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施跟了吴王夫差十七年,范蠡怎么还要她?

西施跟了吴王夫差十七年,范蠡怎么还要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1/21 19:09:06

范蠡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鸱夷子皮、陶朱翁都是他的化名。

[var1]

两个人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可惜由于政治原因却相识不能相恋,相爱不能相守,在分离十七年后才重新团聚,泛舟西湖,浪迹天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范蠡等了“女间谍”西施这么久呢?

公元前494年,即越勾践三年,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打的大败。越国积累多年的家底都被打空,勾践不得不以自己和夫人作为人质进入吴国去给夫差当奴隶,换取越国的苟延残喘。而这时候勾践的首席谋臣文种给勾践出了十条计策,以图将来复国雪耻,其中最毒辣的一条就是美人计。

[var1]

在跟勾践商量好之后文种首先去找来自己的发小范蠡,让他出山帮助自己去完成复国重任。当文种来找范蠡之前,范蠡这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在哥哥嫂子眼里是个不务正业的小青年,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外面闲逛。文种以越国大夫的身份来找范蠡,范蠡却躲在狗洞旁,跟着狗一起向文种叫,范蠡的哥哥很难为情,拿衣服挡着,文种却说“我听说,狗只有对人才叫。”说着向范蠡作揖。于是二人携手进入房中详谈国家大事,最终范蠡决定出山帮助勾践复国,那么第一步就是去找美女。

范蠡与文种经过千山万水,打听了无数的人,筛选了几千名女孩儿,终于在诸暨苎萝山村找到了西施和郑旦二位美女。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范蠡看到如天仙胜似天仙的西施时,一下子魂儿就被勾走了,西施看到英俊潇洒的范蠡也暗生情愫。可是任务在身,范蠡也不敢表露心声,跟文种一起带着二位美女一起回到都城,开始对两个漂亮村姑进行教导,让她们学会宫廷礼仪,绝世舞蹈。

[var1]

西施和郑旦一学就是三年,这三年中范蠡大部分时间跟越王勾践在吴国做夫差的仆人,但也有少部分时间回到国内来帮助西施、郑旦学习,就是这不长不短的时间,范蠡、西施让二人感情迅速升温,最后在范蠡送西施去吴国时候,二人互相盟誓:只要以后越国复国成功,二人就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可是另二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十七年。西施到吴国后,换回了勾践,勾践得以回国,于是开始卧薪尝胆,在范蠡、文种的匡扶下,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为治国大纲,暗中发展越国实力。西施与郑旦到了夫差的身边,夫差迷惑于美色,开始不理朝政。而西施对范蠡念念不忘,在夫差身边总是惆怅不堪,夫差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为西施建楼台、筑亭榭,不知花费了多少国库积蓄。

[var1]

终于十七年后,机会到了,越王勾践经过两次决定性的胜利战败了夫差,也给夫差一方土地让他养老,但是夫差最终自刎而亡。越国大军进入吴国都城,而就在此时,范蠡一马当先,首先冲入王宫,找到西施,二人改变装束,带着细软,给文种留下封信就偷偷溜走了。勾践知道范蠡离开很伤心,说还要跟范蠡平分天下,可惜不能了。文种看到范蠡留下的信是让自己也赶紧隐退,勾践是可以同苦不能同甘之人,可是文种人文勾践不会害自己,也舍不得高官厚禄,终于没走,在一年后被勾践赐死。

范蠡和西施泛舟湖上,过起了恩爱的生活,范蠡每到一个地方就能迅速致富,他为了不引人注目,三次散尽家财。范蠡对西施的忠贞之情真是感天动地,可是以上的故事,结局部分,范蠡带着西施离开这段并没有任何史料可以参考,有传说西施在战乱中被杀,也有传说西施爱上了夫差,为他殉情。不过流传最广的,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结局,就是西施和范蠡在一起了,也就是说,西施跟了吴王夫差十七年,二人最终是在人们的理想中生活到了一起。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收到孙策即将偷袭许昌的消息后,曹操为什么不回防许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不是不想防范孙策,而是兵力不够。当面要对决的是比自己强大得多袁绍,主力必须集中在北线进行决战,根本不能退缩,退则满盘皆输。剩下的一丁点儿兵力,还要防守广大的后方,再要抽出兵力来回防孙策,兵力很是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孙策刚刚吞并了许多新地盘,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消化,有许多内部矛盾尚未得到解决。孙策如

