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亡谜:慈安太后16岁就成为皇后,执掌后宫几十年,慈禧敢谋害?

死亡谜:慈安太后16岁就成为皇后,执掌后宫几十年,慈禧敢谋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6 更新时间:2024/1/19 0:47:44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钟粹宫的气氛异常紧张,太医们多次进进出出,个个神色极其凝重,王公大臣等也迅速赶来,甚至惊动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钟粹宫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至于惊动了朝野上下。原来,在三月初十早上,满清后宫最有权力的女人慈安太后突感身体不适,没多久病情便极速恶化,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

说起慈安太后大家也并不陌生,从垂帘听政伊始,朝廷的最高权力就集中于两宫皇太后的手中,权力虽然由两人掌控,但是实际的拍板人只有东宫太后,也就是慈安皇太后。光绪七年的慈安太后才45岁,按道理来说年龄还不算太大,但是生病当天还是撒手人寰了,慈安太后死亡事件成为了未解之谜。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发问,慈安太后不是因病情恶化而亡的吗?怎么现在倒成了谜团呢?事情当然不仅仅是生病那么简单,据史料记载,慈安太后当时确实是生病了,但是什么病因,却是没有详尽记载。慈安太后从开始得上病,到死亡仅仅用了不到24小事,这可就属于急病暴毙而亡。慈安皇太后在生病之前的史料记载中,光绪七年1月初,慈禧卧床不起,朝政由慈安太后一人打理,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未因病而停止上朝。

甚至3月初九的早上还正常召见了军机大臣,身体并未出现任何异常,三月初十才以身体偶感风寒为由告假未上朝。这一切都表明慈安太后身体一直很好,但是怎么就会因为小小的风寒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突然离世呢?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是,一直卧病在床的慈禧,竟然在慈安太后暴毙的第一时间赶到了钟粹宫,并且在第二天亲自操持了慈安太后的入殓仪式,可谓是用心至极,哪些人应该参加仪式都是她亲历亲为,就像是没有生过病一样。

慈禧对慈安真的是姐妹情深吗?还是这其中有着什么猫腻?慈安太后因病告假,慈禧并没有去看望,到傍晚慈安太后病重依然没有出现慈禧的身影,这一看就是塑料姐妹情,好多人会说慈禧当时不是在病中吗?应该是在宫里养病。那她怎么又在第一时间赶到钟粹宫来处理慈安太后的丧事呢?这其中必然有蹊跷。

慈安的娘家得知慈安因病暴毙是不相信的,他们认定慈安是被人害死的,至于凶手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说出来,但是可想而知。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关于慈安之死的谣言,认为慈安是病死的,不过是自己服了毒药才导致了死亡,慈安又为什么服毒自尽呢?传言3月初九晚上慈安慈禧两姐妹大吵一架,慈安就在一气之下自尽了。

这种说法毕竟是民间传说,听听就可以了,不能全信。不过自杀说法对于慈安死亡的时间点却是挺相符的。但是不论如何,慈安的死因一定是不简单,这也就成了晚清的一大谜团。

我们接下来对慈安死亡原因进行分析。首先是自杀说,因为前一天与慈禧太后吵架,于是盛怒之下选择服毒自尽。慈安比慈禧小两岁,在道光年间就嫁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咸丰帝。成为了王府的侧福晋,在咸丰登基之后,先是被封为了贞嫔,仅仅五个月,她直接被封为了贞贵妃,再是仅仅一个月,慈安越过皇贵妃,直接执掌六宫,登上了后位。短短六个月时间,慈安从普通嫔位升级到六宫之主,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慈安成为皇后那年年仅16岁。

慈安为人聪慧,常常斡旋于皇帝与其他嫔妃之间解决矛盾,消除隔阂,这样既避免了一枝独秀,使嫔妃之间相互牵制,也使得宫内的嫔妃更加尊重她。年轻时就如此有心计的女子,怎么会在几十年后因为一次吵架就气得自杀呢,慈安死于自杀的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

我们再来看看谋杀说,一位站在清朝权力顶端掌权的女人,会有谁想要害她性命呢?倘若慈安真的死于谋杀,那么有能力有胆子有嫌疑会做这件事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慈禧太后。在外人的眼里,慈禧和慈安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她们一同抚养小皇帝,一起垂帘听政,从未有过大的分歧和观点不一致,那么慈禧为什么要谋杀慈安呢?

