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说三国:三二〇 黄皓揽权

史说三国:三二〇 黄皓揽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13 更新时间:2024/1/17 10:36:09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今河南桐柏县)人,与镇北将军魏延同乡。

诸葛亮开府治事后,董厥先后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

诸葛亮曾赞美董厥说:“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说谈论,都能思考周密,十分恰当。”

后被提拔为尚书仆射,封南乡侯。

尚书令陈祗去世后,董厥代替陈祗担任尚书令。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之子。

诸葛亮四十六岁时,诸葛瞻出生。

老来得子,诸葛亮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寄予厚望。

蜀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县,写信给哥哥诸葛谨,说:“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他又写了一封家书《诫子书》,送给诸葛瞻,把对儿子的殷殷教诲和无限期望,尽寄情于此书中。

这封家书,文字简练严谨,充满智慧,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将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诸葛亮病死后,诸葛瞻袭爵武乡侯。

诸葛瞻十七岁时,娶刘禅的女儿为妻,授为骑都尉,先后担任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

蜀人都非常怀念诸葛亮,爱屋及乌,加之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深得大家喜欢。

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不管是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的,百姓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搞得什么好事都往他头上堆,过分渲染他的美名,有些名过其实。

在本次提升前,诸葛瞻累迁至尚书仆射,军师将军。

刘禅继位称帝时才十七岁,宦官黄皓整日待在他身边,又善于玩乐,擅长用神鬼巫术欺骗于人,深得刘禅宠爱。

黄皓乘机阿谀献媚,处心积虑往上爬。

诸葛亮担心刘禅年纪尚轻,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认为董允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就委任他为黄门侍郎,负责处理皇宫内部事务。

后来董允任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由于侍中郭攸之性格温顺,不敢管事,基本就是个摆设,宫中之事一直由董允完全负责。

董允常常正颜厉色地匡谏刘禅,多次责备黄皓。

黄皓的官位也因此一直停留在黄门丞上,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

董允去世后,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不再排斥黄皓,甚至互相联络,互为表里,使得黄皓有机会参与朝廷政事,借机揽权。

陈祗病死后,黄皓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更多地参与了蜀国朝政,甚至专秉朝政。

黄皓逐步结党为奸,玩弄权柄,大肆排除异己,连刘氏宗亲都敢贬低。

刘禅的弟弟甘陵王刘永憎恶黄皓,黄皓就在刘禅面前进谗言,离间刘永,让刘禅疏远刘永,以致刘永十多年都不能朝见刘禅。

许多大臣畏惧黄皓的权势,纷纷依附于他。

将军罗宪严谨正直,不愿附炎趋势,黄皓憎恨他,贬他为巴东太守。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今河南偃师市)人

郤正的祖父郤俭在汉灵帝时任益州刺史,为黄巾军所杀。

郤正的父亲郤揖因此滞留益州,在刘焉、刘璋父子经营益州期间,不愿出仕,后投奔刘备,成为将军孟达的营都督。

郤正年幼时,郤揖就跟随孟达投降了魏国,母亲也改嫁他人。

郤正虽孤苦无依,却安于贫困的生活,广泛阅读古籍,弱冠年纪就善于写作,被蜀汉朝廷召为秘书吏,又调任令史,升任秘书郎,官至秘书令。

郤正淡泊名利,到蜀汉宫中任职,与黄皓相互共事三十余年,始终保持平淡关系,不为黄皓喜爱,也不被其憎恶,所以俸禄不超六百石,但也躲过了祸患。

郤正为人淡泊名利,醉心于文学,从两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傅毅、张衡蔡邕等名家所著之散文辞赋,到三国时期各种优秀的文章、论著,凡是当时益州能有的,郤正就加以钻研探讨,几乎全部读过。

他又效仿前代儒者,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东汉文学家崔骃《达旨》的体例,写下《释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淡泊安宁的心境。

