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道破刘备必亡内因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道破刘备必亡内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03 更新时间:2024/1/20 2:18:26

众多的统治者都渴望得到如诸葛亮般的贤臣,而有才能的人都渴望能都遇到像刘备一样,对自己充分信任的君主。

诸葛亮因其出色的才能,独特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谋略,被称为“卧龙”,与“卧龙”相配的“凤雏”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庞统

而当时的水镜先生有一句话,道破了刘备必亡的内在原因,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呢?其结果是否真如那句话所言呢?

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其中唯一一部与历史高度相似的小说,其记述了魏、蜀、吴三家,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时代。

在那个纷争割据、群雄并起的乱世,司马炎结束了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晋朝。

书中的人物主要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荀彧,还有一个看似不重要却道出故事结局的人物——水镜先生。

书中描写了刘备与水镜先生偶然相遇之后,两人对时势都有所感慨和见解。

于是在一草庐中促膝长谈一番之后,水镜先生得知刘备想光复祖宗基业的愿望,并告诉刘备一句话,其上半句是:“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听到这儿的刘备,异常兴奋,认为水镜先生是颇有胆识之人,他非常渴望知道看“卧龙”“凤雏”是何许人也。

于是再三地追问水镜先生,而先生认为时机未到,似乎并没有回答的意思,于是就将问题岔开了。

经过后人对书中的人物的详尽分析和对整个故事线索的梳理,推测出“卧龙”应该是指诸葛亮,“凤雏”则是庞统。

我们只知刘备“三顾茅庐”,却不知他如何知道诸葛亮其人的,这与水镜先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上次促膝长谈之后,刘备再没有见到水镜先生,两人再次相见的时候,水镜先生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后徐庶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为了兴复汉室,便去往隆中,“三顾茅庐”的旅程。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和处境:“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从这段描写中足见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以及刘备为了求得贤才、兴复汉室的决心。

“卧龙”先生没有辜负刘备的一番苦心,跟随刘备出山之后,无事不尽心竭力地谋划,将刘备的既得利益最大化,风险规避到最小。

可以说真的做到了,其在《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凤雏”就是庞统,是诸葛亮的好友,他也同诸葛亮一样在南阳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

但和诸葛亮不同的是,其虽然处于隐居的状态,但时刻关注着各个割据势力的军事、战争的状态。

庞统同当时众人一样,并不看好刘备,更愿意将自己的才智献给东吴的孙权。

孙权并没有看上庞统,于是庞统才改变了方向,转投刘备,刘备对庞统和诸葛亮有着显著的不同。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而对庞统不仅没有完全信任,反而和庞统之间有点隔阂。

但刘备顾念其本就是自己阵营的人,而且庞统为战争的胜利也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于是并没有将自己的隔阂、不满表现出来。

刘备曾一度认为“卧龙”“凤雏”都在自己的阵营之中,那么安天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事情却并非他想的那样,蜀汉最后还是灭亡了,其个中原因在水镜先生告诉刘备的下半句话中。

二、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水镜先生想告诉刘备的后半句话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里的“子初”就是刘巴,而“孝直”则是法正

刘巴和庞统一样起初并不看好刘备,而且他还是刘姓家族中为数不多,带兵投靠曹操的人。

赤壁之战时,战败的刘巴向逃回交州,临走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如果自己无法扭转战局,无法实现自己心中所想,就去过闲云野鹤的游玩生活。

而诸葛亮念在他颇有才智,就劝谏他,最终刘巴到益州,投奔到刘璋的麾下。

刘备攻下益州后,下令保护刘巴的性命,刘巴知道后,甚为感动于是投靠刘备,并且竭尽心力。

刘备登基后刘巴成为接替法正的职位,成为尚书令,可以说是成为刘备的股肱之臣。

法正出身于法家名门之后,但因最初跟随刘璋,并没有得到重用,刘备与法正的初次见面还托刘璋的“福”。

建安十三年,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实力不断壮大,当时的刘璋认为应该派人出使,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众大臣都不愿去,于是刘璋将这个“众人嫌”的事情交给最讨厌的法正去做,法正虽然也不情愿,但只能硬着头皮去。

见到刘备后的法正,看到刘备的礼贤下士的种种行为,改变自己的旧有想法,萌生了投靠刘备的想法。

于是回到益州之后,策划离开刘璋,投靠刘备,得到重用的法正,在战争和政事上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最终被任命为尚书令和护国将军。