  • 还原一个真实的孟尝君,名誉比道德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var1]虽然孟尝君名满天下,但是其实他的故事大多都集中在他门客的机智上。也就是说,他除了在礼遇下士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之外,自己往往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怎么样,有时候还是显得很心胸狭窄,冷酷自私的。所以

  • 如果战神亚历山大翻越帕米尔高原,他能战胜千古一帝秦始皇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亚历山大遇到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灭掉哪三个文明古国,亚历山大vs秦始皇模拟

    乍看上去,这问题似乎不合逻辑。亚历山大大帝死于公元前323年,秦始皇则在公元前259年才出生。这两位独角兽,是绝不会在人间相会的。但换个角度说,亚历山大帝国和秦帝国,前后间隔不过一百年,且有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算是同一时代,具有相当的可比性。二者是当时东西方世界中,最强大的两个帝国

  • 荆轲刺秦:荆轲为何被列入四大刺客?大无畏的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肢解而死。[var1]以上便是有关于荆轲此人一生的故事的大概内容。为什么四大刺客里

  • 张郃三十余回合不敌赵云,为何却能力敌张飞五十回合?有两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张飞张郃谁厉害,张飞战张郃动画版,正史张飞打败过张郃吗

    真实情况应该不是这样:五虎上将武力相互之间其实相差不大,赵云和张飞即使有差也很微小,不至于以张郃为参照的话居然有近二十回合的差距,那为何张郃前后交战判若两人呢?这是有原因的,和张郃有关,也和当时不同的战场形势有关,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张郃此人,能力出众武力也高,要不然也不会位列五子良将之一,也

  • 此战全歼二十四万敌军,是魏韩的“长平之战”,白起因此一战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伊阙之战公元前294年,秦将白起和向寿分别攻取了韩国的新城和武始,节节败退的韩国只得向魏国救助。魏王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就派大将公孙喜率十六万大军支援韩国,加上韩国大将暴鸢原有的八万大军,魏、韩联军总共有二十四万之众,而此时秦军才不过十二万!联军一度气势汹汹,第二年(公元前293年),两

  • 大将韩信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将风度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军在垓下决战中胜利,项羽自加乌江。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结束。在垓下之战刚结束,精明狡诈的刘邦首先想到的便是抑制诸侯王,特别是齐王韩信的威势,以免对自己的统治形成威胁。得到项羽的死讯之后,刘邦立刻驰人韩信的军营中,在韩信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收回韩信的兵权。接着

  • 堪比商鞅的张居正,强行让明朝续命60年,死后却惨遭抄家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上苍还是眷顾明朝的,给年幼的万历皇帝送来了张居正。张居正,湖北江陵人,23岁金榜题名,43岁进入内阁,48岁替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刚从政时正值嘉靖年间,此时的内阁在严嵩父子手里,严嵩父子把持朝政,残骸忠良,废弛边事。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百姓怨声载道。而张居正则冷眼旁观,清楚

  • 如果曹操不抢关羽女人,他会得到关羽吗?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呢,即使自身武力值高,也抵不过十万人的车轮战吧。关羽见吕布不敌,迟早要败,便对曹操提了一个不情之请,他说:“曹公,待到下邳城破后,你能不能...会不会...可不可以...把秦宜禄之妻杜夫人赐给我?”曹操当场便同意,说:“依关将军所言。”日子又过了几天,眼看吕布越来越不行,关羽

  • 如若长平之战赵国未败,秦国未赢,此后六国齐心抗秦,历史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赵国,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赵国长平后为啥恢复元气快

    [var1]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撕咬不下,当时赵国主将廉颇,只守不出,秦难以战胜。而赵国国王自视甚高,听信谗言认为赵国军力甚强,廉颇久守不攻是有私心。这时有意思的事就开始,我们不得不介绍一下长平之战的两位主人公:赵括和白起。赵括此人,乃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熟读兵书,但丝毫没有实战经验,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