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时期的奴隶,其中有许多都是自愿的,其原因是什么?

汉朝时期的奴隶,其中有许多都是自愿的,其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6 更新时间:2024/1/15 21:47:31

综合这样的数据去看,在两汉时期,奴隶数量差不多是两百万到五百万之间,而那时候人口最多也不会超过5000万,这样看的话,当时奴隶数量确实不算少。

官奴隶属于政府,他们也是为皇家以及朝廷而服务的。其主要任务就是分配皇家所属范围养狗及其他禽兽,根据《汉旧仪》记载“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所郎为苑监,官奴隶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

还有史书记载在秦末汉初之时,张良有家僮三百人,其出身于韩国贵族,爷爷辈跟父辈都是韩国的国相,所以有家僮奴仆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去贵权,富豪之家一样此,就像是在东汉末年资助刘备糜竺糜芳,史书当中记载,糜家是东海豪族,“祖世货殖,僮客万人”。

就这样看,在汉初时候,张良出身贵族之家,家僮有三百,到了西汉的时候,贵戚权臣的家僮已经达到千数,等到东汉末期的时候,更是有上万之多。而且不但是贵族豪强,那些普通的中产之家,每家同样能够有三五个家僮使唤。

两汉如此多奴隶的原因: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通史性论著《国史大纲》记载:“农民在无可聊赖中,首先是出卖耕地,出卖耕地后生活不免更苦。其次只有出卖妻子乃至于出卖自身(如此则算赋、更役负担皆免)。此为汉代奴婢盛多之来源。”

显而易见的是,在钱穆先生看来,汉代奴隶盛行的原因十分简单,那便是有些农民为了能够逃避赋税、更役而自卖为奴。也许对我们来讲有些难以置信,毕竟在汉初的时候奉行的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国策,百姓又怎么可能会因为此而有沉重的负担?

帝确实将田租由“十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有几年时候甚至还直接将田租免除了。所以,汉初之时的田租确实不重,不过除去田租以外,农民们还会存在其他的负担。封建社会的百姓还得要承担算赋(后世的人口税)、更戍(兵役)。而汉朝的算赋并不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人每年需要交120钱,七到十四岁的人每年需要交20钱。汉武帝为了跟匈奴对战,将算赋提升了,使得很多地方都有了“生子不举”的现象。

而更戍更是令老百姓感到难以喘气。汉朝更戍包括中央政府的“正卒”,时间是1年;还有所谓的“天下人皆值戍边三日”,意思就是每个成年男子每年都需要为国家守边三天,要是选择不去的话就得要出钱替代。而古代的交通十分不便,走到边境的话耗费时间很久,因此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出钱。

再有,有的地方还要求百姓每年都给郡国服1个月的劳役。要是不去,也能选择交钱两千雇人代替。正所谓五口之家,授田百亩,那时候的生产力又是十分低下,一百亩土地的产出难以承担起这般繁重的税赋以及劳役,因此普通的农民通常都是苦不堪言的。也就只好把地卖了,最后把自己也给卖了。

毕竟在自卖为奴以后,他们就不用继续缴纳人口税,同样不用服更戍之役,原因便是其主会帮他们承担。因此,跟自耕农比起来,为奴为婢生活更能过得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布死后,曹操为何不敢强占貂蝉?原来他发现1个惊天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死后,曹操没有强占貂蝉,原因竟是发现一秘密。(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貂蝉原本是一个平民家庭的孩子,幼年丧母,只能和父亲艰难地过生活。她7岁那年父亲病故,举目无亲的她只能在街上卖身葬父。王允在路上偶然发现了貂蝉,看见貂蝉身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买下貂蝉于是貂蝉成为 一个小丫鬟。随着貂蝉年纪的增

  •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道破刘备必亡内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多的统治者都渴望得到如诸葛亮般的贤臣,而有才能的人都渴望能都遇到像刘备一样,对自己充分信任的君主。诸葛亮因其出色的才能,独特的政治眼光和政治谋略,被称为“卧龙”,与“卧龙”相配的“凤雏”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庞统。而当时的水镜先生有一句话,道破了刘备必亡的内在原因,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呢?其结果是

  • 今日直播!卜宪群:秦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朝的兴盛与衰落主讲人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社长、编委会主任,《中国史研究动态》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 关羽兵败去世时,为何诸葛亮却表现得很平静?刘备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比作为兄弟的刘备,诸葛亮或许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但他不仅没有哭,甚至还表现得有些平静,有些冷漠,他劝刘备:“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云长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王上且宜保养尊体,徐图报仇。”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依照关羽的性子,迟早会有这个下场。在刘备前去三顾茅庐

  •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死李敢呢?真的是因为这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加强对匈奴军事打击准备,又调任李广为未央宫禁卫军长官。后来,李广受汉武帝派遣先后七十次出兵抗击匈奴,然李广多次对匈奴作战中却因功劳不大无缘封候,但李广为官清廉,对部下和蔼,作战英勇,平定诸候之乱受到文帝,景帝和匈奴单于的敬佩。李广一生虽然战功卓著,但是“李广难封”,一直没有封侯。一方

  • 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为何未能歼灭司马懿,很多人没弄清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兵败之后,紧闭寨门,坚守不出。见此情形,诸葛亮密令马岱建造木栅,在营中掘下深堑,又在上方谷口搭设窝铺,里面埋下地雷。同时,诸葛亮又嘱咐马岱,秘密将上方谷口的后路阻断,让士卒在谷中埋伏。一旦司马懿追来,将其放入谷中,然后用干柴放火。马岱离开后,诸葛亮又命魏延率领五百士卒到曹军营寨前搦战,一定要司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车骑将军”金印。▲西汉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西汉“长宜子孙”规矩纹镜。▲汉阳陵南区外藏坑出土武士俑。 (本文图片均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提供)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汉阳陵。这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是中国目前遗址发掘面积最大、勘探研究最深入全面

  • 王政君意外生下汉成帝,汉成帝对王家的大加封赏使王家执掌要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阴差阳错的皇后之路王政君出身一个小官僚家庭,她的父亲王禁是个廷尉史,因为不愿像其他酷吏那样株连逼供,被认为能力不行,不称职,因而被上级罢免。和西汉其他有名的太后一样,王政君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同样也有相士认为她有贵不可言之相。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王政君被许嫁给人,结果男方突然病死。后来汉宣帝的儿子

  • 王平目不识丁,随诸葛亮北伐时初绽锋芒,为蜀汉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韬略何需识丁”,说起王平,还真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将军,据《三国志》记载:“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历史上,王平的评价可是很高的!史学家常璩说王平“果壮,警朗有思理”;宋末大儒郝经也曾说王平“有大将之略”,在史书中,王平与句扶

  • 历朝历代咏叹“三国”的诗词极多,其中这8首,最为经典绝唱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可歌可泣的纷乱征战中,涌现出了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政治军事家,也成就了关羽、张飞、赵子龙、张辽、典韦、甘兴霸等诸多武将,还有诸葛亮、周瑜、荀彧、郭嘉、贾诩等权谋之臣,也绽放出了那个时代应有的辉煌和精彩。古今人才之聚,未有胜于三国者!对于“三国”的感怀,在历代文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