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排在“南宋开国武将异姓王”的末位,真的委屈么

岳飞排在“南宋开国武将异姓王”的末位,真的委屈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4/1/31 14:29:03

转载 白衣钱子

转藏

全屏

朗读

分享

女真完颜阿骨打7000人起兵,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公元1125年便吞灭强盛的辽国,靖康年间更攻破北宋都城汴梁。用12年时间灭亡辽国与北宋,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堪称奇迹。

金国为彻底灭亡宋朝分兵南下,引起各地宋军将领抗击,共有刘光世、刘锜、韩世忠、张俊、杨存中、吴玠、吴璘与岳飞七人,因战功被追封为(单字)王,合称为“南宋开国七位武将异姓王”。

备受民众爱戴的抗金英雄岳飞,为何被赵宋皇室排在“武将异姓王”的末位?

很多民众都觉得岳飞受到不公正对待,笔者将带您全面对比“七位武将异姓王”的功过,也许您就会得出答案。

南宋初年

南宋开国七位武将异姓王,除岳飞还有谁?

家族传承最久的鄜王刘光世:

家族在两宋名将辈出,其父刘延庆便是节度使,在家族的提携下,青年刘光世便已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之役时刘光世率军勤王,汴梁失守后刘光世敏锐把握良机,毅然舍弃防区,归附流离的康王赵构。

刘光世平定山东李昱起义、平叛镇江军变、讨伐池州张遇、上蔡击败李成等,“苗刘兵变”因刘光世守卫镇江颇为忌惮,宋高宗才得以安然度过危机,即便并非平叛的发起者,还是被提升为太尉。

刘光世能位列诸王之首,其一能力强:驻守南宋都城临安附近,流寇匪患尽被招抚为兵,稳定都城临安城的秩序,给南宋政权赢得重建时间。

其二忠诚:北宋末年动乱之时,倾力助宋高宗赵构提升威信;局势稳定后不贪恋权势,上交全部兵权给朝廷,以消除皇权猜疑。

其三影响力:北宋武将世家与赵宋皇权荣辱与共,两宋交替寒族将领崛起,通过刘光世达成权力的平衡,后代军政要员层出不穷,配合'开禧北伐'被追封为鄜王。

'中兴十三处战功'最辉煌的吴王刘琦:

泸川节度使刘仲武第九子,少时便箭法惊人,举荐他的便是《水浒传》大反派高俅,但这只是提供了平台,建功还是凭借自身的本事。

刘锜除拥戴赵构称帝,还有抗金四大战功,即富平之战、顺昌之战、柘皋之战、皂角林之战。刘琦才是金国最大的克星,在他指挥参与下,金国引以为傲的'铁浮图'与'拐子马'折损大半,极大缓解重型骑兵对宋军的威胁。

刘锜虽为世家子弟,却为官清廉能体恤百姓疾苦,面对蝗灾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率领民众扑灭,被百姓称为“虫王”;而屯驻荆南之时,刘锜填充江陵县黄潭,得到数千亩良田,安置数千户流民,使地方治安稳定。

刘锜披甲能够上阵杀敌,下马能够治理地方,拥军权也能洒脱放权,为南宋王朝的稳定呕心沥血,因此被追封尊贵的“吴王”。

金军重甲骑兵铁浮屠

南宋定国柱石,身兼三镇的蕲王韩世忠:在金国精锐接连攻克建康、镇江等边防重镇的情况下,主动请缨率8千部将,以伏击斩杀撤离的金军,并在黄天荡封锁金军48天,激战中歼灭金军万余,所劫掠的财物也尽数夺回。

其实,早在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时任裨将的韩世忠随部征讨方腊,韩世忠奋勇当先擒获方腊;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韩世忠驻防赵州城,多次取得抗金的胜利,汇聚起军令严明的'韩家军',并改进连锁甲及骑马跳涧等克制骑兵的武器。

“大仪镇之战”,韩世忠将情报误导、诱敌示弱、地势勘察、分散埋伏、调度歼敌等军事理论,充分融合并执行,达到以弱胜强的结果,被誉为“南宋十三处战功之首”,为南宋与金国议和提供军事保障。

宋高宗赵构因韩世忠的忠诚,令其领受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韩世忠敢质问秦桧,却也知晓背后的真凶,因此交出兵权潇洒度过余生。

