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辛毗,从一个小人物到国家栋梁的上位史

三国辛毗,从一个小人物到国家栋梁的上位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17 更新时间:2023/12/18 12:33:41

三国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数历史人物闪耀在这个舞台上。辛毗在三国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生卒年份也不清楚,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是三国美女辛宪英的父亲,他的一生很平坦,可以说他的经历就是从一个小人物到国家栋梁的上位史。

辛毗原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之前辛毗跟随其兄为袁绍做事。曹操担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但他没有接受。官渡之战后,辛毗跟随袁绍的儿子袁谭。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公元220年,曹丕当上皇帝后,任命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后,封辛毗为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命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

辛毗先是在袁绍势力下效命,而后投降到了曹操帐下,得到发展。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

袁绍在初平元年到建安四年,虽然先后驱逐了韩馥,消灭了公孙瓒,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由于内部互相倾轧,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辛毗跟随哥哥辛评,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建安八年(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走投无路之际,采纳谋士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了自己帐下。

辛毗归曹后,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箇中缘由,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曹操虽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

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命大将军曹真出兵伐吴,以辛毗为军师,进攻东吴的军事重镇江陵。

辛毗江陵久攻不下,后因长江涨水,魏军才撤军北归。这时,辛毗被封为广平亭侯,仍任侍中之职。

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极力劝阻,他指出:天下初定,便大举兴兵,势必会使刚刚得以恢复发展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当年曹操曾多次南征,都因江海湖泊阻挡不见成效。如今军力并不比当年强盛,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待民富国强之日,自可一举灭吴。但他的建议被魏文帝拒绝。结果兴兵十万,征战数年,仍然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辛毗引裾是一个典故,它讲述了辛毗坚毅的性情,表现了他的为人,魏文帝曹丕想迁十万户将士家属到河南,其时正值大旱之年,蝗虫遍地,百姓忍飢挨饿,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中百官都认为曹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这种决议,置人民于水火之中而不管,是逆天而行,万万做不得的。但是曹丕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坚决要搬迁冀州的大众。

这一天,侍中辛毗与朝中百官上殿求见曹丕,力排众议,以便使他心回意转,收回成命。可曹丕一见这情势,就知道是来劝谏的。所以便把脸色一沉,一屁股坐在龙椅上。一些胆怯的官员见曹丕那气冲冲的样子,吓的话到嘴边又用力咽了下去。而正直的辛毗,却朝前迈了一步,跪在龙案前,对曹丕说:"陛下,现在久旱不雨,蝗虫成灾。真是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您怎么会在这种时候狠心搬迁百姓呢?"曹丕唬着脸质问辛毗:"怎么,你认为朕迁民不对吗?"辛毗说:"我以为是不对的。"曹丕见辛毗敢当众指责自自,直气得脸色发紫。

但由于辛毗是朝中元老,又是父亲曹操的功臣,不敢对他发脾气,便把脸一扭,说:"朕不和你谈这些。"辛毗没有因曹丕不理而罢休,反而进一步对曹丕说:"陛下把我安排在您身边,为的是为您出谋划策,商量治国大事,可您为什么在这样一件重大事情上不与微臣商量呢?再说微臣对陛下所说的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稷大事呀。为什么还要怪罪于老臣呢?"一席话直说的曹丕在龙椅上坐立不安,一甩龙袖,气冲冲地向后宫走去。

辛毗一见曹丕想一走了之,便提衣撩带,紧撵几步,一把抓住曹丕的衣角,死死的不松手。曹丕拿他没办法,叹了口气,对辛毗说:"爱卿帮朕治理国家,也不能这么急迫呀"。辛毗说:"在这灾荒之年,强迫移民,既失民心,又失道义,所以老臣不得不力争。"曹丕见辛毗态度如此坚决,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做了妥协让步。把原计划的迁移十万户改为五万户。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病故,魏明帝继位。辛毗进封为颍乡侯。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深得魏明帝宠,他们专断朝政,朝中大臣纷纷投靠。辛毗却不肯趋炎附势,凡事秉公而断,从不假以词色。他的儿子辛敞怕老父遭到谗言陷害,劝他同刘放、孙资搞好关系,遭到他的严厉斥责。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魏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两军对垒,司马懿以逸待劳,诸葛亮屡次挑战他都置之不理。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以此来刺激他出营作战。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要求出战。

司马懿上书魏明帝,要求出战,被明帝拒绝。魏明帝惟恐众将不听调度,就派辛毗为使者,持节赶赴魏军大营,遏制诸将行动。将领们都因辛毗素以刚正、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都被辛毗严辞拒绝。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三个多月,诸葛亮欲进不能,欲退不舍,后操劳成疾,病逝军中。魏军班师回朝后,辛毗任卫尉之职,不久病故,明帝赠他谥号为肃侯。多年后,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你会感觉三国后期英雄少了,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英雄群聊对话,三国同一时间各路英雄都在干嘛,三国挂机英雄兑换码

