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窃符救赵后,流亡在外的信陵君为何声威不减?

窃符救赵后,流亡在外的信陵君为何声威不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3/11 17:55:47

历史人物千千万,太史公也是有偏宠的。于是,我们看到《史记》里出现了一位让人眼前一亮再亮的人物——魏信陵君公子无忌。在太史公笔下,信陵君既是儒雅潇洒的贵公子,又是担当世事的真英雄。儒雅的他礼贤下士,为弱者复仇,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英雄的他洞悉局势,窃符救赵,后又率五国之军,将秦国打得只能保守防御。

[var1]

影视剧中的信陵君。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截图

更夸张的是,他在魏国,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这大概不包括秦国),他去了赵国,一时间,天下很大一部分贤士都赶去邯郸集会。等秦国蠢蠢欲动要收拾魏国时,他一回国,已经散沙一盘的诸侯各国又纷纷自愿加盟魏军,一起抗秦。他这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到底从何而来?

把时间拨回到信陵君在史书上的第一次出场,重刷一下他的人生轨迹。

战国大型情报网的幕后大佬

第一幕,太史公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小说式的开场方式。信陵君和大哥哥魏王在下棋。不一会儿,北方有人举起了烽火,信使快马加鞭赶来汇报说“赵国人打来了,疑似要攻打我国边境。”作为一国的担当者,魏王当时就紧张了,马上放下棋子,准备紧急召集大臣开会商量。

此时,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出言制止了魏王起身的动作,说这事问题不大。魏王一脸疑惑,怎么?难道“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名故事,居然发生在魏国么?信陵君笑了笑:“这是赵王在打猎,不是侵犯我国。”说完,他继续从容淡定地把目光聚焦在棋盘上。又过了一会儿,跑腿的终于探得了消息,回报说,赵王就是在打猎健身。

整个过程中,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魏王是动作不断,而信陵君连屁股都没挪一下,宛如一个淡雅的世外高人。魏王震惊了,老弟是怎么知道赵王行踪的?信陵君是个实诚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哥哥,说他安排了门客在赵国当间谍,能探知赵王的消息,赵国的举动,他能第一时间拿到。

原来,信陵君有一张硕大的情报网。虽然战国时期的人都流行养门客,好多贵族家里可能每天都有上千人等着开饭,《魏公子列传》开篇也说了,信陵君有门客3000人,他们不是一群混饭吃的闲散人士,而是能真正出力,给公子办事的能人。

[var1]

影视剧中的信陵君与门客。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截图

在赵国有能人探知赵王的一举一动,那么再把范围扩大一点,信陵君在其他各国有没有设置类似严密的情报局呢?如果有,这些门客除了探知消息,可能也会在外或跨国组建人才团队,或不断传播他的名声,让他的声势大到足以与诸侯匹敌。这大概就是“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个拥有门客三千的贵族,信陵君在魏国时,能镇得住一方可以理解,但后来,在完成能登上语文课本的历史大动作——“窃符救赵”之后,他自己已成为流亡之徒,寄人篱下十年,怎么威名却一点都没缩水呢?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60年,秦赵为了韩国上党这块地,在长平决战,拖了三年的战役,最终以赵国惨败结束。于是,秦国乘胜进逼,打到了赵国首都邯郸城下,一场灭国战拉开帷幕。赵国只能到处发求救信,首先收到求救信号的,就是跟他们有姻亲关系的魏国——公子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var1]

长平之战形势图。来源/纪录片《血战长平》截图

往远点说,200多年前,赵国人、魏国人都是晋国人,从近了看,两国既是邻居唇齿相依,又有连襟关系在,所以,魏王也及时表态,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才走到一半,秦国探知消息,马上发恐吓信给魏王,说敢去救赵,灭了赵国以后第一个收拾你。前几年跟秦国交战,魏国总是下风,站在魏王的角度,他也不敢以整个国家去赌,于是下令晋鄙干脆就驻军围观好了。

这边停下来,可把信陵君急坏了。信陵君的主张一直是整合三晋力量,再进一步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眼下赵国有多危机,他恐怕比赵国发来的求救信里的那些官方说辞了解得还要清楚,所以,无论是站在两国相邻、唇亡齿寒的角度,还是考虑到合纵的天下大势,信陵君绝不能让赵国灭亡。

平原君也是个人才,知道魏军裹足不前,雪片一样的求救信直接发到信陵君府上,要他可怜可怜自己的姐姐。信陵君只好不断去劝老哥,但无论他自己去,还是能说会道的门客上场,魏王就是不动如山。官方路子走不通,又不能见赵国灭亡,他只有率领三千门客,准备去搏一搏,看路上能不能再拉到点义士扩充队伍了。