但法正并没有刘巴那么幸运,他在刘备称帝之前就去世了。

刘备感到甚为悲恸,连续几天滴水未进,称帝后,为了感念和弥补法正,将其封为翼侯,并封其子为关内侯。

法正的去世是蜀汉最大的损失,也是蜀汉失败的内因之一,可以说是触及了蜀汉的根基。

这就是为什么水镜先生会说:“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三、小结

贤臣对君主来说不仅仅是的天下的利器,更是巩固天下的重器,若无贤臣的辅佐,将无帝王和王朝的存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今日直播!卜宪群:秦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朝的兴盛与衰落主讲人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社长、编委会主任,《中国史研究动态》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关羽兵败去世时,为何诸葛亮却表现得很平静?刘备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比作为兄弟的刘备,诸葛亮或许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但他不仅没有哭,甚至还表现得有些平静,有些冷漠,他劝刘备:“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云长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王上且宜保养尊体,徐图报仇。”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依照关羽的性子,迟早会有这个下场。在刘备前去三顾茅庐

  •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死李敢呢?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加强对匈奴军事打击准备,又调任李广为未央宫禁卫军长官。后来,李广受汉武帝派遣先后七十次出兵抗击匈奴,然李广多次对匈奴作战中却因功劳不大无缘封候,但李广为官清廉,对部下和蔼,作战英勇,平定诸候之乱受到文帝,景帝和匈奴单于的敬佩。李广一生虽然战功卓著,但是“李广难封”,一直没有封侯。一方

  • 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为何未能歼灭司马懿,很多人没弄清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兵败之后,紧闭寨门,坚守不出。见此情形,诸葛亮密令马岱建造木栅,在营中掘下深堑,又在上方谷口搭设窝铺,里面埋下地雷。同时,诸葛亮又嘱咐马岱,秘密将上方谷口的后路阻断,让士卒在谷中埋伏。一旦司马懿追来,将其放入谷中,然后用干柴放火。马岱离开后,诸葛亮又命魏延率领五百士卒到曹军营寨前搦战,一定要司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车骑将军”金印。▲西汉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西汉“长宜子孙”规矩纹镜。▲汉阳陵南区外藏坑出土武士俑。 (本文图片均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提供)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汉阳陵。这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是中国目前遗址发掘面积最大、勘探研究最深入全面

  • 王政君意外生下汉成帝,汉成帝对王家的大加封赏使王家执掌要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阴差阳错的皇后之路王政君出身一个小官僚家庭,她的父亲王禁是个廷尉史,因为不愿像其他酷吏那样株连逼供,被认为能力不行,不称职,因而被上级罢免。和西汉其他有名的太后一样,王政君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同样也有相士认为她有贵不可言之相。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王政君被许嫁给人,结果男方突然病死。后来汉宣帝的儿子

  • 王平目不识丁,随诸葛亮北伐时初绽锋芒,为蜀汉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韬略何需识丁”,说起王平,还真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将军,据《三国志》记载:“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历史上,王平的评价可是很高的!史学家常璩说王平“果壮,警朗有思理”;宋末大儒郝经也曾说王平“有大将之略”,在史书中,王平与句扶

  • 历朝历代咏叹“三国”的诗词极多,其中这8首,最为经典绝唱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可歌可泣的纷乱征战中,涌现出了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政治军事家,也成就了关羽、张飞、赵子龙、张辽、典韦、甘兴霸等诸多武将,还有诸葛亮、周瑜、荀彧、郭嘉、贾诩等权谋之臣,也绽放出了那个时代应有的辉煌和精彩。古今人才之聚,未有胜于三国者!对于“三国”的感怀,在历代文人心中,

  • 孔明南征,率领“蜀汉梦幻队”是真的吗?这支队伍阵容实力逆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先看武将阵容。“五虎上将”中不仅有赵云,还有领军人物魏延,以及副将张翼、王平。行军途中,忽有一人来见孔明,说是关公的三子关索。自荆州失陷后,他曾逃亡休整。孔明没有给他任何岗前训练,也没有考武艺,直接任命关索为先锋参加南征。更有甚者,后来马岱运粮上前线,孔明命令他和他的运输大队直接上前线作战!看看小说

  • 关羽号称三国第一名将,那历史上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关羽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关羽就算是在历史上也是最顶尖的将领,忠勇无匹,连曹操都对他敬仰不已。《三国演义》虽然对他进行了神化,但也是有依据的。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正史上和演义中的关羽的区别。第一,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无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并没有刘关张三兄弟。第二,文丑也不是关羽斩的,而是被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