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王,为何晚年生活孤独凄凉?

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王,为何晚年生活孤独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49 更新时间:2024/2/7 6:43:45

赵昚(shèn)原名伯琮,立为太子后改名昚,字元永,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王,但他的晚年生活孤独凄凉。

(一)靠智慧登临御座

宋太祖赵光义上位之后,宋朝以后的君王就从赵光义这支中产生了,再也没从赵匡胤的后人中出现过。北宋末年侥幸逃过一劫的赵匡胤后裔康王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从此宋代由北宋朝进入了南宋朝。

随着年纪的增加,没有儿子的赵构开始面临选择继承人的问题。在封建社会,帝位相继原则上是在本支亲族中传承,即父传子,子传孙、孙传……如果没有嫡(庶)后代,可以扩大范围,在本宗族其他支系中选择继承人。

为了选择继承人,宋高宗在本宗族中经过千挑万选,选出了赵昚。为了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给他安排了最优秀的教师,还不断给他加官晋爵,但时过二十多年,却一直没把其封为太子。

原因有二,一是赵构想有自己亲生儿子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二是其母亲韦太后喜欢一个叫赵琢的年青宗族后辈,从小在宫中养大,韦太后想把其立为太子,赵构虽不满意却不便明确拒绝。

十分孝顺的赵构感到为难,就这么一直拖着。

人过中年后,赵构看到自己想有嫡(庶)出儿子的愿望无法实现,但立太子之事已时不待人。就把立太子之事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赵构想:做一个明智的帝王,要有谋政勤政和知人善任的能力,要有坚定的性格和顽强的定力。谋政勤政和知人善任的才能登上御座后才能让人知晓,性格和定力现在就可以检测得到。不是有句俗话,人难过酒色财气这四关吗?于是有一天赵构就给赵昚和赵琢送去了几位宫女。

过了一段时间检测,送给赵昚的没变化仍然是老样子,送给赵琢的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通过这次测试,堵住了韦太后的嘴,也使赵构下定了立赵昚为太子的决心。

据野史载,并非赵昚的定力顽强,而是他的老师有智慧。他的老师史浩,是个大才子,懂得帝王的心思,赵构的雕虫小技他一眼看穿。他告诫赵昚千万不要去碰那些宫女,这很可能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前途。赵昚很钦佩老师,百分百听了他的话,最终赢得了赵构的青睐。野史所述,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二)登基后有所作为

南宋朝廷制订的一系列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军民的声讨声越来越大,迫于压力加之自己已年老体衰,赵构禅位,赵昚正式登基。

赵昚执政后,大力重用能人志士,积极备战,立誓要收复失地。但可惜那时的朝中已无能人,几次征战都以失败告终。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转而将精力放在内政治理上,从政治、农业、军事等各个方面同时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多次下令减免老百姓的赋税,对以前提前征收赋税的作法严加制止,违者一律严惩不贷。要求各地发展农桑,兴修水利设施。

在文化方面,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环境,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和文人。如思想家朱熹陆九渊叶适等,文学家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使得南宋颓废的风气一扫而光,焕发出了难得的生机。后世学者将他治理的这段期间称之为“乾淳之治”。

国富兵强后,赵昚重新把收复失地之事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可惜天不遂人愿哦,他所看重的大将军虞允文病死在四川任上。此后国内再也没有他认为能够担当北伐重任的大将人选了。尔后他一直致力于内政,直到退位去世。

(三)退位后凄凉忧郁而逝

宋孝宗赵昚退位的原因有两种说法:其一、邻国的21岁的章宗完颜璟继承了帝位,年过花甲的宋孝宗不愿意和其打交道,就把帝位禅让给赵惇,自己退居重华殿。其二、1187年10月,养父赵构去世,赵昚悲痛不已,为了报到养父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且考虑到自己的年事已高,就决定退位静心为养父守三年丧。在服丧期间,他只吃少量的素食,以至于日渐消瘦,面容枯槁。

笔者经查阅史料分析认为,为养父守三年丧”和“不愿去打交道”和“都是赵昚退位的催化剂,两者缺一不可,开始服丧的事发生在1187年,计划在1190年结束。在服丧期间的1189年,本来就心灰意懒的赵昚,在邻国21岁的章宗完颜璟继承帝位这事推动下,终于下定了退位决心。

老年的赵昚独居,常常想看看自己的儿子赵惇。赵惇起初也像父亲对爷爷一样,常去看望并偶尔陪其游玩。但慢慢的逐步减少了看望次数,直到不去看了,后来干脆以赵昚的名义发布文告“取消看望”。

是啥原因呢?一是赵惇过了十几年的储君生活,已成为一个年过四十,胡须已发白,开始衰老的中年人,对父亲一直迟迟不肯让位于自己很不满意,加之他的性格比较脆弱,对父亲一直怀有猜忌和惧怕心理,即位后和父亲的疏远之心逐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了。二是赵惇继位后,其妻李氏被封为皇后。李氏这女人十分嫉妒、霸道,与公公赵昚的关系不好。当上皇后的李氏,常常在赵惇面前离间两父子的关系,成为赵惇与其父关系日渐疏远的推手。

在那个十分看重孝治的时代,赵惇对父亲的态度惊动了朝廷大臣,指责声不绝于耳,一再劝谏赵惇要去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开先赵惇铁下心装着“懂不起”。群臣干脆串联起来集体辞职,这下子把赵惇难着了。群臣都不愿做事了,自己不就孤掌难鸣了吗?