这个说法在清宫档案里面找到了不少证据支撑。慈禧的确可能有杀害慈安的理由。听我细细道来。

先是大太监安德海的死,大家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即将大婚,慈禧太后派安德海去江南采办皇帝大婚要用的龙袍,这便是触犯了大清祖制的大忌,太监的级别不能越过四品官,且不允许出京城,安德海在出京路上还干了很多恶事,比如私挟妇女、张挂龙凤旗帜等,招摇高调出行,等山东巡抚看不下去了,便立马将安德海拿下,向朝廷请旨处理。因为慈禧太后告病,因此奏折到了慈安手里,慈安早就看安德海不顺眼,于是下令当场斩杀安德海。这一行为不仅使得慈禧在朝堂上颜面扫地,而且使慈禧记恨慈安。

这第二件事就是争儿子,咸丰皇帝除了慈禧生下的同治以外,没有其他的孩子,按照规定,后宫的所有孩子应当尊皇后为嫡母,慈安也一直关心同治,将他视为己出,按道理多一个人来爱孩子影响并不大,对亲生母子影响不大,但是因为慈禧专断跋扈,所以同治也就更加亲近慈安。仅仅因为同治亲近慈安就下毒手,也略有些牵强,但是同治大婚就暴露了更大的矛盾。

对于同治皇帝的皇后人选,两位太后陷入了争执,慈禧看中的是富察家的女儿,出身满洲正黄旗,长得端庄秀丽、聪颖过人,慈禧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而慈安相中的是蒙古状元崇琦的女儿阿鲁特氏,她气质绝佳,精通诗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德才兼备,慈安太后认为这个女孩像自己。本来皇后人选应当由太后决定的,但是两宫太后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决定让同治帝自己选。

同治帝选了阿鲁特氏,这也就导致了慈禧的不满,认为孩子被慈安抢走了,那么慈禧因此记恨慈安的话也是很有可能的。慈禧没有正面反抗慈安,但是却处处针对皇后阿鲁特氏,时不时的拿出作为母后的威严打击阿鲁特氏,甚至还教训她。

可是为什么慈禧不直接对抗慈安,而是欺压慈安选择的阿鲁特氏呢?这可能因为慈安手里有着一个杀手锏,据说,咸丰帝去世前慈禧就已经在帮着处理朝政,咸丰帝看出了慈禧的跋扈,于是留下了一道密旨,就是为防着慈禧,保护慈安。有人认为这道遗诏是存在的,而且慈安的被害也可能与这道遗诏有关联。光绪七年初慈禧因病告假,朝政一直由慈安处理,有人认为因病只是借口,而是慈安不愿再忍受慈禧的各种残忍行为,拿出了咸丰帝留下的密诏。

慈禧因为害怕而退居后宫,而姐妹两人在三月初九大吵一架,内容是否因为这道密诏呢?在慈禧的恳求下,两人本就患难与共,再加上姐妹情深,那道密诏是否当晚已经销毁,而没了保护的慈安,第二日就死于慈禧的毒害呢?

当然对于慈安病死的说法也是有迹可循的,慈安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的时候常常莫名晕倒、昏迷不醒,据后期考证,这是因为慈安患有脑血管疾病,因此连续两个月高强度的工作,是否诱发了她的旧疾以至于要了性命呢?或许只是因为一切发生的太急太过于反常,所以大家才觉得她是被慈禧害死的呢?