[var1]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前来求援。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截图

关键时刻,他曾经多次纡尊招待过的看门大爷侯嬴出了个不得已的损招,让魏王的宠妃如姬去偷虎符。如姬凭什么帮信陵君呢?这就又呼应上了前面,信陵君善于为弱者复仇——他曾帮如姬报了记在心头三年的杀父之仇,如姬感激涕零,一直想找机会报恩。于是,信陵君找到如姬,生死面前,如姬也没犹豫,很快就把调动兵权的虎符偷出来给了信陵君。

信陵君拿到兵符,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决战,又做了一通人性化安排——让父子都在军的,老的回家,兄弟都在的,兄长回家,家里只有独苗的也回家奉养父母,剩下的人再跟他一起奔赴邯郸援救赵国。

在这样朝不保夕的乱世,人命可能还活不过一季草木,信陵君却还能时不时闪现人性的光辉,这种温柔,最能凝聚人心。于是,魏军一到,与赵国里外合击,秦国迅速退如潮水。

流亡期间的身份叠加

窃符救赵后的第一秒,信陵君做了两件事:一是“使将将其军归魏”,派了个大将,把偷来的军队还给祖国,毕竟这是一群精兵;二是“独与客留赵”。之所以没跟着一起回去,是因为“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当时魏王还在生气,信陵君多少也有点心虚。此处还有个重要的信息,他的所有门客,很可能都跟着来邯郸了。也就是说,即使流亡在邯郸,他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势力在。这群势力对一个国家而言不算什么,却足以让信陵君的声威不会受到一点衰减。

[var1]

影视剧中的信陵君得胜归赵。来源/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截图

随后,赵国和魏国也开始各自给信陵君叠buff了。因为救赵,一个魏国的王子居然不能返回本国,赵孝成王很感激信陵君,准备“以五城封公子”。这种封,可不是说随手赏你一下,而是贵族阶级的小型分封,可以让信陵君在赵国也世代做收税地主。虽然,这五座城在门客的醍醐灌顶下,信陵君最终拒绝了,不过,赵王还是做了道5-4的减法,给了他鄗城作为汤沐邑。给这块地,可能也是为了让信陵君还能养得起跟着他一起流亡到赵的那群门客。(这个地方后来还有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刘秀鄗城称帝。)

信陵君又有根据地了。神奇的是,随后魏王也出动作了:“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这等于魏国的“信陵”这块封地,又属于信陵君了。怎么回事?魏王还嫌自己不够惨吗?弟弟走自己媳妇儿的关系,偷到了一国兵符,他的气怎么消散得比漏气的皮球还快呢?

一来,救赵胜利了,秦军被打跑,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信陵君的功劳,但这笔声威,也能算一部分在魏国名下——真正参与战斗的,是魏国将士嘛,赵王在给魏国写感谢信的时候,肯定是要吹他一波的。所以,魏王也算跟着赚了一波名声。

二来,老弟窃符,确实只为存赵,事情一结束,所有人马悉数归还,并没有其他过分的心思,解除了魏国的安全隐患;另外,信陵君在魏国的时候,俩人合作得其实还不错,王拥有军队,王子搞情报网,正是兄弟的联手,诸侯才不敢乱打魏国。所以,即使信陵君这次是偷虎符救的赵,但魏王不能让其他诸侯国知道,他们兄弟已经反目。他必须做出原谅的姿态,保全魏国的团结性。(反正,在赵国这段日子,“信陵”地界上的赋税,公子肯定也拿不到。)

就这样,信陵君不仅是拥有众多人才的领袖,还等于一个人背靠两个大国。这样的人,谁敢小瞧啊。

“卷死”姐夫平原君

更可怕的是,信陵君还是一个天生“卷王”。在魏王只是给了个台阶、并没有实际邀请自己回国后,信陵君接受留在赵国的事实。这之后,他开始了在魏国一样的路子,全国找贤人,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信陵君听说,赵国有两个很著名的隐士,一个是藏在赌场的毛公,一个是藏在卖浆人家的薛公。藏得这么深的俩人,是谁告诉信陵君的呢?显然,和前面他派在赵国搞间谍工作的人有关。你想想,赵国隐居的人都能被找出来,魏公子的人脉关系网到底有多恐怖?

