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末人口大国——黎国,一代圣贤周文王为何要对它嗜血屠杀?

商末人口大国——黎国,一代圣贤周文王为何要对它嗜血屠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01 更新时间:2024/2/20 16:52:17

此后黎国几经变迁,至商朝成为它的附属国,国都在今山西长治黎城。据唐代谱牒《元和姓纂》记载,商时有两个黎国,一个在山东,一个在山西,现在的黎姓就是从这两个国家繁衍出来的。这里要讲的是山西长治的黎国。

据子姓黎氏家谱记载,黎国为子姓,商朝时为侯爵国,至殷商晚期,黎国实际上已经成了商朝掌控西疆的重要方国,对西面诸侯国包括周国起到监视和抵制作用。这个时期的黎国人口众多,国力一度强盛,可以说,黎国成了当时殷商晚期的人口大国。正因如此,“黎”字的字义分裂出一层“众多”的意思,“黎民百姓”这个词也跟黎国息息相关。“黎”,辞书之祖《尔雅》解释为“众”,从西周开始,“黎民”就成了百姓的代名词。

关于黎国的人口大国问题,还需提到另一个国名:耆(qí),耆是强捍的意思,黎国即耆国,冥冥中展露着黎国人口多而壮的意像。

黎国因为人口众多,而一个国家的强弱唯以人口计,因此,黎国成了立志克商的推翻商朝的最大障碍。于是,周文王在被囚禁期间便已着手开始策划如何消灭黎国一事。《史记-周本纪》记载:“(

文王)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

”这是发生在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释放回周之后。周文王一回到周国,便发动灭耆(黎)国的军事武装,然后商朝大臣祖伊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告之商王。

这里提到的“败耆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伯戡黎”。

为了剪除商朝最强劲的势力羽翼,周文王对黎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史称“西伯戡黎”。该事件在《尚书》中也有侧面记载:“

西伯既勘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其惨烈之状我们可以从《诗经·桑柔》中“民糜有黎,俱祸以烬”来感知。

《尚书》:“文王受命……三年伐密须……五年伐耆(黎国)。”周文王正是战胜了黎国后,才算真正扫平了商朝的周边势力,使商朝彻底陷入孤立,为周武王奠定周朝的牧野之战打下了基础。

周文王之所以下定决心要灭黎国,不惜违背天伦嗜血屠杀黎民百姓,一方面考虑到不断强大起来的黎国,人口多,兵力强,已对周边方国构成了威胁,不剪除,周国难以动摇商朝根本;另一方面当时的黎国末代国君黎恭效忠商王,维护商朝,拒不降周,才促成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黎国在商朝的版图上抹去后,商朝如同被箭除了羽翼,势力大减。

当然黎国被灭后,其子民并没有完全被屠杀殆尽,《吕氏春秋》记载:“武王封后于黎”。说明黎国被周武王分封给了帝尧的后裔,仍为侯爵,国名不变。

春秋时期黎国被逐渐强大起来的晋国灭亡后,其黎国子孙以国为氏改姓为黎。

更多方国历史

这个国家以鳄为图腾,三度迁徙,从北到南,历经夏商周三代

“水上之国”——江国的命运沉浮,被楚吞灭时连秦穆公都深感羞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秀的对手如果是曹操的话,他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秀对曹操的评价,诸葛亮若是辅佐曹操能统一天下吗,刘秀是怎样巩固东汉政权的

    虽说不同时代的人物没可比性,但这类问题看多了就想分析下,我认为刘秀的对手如果是曹操的话,依然可以统一天下。曹操虽然很厉害,但其领导才能、用人之术、军事才能、战略眼光与嗅觉等都比刘秀差。曹操也有优柔寡断和战略失误的时候,很多机会没把握住。比如没听郭嘉的建议杀掉刘备,二是攻下张鲁之后,没听司马懿和刘晔的

  • 宿命之战,项燕之孙项羽,是如何生擒王翦之孙王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翦死后项羽在哪,王翦王离,项燕vs王离完整版

    楚军望见巨鹿城上虽有守兵列着,已是残缺不全,城下的秦营,好似围棋一般,四面密布,杀气腾腾。诸侯在巨鹿城北修了几十座垒城,看到秦军甲仗整齐,人马雄壮,楚军虽然人多,但衣服简陋,步伐粗疏,散布在方圆十几里范围内,徐徐向秦军方阵靠近。诸侯都在作壁上观,竟然无一出城相助,王离把他们杀怕了。诸侯感叹楚军勇气可

