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为何要非礼宣华夫人?实际上并不是见色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杨广为何要非礼宣华夫人?实际上并不是见色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56 更新时间:2024/2/7 3:19:11

之所以人们无法理解的,并不是宫变本身,而是杨广宣华夫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治通鉴》中虽然有整件事情的记载,可是仅仅是对过程的描述,至于发生事情的原因以及杨广为何会在那种关键时候去非礼宣华夫人,都没有给出分析,所以我们今天借助《资治通鉴》的记载,对整个事件进行一次更加彻底的分析。

仁寿宫之变

隋文帝杨坚已经病入膏肓,将朝政大事交给太子杨广去处理,平时杨广有空的时候就去看一看隋文帝,其余时候,主要就是由宣华夫人陈氏在照顾隋文帝,陈氏乃是陈后主的妹妹,在隋文帝灭陈之后,将其收留,后来成为隋文帝身边仅有的5个妃子之一,也是隋文帝最宠的妃子。

这天,宣华夫人正在照顾隋文帝,太子杨广也从门外匆匆赶来,说巧不巧,杨广赶来的时候,正看到宣华夫人沐浴更衣,血气方刚的太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刺激,不管不顾直接就去想要得到宣华夫人,结果宣华夫人怎么也不从了他。

杨广眼看就要得逞,宣华夫人却逃之夭夭,杨广知道大事不妙。果然,宣华夫人逃到隋文帝杨坚身边,杨坚看宣华夫人衣衫不整,脸色不正常,就问宣华夫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有人欺负她。

宣华夫人梨花带雨,告诉隋文帝:“太子非礼我!”病重的隋文帝差点一口血喷出来直接气死,他十分气愤,咬着自己的手指头,一直到出血,他才逐渐恢复了一下心情,没有被气死,而是召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等人去把废太子杨勇叫来,隋文帝打算将杨勇重新立为太子,而杨广则要被废除。

对于这段事情,《资治通鉴》中是这样描述的:

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有嬖幸者,惟陈蔡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发乱,高祖问之,蔡泣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

万分危急之中,杨广知道事情已经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当杨素告知自己隋文帝的决定时,杨广就立即安排左仆射杨素和左庶子张衡准备好毒药拿去给隋文帝喝。安排完杨素等人之后,杨广还把仁寿宫中的宫奴收买了,让他们都穿上宫女的服装伪装成宫女侍奉隋文帝,这些人一共有30个,每人都在衣服下藏着武器,站在门两旁守住,别人还以为这些都是门卫。

一切准备就绪,杨素等人带着毒药前往仁寿宫,刚进入,却发现隋文帝已经去世,杨广哭得悲伤欲绝,一旁的宣华夫人依然梨花带雨,却带着几分妩媚。隋文帝去世后,按照风俗习惯,宣华夫人守了几天,随后就被杨广想方设法弄进宫中,只是可惜宣华夫人这个人命不好,陪伴杨广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杨广对宣华夫人的离开很是悲伤怀念,遂为之写下《伤神赋》作为纪念。

《资治通鉴》中对这段是这样描述的:

帝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杨广是否真的非礼了宣华夫人?

以上就是《资治通鉴》中对整个事件的记载,可以说单纯从这一段来看,我们是不能看出什么东西的,所以我们结合整个历史背景,继续来分析一下杨广是否真的会非礼宣华夫人,而且非礼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资治通鉴》中,我们会发现3个地方十分有趣,并且存在很多玄机,比如第一个就是关于宣华夫人与杨广两人的关系,根据记载,在杨广没有成为太子之前,就经常给宣华夫人送礼,而宣华夫人也到隋文帝身边为杨广美言几句,所以最后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夫妻两人才会慢慢觉得杨广更加淳朴善良、勤俭节约并且对女人专一,才废掉太子杨勇,立杨广为新太子。