战功显赫最先封王,“钱袋子”循王张俊:“中兴四将”张俊最年长,早年从军镇压过农民起义,随种师中对抗西夏与金国,以勇猛得到提升,靖康年间归附康王赵构。

张俊的“明州大捷”挫败金军,为韩世忠的“黄天荡大捷”创造有利条件;张俊指挥“柘皋之战”,稳定淮河与金军对峙局面;策应“藕塘之战”巩固南宋政权;诸多功勋张俊被秦桧赞誉为“譬如两虎,固当各守藩篱,使寇不敢近。”

但张俊有两件事受后世诟病:

其一大肆敛财,据说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而《宋史刘光世》载“仍给镇江府、常州、江阴军苗米三十七万斛,为军中一岁费。”刘光世十万部将耗费,不及张俊所获利的半数,但张俊并未独享,而是分担宋高宗赵构的财政窘困,如同清朝乾隆年间的宠臣和珅。

其二陷害忠良,张俊所谓指控,笔者所见到的资料,仅承认岳飞私征军饷,这在南宋战事频繁的阶段是“潜规则”,军情紧急其余诸将也曾挪用,否则等到中央下拨战事都结束了,岳飞被定罪主要在于岳家军部将王俊与王贵等人的指控,实际与张俊关联不大。

柘皋之战

护卫赵构二十五年,最受信任的和王杨存中:其祖父杨宗闵与《杨家将演义》杨延昭之子重名,但根据籍贯与生平履历,杨存中并非杨家将后人,只是普通官宦之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因勇武成为张俊部属,后被引荐宋高宗赵构,担任护卫职责。

杨存中谨慎且忠诚,被宋高宗破格提拔为宿卫统帅后,抽调各地军中精锐,巩固宿卫军战斗力,又因战功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兼领马步帅,若杨存中有异心,都城临安之内将无人可制衡,这就是宋高宗赵构对他的信任。

杨存中参与过任城盗贼李昱、随张俊征讨李成、藕塘之战击败刘猊、柘皋之战破'拐子马'等战事,结合杨存中的身份,能看出都是在宋高宗遭遇险境才统军反击,更彰显宋高宗赵构对杨存中的依赖。

宋高宗赵构曾对群臣赞誉杨存中,能够真正效忠皇室,被比作再造唐朝的郭子仪,“和王”的称号,并不像对其战功的褒奖,而是对杨存中人品的颂扬。

擅长守卫战,英年早逝的涪王吴玠:南宋初年“吴氏三雄”威名远播,却是由吴玠奠定家族崛起,吴玠通晓兵法骑射应募参军,曾参与镇压江南方腊、斩首西夏百余、青溪岭击败金军等战绩,由张浚任命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成为统军之将。

吴玠以防守著名,与其弟吴璘孤军扼守和尚原,打退金军的连续进攻,面对完颜宗弼十万精锐,以截断粮道迫使金军退军,趁势攻破金国十余座营寨,完颜宗弼险些丧命,是南宋初年难得的胜仗。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金军进攻饶凤关,吴玠凭关据守六昼夜,给金军造成重创;而完颜宗弼率十万精锐攻仙人关,吴玠再次发挥防守反击的精髓,趁金军疲敝之时追杀伏击,给予金国重创。

吴玠还主动出兵进攻收复凤、秦、陇三州,并策应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可惜吴玠英年早逝未能封王,其子鄂州都统制吴拱,在“茨湖之战”因功奏请追封,朝廷准奏封吴玠为涪王,以示其保卫蜀地的功劳。

宋代床弩

继承兄长遗志,能攻善守的信王吴璘:“打虎亲兄弟”,吴璘少时便随兄长征战,和尚原之战吴璘率军切断金军补给,面对金军的变阵,皆能轻松化解取得胜利,又辅佐吴玠取得仙人关大捷,粉碎金军绕道蜀地合围宋朝的阴谋。

吴璘统军治军严厉,使得麾下部将勇猛善战,部将李师颜率领骁骑,在石壁寨与扶风正面击败金将鹘眼郎君;部将姚仲又在百通坊,奋战击败完颜撒离喝;打出南宋骑兵的军威。

吴璘深得吴玠的防守要领,金军进攻蜀地,吴璘在金军后方挑起起义;防守顺德时,提前在东山修筑碉堡防守,完颜悉烈等兵十余万强攻,伤亡大半也未能攻克,有效挫败金军锐气。

吴璘能攻善守,赵宋皇室固然优抚,却也忧心吴氏专权蜀地,用沈介进行制衡,吴璘享年六十六岁病逝追封为信王,开国武将异姓王至此全部谢幕。

信王吴璘

宋高宗赵构为何容不下岳飞?