赵惇思前想后,毕竟生养之恩大于天,过不了良心这一关哟,便想去看看父亲,但皇后李氏加以阻扰,又改变了主意。

赵昚是个讲求百善孝为先之人,他自幼被赵构抱养入宫,对养父极为恭敬孝顺。赵构退位之后,仍然时常干预朝政,在外交大事上,两人意见常常相左。不甘寂寞的赵构常常加以掣肘,但赵昚对此并不生气,还十分注意给养父留足面子、尽量满足他的一些无理要求。如赵昚给冤死的岳飞平反,但在诏书中,却不提养父赵构所犯的严重错误。

年老孤独的赵昚想见儿子始终再也不能实现,为此一直闷闷不乐,身体每况愈下。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宋孝宗病逝于重华宫,享年68岁。直到他死,赵惇也没有去看他。

笔者认为,赵昚是个性情中人,他对养父如此孝顺,但自己的亲生儿了却这样对他,他是因孤独凄凉忧郁而病逝的!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突厥是如何应对的?其东侵的目的地是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突厥人对十字军的入侵采取焦土政策,沿途留给十字军的只是一片瓦砾,并时常袭击十字军,骑士们不得不忍受着饥渴,许多人和马在灼热的阳光下倒毙。虽然在进军途中,十字军占领了小亚细亚的一些城市,特别是大肆抢劫了突厥人的重要城市安条克。但是,十字军也遭到严重挫折,队伍减员,有的阵亡,有的回乡,战斗力不断削

  • 唐中宗的结发妻子,惨遭武则天活活饿死,尸体被发现时已腐烂生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中宗简历,唐中宗李显赏赐最多的公主,唐中宗为何斗不过武则天

    不过武则天的确凶狠残忍到极点,比唐太宗还要凶狠残忍十倍百倍,武则天为了权力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可以杀害,那么诛杀反对她的李唐宗室就更加毫不留情了,更不要说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宫妃嫔,此前小编介绍过唐高宗的结发妻子王皇后,她就惨遭武则天砍掉手脚,放进酒缸里浸泡而死,非常悲惨。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的历史人物

  • 苏轼得罪王安石后,被外调到杭州做的“通判”究竟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轼评价王安石的诗句,王安石任舒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

  • 唐朝一老太太好福气,丈夫儿子、3个孙子全是皇帝,可她非要跳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郭子仪本人与子孙,都受到唐朝皇帝宠信,儿孙们与皇家世代联姻。他的儿子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生下个女儿郭氏,也就是郭子仪的外孙女。郭氏长大之后,于贞元九年,成为皇子李纯的广陵王妃。郭家人的运气就是这么好,众多皇子中,李纯得以继承皇位,成为唐宪宗,郭氏也从此开启了她的传奇一生,丈夫、一个儿子、三个孙

  • 诗人杨万里,为什么宁死不为权相韩侂胄写南园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杨万里不仅诗写得好,而且立朝刚毅,为人正直,一生不慕荣利、不阿世俗、不惧威权、不怕打击、坚守气节。1154年,杨万里高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历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他曾为太子赵惇的老师,学问和才华在朝野堪称公认。尽管如此,但从宋高宗

  • 李治随便在纸上写了一个字,为什么把老爸李世民吓得不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唐高宗李治生于东宫丽正殿。大约在李治学走路的时候举行了“抓周”仪式,也就是让刚出生的小孩去抓面前摆放的东西来预测孩子未来的人生。当时“抓周”已经成为唐朝重要的民俗,宫廷也不例外,唐太宗也亲自到场。在“抓周”仪式上,李治选择了面前的纸笔,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完全不识字的婴儿

  • 谈判代表曹利用一个手势吓掉宋真宗手中筷子,没被责罚反受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宋辽澶州下签订的《澶渊盟约》,后世褒贬不一,有人说是宋朝软弱无能的体现,也有人说盟约换来了宋朝百年安宁。谈判期间,宋方谈判代表曹利用带着谈判结果向宋真宗赵恒复命时,伸手向宋真宗做出一个手势,让正在用餐的宋真宗吓的扔掉了手中的筷子,结果呢,曹利用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宋真宗重重的奖赏。宋真宗赵恒御驾

  • 石勒幕僚一计谋,让石勒从“游击将军”,变成东晋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晋朝石勒简介,石勒王祠,石勒69代后人现状

    石勒西晋时期,石勒称霸一方,如果说对石勒帮助最大的人,当属,晋朝文人张宾。张宾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和政治家。张宾对石勒最大的贡献,就是极力建议石勒建立根据地,改变游击作战的方式,为日后建立霸业奠定基础,以及建立故居敌后“襄国生死保卫战”,为后赵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石勒一、献计建立根据地,奠定

  • 若按武功高低排名,宋朝最厉害的五大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100大名将排名,宋朝武将林威简历,宋朝四个名将排名

    有人提出,水浒传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宋朝到底有哪些知名武将,在这些武将当中,如果按照武功高低进行排名,到底哪些人可以进入前五,最厉害的人到底是谁?大家都知道,宋朝并非是一个尚武的朝代,相比对文人的尊重和重视,武将似乎地位并不那么显赫,只有到了朝代后期,当国家面临危急存亡,特别是北方的辽金都虎视眈眈甚至要

  • 苏小妹才华是不是真的超过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小妹与苏轼的趣事,苏轼和苏小妹电视剧,苏东坡和苏小妹之间的故事

    苏洵的第四个子女是个女儿,也就是苏八娘,大苏轼一岁,是姐姐。所以后世野史笔记小说中出现的苏小妹,原型可能就是苏八娘,而苏八娘确实是有些才华的。苏洵曾在自己写的《自尤〈并序〉》中提到:“女幼儿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能被苏洵这样的文豪称道,说明还是有些才华的。可惜,苏八娘的命不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