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见周瑜带关羽,迎亲则带赵云,这背后暗藏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刘备见周瑜带关羽,迎亲则带赵云,这背后暗藏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4/2/10 6:11:29

一、刘备赤壁之战前见周瑜为何带关羽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为一个心高气傲,做事不计后果的人物。他虽然赞同孙刘联盟,却时时刻刻想要吞并刘备的势力,独占荆州。因此,在赤壁之战前,他就定下计谋,请刘备前来会面。然后在会见的时候,设下埋伏掷杯为号,除掉刘备。

刘备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不顾部下的反对,决定前往吴军营中会见周瑜。关羽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主动要求与刘备同行。结果在周瑜准备下手的时候,看到手持宝剑站在刘备身后的关羽,吓得没有敢实施计划,刘备因此逃过一劫。

诸葛亮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危急情况,他在得知刘备到来时,感到大惊。在看到关羽陪同刘备时,诸葛亮才放下心来。在双方会见过后,诸葛亮向刘备挑明了此行的危险,刘备这才醒悟过来。可以看到,刘备此次前来会见周瑜,完全是一种冒失危险的举动。如果诸葛亮还在军中,他是不可能同意刘备这么做的。

刘备此次前往吴军营中带着关羽,实属无心所为。他认为大敌当前,双方需要团结起来一致对敌,根本不相信周瑜会有什么歹意。因此,刘备在没有戒心的情况下,随便带哪位将军都无所谓。当时关羽反对意见最大,而且还主动要求护卫刘备,刘备就顺水推舟地带了关羽。

其实,按理说刘备此次会见周瑜,他最应该带的人还是赵云。但是在此次会见之前,曾经发生过长坂坡之战。在那场战斗中,赵云为了救出刘备的家眷,在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最终,在张飞的接应下,他才救出了幼主刘禅

在长板桥头,赵云高喊张飞,寻求他的帮助。赵云做事一贯从容不迫,如果不是情况危急,他不会这样做。由此可见,赵云在那场厮杀中,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体力。在与关羽会合后,张飞、赵云长途征战,体力欠佳,急需休养。因此,关羽才会主动要求担当护卫刘备的职责。

二、刘备迎娶孙夫人为何带赵云。

让刘备迎娶孙夫人,也正是周瑜的阴谋。周瑜为了夺取荆州,他向孙权建议,以与刘备结亲为借口,把刘备骗到东吴扣押起来。周瑜想用刘备为人质,迫使刘备归还荆州。这个计谋与上一次在赤壁之战前与刘备会面,谋害刘备的计谋如出一辙。

但是,这一次诸葛亮回到了刘备阵营,他当然不可能让周瑜故技重施。所以诸葛亮派赵云护卫刘备前往东吴,还送给赵云三个锦囊,让赵云按照锦囊中的计谋依次行事。赵云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行事,终于保护刘备夫妻平安归来。周瑜则因为此计失败,落得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柄。

与上一次关羽护卫刘备不同,这一次赵云护卫刘备是诸葛亮特意安排的。首先,这是因为赵云在此时早已休整过来,身体状况完全可以胜任这一次的任务。赵云原本就是刘备的内卫首领,他骁勇善战,有他在刘备的身边,肯定能够保证刘备的人身安全。

其次,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性格稳重,做事精细,完全符合诸葛亮计谋执行人的要求。这一次护卫任务与上一次不同,上一次只需要保护刘备的安全即可。而这一次不但要保护刘备的安全,还需要让刘备娶了孙尚香并安然归来,难度系数可谓成倍增加。

在诸葛亮的计谋中,执行计谋的人做事要十分精细。他既要有条不紊地执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还要保证锦囊妙计的顺利实施。放眼刘备阵营,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有勇无谋,因此这个人选非赵云莫属。

比如说,在刚开始的时候,赵云要率领手下去采买礼物,把刘备结亲的消息传播出去。这需要他骗过孙权的耳目,还要保证消息的传播速度。正是赵云拥有这方面的专长,才使得孙权和周瑜的计谋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吴国太、乔国老的撮合下,得以顺利与孙尚香完婚。

在执行第二个锦囊妙计时,执行人还需要得到刘备的完全信任,这样他在向刘备谎报军情的时候,才会让刘备完全相信。赵云恰恰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当年在长坂坡,刘备向报告赵云叛逃的人投掷手戟就说明了这一点。结果赵云一报告荆州危急,刘备马上就信以为真,赶快和孙尚香回荆州。

第三,赵云此人骁勇善战,在长坂坡的奋战让他天下闻名。在刘备和孙尚香出走途中,遭到吴军的拦截。他们能够突破吴军的拦截,固然有孙尚香的借势欺人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有赵云在旁边压阵。那些吴军将士见赵云威风凛凛,一副准备厮杀的模样,终究没敢阻挡刘备一行人。

