竟榜上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正史岳飞武将排行,岳飞前十位猛将,岳飞手下十大猛将武功排名

    第八位辛弃疾辛弃疾应该算是一位儒将,毕竟他不仅能带兵打仗,还会作词,是南宋豪放派诗人,有“词中之龙”的美称。史料记载:“辛弃疾带领50骑兵冲金国大营,一把抓起张安国,撂上马背,绳捆索缚,疾奔而出。”就是说,辛弃疾年少时,率领50个骑兵就能闯5万金人的大营,抓获叛徒张安国。不论史料记载是否夸张,但是辛

  • 长平之战,赵国有乐毅、田单、李牧、廉颇,为何要派赵括出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得不说啊,韩国,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韩国都是奇葩啊!秦国攻打韩国,想出来以上党郡献给赵国引起秦赵之战保全自己的是韩国。后十几年,突发奇想,派郑国去秦国咔咔挖郑国渠以达到消耗秦国保全自己的还是韩国。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断绝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的联系,所以上党守冯亭就以上党献与赵国,嫁祸赵国,

  • 如果当时被四面楚歌的是刘邦,刘邦会回江东重整旗鼓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要从两方面角度来揣测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当时的形势。1、从人物性格来分析↑刘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刘邦会不会像项羽那样宁愿慷慨自刎,也不肯过江东呢?答案很明显——不会!刘邦这个人,实在是足够灵活,足够圆滑,足够现实。他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道理,并且用他的一生实践了这样的价值观

  • 东晋政权更替与十六国(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随着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的交融,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西晋八王之乱削弱西晋国力后,迁入境内的少数民族趁机奋起反抗。公元304年狄氏宗主李雄称帝成都,建立成汉。匈奴贵族刘渊占领并州,建立前赵(汉赵),推翻西晋王朝,迫使西晋皇室南迁,建立东晋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此后百年间,南方的东晋政权长期

  • 关羽嫌弃黄忠,认为他不配与自己为伍,那他觉得谁可以替代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对黄忠,老版黄忠对比新版黄忠,狂暴黄忠厉害还是闪现黄忠厉害

    关羽认为黄忠不配与自己为伍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能力虽然非常强,但也非常高傲,以至于许多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这不,汉中之战后,当关羽听说刘备分封了五虎上将,他立马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黄忠不配与自己为伍! 原文: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

  • 赵国、秦、西汉、东汉对河套地区的经营,兼论吕布是妥妥的华夏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八百里河套全景图,一张图看懂河套,战国后期的秦赵争霸

    吕布画像东汉末年著名战将吕布(字奉先)是九原郡人。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被褒赞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九原郡辖境大致为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一带,现在包头市的一个市辖区就叫“九原区”。所以,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都属于九原郡,都可以争一争吕布,因为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吕布是哪一

  • 汉朝疆域六百万唐朝一千二百万,宋朝有多大?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秦始皇从公元前二三零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的这段时间里,在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等六国之后,于三十九岁这年一统中原,这也让他成为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第一个完成大一统伟业的皇帝。在建立秦朝之前,秦国只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个,在苏秦时期,它的期疆域大约在三十万万平方公里左右,之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