宋代名气最大的武将当属岳飞,立誓还我河山,精忠报国的鄂王岳飞,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无视中原百姓疾苦与金国达成议和时,岳飞坚持北伐,被民众视为收复中原的希望,岳飞遇害成为民族的伤疤。

岳飞遇害有三点很关键:

第一,被夸大的战功:岳飞征战百余场逐渐崭露头角,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军完颜宗弼率众南下,宋军主将杜充投敌,岳飞收拢余部袭扰金军后方,取得清水亭大捷,“岳家军”初步组建。

《宋史》岳家军的战功,确实被演义所夸大:

  1. 建康之战,金军先在明州被张俊重挫,又被韩世忠水师纠缠,才会主动北撤,由张俊收复建康;
  2. 得到牛皋与董先等部增援,岳飞趁伪齐军事未充分部署,兵不血刃占领襄阳,进而夺取襄阳六郡;
  3. 三次北伐,并未实现削减伪齐军事威胁的目的,伪齐集结数十万兵力南下,给南宋朝野造成压力;
  4. 完颜宗弼的主力进攻顺昌,被名将刘锜所重创,岳飞趁势直捣汴梁,郾城大捷尽灭残余“拐子马”;
  5. 岳飞六面合围东京汴梁,岳云率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于城西击溃金军,“五百而胜十万”并不现实。

通过以上战役能够看到,岳家军胜利背后,是南宋各将领的协调运作,是宋高宗赵构给予的帮助,如调拨牛皋等悍将,命蜀地名将吴玠、镇江韩世忠等策应,才有了岳家军的辉煌。

“南宋十三处战功”,记载南宋的国运之战,却并没有岳飞的战绩入选,说明岳飞与岳家军,并不能改变南宋与金国的军事差距。

顺昌之战

第二,岳飞性格缺陷:岳飞受家庭的影响,少年便树立报效国家的理想,却遇事冲动不计后果,早年担任名将王彦麾下的统制,岳飞擅自出战导致全军被围歼;张俊命岳飞赴饶州驻守,岳飞却至越州向宋高宗献俘;因宋高宗未兑现淮西军承诺,岳飞愤而辞官守孝等。

宋高宗需要岳飞的忠勇,对诸多过失都予以包容,但岳飞提议立赵瑗为储君,揭下宋高宗“苗刘之变”的伤疤,这场兵变赵构逊位并丧失生育能力,尤为忌惮武将与宗室勾结,上演类似的事件,真正令赵构起杀心的是,岳飞执意北伐拒受诏命。

南宋建国之初,外有金国与伪齐虎视眈眈,内部流寇、军阀、起义、灾荒,依靠军事强权维护统治,却加剧民众的负担,衍生如钟相杨么起义;反观金国对中原的统治日渐稳固,物产与金国特殊的兵制,支撑着金国长时期对外扩张。

收复中原,岳飞占据东京汴梁远远不够,南宋需要各地宋军长期支援,所耗费的资财难以计数,都需要继续剥削江南民众,若宋军大规模征战却遭遇败绩,会加剧江南民众反抗的浪潮,足以令新建的南宋王朝毁灭。

郾城大捷

第三,以文制武传统:南宋初建,各地将领独立统军,皆以姓氏冠称军队,“某家军”们随着战争,已经威胁到皇权的稳固,毕竟宋太祖赵匡胤,便是部将黄袍加身建国,宋高宗赵构军中威信,远不及宋太祖赵匡胤,因此更加倚重文官集团。

宋高宗采用“杯酒释兵权”,韩世忠与张俊身兼三镇节度使,刘光世代表武将世家,交出兵权后享受高官厚禄;而吴玠、吴璘与刘锜等将领,接受朝廷监军制度,服从皇权的调度分配,依然能够统军征战,实现护卫家国的理想。

岳飞为抗击金兵奋战,以实现收复故土为理想,爱国之名无可争议,但他奏章与辞赋里,对靖康之耻与徽钦二帝难以释怀。

封建时代,皇帝即代表国家,也是唯一的效忠对象,岳飞对宋高宗赵构未予足够敬重,拒绝服从皇帝的军令,是封建时代的大忌,又拒绝交还兵权,宋高宗赵构只能赋予秦桧职权。

岳飞无法理解宋高宗的苦心,休兵罢战,文官掌权,南宋迅速弥合战争的创伤,仅用几十年便实现物阜民丰,并能抵挡住蒙古进攻,岳飞是“开国武将七位异姓王”,唯一被皇室所杀的将领,虽有悲壮,却符合南宋初年的国情。

