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末期赵国第一名将,独臂将军,战神李牧!

战国末期赵国第一名将,独臂将军,战神李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12 更新时间:2023/12/25 9:34:00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var1]

战国四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昨天偶读一篇关于战国名将传,拿了一本白起传,一本李牧传,想来白起名气更大些,先翻开白起传看了起来,不多久就再看不下去,大概是作者刻画的白起冷血形象太过逼真,亦或是长平一役成就了白起一世英名,却让强赵一落千丈,日渐势微的感觉有些不甘。我拿起左手边的李牧传,企图在书中找到一些平衡。

赵国的历史,源于三家分晋。赵简子,赵襄子开疆辟土,传至赵武灵王之时已历数世,赵雍受任于社稷危难之际,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胡服骑射,攘胡却匈,联燕抗秦。武灵王是赵国中兴的基石,和西汉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起着一样的作用。那时候的赵国,只有一个忍辱负重,砥砺前行的将军,和一群浴血前行的战士。赵国好像天生具有顽强如钢铁的一只,从建国时旧都晋阳城全民皆兵的坚守,到后来邯郸之围,举国奋勇的不屈。当然,这是后话。赵雍德才兼备,思虑高远,更兼有廉颇、赵奢乐毅、庞煖之流,赵国之强盛实属必然。当然,最后功未成,身已陨,凄凉地死在自己最爱的人所生的儿子之手,不可谓不令人扼腕。

[var1]

李牧年少时。

赵何即位,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妻孟姚之子。赵何之时,赵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除此之外,年轻一辈赵括、李牧等正在展露头角,初露峥嵘。李牧出生庶民之后,为廉颇、赵奢好友卢宏源义子,与赵括、文王之女月茹公主(待考证)均为儿时知己。李牧与月茹更是青梅竹马,早已互徐终身。奈何天命难为,当时赵国边境胡人、匈奴崛起,匈奴势大,来使邯郸,想与赵国结成友好,前提是许配月茹公主于当时的匈奴单于。文王出于国家考虑,不得不将赵月茹下嫁匈奴单于,李牧负责护送其远赴他方。后李牧守代地,与匈奴之地不过咫尺,所谓所爱的人就在对面,而身而为将,只能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只是自己喝醉了多少次,早已不曾知晓。北方荒莽草地,落日白雪,四季如是。

秦赵交战,双方均是举全国之兵,胜败存亡在此一役,秦国以白起为帅,赵国老将上将军廉颇挂印。双方交战两年有余,秦国未有建树,赵国国力也日益消减,时惠文王赵何已逝,孝成王在位,因廉颇久战不胜,加上朝中非议,最后做出换帅的决定。最后的人选定于赵国中呼声最高的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括少有将才,曾今助其父赵奢于阏与之战中对秦军大胜,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但赵括虽有韬略,但疏于战场磨炼,经验较少。于是满腹雄心的少年将军对上了冷血睿智的白起,战后的结局不用多言。赵国惨败,几近王国,自武灵王,惠文王建立起来的功业,几乎全部葬送。亡国之运就在眼前。长平之败,赵括负主要责任,赵王、主荐赵括的平原君、将在外,军命却授的廉颇都负有责任。

[var1]

李牧北守胡地。

李牧是当时唯一清醒的将领,面对亡国之危,李牧毫不犹豫接上这份责任,带着代郡仅有的两万雁翎骑,远赴邯郸,解国都之围。当然,结局没有让读者失望,邯郸之围最终解除,秦国退兵。赵国残喘而活。然而,这一过程却令人唏嘘,面对秦国三十万大军,邯郸城兵尽粮绝,平原君赵胜出使楚魏,才引出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楚魏援军虽至,但由于秦军势大,都不敢做实质的支援,后信陵君舍身取义,率先率领魏国八万军队与秦国二十万铁骑拼杀,楚国春申君见此,羞愧不已,立即率楚军加入掩杀,李牧借势率赵军杀入,合力之下,赵国才得以解围。

后赵国养精蓄锐,但因新王听信谗言,挥师攻燕,秦国乘隙进攻赵国,廉颇因谗言被迫远走魏国,李牧接任上将军,统帅三军。后二三十年,独臂将军李牧秉忠贞之志,数却强秦。后李牧死,赵国日衰。终被秦灭。