杨广成为新太子之后,对宣华夫人还是比较殷勤的,经常送些小礼物讨好对方,由此可见,其实两人关系不一般,要是有不正当的关系,估计在仁寿宫变之前就已经有了,不需要等到仁寿宫变之时才去非礼宣华夫人。

第二个玄机就是《资治通鉴》中记载宣华夫人十分聪明贤惠,在独孤皇后还在世之时,其余妃子独孤皇后都不让杨坚宠幸,唯一有宣华夫人独孤皇后对她例外,从这个细节来看,宣华夫人一定是对宫廷之中的政治十分清楚了解的。

那么此时杨广已经是太子,并且杨坚早已病危,叫杨广处理朝政,杨广当皇帝是迟早的事情,再加上两人关系还不错,杨广成为皇帝肯定不会亏待宣华夫人,她为何还会在这个特殊时候说杨广非礼她呢?

这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宣华夫人肯定明白自己说出去这件事的后果,就算杨广真的非礼了他,她想必也是不会说出去,只能烂在肚子里,为了保命,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第三个玄机就是杨广成为皇帝之后,居然没有收拾宣华夫人,还将其纳入宫中,最后宣华夫人去世还为其写《伤神赋》悼念,这就更加不合理了,按理来说杨广不缺少后宫美女,何必单恋宣华夫人呢?

何况宣华夫人曾经差点置杨广于死地,要是杨广成为皇帝,不仅不会宠溺她,还会尽情羞辱她,这才是正常的故事发展,然而杨广最后的行为截然相反,这就奇怪了,为何当初宣华夫人还会那样说杨广非礼她呢?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主要原因在于除掉隋文帝后的受益者其实就是宣华夫人与杨广,隋文帝多在一天,他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一天,对于宣华夫人而言,古时候皇帝流行陪葬,要是隋文帝哪天老眼昏花叫自己去陪葬,那不是完蛋了,所以隋文帝越早去世越好。

对于杨广而言,就更不用说了,隋文帝一去世,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当上皇帝,还可以得到宣华夫人,所以杨广当然也愿意将隋文帝弄死。两个拥有共同利益的人在一起,稍微沟通,一场精彩的谋杀就开始了,宣华夫人先说杨广非礼她,看看能不能把杨坚气死,结果没有,杨广马上采取第二计划,所以一切才会那么迅速,当杨素等人赶到,隋文帝已经去世。

结语

历史虽然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但是从历史碎片以及人性当中,对很多扑朔迷离的事情,我们也许会得出一定的答案,在利益与权力面前,更多的时候是没有什么亲情、爱情可言的,有的只是合谋与利用!

关于杨广和宣华夫人的事迹在《资治通鉴》中有更加详细的记载,《资治通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谋略和智慧,如何识人用人?如何纵横捭阖?一切应有尽有,其被称为帝王教科书和社会大百科,我强烈推荐大家读一读《资治通鉴》,即使读一遍,也会受益匪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能建立明朝,有一半功劳都是“她”的,没有他就没有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朱元璋一手建立起,并打下来的王朝,从一开的和尚、起义军将士、再到小头领,然后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并成为一方霸主,然后成为一国这君,可谓一路艰难,而陪伴他建功立业的是他的部下和他的妻子马氏。朱元璋征战过程中有许多忠实的部下战死,为他赢得最后胜利打下基础,也有一些一直跟随他到征战胜利,但也被他多疑的

  • 李白简史:15岁开始混社会,打过架,杀过人,你们只关注我的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后世很多人都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句话作为自己身处人生低谷时的振奋之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李白其实并没有那么豁达乐观,他绝大多数的人生岁月也远没有大家想像得那样潇洒随性,自由不羁。在写《南陵别儿童入京》之前,李白是个无缘科举,屡遭排挤,十数年光阴白白蹉跎的落魄中年,饱受妻子日日讥讽