  • 夏朝被新版教科书正式介绍,但外国学者为何仍认为夏朝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夏朝,在老版本教科书,只有关于半页纸的介绍。而在新版教科书中,不仅用了两页篇幅,其中还配备了大量文字以及图片等。虽然如此,但网上质疑“夏朝是否存在”的言论始终存在。那么这些言论都出自何处呢?首先中国学者大都相信夏朝的存在,也经常对夏王朝进行佐证。而反对派的观点主要则来自于国外的学者。其次就是反方

  • 刘备最信任的人,地位超关羽张飞,诸葛亮:有他在,我军不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对诸葛亮动过杀心,刘备怎么对诸葛亮下手,刘备对诸葛亮到底有多重视

    说到三国时期的知名谋士,人们想到的第一个就是诸葛亮。其实刘备帐下并不仅有诸葛亮一个谋士,诸葛亮主要负责的是军需之类的后勤保障,真正随刘备出生入死,随军作战的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法正。法正生于176年,最开始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后来才投奔刘备。刘备对法正十分器重,甚至听从法正的谏言娶了刘璋兄长的寡妻为

  • 夏朝灭亡后,王子逃到了大漠,一千多年后繁衍出汉人的天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夏朝总共存在了470年,到公元前1600年时,夏王朝已进入了衰败期。当时的王叫夏桀,孔子说他喜欢在平地上划舟,还喜欢让侍从抬着他到处闲逛。总之,这是个头上长疮,脚下流脓,荒淫无度的垃圾。而西周的官修史书中则把夏桀说得更加不堪,说他有个宠妃叫妹喜,非常喜欢喝酒。为了博得妹喜一笑,夏桀横征暴

  • 马超临死前,终于扳回一局,给刘备一封遗书,让蜀汉提前20年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上述荒唐行为,马超还在临死之前把刘备给坑了一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自公元184年,刘备镇压黄巾起义开始,其实刘备就已经在开始自己创业。直到公元208年参加赤壁之战,再到公元214年占据益州,公元219年收回汉中,刘备的大业才有所根基,前前后后加起来刘备一共是用了35年时间。35年的辛苦创业,

  •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河南内黄帝王陵,国内最大的商代遗址,内黄嘉洲城

    【一、名称由来】内黄县自汉高祖时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上虽然曾被撤销,但时间很短,而且从古到今名称一直没有变化。《后汉书·地理志》在内黄县下有这样的记载:“清河水出,有羛阳,有黄泽。”内黄县境内有一个黄河河道变迁留下的被称为黄沟或黄泽的大水洼。班固在《汉书·沟洫志》中描述黄泽时引用贾让给汉哀

  • 张飞的老婆夏侯氏,其实是曹操的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姬张飞,张飞妻子夏侯氏结局,三国动漫张飞和夏侯

    刘、关、张这个千年等一回的组合,刘备是《三国演义》的灵魂人物,关羽是千古武圣,在中国民俗中还变成了财神,而张飞一直充当老三,是三人中最低调的一位,但这个最低调的老三张飞,却干了一件刘备和关羽都做不到的事情,张飞抢了曹操的外甥女当老婆。话说曹操曾经攻打刘备,把刘、关、张三兄弟打散了,刘备跑去投靠了袁绍

  • 周武王为何要封商朝的后裔于宋国,何谓二王三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武郑王简介,二王三恪,商朝武王二儿子叫什么

    中国历代王朝更替之后,基本上都会给予前朝皇室后裔一个爵位,并赐予封邑,以祭祀前朝圣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既显示了自己政权的统续即正统地位,二是彰显了自己的大度。实际上也为自己的后代留了一条后路,谁又能保证自己建立的王朝万世一系,永不灭亡呢?商纣王在五代以前,这一制度被执行的较好,但是到后来大多数政权并

  • 于禁投降被人耻笑,为何关羽张辽黄忠投降却被人理解,原因就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时代不同。关羽等人投降之时正处汉末诸侯纷争之时,当时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年代。良禽择木而栖,智谋勇武之士投奔了一个诸侯,处了一段时间,觉得对方成不了气候,于是改换门庭,这种事司空寻常,没什么可说的,于禁自身也是从鲍信处转投曹操,这一次的选择没什么人说三道四。但到了襄樊之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