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送霍去病数十车好肉,为何他宁愿放臭也不吃,26年后才明白

汉武帝送霍去病数十车好肉,为何他宁愿放臭也不吃,26年后才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78 更新时间:2024/1/26 13:45:09

霍去病,一个令人感慨万千的名字。他少年骁勇,有着无限的才华,可这般的前程似锦,都停留在了他二十六岁的那一年。有不少人感慨,若他没英年早逝,有着大好的前程,深受汉武帝赏识器重,他的成就将远超卫青。当他出兵攻打匈奴之时,汉武帝曾给他送去数十车好肉,可他宁愿放臭也不吃,这是为何?纵观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这26年,以及他身后的事情,也许我们就能明白他这一举动的用意。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却有着传奇般的故事。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和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的儿子,可霍仲孺这斯竟然不敢承认自己和卫少儿之间的关系,这就造成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来到世上。随着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嫁入皇室,卫家整个家族的地位都有了提升。因此私生子的身份并没有给他的童年带来太多的苦难,相反他自小便被家里人宠着,活的悠游自在。

可他并没有被宠坏,不是个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的混混。他天赋异禀,善骑射,对兵家军事谋略深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痴迷。汉武帝对他十分的喜爱欣赏,年纪小小便已是宫中的侍卫。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嫖姚校尉,随卫青出击匈奴,立下累累战功,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自此开了与匈奴不眠不休的斗争生涯。

到了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出击,打的匈奴只能唱起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他和卫青一起各率骑兵五万,一举击败匈奴,使他们不敢再近犯汉朝疆域,保障了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有他和卫青在,匈奴便不敢近犯。在与匈奴的对峙中,汉武帝曾怕军中粮食不充足,送了数十车好肉用以犒劳将士,但霍去病却“重车余弃粱肉”。要知道军中可粮草可并不充足,看着数十车的肉只看不能吃,将士们自然会有怨言,这对行军是不利的,可为什么他还坚持即使肉臭了,也不下发给将士们呢?

首先,霍去病的童年过得是十分风光且富足的,他深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一道理。塞外条件艰苦,饥一顿饱一顿的,这数十车的好肉若是分发给将领,享受几天的大鱼大肉,那之后呢?哪里来的肉给将士们继续享受?尝到了顿顿吃肉的甜头,会不会吃不惯干粮,又怎能忍受断粮的日子。行军打仗,是来保家卫国的,过于享受不利于战士们下定决心和匈奴死磕到底。

其次,霍去病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的作战方式,这样的作战方式导致的就是根本不可能带上数十车的好肉。这些肉自然成了行军的负担,成为了累赘,会拖累行的步伐,也没有人有时间来料理这些肉。因而这数十车的好肉注定是要被抛弃的。

最后,霍去病这一举动虽然显得极其冷酷无情,不体恤将士,但这一点对作为上位者的汉武帝来说,却是最安心的。没有足够的军心,就没有培养一批心腹的可能,自然就不能暗自培养势力,那也就意味着也不会有作乱造反的可能。并且这所造就的不知民间疾苦的富家子弟的形象,也让霍去病不会因为自己的才华和手握兵权,而遭来帝王的猜忌。更何况,这数十车肉是汉武帝以个人名义给霍去病的,若他真的分了指不定会招来猜忌。帝王多疑,对于有才华有潜力的后辈,特别还是掌握兵权的将领,怎么可能不猜忌?而在他二十六岁离开世间之后,这不得军心的举动,确实给自己、给他的后代带来了一定的保障,让自己深的汉武帝的信任。

面对霍去病的英年早逝,汉武帝黯然神伤,悲痛万分。他调来铁甲军,为霍去病守灵,谥封霍去病为“景桓侯”,还下令将其陵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让他永护大汉江山。汉武帝对他的家人十分照顾,对于霍去病留下的孩子也疼爱有加,甚至想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大将军。哪怕到后来,26年后巫蛊之乱爆发,作为卫家旁支的霍家并没有受到牵连,仍屹立于大汉。甚至,汉武帝临终前还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霍家。由此看来,霍去病这一举动,别有深意。

霍去病的一生风光无限,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军事才华,还因为他深谙君臣之道。他小小年纪却富有勇气和谋略,他自小家境殷实却没有不学无术,他屡立战功却不骄傲自大。他的骁勇善战令人敬佩,他的功绩令人称颂,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而他的故事也终将被世人传颂。若他没有二十六岁而亡,哪里是又将怎样的发展呢?

