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灭六国重用的猛将,为何在刘邦项羽灭秦时,没有出手相救?

秦始皇灭六国重用的猛将,为何在刘邦项羽灭秦时,没有出手相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2/6 16:17:42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动,全天下心怀不满的人瞬间揭竿而起,不到三个月,就接二连三有人自立为王,各地被占领得差不多的时候,赵高杀了胡亥,刘邦到了蓝田,秦子婴献上传国玉玺,秦朝就此灭亡,而灾难并没有结束,后一步赶到的项羽屠戮咸阳,杀秦子婴,火烧秦王宫,秦朝一点渣渣都不剩了。

而想必大家也发现了,项羽和刘邦似乎根本没有遇到多少秦朝的兵力阻碍,那些之前在秦国无比威风的名将们,好像都没有了踪影,可秦始皇虽然残暴,却从来不杀功臣,且当年就是流行,这里带不下就换一个地方呆,招贤纳士从不看身份的背景的,那么他们在干什么?为何不出手救秦朝?

秦始皇当时的马仔圈有这些人:王翦王贲王离章邯蒙武、蒙恬、蒙毅李信、李斯,这些可都是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其中除了李斯是谋臣之外,剩下的都是大将,而李斯不用多说,当时他被赵高用全家人挟持,然后他自己本身也不想立扶苏,于是同流合污立了胡亥,虽然他还是有点良心在,想要约束胡亥,但最后反而被赵高腰斩。

再说王翦、王贲、王离。王翦少年时就跟着秦始皇,公元前236年领军18天就惊退校尉,攻下阏与,取赵城池9座,然后又是三晋、楚国、平定叛乱,眼见着荣华富贵能取之不尽,王翦急流勇退,拜拜了;而王贲一出手就拿下楚国十几座城池,引黄河水灌人魏国都城,直接将整个国土全部拿下,又灭燕灭赵灭齐,然后和王翦一起不见了。

王离是秦朝王氏的第三代了,到底年轻,而且当他想要大显身手时,处处受制,所以一开始他没能有什么功绩,但他对秦朝绝对是忠心耿耿,公元前207年被胡亥派去攻打赵国,却不防秦士兵心有异动,40大军,还不敌项羽5万,王离兵败被俘,然后被杀,所以他不是没有帮,他只是帮不了。

然后是章邯,章邯屡战屡胜,连刘邦、项羽都要绕过他去打定陶,而他从来没有生出过自己另立为王的想法,但巨鹿之战中,因为他要一边操心王离军,一边又得攻打赵国,项羽此时又加入战局,他很被动,最终被项羽击败,退至棘原,原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胡亥却因此责备他,导致他投靠了项羽,所以章邯是能帮,但不想帮了。

再来是蒙氏家族——蒙武、蒙恬、蒙毅。蒙武本是齐国人,侍奉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然后跟着王翦东征西讨,然后没然后了;蒙恬可是秦始皇最喜欢的武将,就是始终和赵高不对付,小人最是招惹不得,最终被逼自杀;蒙毅因秦始皇爱屋及乌,也颇受荣宠,当然也被赵高嫉恨,在胡亥面前诽谤他,于是被胡亥囚禁杀死。

李信被秦始皇夸“果势壮勇”,属于年轻将领里面最显赫的人物,一开始跟着王翦攻破赵国,又在公元前226年独自领兵,轻装打败燕太子丹,然后在多种因素撮合之下,拿到了他的首级,彻底进入秦始皇的核心势力范围,但是在攻打楚国的时候,他被尾随跟踪打败,之后就被秦始皇弃用了。

所以总的来说,当时不是不想帮,一是本来在秦始皇时期就下落不明,也不会突然横空出世来救,二是还没到爆发起义的时候很多将士就被杀了,三是赵高和胡亥的做法实在是太恶心人,人再对秦朝忠心,再感念秦始皇的信任,也不敢拿手下千万士兵,身家性命,去给瞎眼黑脸的人掏心掏肺——秦二世的秦朝属于人间不值得系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国人无意中写下两个错字,让燕国由弱变强,领土扩大了一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郭隗战国中期,有个居住在郢的楚国人,晚上给朋友写一封信,朋友是燕国的相国郭隗。那个时代的照明不像现在,用的是烛火照明,与以前农村用的煤油灯类似。写信的时候,光线比较暗,楚国人对随从说“举烛”,抬高烛火会让照明的地方更大些。人都有潜意识的行为,楚国人也不例外,不小心将“举烛”写进了信里,之

