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投奔袁绍之后曹操因缺乏意义和接受人选而未取消其职务

刘备投奔袁绍之后曹操因缺乏意义和接受人选而未取消其职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27 更新时间:2024/1/16 2:14:01

曹操当时之所以没有马上罢免刘备的官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留刘备的官职,比罢免他的官职,意义更大。

建安五年(200年

),汉献帝刘协不满曹操的跋扈,于是便以鲜血书写下诏书,藏在衣带里,秘密交给了国舅董承,希望董承可以帮他诛杀曹操。

此后,董承联系了刘备、种辑、吴硕等人,秘密准备刺杀计划。然而这个计划还没开始,便已经泄露了出去。最终,曹操率先发动,诛杀了董承等人。唯有刘备侥幸逃过一劫,最后逃往北方,投靠了袁绍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衣带诏

”事件。

衣带诏事件是汉朝末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此之后,汉献帝彻底成了曹操手里的傀儡,再无任何实权。而且,北方的袁绍,也因此决定和曹操开战,最后导致了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发生。

刘备

但是这次事件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让大家出乎意料:刘备叛逃之后,曹操并没有马上借天子的名义,罢免他的官职。而是等到五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豫州牧;八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左将军之职。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往前推一下,从刘备当初获得这两个官职说起。

兴平元年(194年

),也就是衣带诏事件发生的六年之前。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为了维护徐州的安定,邀请刘备入徐。此时的刘备,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之后,麾下有数千军队,但是没有地盘。所以对于陶谦的邀请,刘备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前往。

到了徐州之后,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刘备帮陶谦稳住了徐州的局势。作为回报,陶谦向中央朝廷上表,请求册封刘备为豫州刺史。但实际上,这个豫州刺史只是一个虚名。因为当时的豫州,正处于分裂状态。陶谦所能控制的,只有小沛地区一带。至于豫州的其他部分,此时都被其他军阀分割占领。

不过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这其实已经足够了。刘备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块根据地,以及一个可以扩张的名头。有了豫州刺史这个官职,他就可以合法地去讨伐豫州的其他军阀。这对刘备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陶谦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意外的发生,彻底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就在刘备得到豫州刺史的同时,陶谦死了。与此同时,曹操奔袭洛阳,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

陶谦死后,深知自己的下属后代无法稳住徐州,于是便想要让刘备接手徐州。但刘备也不傻,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掌控整个徐州,反倒是会成为其他强大势力眼里的肥肉。所以,陶谦死后,刘备虽然短暂接管了徐州,但并没有对徐州形成有效的控制。不久之后,刘备邀请另一位强大的军阀吕布,前来徐州,和他一起控制徐州。

然而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吕布这个人,野心太大。吕布到了徐州之后,很快反客为主,占据了徐州,而刘备则是依然只拥有小沛这一块地盘。此后的两年里,双方围绕着徐州的控制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与此同时,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之后,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对其他军阀授予官职,笼络人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期间,曹操便上表汉献帝,请求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刘备获封之后,对曹操也是心怀感激,双方的来往开始逐渐频繁,渐渐进入了蜜月期。

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在和吕布的争斗当中,已经彻底落了下风,麾下军队也被吕布打散。此时的刘备,已是别无选择,只能前往许昌,去投奔汉献帝。

刘协

当然,名义上刘备是投奔汉献帝,但实际上刘备投奔的,还是曹操。

得知刘备前来投奔之后,曹操其实是大喜过望的。因为的曹操,情况其实也不算特别好。虽然已经掌握了汉献帝这张王牌,但比他强大的军阀,还是有好几个,随时都有可能灭了他。至于刘备,虽然被吕布打败,但他却拥有很高的声望,更是法理上的豫州刺史。

掌握了刘备,曹操便有了插手豫州和徐州的机会,并且拥有一个优秀的向导。对于这样一个人,曹操自然是要竭力拉拢的。

所以,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不但给了刘备粮草,让刘备重新收拢之前溃败的军队。同时还再次上表汉献帝,请求改封刘备为豫州牧。

刘备豫州牧的官职,就是这么来的。

获封豫州牧之后,刘备带着曹操给的粮草,回到了小沛,收拢残兵,重振旗鼓。不过,此时的刘备,依然没有抵抗吕布的能力。所以当吕布再度来袭之后,小沛也被攻破,就连刘备的妻子,都成了吕布的俘虏。