和在魏国的看门大爷侯嬴一样,这两位老爷子一开始也不想搭理信陵君,但信陵君是什么人呀,上能跟诸侯在酒局欢饮,下能跟大爷们徒步闲聊。打听到毛、薛二人的家庭住址后,信陵君偷偷地假装偶遇,跟他们交上了朋友。

[var1]

影视剧中的信陵君与赵国百姓。来源/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截图

信陵君在赵国的举动,平原君也是很有义务人肉监控的,这不,消息已进平原君耳朵里了。平原君大概刚经历完两次大战役,智商出走以后还没归位,完全没想到妻弟是在馋他赵国的人才。于是,平原君跟老婆来了一段“智慧”之声:“我以前听说你弟是天下无双的贤公子,结果今天听说他居然跑去跟赌徒和卖浆的混在一起,好羞。”平原君心里还在想,本以为信陵君是个体面人,没想到居然有赌博的爱好,他都替信陵君感到羞耻。

信陵君的姐姐马上把原话转告给弟弟,这下,轮到信陵君参照句式回怼平原君了:“我以前听说平原君很贤能……”欲抑先扬地羞辱了一通后,信陵君给了定论,“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说完,信陵君还觉得住在平原君家都羞耻,要收拾东西走人。这可把夹在两个男人之间的平原君夫人忙坏了,稳定了弟弟的情绪后,又马上回去跟老公传话。平原君听了媳妇儿的话,感觉信陵君说得对啊,赶紧一溜烟跑到信陵君面前,脱了帽子说有错,求他留下来,比在女友面前犯了错的男人求生欲还强。

就在平原君和信陵君这三个回合下来,出事情了。平原君的门客觉得,自己的老大平时挺英明豪气,怎么一遇上信陵君就显得他智商兑了水呢?大家私底下一传十、十传百,又经过口耳相传地遗漏和改编,信陵君的形象一下拔地而起了,而平原君直接矮化三截,于是,门客商量完,有一半抛弃本土大地主,申请加入到只有一座城的信陵君团队。

信陵君的一次内卷行为,就这样收割了一波粉丝,卷跑了姐夫一半门客。平原君除了怒叹手下那帮人真是放下筷子就换娘,也只能感叹一声,卷王真可怕。

站上巅峰,魏无忌凭什么

在卷跑姐夫的人才以后,信陵君在赵国的故事即将告一段落。

信陵君在赵国总共待了十年,算是有点被魏国放逐的味道,在赵国,他也不会拿到什么实际业务,属于被闲置的对象。但这十年间,他并没有颓废,更没有安安分分地只住在邯郸城,而是经常在赵国到处溜达,积极网罗可用之才,不断暗中积蓄力量。这不,在卷完平原君之后,史书里还有一句“天下士复往归公子”。说天下那些本来还在观摩的散客,也纷纷跑来投靠信陵君。

这些被笼统地描述成一个数据的人,实际上,每一位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他们在所在的阶层和行业,都有自己的人脉,又可以向周边的人辐射影响,可想而知,信陵君此时的隐形力量有多大。

十年间,魏国除了归还封地的台阶,魏王始终不派人来请信陵君。秦国也终于摸清楚,魏公子大概跟魏国闹“离婚”了,于是决定腾出手,趁机打场轻松仗。

魏王吓得不轻,终于抹开老脸,主动去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当然知道亲哥的来意和此时魏国的处境,但是十年了啊,当初的小树苗都已冠盖成阴,魏国连只鸟都没飞过来一只打过招呼。一个人的理想和壮志,又能经过多少个十年的消磨?所以,信陵君心里不免带着点怨气,下令不让门客跟魏国互通消息。还是前面出场过的毛公、薛公跑来讲理,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备受敬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信陵君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这一番话马上勾起了信陵君那一颗并未冷却的赤子之心,还没等人说完,就一边跑一边让人套马车,程回魏。

影视剧中的信陵君与魏王。来源/电视剧《东周列国志》截图

回到大梁,魏王和信陵君重新变回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拥而泣。魏王把魏国最高军职的上将军的印给了信陵君。这一次,终于不是偷来的统军权了。那么,被闲置十年的信陵君,又有什么稳赢的办法对付秦国吗?以魏国一国的军力,当然没有什么把握,但别忘了,信陵君是个公关能手,撒网达人,他还有全世界的力量呀。

除了凝聚民间人才,信陵君在其他诸侯国也有朋友。前面说过,他的政治主张是主张合纵抗秦,所以私底下一直倾心交好其他国家,在秦国欺负韩国时,信陵君一直力劝魏王保住韩国,邯郸保卫战时,他宁愿偷虎符,也要极力救下赵国,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为今天的 “合纵”打基础。另外,在邯郸保卫战中,信陵君与楚国的春申君也算有同袍之谊。所以,信陵君当即派人去向韩、赵、楚等各国分析局势,邀请他们加盟此次军事行动。诸侯一看,魏国现在是乐于助人,又结好大家的信陵君在撑场面呢,纷纷出动,这一呼吁,一下喊来了四个同盟国。