对于慈安的死亡真相猜测极多,甚至都能说出一定的前因后果,由于事情发生的时间久远,现在很难去寻求真相,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身边除了皇后,就她权势最大,48岁还艳压东宫,陪乾隆度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的后宫谁最得宠,乾隆最宠爱的两位公主,乾隆后宫最有心机的人

    清朝有一个著名的皇帝叫乾隆,在民间传说里,乾隆皇帝可是个偏偏少年郎,不仅玉树临风,而且一生风流潇洒,沾花惹草。不管民间怎么杜撰,史书里的乾隆,却只有三个皇后,而且乾隆的一生,都只跟第一位皇后孝贤纯皇后有着不解之缘,却对其他两位皇后没什么感情。如果梳理一下乾隆的情史,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乾隆上位

  • 大清铜币为何大部分收藏空间不高但是它们也是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时期是铜币是比较多的,一种就是机制币,另外一种就是方孔钱。机制币中就是两种版本一个是光绪元宝,另外一个就是大清铜币。光绪元宝就是在钱币上面有光绪元宝这四个字,大清铜币也是一样的钱币上面有大清铜币四个字体,光绪元宝上面会直接写那个省份铸造的,而大清铜币的话就是在中间会有一个省份的简称,我们一般比较

  • 古代人的寿命只有30岁?不要轻信谣言,清朝是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人平均寿命有多长,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为什么这么短,古代一般人的寿命是多少

    相比于现代,古代长寿的人是比较稀少。古代信息不发达,就算是官府的统筹信息有时候都良莠不齐。实际上古人想要统计精确的人口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技术、信息等都十分落后。虽然有基础的人口统计资料,但是想要做到精确的信息十分困难,所以,古人的寿命推断大多来自古墓里的墓志,或者史书上的人物志及一些古代历史书上的记

  • 贪官抄家发现玉壶,雍正带回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将其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巨额财富的诱惑前,没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诱惑,尤其是那些当官者。其实各朝各代都出现贪官,而说到清朝的贪官,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乾隆时期的和珅。 而在雍正年间,竟出现了一个大贪官,此人便是两江总督唐文尧。据记载, 唐文尧家中的稀世珍宝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一个玉壶。而当雍正帝得

  • 喊你来看展!“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推出线下专场导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郁郁乎文哉[var1]陈列磅礴的入场空间,简约高级的灰色墙面,规矩灵动的精美玉器,这些词形容的都是同一个展览: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展览的精美文物大多来自西周时期的晋侯墓地,以玉器为主,辅以少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共170余件(组)。从2022年12月6日开展之日起,该跨年大展备受瞩

  • 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地留下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死后萧何说了什么,韩信与萧何的故事,楚汉传奇韩信萧何

    韩信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的韩信,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其形象经过书籍的描写,以及各类影视剧和游戏人物的渲染,在很多人的心中也越发高大,也导致时至今日都有很多人崇拜着这位一代名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所以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也是充满坎坷的,他肩负着使命,为了

  • 为何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膑评价商鞅,易中天谈商鞅,商鞅10大驭民之术

    一直以来仿佛我们所有人都认为,经济决定一个国家的兴旺,兵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思想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然而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做商鞅的大臣,提出了一个与现代人想法背道而驰的观点,他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稳定,那么商鞅为什么会说出这样

  • 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下场都是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战国四君子”这么叫人尊敬?因为他们都有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名。当然,放在那样的时代里,他们的礼贤下士、结交宾客都不是无偿的,也不是像《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仅凭个人兴趣,而是有着政治国谋。[var1]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候。不知道多少贵族失去了从

  • 国内唯一《孙子兵法》咨询机构:高启强是当代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这样评价《孙子兵法》:“但用孙武一二句,即可成功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狂飙》张颂文饰演的大反派高启强,悲剧根源是战略上的混乱,尽管努力在学《孙子兵法》,却是学歪了,谬之千里。孙子兵法的核心在于“道”,一开篇就说了关键要素“道天地将法”,排名第一的就是道。这个道的解释,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建立行

  • 秦始皇灭六国各位君王下场,两人被杀三人饿死,另一个则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山东六国,一张图看懂六国,秦始皇灭掉六国的顺序

    秦始皇堪称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从秦始皇攻打韩国到灭齐,一共十年的时间,秦始皇结束了几百年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那么你知道其他六国各位君王的下场吗?1、韩废王: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大军攻打韩国,韩国慌忙凑齐了5万兵马前去应战,结果全线败退,韩国就此灭亡,韩废王被软禁在陈县,几年之后,韩国的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