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江红》词作者是不是岳飞?

《满江红》词作者是不是岳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2/7 3:16:50

《满江红》词作者是不是岳飞

岳飞画像。

杭州岳王庙内的岳飞塑像。张海摄

《满江红》海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满江红》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名篇。尤其是2023年春节期间,热门电影《满江红》也让这首著名的词作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满江红》的词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飞?网络上众说纷纭。其实,这个疑问并不新鲜,在过去100年来,不乏大学者参与争论,引发学术争鸣,甚至成为研究课题,以至于有人称之为文史界“百年悬案”。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三位相关学者,他们就此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明认为,《满江红》的作者确实存在疑点,但在没有出现确凿新材料的情况下费劲争论此事,意义不大;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词学专家谢桃坊则倾向于认为:“虽然有疑点,但目前认为《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问题不大。”北大中文系80后教师,畅销书《年轻人的国文课》《张一南北大国文课》作者张一南则有她的看法:“是不是岳飞写的,不是很重要。在我看来,至少这首词的叙述人是岳飞,是用岳飞的口气写的。”

争议的由来《满江红》作者疑问始于晚清

晚清大学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中指出两个疑点:第一,岳飞死后,其孙岳珂曾整理岳飞作品,并没有把这首词收录进《岳王家集》中,这很反常;第二,这首词直到明代才出现。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徐阶为岳飞编的作品集《岳武穆遗文》收录了这首词,署名岳飞。但是徐阶是从杭州岳坟上一块明代弘治年间立的石碑上得来的这首词。宋元时的文集、题咏、书画以及引用中都没有提到过岳飞的《满江红》,突然在明代出现,是一大疑点。余嘉锡认为,《满江红》是明代人写的,假托岳飞为作者。之后,词学大师夏承焘写了论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文史学家张政烺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倾向于认为,该词应该是明代文人所作。

不过,词学大家唐圭璋、宋史学家邓广铭等学者则持相反观点,对上述“疑点”进行了反驳。

疑点还围绕该词中的“贺兰山”展开。质疑者认为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岳飞生前和金国交战的两湖、河南一带相距甚远。但反驳者指出,贺兰山应理解为对敌国的泛指。不过,这种反驳同样也被质疑,因为用贺兰山泛指北方并不常见。也有人指出,《满江红》中的贺兰山不是宁夏的贺兰山,而是河北磁县的贺兰山,这里正是金和南宋的交战之地。

1986年,浙江江山县(今江山市)发现《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其中记载了岳飞在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写给祝家先人祝允哲的《满江红》。尽管这个证据被不少学者采信,但依然有质疑称:祝氏族谱并不可靠,有可能是祝家后人修家谱时,为了攀附忠臣的美名而作伪的结果。

总之,争鸣目前依然存在。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满江红》这首词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文献研究专家汪启明:没有确凿新材料争论意义不大

家喻户晓的《满江红》,作者竟然有可能不是岳飞?不少人对此感到惊讶。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说:“《满江红》的作者存疑,如果要梳理清楚,篇幅够得上出一本专著。像晚清大学者余嘉锡、词学大师夏承焘都专门写文章质疑。这些都是正常的学术质疑,而且他们都列出了自己质疑的理由和证据。当然也有学者不同意他们的质疑,如邓广铭,就对他们的质疑进行‘反质疑’,这也是正常的。‘反质疑’也需要拿出理由和证据。我们不能一看到质疑,就认为别人是故意找茬。你不同意他的质疑,可以根据你的理由和证据去反驳。毕竟古代的书,在传播过程中出现错误难以避免,如陈垣校《元典章》找出了一万多条错误,权威如《康熙字典》也有很多错误。只是这些属于学术研究比较关注的领域,不从事研究的普通人对此不太关注而已。”

汪启明提到,文献流传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一首诗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常常有被人改动了篇名或作者的情况。尤其是到了明代,出版印刷业非常发达。不少书商只顾赚钱,会出现校对不精、有意篡改或以讹传讹的情况,所谓‘明人好刻书而古书亡’。古籍中的伪书、伪作、伪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包括大家耳熟能详,被普遍认为是李白写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也被一些人质疑并非李白所作。也有人说《生查子·元夕》不是欧阳修写的。这种情况不少。也正因此,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对于《满江红》词作者争议,汪启明说自己“不是特别关心”。在他看来,如果是研究词或宋代文学的专业学者,可以下功夫去考证。如果不是,那么,对这首很好的词的态度最好是“去背诵、去欣赏就行了”。

汪启明还进一步分析,“鉴于纸质古书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包括年代、地名、人名、用词等等,考据、考证就非常重要。如果发现新的材料,比如哪个地方出土了什么碑,或者发现新的早期版本,找到新的证据,在考据方面有了较大进展,那么同时会催生出新论点。目前在没有出现确凿新材料的情况下,去费劲争论这个事儿,意义就不大。说这首词作者是不是岳飞,都没有新意。胡适曾说过这样的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没有新材料就不说话。质疑要有证据,反质疑也要有证据。”

词学研究专家谢桃坊: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岳飞的作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桃坊,长期致力于词学研究,著有《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宋词辨》《词学辨》《宋词论集》《唐宋词谱校正》等。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在《百年词学通论》中将谢桃坊列为“百年词学研究第五代的代表人物”。

