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画像
东汉末年著名战将吕布(字奉先)是九原郡人。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被褒赞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九原郡辖境大致为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一带,现在包头市的一个市辖区就叫“九原区”。
所以,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都属于九原郡,都可以争一争吕布,因为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吕布是哪一个具体地点的人。而包头市的麻池古城遗址只不过是九原郡的首府而已。
一、赵国对河套地区的经营
早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势力就到达河套一带。赵国在今内蒙古中部、西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城镇,著名的有九原郡城(今包头市麻池古城遗址)、云中郡城(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遗址)。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强军政策,在云中郡的原阳建立骑兵训练基地,原阳位于今呼和浩特市郊区。
[var1]
胡服骑射
随着赵国在这一地区设置郡县,迁入大量的中原人屯戍垦殖。华夏人将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传入北方游牧地区,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之中,也许就有吕布的祖先。
二、秦朝对河套地区的经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
为了巩固在中原的统治,并且向北扩展势力,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派遣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攻取了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沿黄河一带以及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的广袤土地。公元前214年,沿黄河修筑了44座县城。
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在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下,只好率部迁徙到阴山以北地区;阴山以南地区,成为秦朝的辖境。
为了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秦始皇又派遣蒙恬将兵30万在上郡(治所肤施,位于今陕西榆林东南)建亭障、筑长城。在今包头市附近比较著名的城障有哈德门沟口、公庙沟口、青库图。
[var1]
秦长城纪念碑
秦攻破匈奴后,在战国时期赵国始建的九原城基础上,改置九原郡。治所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郊麻池古城,一说乌拉特前旗哈业胡同三顶帐房古城),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包头市以西的后套杭锦后旗、临河、五原、乌拉特前旗及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北部地区。
除了九原郡之外,秦朝在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域及其相邻区域还设立了上谷郡(辖境包括今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雁门郡(辖境包括今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云中郡(辖境包括今呼和浩特市南部地区)、上郡(辖境包括今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北地郡(辖境包括今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及乌海市);在今内蒙古东部设立了辽西郡(辖境包括今通辽市南部)、右北平郡(辖境包括今赤峰市南部)。
设郡立县,当然要有人口。秦朝迁徙刑徒充实新设的44个县,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三十六年),迁内地居民3万户充实九原郡等地。
这些人之中,也许就有吕布的祖先。
[var1]
秦朝还在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区(即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南部)设置官田,“假与贫人”(出租给贫穷百姓)耕种。这一地区被称为北假。
秦朝对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设置郡县进行有效统治之后,关中腹地与边疆地区的交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于是秦始皇就命令蒙恬修筑“直道”。秦直道南起于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北止于九原(今包头市麻池镇),全长1800秦里(约合1400华里),历时两年完成(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2—210年)。据考古工作者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一段秦直道遗址进行考察,路基宽约为22米,堪比今天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
秦朝修筑的这条“高速公路”——直道,加强了秦朝中央政府对阴山南麓、黄河流域的管理,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扩展阅读:秦直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始皇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运载其遗体的辒辌车(灵车)“从井陉抵九原”,然后“从直道至咸阳”。
[var1]
秦始皇的遗体和灵魂从直道归来,这大约也是他始料未及的事。
秦直道纪念碑
公元前209年,爆发农民大起义。镇守北疆的蒙恬被赵高、胡亥杀害,数十万大军南调平定农民起义,而“秦所徙谪戍边者皆复去”。匈奴趁机南下,“后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三、西汉对河套地区的经营
西汉初年,由于秦末战乱导致元气大伤,基本上无力对抗北方的匈奴。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大,汉朝开始了抗击匈奴侵扰的战争。
卫青墓
汉朝首先进行了以夺取“河南地”为战略目的的战役。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汉武帝派卫青等将领击退匈奴,“得首虏数千”。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再派车骑将军卫青等将领击退匈奴,“得首虏数千,羊百余万”。遂取河南地,设置朔方郡、五原郡,重新修缮了秦朝时蒙恬沿黄河所建筑城池、要塞,并且动迁十万人来充实新设置的郡县。
[var1]
这些人之中,也许就有吕布的祖先。
公元前124年、123年,汉武帝再派车骑将军卫青等将领进击匈奴,两次战斗都大获全胜,进一步巩固了河南地。匈奴彻底失去了气候宜人的河南地与水草丰茂的山(阴山)前草原。这一损失十分沉重,“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扩展阅读:呼韩邪单于归汉
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权渠单于去世,呼韩邪等人内讧,争夺单于大位。战乱造成人死畜亡、民不聊生的惨状。呼韩邪单于最终采用了“事汉而安”的建议。
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塑像
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春正月,呼韩邪单于入汉朝,觐见汉宣帝。汉宣帝对他进行册封,授予他“匈奴单于玺”,并多有赏赐。
扩展阅读:昭君和亲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入汉朝觐见汉元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蔷赐单于”。
王蔷,字昭君,南郡(今湖北省秭归县)人。汉元帝选天下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据传,昭君入宫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将昭君画得有所缺憾,在昭君眼睛下面点了一点黑痣,汉元帝“画图省识春风面”,因此昭君进宫多年,没有得到皇帝临幸,心生悲怨。
[var1]
于是便“请掖庭令求行”。
汉元帝一见昭君,被昭君所惊艳,意欲留之,无奈不能失信于呼韩邪,只好忍痛割爱。在昭君出塞之后,只好“当时枉杀毛延寿”以泄愤。
为了纪念和亲,汉元帝改年号为“竞宁”;呼韩邪单于号昭君为“宁胡阏氏”。
董必武在《谒昭君墓》诗中对昭君出塞和亲予以高度评价:“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昭君出塞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北部边疆已经扩展到阴山以北地区,今内蒙古达茂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额济纳旗皆为汉朝土地,其西北端甚至远达今蒙古国境内。
西汉在这一地区建设的城池,目前已发现一百多座。据考古发掘,城内部分城市在城外建有衙署、民居和街道、墓地,与广州市内几乎无异。
西汉时,改九堰县为婺源县。
[var1]
[var1]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辖济源、武安等16个省,总户数39332户,人口231328人。
这些人中,可能就有吕布的祖宗。
同时辖朔繁县、永中县、定襄县、泗河县、单县、雁门县、上谷县、渔阳县、渔北平县、辽西县等行政体制。在一些地区。
四、东汉河套地区的治理
东汉初年,婺源县、疏房县、云中县、定襄县、雁门县等地曾为隶属于匈奴的陆番(安定三水人)控制。
光武帝刘秀像
光武帝采取“依匈奴”的防御策略。公元35年,恢复泗河县、单县;公元36年,恢复元县、永中县、定襄县、疏芳县、雁门县五县。公元36年(姜武十二年),骠骑将军杜茂奉命率部“屯北、建亭、修灯塔”整顿边防。随着东汗王朝国力的恢复,主要收复了西汗王朝的地区和领土。
婺源县辖婺源、济源等10个县,总户数4667户,人口22957人。
这些人中,可能就有吕布的祖宗。
换句话说,吕布是九岩县和华西(汉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