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贪官抄家发现玉壶,雍正带回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将其满门抄斩

贪官抄家发现玉壶,雍正带回把玩3天,得知用途后,将其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83 更新时间:2024/2/12 1:48:53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巨额财富的诱惑前,没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诱惑,尤其是那些当官者。其实各朝各代都出现贪官,而说到清朝的贪官,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乾隆时期的和珅

而在雍正年间,竟出现了一个大贪官,此人便是两江总督唐文。据记载, 唐文尧家中的稀世珍宝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一个玉壶。而当雍正帝得知玉壶的真正用途后,直接将这个大贪官满门抄斩。

康熙年间,九子夺嫡

康熙作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仁为政,是一位真正的明君。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帝,晚年却深陷儿子夺位的困扰之中。在古代文化中,多子便意味着多福,但是在帝王之家,多子可能也会带来一些烦恼。

虽说古代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皇帝家也是如此,为了避免立储之争,很多皇帝都会直接立嫡长子为太子,这样就不会有无谓的争议 。而康熙皇帝一共生了24个儿子,再加上康熙曾废除了太子,这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为了夺得太子之位,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互相残杀,不念及兄弟之情。这场风波不但让康熙皇帝与儿子们之间的父子关系日趋紧张,而且让朝政也陷入了混乱之中。

最终参与政治斗争的几位皇子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康熙皇帝驾崩之后,参与夺嫡事件的皇子不是被处死,就是被贬成了平民,令人唏嘘!

雍正即位,整治贪官

谁也没想到,康熙皇帝会留下遗诏,将四阿哥胤禛立为继承人,是为雍正皇帝。亲身经历过“夺嫡”事件的雍正皇帝,为了避免自己也遇到这样的难题, 登基后便将立太子之事视为机密,不对外公开,这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因为早年间受到康熙皇帝的影响,雍正皇帝是个真正为民考虑的好皇帝。再加上雍正皇帝长时间的韬光养晦,熟读圣贤之书,所以在他即位后,便开始整治朝纲,而长期接触朝政的他也发现了康熙末年的财政亏空问题。

为了彻底清查钱粮问题,雍正皇帝特地成立了一个名为“会考府”的机构。该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管理户部三库,整顿财政。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算, 雍正皇帝认为财政亏空的主要原因是官吏贪污。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雍正加大了打击贪官的力度,派人前往各地府衙调查。 在几年的调查取证下,雍正年间查处的贪官就多达两千多个, 一律没收其财产,严重者甚至会被满门抄斩。

为了管理这些从贪官家里搜到的财款,雍正还在宫内设置了一个封桩库。只要是贪官的财产,全部放在封装库,充当国库。 雍正此举正是为了解决康熙朝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而在多年后,这些亏空款项也已经全部追回。

在打击贪官污吏方面,雍正皇帝从不心软,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是九品芝麻官,只要发现有贪污的情况,便会受到重罚。所以,雍正年间的大臣都不敢再以身试法。 但是总有顶风作案者,这人便是当时的两江总督——唐文尧。

大贪官唐文尧的绝世玉壶

出身寒门的唐文尧苦读数十载,在康熙年间便一举高中,从此成为朝中大臣。由于唐文尧为官清廉,与人交善,再加上他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以公正为原则,因此也深得百姓的爱戴。

到了雍正时期,为官数十载的唐文尧已经是封疆大臣,是朝廷中的一品大臣。非但如此, 身居高位的唐文尧特别节俭,穿着朴素,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当时正值雍正皇帝严整吏治的时候,唐文尧自然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就在雍正想再次提拔唐文尧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有人匿名举报唐文尧贪得无厌,不仅挪用库银,还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 半信半疑的雍正皇帝决定秘密派人去查探消息是否属实,看看唐文尧到底是不是贪官。

令雍正皇帝没想到的是,唐文尧之前的清贫生活居然都是装出来的。唐文尧平 时最喜欢吃的白菜汤竟然是用千年人参熬制而成,在他府中,侍卫搜出了两千斤的名贵人参。

除此之外, 唐文尧还喜欢豢养小妾,除了原配妻子之外,他还娶了36个小妾,全都是美貌之人 。而且为了增加生活情趣,唐文尧还在一棵树上挂满了银子,让这些小妾去摇晃,哪位摇下来的钱多,哪位就有伺候唐文尧的机会。

听到这些事情,雍正皇帝勃然大怒,立即下旨将唐文尧及其家眷抓入大牢,也派人直接将其家产全部查抄。在侍卫们的日夜查抄下, 从唐文尧府中找到的银两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其余的稀世珍宝更是数不胜数 ,雍正皇帝和大臣们甚至都去了唐府参观。

在这些稀世珍宝中,雍正皇帝发现了一件上好的玉器,模样跟壶差不多,不仅是 用上好的和田玉制作而成,而且里外都镶满了宝石,光彩夺目。 于是,雍正皇帝便将这个玉壶拿回了皇宫欣赏。

作为一国之君,每天享用的都是天下最好的物品,每年还会收到各地进贡的奇珍异宝,什么宝物都见过。 但是雍正皇帝却从未见过像玉壶这样的绝世珍宝,于是对其百看不厌,甚至一连欣赏了三天。