于是,这就回到了开头,“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打跑了还不够,五国联军又继续向前逼近,一直把秦军赶回函谷关,这才收工回家。“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

这是他在史书上的最后一次辉煌,也算完美谢幕。之后,他已经不求关注,默默退出这个世界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述说历史的孔子镜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近期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从墓里散落的漆木、铜构件复原出“孔子像漆衣镜屏”。这件集“穿衣镜”和“屏风”功能于一体的古代“组合式家具”引发关注。[var1]2015年11月,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画有迄今为止所有载体上发现的最早孔子像,不过出土时镜屏主体四分五裂,许多漆木碎片

  • 魏国和蜀国灭亡后,为何东吴还能在晋朝的压力下顶住15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灭蜀的名将和士兵损失殆尽要灭掉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军队和将领。然而灭蜀的第一功臣邓艾还有钟会却在灭蜀之后,受到姜维的蛊惑,两大军事集团火并。后来姜维也死于这一场大动荡中!当然这一切都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中,他就是要让邓艾和钟会双双火并死掉,毕竟他们还是忠于曹魏的。这一次的损失使得暂时调动不

  • 档案中的石嘴山系列小故事(二十五)—— 少年壮志不言愁 几度风雨几春秋 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石嘴山档案)[var1]加班生产矿务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从建局初的一所小学发展到26 所,隶属矿务局教育处直管的学校10 所,隶属矿(厂)管理的学校16 所,分别分布在5 个矿区。石炭井矿区学校第一中学1959 年11 月16 日建校,位于石炭井光明前街,命名为石炭井煤矿建井公司职工子弟学校

  • 【教招】教育学常考:孔子的教育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

  • 万世师表 圣人孔子 墓地风水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孔子墓群,乃中国第一风水宝地,黄河缠玄武,泰山为乐,洙泗水交流,微山湖为库,微山岛,梁山为印,峄山为岸,大别山朝拜,千里大地,世间罕见。 说孔子73岁那年,预感到自己天命已尽,将不久于人世,在哀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之余,决定带领弟子出去勘选墓地。孔子死前曾将自己

  • 为何荆轲刺秦王时无人上去营救?原因很残酷!也说明秦朝命不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心中都有疑问,为何那些在带着兵器的侍卫为什么就不能冲上前去和荆轲搏斗呢?[var1] 这是因为秦国是一个非常崇尚法家制度的国家,稍微触犯一点法律就可能是杀头之罪,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大殿里面被荆轲搅得一片混乱,如果在殿外候着的带着兵器的守卫们贸然向前,也说不清自己是来救驾还是行刺。。。

  • 秦国百姓听说国君病了,纷纷为国君祈福,国君知道后反而很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突如其来的马屁,拍得君一头雾水,就问他们此话从何说起。阎遏、公孙衍回答说:“尧、舜之时,还没听说过百姓为其健康而祈祷。如今大王生病了,百姓为您向神灵祈祷;病好了,百姓又为您向神灵还愿。正是这样让我们认为您的功德超过了尧、舜。”秦国的这位君,姓嬴名稷,就是企图用15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的秦昭王

  • 秦灭六国一统晚了36年,这个人要负最大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时期,范雎向秦昭襄王表达了自己对一统的战略,认为只有“远交近攻”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致胜,秦昭襄王很是赞同范雎的战略,于是拜范雎为相国,开始重用范雎。这条策略可以看得出来秦昭襄王的深谋远虑,即先和远方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比如燕国、齐国、魏国、楚国等,接着攻打近处的国家,比如韩

  • 他是鲁国卿大夫,本有一手好牌,却因色欲当头,将好牌打得稀巴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恰巧这时莒国被徐国攻打,向鲁国求援,鲁文公派公孙敖前往莒国,交给他两项任务:一是通过外交手段解除徐国对莒国的威胁,二是为公子遂迎娶莒女。第一项任务完成得很顺利,第二项任务却被他执行得走了样。[var1]公孙敖被那位莒女的美貌深深打动,再加上他本就有私心,于是自作主张地霸占了她。公子遂非常生气,求鲁文

  • 齐国两大臣互相谩骂,骂着骂着两人惺惺相惜,一怒之下把国君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想到此,齐懿公停下车来,叫军士们把邴原的坟给挖开,将尸体从坟墓里拖出来施以刖刑。众军士一拥而上,从邴原的尸体上砍下了双脚。邴原的儿子邴歜也在众军士里面,随侍懿公左右。齐懿公问他:“你老爸的罪,该不该断足?”邴歜说该。齐懿公又问邴歜恨不恨他,邴歜说只有感激,没有怨恨。[var1]齐懿公大悦,把从邴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