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为何要封商朝的后裔于宋国,何谓二王三恪?

周武王为何要封商朝的后裔于宋国,何谓二王三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69 更新时间:2024/1/22 10:12:11

中国历代王朝更替之后,基本上都会给予前朝皇室后裔一个爵位,并赐予封邑,以祭祀前朝圣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既显示了自己政权的统续即正统地位,二是彰显了自己的大度。实际上也为自己的后代留了一条后路,谁又能保证自己建立的王朝万世一系,永不灭亡呢?

商纣王

在五代以前,这一制度被执行的较好,但是到后来大多数政权并不重视这一制度,甚至将前朝皇裔赶尽杀绝。

如果只封前两代皇朝的后裔,称之为“二王”或“二王后”,如果封前三代皇朝的后裔,则称之为“三恪”。

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舜时期,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不视之为臣子。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

西周建立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於焦,黄帝之后於祝,帝尧之后於蓟,帝舜之后於陈,大禹之后於杞。”

周武王

又封纣王之子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使殷民大悦,可是说是深得民心。为了监视武庚防止发生叛乱,武王又设立了三监,即管、蔡、霍三国。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管叔鲜、蔡叔处和霍叔度三人怀疑周公篡权,于是联合武庚等东方诸侯发动了“三监之乱”,后被周公平定,武庚被杀。

周公又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开于宋,以绍殷后,奉其先祀。这样一来,在周代,虞舜后裔的陈国,夏朝后裔的杞国和商朝后裔的宋国便是三恪。

西汉先后封周朝后裔和孔子后裔(孔子为宋君后裔)为周成休侯和殷绍嘉侯,可称其为二王后。

汉献帝

以后历代对亡国之君基本上都有封赐,例如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等,都是对这一制度的延续,但是封赐的人数不定,有的只封一朝后裔,还有的没有封赐。

中国史上最后一个例子是雍正时封朱之琏为延恩侯,直到清朝灭亡,这一制度彻底终结。

看看小编的其他两篇文章:

汉献帝和魏元帝,禅位后待遇还不错,历代亡国之君中命运可谓最好

史上最后一个延恩侯,本是朱明后裔,竟在十三陵监守自盗

更多文章

  • 于禁投降被人耻笑,为何关羽张辽黄忠投降却被人理解,原因就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时代不同。关羽等人投降之时正处汉末诸侯纷争之时,当时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年代。良禽择木而栖,智谋勇武之士投奔了一个诸侯,处了一段时间,觉得对方成不了气候,于是改换门庭,这种事司空寻常,没什么可说的,于禁自身也是从鲍信处转投曹操,这一次的选择没什么人说三道四。但到了襄樊之战的

  • 夏朝以前的禅让制原来是以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朝改禅让制为五个字,夏启为什么终结禅让,尧舜禹禅让背后可怕的真相视频

    炎黄二帝后尧舜禹的禅让制尧帝为帝喾之子,从黄帝到他这里,基本都是父死子继,最疏远也不过是侄子与叔父之间的继承。尧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平阳县),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舜(这不是美滋滋了本作者也很想啊3P啊,咦),尧帝为了巩固南方的地位把儿子放到南方,在南方称帝他在南方的地位崇高,被湖南、广东等

  •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胜利了,还会是三分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替代刘备参加夷陵之战的小说,夷陵之战如果刘备没死,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

    夷陵之战假如刘备胜利,那么刘备有望实现诸葛亮《隆中对》的方略。历史记载夷陵之战发起于公元221年,结束于公元222年。陆逊击败刘备。如果战争的结果是刘备胜利呢。依我看,战争还是应该结束于222年。刘备出击的时间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无脑进攻。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不久后就篡汉称帝。此时就算是“天下有

  • 夏朝——一个被某些中外人士用双重标准玩坏了的朝代,真的很气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朝十大经典电视剧,夏朝灭亡前的诡异事件,夏朝龙印

    在考古方面,中国的考据比西方严谨多了,因为中国有史书,有几千年不断的史料记载,周前面就是商,商前面就是夏,要文物和史料记载都严格地对上,这个事情在中国才算全无争议。而在西方,仅凭一本《荷马史诗》就把希腊文明提前了几千年,还把挖掘出来几块不知名的烂石头当作是证据。这典型的是双重标准。民国时期,曾有国内

  •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夷陵是现在的哪,夷陵之战吴国阵亡将领,魏延能打赢夷陵之战吗

    刘备发动的这场大战,既是关乎于兄弟情义,也是因为蜀汉战略,于公于私这对于刘备而言都必须一战。而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不战比战更加适合于国情,毕竟蜀吴都是弱国,只有联合方能与曹魏相抗,特别是自大意失荆州之后,张飞、关羽以及之前的黄忠等大将的逝去,庞统和法正顶级谋士的故去,此时的蜀汉可谓是人才凋零,战略之

  • 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秦国还会灭亡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为什么分封天下,对周朝分封制的评价,秦国从谁开始就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事实上,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那么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它还会灭亡么?分封制实质上包含了

  • 一把考古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关羽,在现在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身高九尺的关羽相当于现在多少,关羽武圣,关羽被斩杀的那一段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关羽的知名度一直在他大哥刘备之上,而说起关羽就会想起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等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但是关羽在人们脑海中固定的形象却大多是由《三国演义》塑造的,殊不知历史中真实的关羽并非如此。首先来看《三国演义》对关二爷的描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

  • 商代如何管理人口的?谈不上有“户籍制度”?谁是最高军事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殷契粹编》和《殷墟书契后编》等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也曾率军出征。土方是殷代北方距离商王畿较近的一个部族,屡屡侵夺商地居民,曾进入商东部劫掠两个居民居住地,武丁就出兵征伐土方。出兵就要先征兵。《殷墟书契后编》中说:“登人

  • 夷陵之战时,由于曹丕的错误选择,使得曹魏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曹魏没有对东吴用兵的原因。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蜀汉和东吴发生战争,自然对曹魏是十分有利的。在这场战争中,曹魏的著名谋士刘晔就建议曹丕对东吴用兵。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曹丕的拒绝。曹丕拒绝的理由就是,东吴刚对自己称臣投降。如果破坏降约,会失信于天下。其实,东吴对曹魏投降,是在孙权决定用武力

  • 姜子牙妻子嫌他无能要离婚,姜子牙愤而说出20字,今成毒妇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真实婚姻,姜子牙与女子发生的故事,姜子牙为啥休妻

    历来王朝在建立初期都少不了绝世辅佐之臣,他们跟随帝王开疆扩土,安邦定国,他们的才华毋庸置疑。比如那著名的诸葛亮,汉末时期刘备为了请这位卧龙出山,三顾茅庐来到此处,终于打动了这位人才,而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贤臣已。但在更早的商末周初年代还有一位贤臣,他辅佐的君王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