曹操

不过,就在刘备刚刚被打败的时候,曹操已经率兵来援。此后,经过一场大战,曹操和刘备合力击败了吕布,控制了整个徐州。当然,以曹操的性子,自然不会为他人做嫁衣。所以,打下徐州之后,曹操让自己麾下的将军车胄,做了徐州刺史。至于刘备,依然是豫州牧,并且仅仅只能控制小沛地区。

面对这样的分配方式,刘备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让曹操这会实力强呢?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能够重新占领小沛,拥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至少,自己以后还能以小沛为基础,去攻占整个豫州,这个结果也算是不错。

但是,这场仗打完之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曹操其实不愿意放虎归山,就连小沛这块地盘,曹操其实也不愿意给刘备。但刘备既然是法理上的豫州牧,曹操也没法直接撕破脸。所以,曹操接下来就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直接将刘备带回许昌,让刘备没机会在小沛发展。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小沛自然也就归曹操所有了。

在曹操的要求下,刘备也没有选择,只能暂时前往许昌,去朝见汉献帝。但是,此时的小沛,乃至整个豫州,从法理上来说,其实都是刘备的管辖范围。

回到许昌之后,刘备既然打败了吕布,自然要再次加官进爵。接下来,曹操再次上表,请求封刘备为左将军。

于是,此时的刘备,便有了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这三个官方的身份。而这三个身份,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一直是刘备行走江湖的招牌。

刘备

这三个身份,绝对算是相当高的了。汉朝一共就只有十三个州,刘备做了豫州牧,相当于是其中一个州的老大。而左将军这个官职,也不是什么杂牌将军,而是汉朝八个正牌大将军之一。

此时的刘备,显然是汉献帝最佳的求救对象。他是刘氏宗亲,和曹操有利益冲突,身份和位置还够高。最重要的是,刘备在外边有军队,可以作为呼应。所以当衣带诏传出来之后,身为国舅的董承,自然会去找刘备。而刘备为了自己能够拿回豫州,乃至更大的野心,自然也愿意参与这场刺杀曹操的行动。

但是恰在此时,另一位强大军阀袁术,又有了新的军事行动,想要从小沛附近经过。曹操很清楚,只有刘备亲自前往小沛,才能镇住场子,阻击袁术,于是便让刘备回到了小沛。而重掌军队的刘备,如同猛虎归山,也开始按照先前的谋划,行动了起来。

按照刘备的想法,他首先要做的,是刺杀那位徐州刺史车胄。杀了车胄之后,他就能重新控制徐州,可以和曹操争锋了。但遗憾的是,就在刘备行动同时,许昌那边便事情败露,董承等人全部被杀。刘备身在小沛,身边有军队保护,暂时逃过一劫。但在这之后,曹操自然率大军来袭,刘备根本抵挡不住。

最后,刘备只能选择存人失地,率领逃离小沛,逃往北方去投靠袁绍。

这就是刘备叛逃的全部经过。

曹操‍

刘备叛逃之后,对于曹操来说,固然可以直接取消刘备的所有官职。毕竟,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成了他手里的一个傀儡。但问题是,取消刘备的官职,有什么意义吗?

显然,完全没有意义。

刘备本来就没占据豫州,就算解除了他豫州牧的职位,也没什么意义。剥夺刘备左将军的职位,也无法剥夺他手下的军队。至于爵位,那就更没意义了。

而且,如果罢免了刘备的职位,那接下来的这些职位给谁,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曹操不可能允许其他人去实际控制豫州,更不可能让其他人独立控制一支军队。贸然剥夺刘备的官职,非但对刘备没有任何影响,反倒会影响舆论,让大家觉得曹操过于跋扈,已经完全挟持了天子。

此时的曹操马上就要和袁绍决战。这种时候,曹操是万万都不敢因为这种小事而失去舆论的支持。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与其剥夺,不如选择暂且保留。这样一来,既能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也能将这张牌留到以后的关键时刻,再打出去,起到更好的效果。

袁绍

随着刘备投奔袁绍,不久之后,曹操和袁绍彻底撕破脸。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由此开始。四年之后,随着曹操兵围邺城,袁氏集团的统治核心被摧毁,北方大患就此解除,豫州也成了曹操的实际控制地盘。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任命王思为豫州刺史。

又过了三年之后,曹操在北方大破乌桓,辽东太守公孙康投降。为了安抚公孙康,曹操这才剥夺了刘备的左将军头衔,然后将这个头衔给了公孙康。

当然,对于曹操的剥夺,刘备肯定是不承认的。此后的十多年里,刘备依然以这两个招牌混江湖。直到刘备攻下四川,自称汉中王之后,才自己摘掉了这块招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定汉中后张飞独守阆中七年并非闲置,也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从史料记载来看,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参加“汉中之战”后,便再无张飞出战记载,直到章武元年(221年)“夷陵之战”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似乎的确是被“闲置”,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种种迹象表明,张飞虽然未再领兵出战,但仍是刘备的左膀右臂。蜀汉的军队配置,独领一军的张飞地位不低相较于文学和影视作