鄂王岳飞

总结:民族屹立东方的精神脊梁——精忠报国

岳飞战功与影响力在南宋初期,确实不及韩世忠、张俊等将领,宋宁宗时为北伐激励将士,将立志收复中原的岳飞追封为鄂王,由此排在“南宋武将异姓王”的末位。

岳飞的理想是精忠报国,感染无数后人抗击列强,成为民族屹立东方的精神脊梁,以武将身份成为异姓王,已经是那个时代至高荣誉,相信岳飞不会在意名次这种事情,后人更不必替他感到委屈。

参考文献:《宋史》《金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当了20年太子一朝被贬为庶人,隋文帝为何废杨勇立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04年隋文帝驾崩,当时已是太子的杨广继位,史称隋炀帝。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充满了疑团,其中就包括隋文帝的死因,据说就在不久前久卧病榻的隋文帝收到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原本是杨素寄给杨广的回信,被误送到了隋文帝手中,书信的内容是杨广与杨素商议如果隋文帝突然驾崩,该如何处理身后事,隋文帝看后勃然大

  • 宋高宗和秦桧谁要为岳飞之死负主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曲江家学2023-01-29 08:16已关注随着《满江红》的热映,最近很多言论把矛头指向了宋高宗赵构,甚至认为秦桧只是替赵构杀的岳飞。我从来不认为皇帝不能拉下马来狠狠地踩一踩,但我们尽量就历史论历史,而非就情绪论历史。实际上在古代就有人认为赵构要为岳飞之死负更大的责任,明代的大文人文征明,曾

  • 岳飞死后发生了什么?84年曲折平反,秦桧又如何被认定为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桃花石杂谈2023-02-05 08:42北京匠心计划创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已关注最近电影《满江红》热映,虽然电影绝对不能当历史去看,但因为题材的关系,《满江红》还是让许多朋友对岳飞被害的历史多了一份关注。大家都知道,岳飞是在南宋首个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位时被害的,不过后来南宋朝廷也为岳

  • 宫心计中的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斗法唐玄宗,她却为何无法陪葬乾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陵图片大全,温韬盗乾陵,宫心计是真实历史吗

    《新唐书》和《唐会要》里面都清楚地记载着,是武则天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武则天画像总之不管思公主过世的原因如何,武则天都是失去了她的女儿。直到后来,武则天生了她最后的一个孩子太平公主以后,她将之前对思公主所有的亏欠全部补偿在太平公主的身上。武则天和唐高宗都非常疼爱这个小女儿,太平公主也成了武则天的掌

  • 岳飞不是军阀他在军中没有心腹:关系最好的同乡还配合秦桧陷害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本来已经不想写岳飞的相关话题了,但是今天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实在让人“上火”,因此不得不再写一篇与岳飞相关的话题。因为《满江红》的热播,有网友竟然声称岳飞是军阀,并且还拉出吕思勉先生为这种说法背书。首先来说,吕思勉先生当然是史学大家,但是他当年主张“岳飞是军阀”,并不是从历史研究角度出发,而是在

  • 斩草除根,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一并铲除了十个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伏兵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一年,李建成38岁,李世民29岁,李元吉24岁。胜利者的欢呼,失败者的悲歌。玄武门李渊没有保住自己的孙子,在取得胜利后,李世民乘胜追击,他没有放过他的那些侄子们。李建成的儿子李建成除了长子李承宗早逝外,其余五子:安陆王

  • 秦桧为何敢陷害岳飞却不敢动韩世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据记载,绍兴十一年(1141年)的时候,也就是岳飞被杀前一年,韩世忠辞去了枢密使之职,开始了退休生活。之后十年,宋高宗赵构依然让韩世忠兼任三个镇的节度使,虽然他不怎么管事了,但可以领取高额的工资和补贴,赵构甚至先后册封他为潭国公、咸安郡王,让他成为南宋七王之一。并且,韩世忠的生活也十分幸福,妻妾成群

  • 新皇登基,面对一堆未成年的弟弟妹妹怎么办?李世民操碎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登基前措施,李世民登基完整版电影,隋唐英雄李世民登基

    米君带大家看看历史上的皇帝是怎么做的。李渊留了40个弟弟妹妹给李世民,李世民操碎了心就拿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开刀”吧,不,是举例!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大哥和三弟,夺了父亲李渊的皇权。但是很特殊的是,李渊还活着啊?没办法,只好让李渊做了太上皇。结果在晚年李渊给李世民生了一大帮弟弟妹妹。唐高祖

  • 资治通鉴2:如何击败强敌?暂时听从他骄敌之志,待机一击必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

  • 当初跟从李世民参加玄武门兵变的10个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了谁,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真相,玄武门兵变中李世民的第一目标

    玄武门之变高祖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最终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