  • 盘点三国十大智者,司马懿屈居第二,郭嘉屈居第六,第一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郭嘉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郭嘉司马懿cp,武将风云录3司马懿和郭嘉

    TOP、10荀攸(智力值94)荀攸是曹操的军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我们曾经误读了多少段历史,夏商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商西周思维导图,夏商历史,夏商西周春秋顺口溜

    [var1][var1]两张图,请问哪一张可以更快速明确地确定地理位置?答案不言自明。东周按历史皇朝血统来说,它才是正宗天子,只是周天子实在无能,名存实亡而已。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都是强盛起来的众多诸侯小国,所以朝代表上要列上东周,而不是直接写春秋战国,是有道理的。[var1]夏朝(前2033?-前

  • 秦始皇的残暴,一半责任来自他那荒唐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最残暴的一段话,秦始皇最厉害的三个儿子,秦始皇很残暴吗

    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但至今仍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当时秦国宰相吕不韦的私生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是秦国王子中不起眼的一个,更悲惨的是异人被当作在赵国的人质,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当时有一名大商贾叫吕不韦,他想投资异人,于是将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异人,帮助异人逃离赵国,花钱想办法让异人取得华

  • 在三国,真的有一位完人,一生没有任何污点,三十万后代在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吗,韩国三国历史,三国中的真实情况

    [var1]卢植跟刘备是老乡,幽州涿郡人,但是他的条件却要比刘备要好很多,祖上曾经是五经博士,刘备的祖上是中山靖王。卢植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拜访了很多比较出名的老师,比如太尉陈球,大儒马融,他所拜访的这些人不但学问都很高,而且身世也都很显贵,能够和他们一起读书,那就等于进了现在的私立贵族学校。就比如说

  • 两次在防守战中大胜的陆逊,在北伐的表现差强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与“石亭之战”“夷陵之战”被视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其实它算是“荆州之战”的余波。孙权趁关羽北伐的时候偷袭荆州,势必引起蜀汉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刘备发动大军东下进攻荆州,但是在夷陵被东吴的军队拦截。于是引发了“夷陵之战”。《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陆逊的形象,把“夷陵之战”描写得非常夸张。说

  • 重耳:骊姬之乱的受害者,在外流亡十九年,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骊姬(图据网络)骊姬姿色美艳,获得晋献公专宠,她擅长献媚取怜,而男人往往最吃这一套。儿子奚齐出生后,她想将奚齐立为太子,可是此时的太子位上坐着申生,于是贿赂晋献公的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使得晋献公将申生和重耳、夷吾都派到了边远地区驻守。自从得了骊姬,晋献公就越发的疏远他的其他儿子们,甚至告

  • 刘邦临死前为何下令要杀掉自己的妹夫?他真的老糊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樊哙不仅仅是刘邦的连襟,更是他的救命恩人及得力干将,当年刘邦能在“鸿门宴”上逃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樊哙的辅助。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樊哙又帮助刘邦平定了臧荼等人的叛乱,给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发动叛乱的时候,刘邦又任命樊哙前去平叛。正在樊哙带兵在外的时候,病榻上的刘邦却召见了陈平

  • 这个韩国间谍为嬴政献上一策,本想削弱秦国,却帮了秦国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关中地区是秦国的基地,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原本土地贫瘠,降雨量稀少,粮食产量不高,这极大的影响了秦国的国力。自古以来,所有的战争都遵循一个原则,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战争胜利的保证。秦国若想统一全国,必须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于是,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提高秦国的粮

  • 刘邦平定中原后为何不趁胜攻灭南越国?其真正原因究竟是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邦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打败了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其实汉朝建立之初,经过秦末的农民兼并战争,整个国家已经非常虚弱。那么,为什么刘邦平定中原后不继续功伐南越,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1.没实力当时平定中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粮食也没有多少,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也已经疲惫不堪,中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