见多识广的雍正皇帝开始好奇这个玉壶的真正用途,因为这个壶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摆设品,难道是用来泡茶的吗?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雍正皇帝特地招来一些大臣共同欣赏,结果大臣们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认为它是用来储存宝物的。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雍正帝命人去狱中审问唐府下人,结果却得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这个玉壶竟然是唐文尧夜晚出恭用的夜壶。闻此,雍正皇帝勃然大怒,他没想到唐文尧居然奢侈到了这种地步,当即下旨将其满门抄斩,所有财物一律收归国库 。

而唐文尧也被认为是清朝最大的贪官之一,善于伪装的他居然还曾被百姓当成清官,真是讽刺。唐文尧的下场是必然的,不值得任何人同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喊你来看展!“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推出线下专场导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郁郁乎文哉[var1]陈列磅礴的入场空间,简约高级的灰色墙面,规矩灵动的精美玉器,这些词形容的都是同一个展览: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展览的精美文物大多来自西周时期的晋侯墓地,以玉器为主,辅以少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共170余件(组)。从2022年12月6日开展之日起,该跨年大展备受瞩

  • 韩信被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冷冷地留下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死后萧何说了什么,韩信与萧何的故事,楚汉传奇韩信萧何

    韩信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的韩信,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其形象经过书籍的描写,以及各类影视剧和游戏人物的渲染,在很多人的心中也越发高大,也导致时至今日都有很多人崇拜着这位一代名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所以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也是充满坎坷的,他肩负着使命,为了

  • 为何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膑评价商鞅,易中天谈商鞅,商鞅10大驭民之术

    一直以来仿佛我们所有人都认为,经济决定一个国家的兴旺,兵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思想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然而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做商鞅的大臣,提出了一个与现代人想法背道而驰的观点,他认为百姓越弱、越愚昧,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稳定,那么商鞅为什么会说出这样

  • 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下场都是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战国四君子”这么叫人尊敬?因为他们都有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名。当然,放在那样的时代里,他们的礼贤下士、结交宾客都不是无偿的,也不是像《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仅凭个人兴趣,而是有着政治国谋。[var1]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候。不知道多少贵族失去了从

  • 国内唯一《孙子兵法》咨询机构:高启强是当代赵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这样评价《孙子兵法》:“但用孙武一二句,即可成功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狂飙》张颂文饰演的大反派高启强,悲剧根源是战略上的混乱,尽管努力在学《孙子兵法》,却是学歪了,谬之千里。孙子兵法的核心在于“道”,一开篇就说了关键要素“道天地将法”,排名第一的就是道。这个道的解释,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建立行

  • 秦始皇灭六国各位君王下场,两人被杀三人饿死,另一个则不知所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山东六国,一张图看懂六国,秦始皇灭掉六国的顺序

    秦始皇堪称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从秦始皇攻打韩国到灭齐,一共十年的时间,秦始皇结束了几百年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统一,那么你知道其他六国各位君王的下场吗?1、韩废王: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大军攻打韩国,韩国慌忙凑齐了5万兵马前去应战,结果全线败退,韩国就此灭亡,韩废王被软禁在陈县,几年之后,韩国的旧

  •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对待六国国君的?结局你或许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要灭六国,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整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哪六国皇帝结局

    [var1] 秦灭六国大概花了10年时间,把这些国家一个个瓦解消灭,从时间节点上来说间隔的不算长,步步为营,灭掉各个国家的难度也不一样,在战略上可谓花了很多心思。秦国最先盯上的是韩国,因为韩国当时的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中原之地,周围全是大国。不过韩国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军事装备优良,但对

  • 超长待机的秦昭王,削遍六国无敌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王位天降,共享权力四十年秦昭王名稷,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的异母弟,能当上秦王纯粹是两个意外造成的。第一个意外是,秦武王在周朝国都举鼎将自己砸死,死时年仅23岁且没有儿子,一下子将王位给空出来了。第二个意外是,嬴稷遇到了大贵人——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想从秦国王位的继承中渔利,逼着秦国立远在燕国当人质的

  • 秦朝轶事:荆轲刺秦失败,是剑法不精还是帮手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太子丹为了解燕国之危,走旁门之道,效仿春秋时期鲁国勇士曹沫挟持齐桓公的做法,派刺客挟持秦始皇。除这个原因外,太子丹也存有私心。太子丹年幼之时,与秦王嬴政都在赵国生活,相同的命运让两人交好。后来嬴政当上秦王,太子丹以为可以沾光,然而嬴政对他很冷淡,太子丹一气之下,跑回了燕国。(史记记载,武

  • 秦穆公:“一个在位时长让晋国嫉妒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虽然相比与其他在位时间很长的君主不算什么,但相比较晋国的君王来说时间还是蛮长的。秦穆公在位时对内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对外积极扩张,击败晋国,攻灭滑国、莒国等一系列小国。对外扩张时穆公由于东面的晋国太强大而东进受阻,转而攻向西面的西戎等少数民族,从而向西扩地千里,称霸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