参考资料:

李卫公问对》

《汉书·霍去病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秦王围着柱子跑,为何没有卫士上去营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和谁一起刺杀嬴政,荆轲从哪里出发刺杀秦王

    [var1]其实,关于侍卫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上前营救秦王,《战国策·荆苛刺秦王》一文中已经作了交待。当时,荆轲代表燕国太子丹前来诈降,与秦武阳一起,手捧樊於期头函,拿着燕国地图,敬献秦王,秦王一听,大喜,不废一枪一弹,就可轻取燕国千里之地,这无疑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这样的好事,连攻城无数、得地千里的

  • 曹丕称帝后,孙权和刘备为何也跟着称帝呢?原因很简单,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和刘备什么时候称帝,孙权和曹丕,曹丕称帝细节

    实际上,早在曹操生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以魏代汉的准备了。先是进封魏公,然后又进封魏王,受九锡,建宗庙,夫人称王后,世子称魏王太子。按照一般的封爵做法,封公爵也就是一个郡的封地,但曹操让汉献帝的朝廷给魏郡大量增加属县,作为自己的封地。凡此种种,都是在为代汉做准备。孙策渡江平定江东的时候,实际上是以袁术部

  • 摇钱树是真的!2千年前东汉古墓发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摇钱树”不是传说,陕西宝鸡市郭家崖最近出土41座秦汉时期古墓,在其中一座 东汉时期的古墓中,发现陪葬品就是“摇钱树”,而这并不属于秦人文化的古物,而是四川地区的墓葬习俗,两者之间的关连,引发考古及文化学者们的好奇。 中国陕西宝鸡出土瓮棺坑头龛出土铲形袋足鬲。在陕西宝鸡市郭家崖从去年11月起就陆续出

  •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但并非被车裂而死,而的确是死于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伯,东雄诸侯。”这是班固在《汉书》里最商鞅的简要评价,寥寥数语,概括了商鞅全心全意辅助秦孝公施行变法,使秦国变得强大,称霸于各诸侯国。但商鞅被车裂的悲惨结局,数千年来一直受人同情,现在很多书籍和影视剧都以商鞅被残忍车裂而死来讲述此事。但其实这是个误解,商鞅的确被车裂了,但却

  • 西汉女算命师:你会饿死,皇帝疯狂赏赐,结果还是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汉文帝某天召来许负为他的男宠邓通看相,殊不知许负竟说“邓通最终会穷困饿死”,这让汉文帝相当嗤之以鼻,气炸表示,“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认为邓通是富是贫,全凭自己的好恶,于是二话不说就将邓通家乡附近的大小铜矿山都赏赐给他,还准许他铸钱,又称为“邓通钱”,也因为如此, 邓通一家很快就富可敌国。事实

  • 长平之战赵军被包围了46天,这时候廉颇在做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赵军被包围了四十六天,这时候廉颇在做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啊!史论纵横认为廉颇是一个很擅长守城的将军,但也正是这连续六年的坚守,使赵国等同于灭国,后再无崛起之力。那么,在长平之战赵军被包围的时候,廉颇在做什么呢?肯定是在家生闷气啊!我就要防守,你就要出击,现在好了吧!被包围了吧!傻了吧![var

  • 历史上六大奇才,一人算出中国后两千年,一人主宰整个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周子,四王朝的创始人姜子牙,齐国的老将,齐国的建国大师,百校的主人,第一吴胜仁!只是这个头衔,恐怕历史无计可施,姜子牙一直坐在家中直到72岁,直到他遇到了明军,才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var1]姜子牙80岁时,他开始协助周文旺,并成为周文旺的重要顾问。然后他制定了摧毁商朝的计划。建国成立后,姜子牙受

  •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是骗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他老人家一代毒舌大师,评价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是耶非耶?我们这篇文章从诸葛亮主政时期的丰功伟绩“六出祁山”来说道说道。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自公元228年起,诸葛亮亲率蜀军,连续发起了六次对魏国的战事,在《三国演义》中这六次战事被形象地概括为“六出祁山”,而《虎啸龙吟》前半部分的剧情

  • 六国独一能抗衡秦国的名将,“栽”在了自己人手中,只因中了此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六国合纵为啥仍然打不过秦国,秦国灭六国哪国最惨,秦国灭六国

    在智慧“教科书”《智囊》中收录有一个故事,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驻守雁门抵御匈奴。李牧每日训练士兵,却对部下说如果匈奴来犯,千万不要与他们正面交锋,首先要保护好牲畜,如有违者斩首示众。于是每当匈奴侵扰,李牧的士兵都赶着牲畜回营,长此以往匈奴都认为李牧是个懦夫。赵王听闻将李牧革职,但新将领却在边境连

  • 诸葛亮的离奇发明,免砍49颗人头,人爱吃,情侣爱用,大师爱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十大神奇发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救后代的故事,诸葛亮留下的三大千古谜题

    1、馒头。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军队无法渡河。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用49颗人头祭供。”诸葛亮想到这祭品用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