    要说凋零的话,蜀国确实如此人才少,但是也有姜维,投降的夏侯霸,王平,张嶷,廖化,傅检。而魏国和吴国的人才,魏晋这边有司马昭,司马师兄弟,邓艾,钟会,孙礼,羊祜,王睿,王浑,石苞,胡遵等,吴国这边有陆抗,丁奉,全琮,全端,朱桓,徐盛,周鲂等。这些人的水平和能力可能不如曹操,诸葛亮或者周瑜,但是个个都是

  • 魏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决定魏国由此兴盛,由此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国最全盛的时期,魏国vs魏国,魏国太子欺负魏国公主

    如果说治国理政的方式和方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上限,那么不同国家地缘政治的特殊性,将决定一个国家的下限。春秋结束后,进入战国年代。而在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国家,并非秦国,而正是魏国。三家分晋后,魏国拿到了晋国最富庶的土地,拥有西门豹、李悝、吴起等治国治军人才。当时的魏国也因此得以称雄战国,诸侯对其十分畏

  •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韩国都城发展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战争时期,有人会说三国时期,但最为“辉煌”的时期还是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尚武,同时思想方面也在不断发展。如今,我们可以从书上的文字语言感受曾经的辉煌。不过,像一些物质文明则很难留下来,尤其是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王城。这是因为时代在发展,并且在千百年来,一片土地上的国家和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 为何项羽能够受到如此多人的崇拜?看看他所创的三项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项羽这么受人崇拜,日本人节目崇拜项羽,项羽皮肤

    一,举鼎。当时在古代社会当中,想要评判一个人的力气大小,那么通常的方式便是举鼎。在中国历史当中,要是说举鼎的话,基本是上是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他的。虽说唐朝的李元霸也举过鼎,但是他毕竟是虚构出来的历史人物,根本没有办法跟项羽比较。项羽的武功也是非常的高强的,跟同时期的刘邦相比,无疑是项羽的胜算更大!二,

  • 撒贝宁对话杨慎 见证勾践“绝地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越绝书》“绝”在哪里探寻方志起源解读 “无四方,何以中国”地方志,简称“方志”,可以说是“一方的古今总览”,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一方之志,始于‘越绝’”,《越绝书》记载了古代吴越地区的历史文化,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时期吴越地区的自然、政治、经济、军事、天文

  • 魏延守汉中,防线固若金汤,姜维改换,结果蜀汉很快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守汉中与姜维失汉中,蜀汉姜维简历,正史魏延和姜维谁厉害

    魏延本是刘表手下不太出名的小将,因与刘表妻弟蔡瑁不和,投奔偏远的长沙太守韩玄。火烧赤壁后,刘备接管长沙,魏延得以投靠刘备。当刘备听从法正的谋略,举全国之力夺取了蜀汉门户汉中后,便开始考虑选拔合适之人镇守。当时无论资历还是战功,都轮不到魏延。二弟关羽业已镇守荆州,人人都认为是三弟张飞。甚至黄忠马超都胜

  • 齐国灭宋后,遭到五国伐齐,为何楚国消灭鲁国却没被围攻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鲁国军队与楚国战争,齐国灭宋为何五国伐齐,鲁国历史

    [var1]一首先,宋国的灭亡时间要早于鲁国。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战国时期,宋康王实行变法,宋国一度崛起,在和齐国、楚国、魏国等大国的作战中多次获胜,所以有了“五千乘之劲宋”的说法。不过,到

  • 古代超级枪神:赵云排不上号,张飞排第四,第一盖世无敌千古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入围: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手使丈八铁枪,也就是槊。岳飞枪法出众,初号“一县无敌”,后有“万人敌”之敌。岳飞每次出战,都是一枪结果敌将,从来不费第二枪。《鄂王行实编年》:“居数日,复与虏遇,先臣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虏帅黑风大王,走其众三万,虏军破胆。”岳飞一枪挑死敌帅,吓走三万大军,这勇力足以入围超级

  • 楚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位国君,42位45位还是49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末年的时候,还没有楚国,但有楚国的前身,也就是荆楚部落(或者部族)。当然,那时还不叫“荆楚”,但这个将要成为荆楚的部落(或部族)是存在的。这个部族的头领(族长之类),有一叫做“鬻熊”(鬻:yù,音“玉”)的人,他又被称之为“鬻熊子”、“鬻子”。这位鬻熊的祖上应该是颛顼(五帝之一的颛顼帝)。鬻熊的

  • 秦始皇灭六国重用的猛将,为何在刘邦项羽灭秦时,没有出手相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动,全天下心怀不满的人瞬间揭竿而起,不到三个月,就接二连三有人自立为王,各地被占领得差不多的时候,赵高杀了胡亥,刘邦到了蓝田,秦子婴献上传国玉玺,秦朝就此灭亡,而灾难并没有结束,后一步赶到的项羽屠戮咸阳,杀秦子婴,火烧秦王宫,秦朝一点渣渣都不剩了。而想必大家也发现了,项羽和刘邦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