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德宗想将其割让予吐蕃时,大臣李泌坚决反对,他如何说服皇帝?

唐德宗想将其割让予吐蕃时,大臣李泌坚决反对,他如何说服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13 更新时间:2024/2/7 6:51:39

所以,当唐德宗想将其割让予吐蕃时,大臣李泌坚决反对,他认为:“安西、北庭人性骁悍,控御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又分叶蕃之势,使不能并兵东援,奈何拱手与之?”使唐德宗打消了念头。建立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适时策应主要战略方向边疆军事部署如何做到合理、稳固、具有弹性、反应迅速,是历代不断探索并在治边实践中解决的一个重要战略指导问题。

对此,历代王朝一方面追求整体国防力量布局上的强干弱枝,另一方面,又重视保持边疆和内地军事力量的战略平衡,通过建设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实现积极防御的战略目标,做到一旦边疆有事,则由战略机动部队迅速对边疆驻军进行策应,以控制局势,掌握主动。早在西周时期,中央政府即已注意到国防力量的布局问题。西周建国后,为了拱卫王室,分封诸侯,从这些诸侯的分布情况,就反映了统治者对地缘战略因素的重视。

如西周以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以东的昆明池北岸)作为国都,体现了直面来自西北游牧民族威胁的战略意图,同时,通过营建东都洛阳,以控制关东太平原进入关中的战略通道。秦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在军事部署上仍然一直沿袭着中外相维、居重驭轻、内重外轻、强于弱枝的思想,首重统治中心的稳定和安全,只在边疆要地驻扎部分兵力以维系在边疆的统治秩序,以避免大量驻军给国家财政带来深重负担,同时又防范边将拥兵自重,和由此导致的尾大不掉局面的出现。

但中国历史上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持久威胁,使得边疆经营中军事防御问题十分突出,这就使得历代封建王朝不得不将“攘外”与“安内”联系起来,根据边疆安全上的威胁和隐患,合理部署军事力量,履行中央政权“攘外”的职责,以实现安边与固边的双重效果。

尤其是,中国的边疆地带,幅员广阔,存在着众多影响边疆安全的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单纯依靠有限的边防力量进行防御,往往防不胜防,也难以应付大的战事,于是,各朝代除了在边疆前沿部署军队之外,无不重视建设和保持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以应对来自边疆的重大威胁。

例如,西汉王朝除了极力扩充边防,扩大守边部队之外,在防御匈奴和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主要依靠的就是中央直属的正规军。如汉文帝时,曾任命周亚夫、刘礼、徐厉三人为将军,各率大军,分别驻扎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周围的细柳、霸上和棘门三营,一方面担任卫戍京师的重任,另一方面也作为策应北部边疆的战略机动部队。此后,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数次大战中,主要作战力量也是由中央组建的正规军,而不是边防部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桧后人表示祖先已经跪了800年,该移除跪像了,专家却一致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桧后人要求拆掉跪像,秦桧夫妇为啥跪了800多年,秦桧后人提出拆除祖先跪像

    宋金时期,金灭辽、灭北宋占据中原,宋退居南地,史称南宋,但金又一再南侵南宋,到处烧杀抢掠。岳飞之母深明大义,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杀敌,还在岳飞背后刺“尽忠报国”四字,希望岳飞能报效祖国。岳飞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率领岳家军北上抗金,屡战屡胜,金兵往往是听到岳家军的名号便闻风丧胆,至今民间都流传着“撼山

  • 名相房玄龄,兢兢业业二十年屹立不倒,却让儿媳几年就败光了家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而“房”就是指房玄龄,他是太宗李世民的肱股之臣,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登上皇位,对有功于他的人论功行赏,而房玄龄因“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而被太宗李世民重用,与杜如晦、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恭四人位列一等功,授刑国公爵位。到贞观三年,太宗又改封房玄龄为魏国公,官至尚书左仆

  • 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王,为何晚年生活孤独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赵昚(shèn)原名伯琮,立为太子后改名昚,字元永,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王,但他的晚年生活孤独凄凉。(一)靠智慧登临御座宋太祖赵光义上位之后,宋朝以后的君王就从赵光义这支中产生了,再也没从赵匡胤的后人中出现过。北宋末年侥幸逃过一劫的赵匡胤后裔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从此宋代由北宋朝进入

  •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突厥是如何应对的?其东侵的目的地是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突厥人对十字军的入侵采取焦土政策,沿途留给十字军的只是一片瓦砾,并时常袭击十字军,骑士们不得不忍受着饥渴,许多人和马在灼热的阳光下倒毙。虽然在进军途中,十字军占领了小亚细亚的一些城市,特别是大肆抢劫了突厥人的重要城市安条克。但是,十字军也遭到严重挫折,队伍减员,有的阵亡,有的回乡,战斗力不断削

  • 唐中宗的结发妻子,惨遭武则天活活饿死,尸体被发现时已腐烂生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中宗简历,唐中宗李显赏赐最多的公主,唐中宗为何斗不过武则天

    不过武则天的确凶狠残忍到极点,比唐太宗还要凶狠残忍十倍百倍,武则天为了权力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可以杀害,那么诛杀反对她的李唐宗室就更加毫不留情了,更不要说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宫妃嫔,此前小编介绍过唐高宗的结发妻子王皇后,她就惨遭武则天砍掉手脚,放进酒缸里浸泡而死,非常悲惨。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的历史人物

  • 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到杭州做的“通判”究竟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轼评价王安石的诗句,王安石任舒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

  • 唐朝一老太太好福气,丈夫儿子、3个孙子全是皇帝,可她非要跳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郭子仪本人与子孙,都受到唐朝皇帝宠信,儿孙们与皇家世代联姻。他的儿子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生下个女儿郭氏,也就是郭子仪的外孙女。郭氏长大之后,于贞元九年,成为皇子李纯的广陵王妃。郭家人的运气就是这么好,众多皇子中,李纯得以继承皇位,成为唐宪宗,郭氏也从此开启了她的传奇一生,丈夫、一个儿子、三个孙

  • 诗人杨万里,为什么宁死不为权相韩侂胄写南园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杨万里不仅诗写得好,而且立朝刚毅,为人正直,一生不慕荣利、不阿世俗、不惧威权、不怕打击、坚守气节。1154年,杨万里高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历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他曾为太子赵惇的老师,学问和才华在朝野堪称公认。尽管如此,但从宋高宗

  • 李治随便在纸上写了一个字,为什么把老爸李世民吓得不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唐高宗李治生于东宫丽正殿。大约在李治学走路的时候举行了“抓周”仪式,也就是让刚出生的小孩去抓面前摆放的东西来预测孩子未来的人生。当时“抓周”已经成为唐朝重要的民俗,宫廷也不例外,唐太宗也亲自到场。在“抓周”仪式上,李治选择了面前的纸笔,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完全不识字的婴儿

  • 谈判代表曹利用一个手势吓掉宋真宗手中筷子,没被责罚反受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辽澶州下签订的《澶渊盟约》,后世褒贬不一,有人说是宋朝软弱无能的体现,也有人说盟约换来了宋朝百年安宁。谈判期间,宋方谈判代表曹利用带着谈判结果向宋真宗赵恒复命时,伸手向宋真宗做出一个手势,让正在用餐的宋真宗吓的扔掉了手中的筷子,结果呢,曹利用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宋真宗重重的奖赏。宋真宗赵恒御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