更多文章

  • 吕后干政、武周篡唐、慈禧垂帘,谁对历史的影响最大?应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死后吕后去哪了,吕后垂帘壁纸,武周篡唐

    评论一个统治者对历史所造成的影响,得看她统治期间做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下面来分析三位女强人在各自统治时期分别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影响?一、吕后(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原配正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后和皇太后,刘邦在世前,想把刘盈的太子之位给换掉,换成赵王刘如意,但未成功,就是因为吕雉在背后

  • 扁鹊从历史课本剔除,霍去病卫青不是民族英雄?历史课本你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扁鹊为啥被踢出历史教科书,大汉帝国卫青和霍去病

    [var1]但是在近些年有一些人对于曾经发生过得历史事实却想要抹除掉。曾经的那些民族英雄竟然因为某些编者的原因便要被踢出现在的史书。比如之前的扁鹊就因为事迹缺乏真实性,有待考证。被从现在的历史课本中剔除。而霍去病和卫青更是因为事迹带有侵略性,不适用于现在的民族团结要被某些人从课本中除名。这种拿现在的

  • 因为这件事,霍去病的形象崩塌了吗?司马迁给出这样的评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不喜欢霍去病,和霍去病一样厉害的人,李乐和霍去病

    汉武帝对霍去病更是多加赞赏,认为他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作为,真是英雄出少年。也的确,霍去病年少的时候,就对汉武帝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自己不能把匈奴打败,自己就无家可归。这么远大的抱负,加上卓越的军师才能,难怪说他是英雄,即使是千年后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男儿,都会感叹一番,更别说汉武帝这样雄韬武略的皇帝了

  • 春秋战国的弱小卫国,涌现五位栋梁之才对中国历史影响较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

  • 在演义中,他死在马超枪下,而在正史中,他是关羽劲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和马超对线哪个强,刘备马超正史记录,关羽和马超谁厉害

    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的角色,非常冤,他是谁呢?他的名字叫李通,李通(168年-209年),字文达,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人。李通是不低于五子良将的将才,勇猛善战,但是,却因病死的很早,成为一大遗憾。先看李通的战绩,李通曾率军痛击张绣,将张绣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 秦末时期,为什么其他国家王室都可以复国,而燕国却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末齐国复国,燕国王室,燕国复国计划失败原因

    [var1][var1]而作为有着百年甚至千年基础的其他六国诸侯,也看准了时机,也一起加入了对抗秦军的道路上。张耳就曾劝陈胜:原(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後,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

  • 唐朝和尚进一山洞,偶遇秦朝女子,共同居住四十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他看到一个山洞,他认为这是一个出口,然后进去在他经过山洞后,他惊奇地发现那不是一个出口,另一个地方,一个破旧的茅草屋,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女人。僧侣被官兵追捕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觉得饿极了。于是他打算上去问那个女人是否吃了,和尚走过去看那个女人没有穿唐装,所以问她为什么住在这里。妇女们一一回答,说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何楚国残余成为灭秦的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解释一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历史上对这句话尤其是三户有好几个解释,但是不管什么解释,最终的意义是一样的,就是楚国人极端憎恨秦国,一定要灭亡秦国。当然,实际上这种谚语在当时各国都有,只是楚国得到了应验。打响反秦第一枪的陈胜原本是楚国人,灭掉秦国主力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更不用说了,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

  • 孙权为何背盟杀关羽?如果孙权不这么选择,死的就是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就算没有陆逊那把火,最多也只会打到荆州丢的几个郡,拿什么打到江东本地。东吴是三国最后灭的,和晋都挣扎了那么长时间,底气就是荆州在手水军话语权还在,不争天下孙权吕蒙白衣渡江对自己最有利,只不过破灭了蜀争天下最好的时机。从结果来说,东吴的确是三国命最长的。求仁得仁,还要啥自行车啊。我觉得是孙吴并不是蠢,

  • 荆轲刺秦:却被秦王连砍八剑反杀,是他太菜还是秦王武艺高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侯博士的笔记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人感受到荆轲视死如归的悲壮豪情。[var1]公元227年著名剑客荆轲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救燕国于水火之中。他只身来到咸阳宫,刺杀秦王嬴政。虽然做了万全准备,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荆轲在与秦王一对一交手时,占尽绝对优势,结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