正是由于赵云的能力、性格与诸葛亮的锦囊妙计相契合,才使得诸葛亮的计谋得以成功。刘备不但安然从东吴归来,还娶走了孙尚香,让孙权和周瑜有苦难言。这正是诸葛亮慧眼识人,人尽其才的结果。如果让关羽跟随刘备前往东吴娶亲,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结语:

刘备两次前往东吴阵营,由于有周瑜从中作梗,都遭遇了危险。第一次由于有关羽护卫,周瑜没敢贸然下手,使得刘备逃过一劫。但是那一次只是护卫刘备的安全,有关羽出手就足够了。而第二次去东吴迎娶孙尚香,关羽就不适合担任这个任务了。

因为这一次去东吴,不但要挫败周瑜的阴谋,还要迎娶孙尚香,护卫他们一起归来,难度比第一次提高了数倍。只有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行事,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遍观刘备阵营,只有智勇双全,行事稳重谨慎,又深得刘备信任的赵云堪当重任。最终,赵云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让周瑜的妙计变成天下人的笑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说三国:三二〇 黄皓揽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今河南桐柏县)人,与镇北将军魏延同乡。诸葛亮开府治事后,董厥先后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诸葛亮曾赞美董厥说:“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说谈论,都能思考周密,十分恰当。”后被提拔为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董厥代替陈祗担任尚书令。诸葛瞻(

  • 小展览·大视角 一起探秘大秦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之大在其胸襟气象,在其创立的国家管理体系影响中国后续数千年。帝国史诗的旋律,是一同,是一统。“一”在城内,也在城外;“一”在朝堂,也在闾里。展品夔龙纹大瓦当,出土于泾河北岸,也曾见于古栎阳城和秦始皇陵,甚至远至辽宁绥中姜女石建筑群石碑地遗址。它让人能够想象到宫室建筑是怎样的高大气派,充分传达出秦

  • 【歪评正说三国】刘备诸葛亮的正义与正统,注定是一场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传颂,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名著。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预设了政治立场,也就是以蜀国刘备为正统,基本上站在刘备为正义的一边描写的。这样的写法符合广大民众的一般认知,但这并不符合也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历史发展规律。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 《三国演义》战长沙时,韩玄有猛将魏延,为何还要黄忠出战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有眼无珠的韩玄不知道魏延的能力。 韩玄派黄忠迎战关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黄忠,在长沙城的将领中,实在找不到可以派出的将领。他心中也知道黄忠年事已高,派他去迎战关羽实在勉强。因此,只要有人主动请缨去迎战黄忠,韩玄就会答应他。于是,他的管军校尉杨龄主动要求出战关羽时,韩玄马上就答

  •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国正式进入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对中国之后两千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得到了确立,从此之后,“百代都行秦政法”。“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春

  • 王莽与刘秀,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穿越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土地改革土地国有,平均分配,这项制度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这个和我国现有土地公有制度极其相似。二.货币改革当时财富大都掌握在士族门阀中,王莽果断废除当时流通的“五铢钱” ,重新铸币,这手段不算啥,很平常,但接下来的税收改革就体现了不寻常。三.税收改革王莽下令,颁布五平六控,即宏观调控。 特别是对

  • 秦始皇再活三年就能亲历秦朝覆灭,让秦粉无法说嘴,可惜了|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和他做梦的二世三世直至无穷世的嬴赵家族就被楚人的怒剑屠戮殆尽,子孙连根毛都没剩下。但只要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坐镇,各种宵小绝不敢起异心,即便起了异心,也会被祖龙的铁拳粉碎在萌芽之间。不过,秦始皇公元前210年驾崩,老秦帝国公元前207年崩盘。也就是说,这两件事的时间差仅仅只有3年。这就给了我们足

  • 三国十大谋士排行:诸葛亮只排第六,谁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0徐庶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 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9庞统“出师未捷身先死。”庞统,

  • 诸葛亮有这四大缺点, 就算他能再活20年也平定不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l诸葛亮有这四大毛病, 就算他能再活20年也平定不了天下!一,任人唯亲诸葛亮虽然有运筹帷幄之才,但是在用人上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失误,其中一次就是大家熟知的失街亭。公元226年(魏黄初七年,蜀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太子曹叡[ruì]即位,任命夏侯楙[máo]驻守长安,关中空虚。诸葛亮见有机可乘

  • 诸葛亮五次北伐,目的地都是陇右,为什么不直取关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六盘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陇右”最早约出现于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那么,问题来了,蜀汉丞相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