  • 明代疑案:三恶僧流窜,女子遭裹挟,典史用计,揭开离奇命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孙明军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说话还有些轻微口吃。因此,他刚到江都上任之时,县太爷徐龙对其颇为轻视,甚至连普通的邻里纠纷案件,也都不放心交他办理。孙明军对此倒不计较,反而毫无怨言地去做知县交办的闲杂事物。于是,一众官署同僚,愈加觉得这个新来的典史只是一个酒囊饭袋。时年四月,徐知县带着孙明军等官署衙役,前

  • 明朝朱佑樘出生的经历真是一个传奇,品味一下还真有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生皇子的消息会引起这么大的震惊呢?因为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无论是朝臣还是民间,在这之前根本没有听说皇后怀孕的消息,怎么会突然就有了一个皇子?这样一个小细节自然不会被喜欢八卦皇室的明朝人所放过,于是就演变成了后来一场纠纷。当今的皇帝年号弘治,名字叫朱佑樘,和自己儿子降生所带来的小道消息比起来,这位

  •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硬撑近150年,甚至几度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策划:邓玲玲脚本:胡 难编绘:朱 彦合作联系:2685618506@qq.com粉丝③群:512474045官方微博:@铲史官漫画原创漫画 欢迎分享话题聚焦:唐朝中后期的党争到底真相如何?唐代中后期的党争,传统史学界将其称为“牛李党争”。一派是“牛党”,为首的是牛僧孺;一派是“李党”,党魁是李德裕。

  • 北宋定窑—低调冷艳,美轮美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北宋定窑升值分析,北宋定窑新官款,北宋定窑有哪些特征

    根据考古发现,定窑创烧于唐代。从西安、杭州出土的定窑瓷器来看,至少在晚唐,定窑就烧制出了胎质白皙、釉色硬亮、薄如脱胎的上等素白瓷。并且出现了刻有“官”字款的贡瓷;五代时期,有别于唐代的“官”字款,使用“新官”款;北宋以后,恢复使用“官”字款,作为贡瓷的标识。定窑弦纹三足炉定窑始烧于唐,它烧白瓷是受临

  • 张亮:没有他李世民或将无法赢得玄武门之变的最终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吗,张亮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名字

    凌烟阁绣像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郑州),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在凌烟阁的排行还在侯君集、李勣、程知节和秦叔宝之前,但是,下场却很不好,因为谋反被判斩刑。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张亮前去投奔李密率领的瓦岗军,一开始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张亮向李密

  • 明朝跟“蒙元”的最后决战,蒙古王牌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和蒙古的最终决战,明朝蒙古公主,为什么明朝能打败蒙古

    明朝刚建国的时候,北元仍旧虎视眈眈,而明朝与北元的关系也依旧十分紧张。明朝的建立自然也意味着元朝的没落。当明朝占领国都,元朝也就被赶出了塞外。但是谁又能甘心权利被夺走,所以即使元朝被逐出塞外,依旧想着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不死心权利被夺的下场。要不彻底被灭,要不就自立为王。当时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

  • 安史之乱真的是唐朝由盛到衰的信号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西南,南诏是晚唐时期唐朝最重要的敌人,特别是唐懿宗时期闹得很厉害,先后牵制了唐朝数十万大军。但是南诏真正侵占的地盘又有多少?无非是短暂占领过岭南道的安南都护府,今天的越南红河三角洲,十足的蛮人地盘。但是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唐末名将高骈重整南诏防线,将其势力逐出安南,南诏从此不敢北犯。至于入侵内

  • 岳飞被杀时,十万岳家军为何袖手旁观?秦桧一语道出真正幕后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宋史》 秦桧见岳飞等人坚贞不屈,最终将岳飞、岳云、张宪三人残忍杀害,岳飞死前高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死后,南宋百姓纷纷为其哭泣,金人则饮酒庆祝,高呼:“从此以后,议和就稳固了啊”!那么南宋百姓都知道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