  • 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典韦为何死的如此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典韦之死是三国里大部分武将所比拟不了的,他的死可以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曹操大意之下中张绣的假降之计,导致爱将典韦战死。可谓:色字头上一把刀。曹操就是犯此大忌,才导致了自己手下的第一悍将这样窝囊的战死。在曹操还在与邹氏相会的时候,胡车儿就向张绣献计:“灌醉典韦,偷其双戟,后杀之。”一把称手的武器乃武

  • 华容道上关羽杀得了曹操?从小说与现实看,非要亡一位必是云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伯虎本文提一提而已,重点是“曹操的三笑”。有人说,华容道上的关羽如果真的用力,曹操必然难逃一死。但问题是,说这样的话的朋友很显然忘记了现实和小说都不允许曹操死。在小说中,华容道如果非要死一个人的话,关羽、曹操二选一,罗贯中先生只能选关羽被杀罗贯中先生恐怕听后会唑着牙花子说:能不能别瞎说,三国三国,

  • 史说三国:三〇三 邓艾镇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前脚刚离开洛阳,司马昭就派叔父、太尉司马孚坐镇关中,以为后援。陈泰率魏军向陇西进发,一路上山道深险,行军艰难。陈泰料定敌军必然会在途中设伏,于是伪装成从南路进兵的模样。姜维果然派兵埋伏了三天。结果魏军秘密行军,躲过了蜀军的埋伏,进军至陇西。邓艾、胡奋、王秘的军队也先后赶到,几路军队会合。邓艾等人

  • 湖南益阳兔子山汉简清理发现汉献帝时期“三联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自2013年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以来,考古发掘领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一直在对出土的简牍进行系统性研究。近日,作为研究简牍的专家,他披露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3枚简牍出土于兔子山遗址6号井,经过清洗,两枚为“入”单,没有完全分切开,可以辨认出“入掾胡盛平斛品米三斛五斗二升六合 建安十九年二

  • 三国名字最好听的六员大将,其中一人凭名字圈粉无数,成千古男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第六名:曹仁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堂弟。自汉武帝起,汉朝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当时而言,儒家是正统,而“仁”则是儒家学说最尊崇的道德标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他的表字中,“子”是辈分,不必多提,“孝”却是百善之首,与“仁”字相呼应。由此可见,曹仁这个名字,虽然在现代看起来非常普通,却蕴含着无尽的

  • 刘备真的封五虎上将了吗 是哪五位 他们地位真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正史上关于五人爵位死亡头衔的记载可以看出,五人的地位和机会实际上是非常不同的,无法一起比较。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兄弟,刘备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也很熟悉。他们以勇敢著称。因此,他们的地位最高,在刘备去世之前,刘备给了他们一个死后的头衔;马超曾经是一个王子,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在刘备阵营中有客卿的地位

  • 汉朝时期的奴隶,其中有许多都是自愿的,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综合这样的数据去看,在两汉时期,奴隶数量差不多是两百万到五百万之间,而那时候人口最多也不会超过5000万,这样看的话,当时奴隶数量确实不算少。官奴隶属于政府,他们也是为皇家以及朝廷而服务的。其主要任务就是分配皇家所属范围养狗及其他禽兽,根据《汉旧仪》记载“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所郎为苑

  • 吕布死后,曹操为何不敢强占貂蝉?原来他发现1个惊天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死后,曹操没有强占貂蝉,原因竟是发现一秘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貂蝉原本是一个平民家庭的孩子,幼年丧母,只能和父亲艰难地过生活。她7岁那年父亲病故,举目无亲的她只能在街上卖身葬父。王允在路上偶然发现了貂蝉,看见貂蝉身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买下貂蝉于是貂蝉成为 一个小丫鬟。随着貂蝉年纪的增

  •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道破刘备必亡内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多的统治者都渴望得到如诸葛亮般的贤臣,而有才能的人都渴望能都遇到像刘备一样,对自己充分信任的君主。诸葛亮因其出色的才能,独特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谋略,被称为“卧龙”,与“卧龙”相配的“凤雏”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庞统。而当时的水镜先生有一句话,道破了刘备必亡的内在原因,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呢?其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