樊建、董厥、诸葛瞻统领朝政后,姜维常常在外打仗,顾不上朝中的事情。

黄皓玩弄权柄,诸葛瞻、董厥都听之任之,甚至将就庇护他,不阻止他的恶行,对刘禅的错误也不去纠正,只有樊建偏不与黄皓交好往来。

吴景帝孙休薛综之子、五官中朗将薛珝到蜀汉去访问。

回来后,孙休向他询问蜀汉朝政的得失。

薛珝回答说:“蜀国主上昏乱暗弱,浑不知自己的错误,臣下安身其间只求无过,不思进取,进入其朝廷听不到忠直之言,途经其田野看到的全是百姓都面有饥色。古人说,燕雀处于堂屋之上,子母之间相互嘻乐,认为这是最安定的地方,等到烟囱破裂屋栋被焚时,燕雀仍然怡然自得,不知道马上就要大祸临头,指的就是蜀汉目前的状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小展览·大视角 一起探秘大秦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之大在其胸襟气象,在其创立的国家管理体系影响中国后续数千年。帝国史诗的旋律,是一同,是一统。“一”在城内,也在城外;“一”在朝堂,也在闾里。展品夔龙纹大瓦当,出土于泾河北岸,也曾见于古栎阳城和秦始皇陵,甚至远至辽宁绥中姜女石建筑群石碑地遗址。它让人能够想象到宫室建筑是怎样的高大气派,充分传达出秦

  • 【歪评正说三国】刘备诸葛亮的正义与正统,注定是一场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传颂,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名著。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预设了政治立场,也就是以蜀国刘备为正统,基本上站在刘备为正义的一边描写的。这样的写法符合广大民众的一般认知,但这并不符合也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历史发展规律。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 《三国演义》战长沙时,韩玄有猛将魏延,为何还要黄忠出战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有眼无珠的韩玄不知道魏延的能力。 韩玄派黄忠迎战关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黄忠,在长沙城的将领中,实在找不到可以派出的将领。他心中也知道黄忠年事已高,派他去迎战关羽实在勉强。因此,只要有人主动请缨去迎战黄忠,韩玄就会答应他。于是,他的管军校尉杨龄主动要求出战关羽时,韩玄马上就答

  •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国正式进入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对中国之后两千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得到了确立,从此之后,“百代都行秦政法”。“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春

  • 王莽与刘秀,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穿越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土地改革土地国有,平均分配,这项制度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这个和我国现有土地公有制度极其相似。二.货币改革当时财富大都掌握在士族门阀中,王莽果断废除当时流通的“五铢钱” ,重新铸币,这手段不算啥,很平常,但接下来的税收改革就体现了不寻常。三.税收改革王莽下令,颁布五平六控,即宏观调控。 特别是对

  • 秦始皇再活三年就能亲历秦朝覆灭,让秦粉无法说嘴,可惜了|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和他做梦的二世三世直至无穷世的嬴赵家族就被楚人的怒剑屠戮殆尽,子孙连根毛都没剩下。但只要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坐镇,各种宵小绝不敢起异心,即便起了异心,也会被祖龙的铁拳粉碎在萌芽之间。不过,秦始皇公元前210年驾崩,老秦帝国公元前207年崩盘。也就是说,这两件事的时间差仅仅只有3年。这就给了我们足

  • 三国十大谋士排行:诸葛亮只排第六,谁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0徐庶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 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9庞统“出师未捷身先死。”庞统,

  • 诸葛亮有这四大缺点, 就算他能再活20年也平定不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l诸葛亮有这四大毛病, 就算他能再活20年也平定不了天下!一,任人唯亲诸葛亮虽然有运筹帷幄之才,但是在用人上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失误,其中一次就是大家熟知的失街亭。公元226年(魏黄初七年,蜀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太子曹叡[ruì]即位,任命夏侯楙[máo]驻守长安,关中空虚。诸葛亮见有机可乘

  • 诸葛亮五次北伐,目的地都是陇右,为什么不直取关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六盘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陇右”最早约出现于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那么,问题来了,蜀汉丞相诸

  • 蜀汉第一次北伐,损失为何难以承受?死了11位大将,你看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谡失街亭,北伐功亏一篑,蜀军败回。不止是这一次,后面诸葛亮又陆续发动了四次北伐,甚至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接连北伐,但是无一成功。不过要说最顺利,最接近成功的,还是要属第一次北伐,因为这一战的时机实在是太好了。蜀汉国内日渐兴盛,南方的孟获也被平定,而曹魏正逢多事之秋,诸葛亮倾巢而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