谢桃坊提到,《满江红》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飞,的确有争议,但据他了解,“目前学界还是普遍认为这是岳飞的作品。”谢桃坊个人也认为,从目前的材料看来,可以基本判断《满江红》的作者是岳飞。他特别提到,《须江郎峰祝氏族谱》上记载的岳飞写给祝允哲《满江红》,这个证据应该是可靠、可信的。“虽然学者依然有怀疑,但怀疑归怀疑,目前认为《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问题不大。”

谢桃坊还提醒大家注意,大学者余嘉锡、夏承焘等人的学术质疑,是正常的学术争鸣,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的质疑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拿出确切的证据能完全否定是岳飞的作品,都还是怀疑,基本还属于猜测层面。那么,当《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这个材料出来的时候,虽然也不是绝对可靠,但当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个族谱造假,那就要基本认可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甫写下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用来“损人”的,如今却被用来夸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个诗人杜甫是幸运的,即使在他去世1251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在传颂研究他的诗作,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又是不幸的,终其一生都活在落魄和凄苦中。想必谁也想不到这位“诗圣”,竟然也有骂人的时候。杜甫用来“损人”的一千古名句,现在竟然有人用来夸人了,而且还会让被夸的人很受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代汉语

  • 如果明朝打败了清兵不被其统治,中国或许早已成为超级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二、清政府入关,打断了农耕文化向海洋文明进展的步伐,其实明朝的航海技术己与世界强国并肩,而满清政府入关后闭关锁国,保守立政,自满与既得领地,被动防守,每遇强敌入侵,无不以土地银两作为交换条件,愈退愈弱,终于把中国推入半殖民、半封建时代。三、二战日本侵华战争与晚清的三百年执政有直接原因,如马太效应,晚

  • 本山大叔附身!大忽悠唐高祖李渊一封信兵不血刃取下岭南六十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渊简介,经典传奇李渊,秦叔宝李渊再次相逢

    李渊剧照隋末唐初的时候由于农民起义,整个大隋政权土崩瓦解,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中群雄割据,天下形势还没有明朗。当时在岭南始安郡丞李袭志为了抵御农民军,自己散尽家财招募的三千士兵保护郡县免受侵扰,萧铣、林士弘等起义军屡攻不下,因此在郡县中威望极高。就在这时候,从江都传来消息称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所有的人

  • 如果梁山泊内分派系,哪些是宋江的嫡系,哪些是宋江的对立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梁山宋江一派有哪些人,宋江到底怎么上的梁山,宋江是如何成为梁山首领的

    宋江核心派系,大概有16人,包括宋江、吴用、花荣、秦明、朱仝、雷横、李逵、戴宗、吕方、郭盛、孔明、孔亮、王英、扈三娘、薛永以及宋清。核心成员是宋江出任公职时的死党,如朱仝雷横是宋江原来县衙同事,李逵、戴宗、花荣先跟了宋江后上的梁山,宋清孔明孔亮是宋江的亲弟或徒弟、吕方郭盛王英薛永都是被宋江而感化的边

  • 李清照为什么要举报丈夫科举作弊案,她入狱说了14个字,字字泣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

  • 河南农民捡到一块金属片,专家一个惊喜发现,揭露武则天重大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惊艳片段完整第一集,武则天的墓地在哪里,武则天满门抄斩薛丁山

    为何武则天备受争议,其实主要是因为两件事,一件就是武则天的心狠手辣,为了铲除异己,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任何绊脚石都被她踩在脚下,第二件就是李治死后,武则天对于李唐宗室的残忍暴行,这两点给武则天带来了巨大的恶名,而她给后人留下的恶劣印象似乎全都被她的功绩所覆盖,不过为了追求名利,武则天的牺牲也是很大的

  • 明朝权力最大的4位皇帝,崇祯未上榜,最后1位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第1位、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直接领导六部)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沿用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后来发现中书省的权力太大,借胡惟庸之案,废除中书省(宰相制),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使得皇权高度集中。第2位、明成祖朱棣(恢复锦衣卫、强化专制)朱棣是明朝唯一起兵造反成功的藩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杨广为何要非礼宣华夫人?实际上并不是见色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人们无法理解的,并不是宫变本身,而是杨广与宣华夫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治通鉴》中虽然有整件事情的记载,可是仅仅是对过程的描述,至于发生事情的原因以及杨广为何会在那种关键时候去非礼宣华夫人,都没有给出分析,所以我们今天借助《资治通鉴》的记载,对整个事件进行一次更加彻底的分析。仁寿宫之变隋文帝杨坚已

  • 明朝:能建立明朝,有一半功劳都是“她”的,没有他就没有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朱元璋一手建立起,并打下来的王朝,从一开的和尚、起义军将士、再到小头领,然后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并成为一方霸主,然后成为一国这君,可谓一路艰难,而陪伴他建功立业的是他的部下和他的妻子马氏。朱元璋征战过程中有许多忠实的部下战死,为他赢得最后胜利打下基础,也有一些一直跟随他到征战胜利,但也被他多疑的

  • 李白简史:15岁开始混社会,打过架,杀过人,你们只关注我的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后世很多人都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话作为自己身处人生低谷时的振奋之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李白其实并没有那么豁达乐观,他绝大多数的人生岁月也远没有大家想像得那样潇洒随性,自由不羁。在写《南陵别儿童入京》之前,李白是个无缘科举,屡遭排挤,十数年光阴白白蹉跎的落魄中年,饱受妻子日日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