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他和刘备的情谊在历史上可谓是一段佳话,被称为“最和睦的君臣关系”,刘备对诸葛亮十分信任,毫不猜忌,诸葛亮也是恪守臣子的本分殚精竭虑为刘备的大业添砖加瓦,可以说这两人是相互成就。在历史上刘备的‘三顾茅庐’被后人们称为君王礼贤下士的典范,一直被奉为佳谈,但当时的刘备能得到诸葛亮的青睐其实是刘备的幸运。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刘备逃到了荆州投奔汉室宗亲刘表,当时的他虽然手下有兵马,而且也一直在荆地传播自己的名声,但对于前途却是一片迷茫,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更不知道该如何建设自己的事业,后来听徐庶说卧龙岗上有名士隐居,随后刘备带着期望去拜访希望能够得名士解惑。这一去就去出了流芳千古的三顾茅庐,去出了隆中对的三分天下,也去出了自己的蜀汉大业。在隆中对后刘备与孔明更是秉烛夜谈,关系日渐亲密甚至还对关羽张飞说,我有了孔明就好像是鱼得到了水一样,在后来的新野之战中刘备战败在撤退途中有时更是同吃同住。
随后赤壁之战,诸葛亮独身前往江东面见孙权促成了‘孙刘联盟’,为刘备的起势提供了契机,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荆州要不然就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家全都杀了,诸葛亮哭求刘备归还荆州以救诸葛瑾,最后刘备为了诸葛亮将荆州还给了孙权。在正史中刘备也还了一小块。
刘备去世前在白帝城中将诸葛亮召到宫内把当时的蜀汉后主刘禅托付给了他,在《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就是说如果刘禅无才刘备甚至想让诸葛亮继承蜀汉,不论刘备说的是真心的还是怎样,只要有这句话诸葛亮便可继承蜀汉大统,可是诸葛亮却悲伤的哭着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在魏文帝曹丕死后诸葛亮决定开始北伐,为保全刘备和他们这一众老臣亲手打下的家业做最后的奋力一搏,但终究是没能成功,因为操劳病重而死,死前为了保全蜀汉的大军秘不发丧。
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蜀汉奔波谋划,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只为辅佐刘备完成他们心中的那个理想中的大业,诸葛亮去世后民间纷纷私下为其立庙,在他去世的二十九年后他的两个孩子也在最后的魏国伐蜀中战死沙场,堪称是满门忠烈,终不负先皇所托。关于孔明和刘备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大家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