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说三国:三七四 贾充惑主

史说三国:三七四 贾充惑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66 更新时间:2024/1/23 16:00:46

贾充与侍中任恺都被司马炎所宠爱,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重臣。

贾充想独揽朝权,嫉妒任恺,两人矛盾激化,势同水火。

朝中官员见风使舵,选择靠山,各自依附。

一时之间,朝中各种宗派团体林立,众多庞杂,纷乱无序。

司马炎知道了这些情况,在式乾殿宴请贾充、任恺,调和说:“朝廷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臣之间要和睦相处。”

贾充、任恺唯唯诺诺,各自拜谢司马炎,承诺今后一定精诚团结。

但二人心里却以为,皇帝已经知道了他们之间的不和,却并没有责备他们,于是更加肆无忌惮,表面上互相推崇、尊重,内心里的怨恨却越来越深。

有人向贾充献计,设法将任恺从司马炎身边支开,调离出权力中心。

贾充于是在司马炎面前称赞任恺的才能,建议任命他去典选举事。

司马炎同意了,任命任恺为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

任恺在任内选举公平,尽心尽责,但少了见到皇帝的机会。

贾充与荀勖、冯紞等人屡献谗言,诬陷任恺豪华奢侈,使用皇帝的食物器皿,然后让尚书右仆射、高阳王司马圭上奏司马炎。

任恺因此被免官。

后来,有关部门查证,那些御用器皿其实是任恺妻子齐长公主在曹魏时获赐的。

但贾充等人的多次毁谤,还是让司马炎逐渐疏远了任恺。

在山涛的极力推举下,任恺出任河南尹,后又任光禄勋。

贾充一党又中伤指责任恺与立进令刘友勾结。

任恺有识鉴,公事勤奋,恪守职责,在朝野都有声誉,也有不少人为他鸣不平。

尚书杜友、廷尉刘良据理为任恺申诉,结果与任恺一起都被免官。

任恺再次丢官,十分不快,纵情于酒乐,开始真正的奢侈生活,一顿饭用了万钱,还嫌没有下筷子的地方。

司马炎有时也朝请任恺,时不时慰问一下他。

任恺每次也不辩解,只是哭泣。

后来,任恺再次被用为太仆,转任太常。

任恺为侍中时,推荐魏舒为散骑常侍。

到了晋太康四年(283年),魏舒已经官至尚书左仆射、右光禄大夫、开府,加领司徒,接替了逝世的山涛。

司马炎任命任恺为魏舒授官。

魏舒是得益于任恺的举荐而提拔的,此时魏舒已贵为三公,任恺却只任散卿,未登三公之位。

众人都为任恺感到不值。

任恺本人也感到很不得志,忧郁而死,享年六十一岁,谥号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英雄一世,为什么教育出了阿斗这么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无疑是刘备一生的污点,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下,刘备明显不如其他两人。曹操有好几个孩子,虽然不能算作是天才任务,但至少每一个孩子都算学有所成,比如文学大师曹植,喜欢军事的曹昂,再比如年纪尚小的曹冲,从小就表现出了天才的头脑,可是没长大。唯独刘禅,可以说笨的可以,以至于根本扶不起来。刘备对刘禅的教育,为什

  • 三国名将周瑜其实名不副实,排不进一流名将的行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的战绩讲起周瑜被称作名将的依据,一般来说有四个:一是帮助孙策拿下江东六郡,使孙策在江东坐稳位置;二是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奠定三分天下战局;三是击败曹魏名将曹仁,占领南郡;四是谋划益州、二分天下之计;凭借这四项战绩,周瑜可以安稳地跻身一流名将的行列,但是这些战绩有没有水分呢?周瑜战绩分析在孙策统一江

  • 司马迁犯糊涂了?霍去病,卫青为何在《佞幸列传》里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佞幸列传》里,也只是最后一句话提到了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这两个为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有自己专门的传记,叫《卫将军骠骑列传》。如果司马迁是对霍去病和卫青有意见的话,他也应该在这篇传记当中提出来,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丝一毫的证据。这说明了《佞幸列传》中的顺嘴一提,真的就是顺嘴一提而已。

  • 他武比白起,文比张良,近似半个神仙!突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他是绝对很奇异的存在。一般古代比较厉害的人,外貌都和常人不一样。曹操就是鹰眼,这种人心狠手辣,而刘备耳朵很大,胳膊很长,刘备的胳膊可以到膝盖的位置。而鬼谷子外貌更不一般,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鬼谷子非常人的外貌,就注定了他不一般的存在。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

  • 托孤之前只是后勤官,地位不如法正,这真的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托孤之前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之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很多人说,诸葛亮其实在刘备托孤之前没什么存在感,然而三国志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是“义同君臣,恩犹父子”,民间也有桃园三结

  • 三国顶级谍战,风起陇西弱爆了,电视剧永远拍不出历史的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黄龙二年(230年),一个叫隐蕃的青州人从曹魏叛逃到东吴。最初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孙权的重视,哪个国家不出几个叛徒呢?或许因为犯了什么罪,又或许是怕受到什么牵连,总之这种事情并不罕见。然而没过多久,孙权却收到了一封上书,而作者正是隐蕃。他在上书中自称叛魏归吴是出于道义,为此不惜抛家舍业,而且他还胸怀锦绣

  • 重磅推荐|《不一样的楚汉争霸》有声书隆重上线,限时免费收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风起云涌的楚汉争霸,处于下风的刘邦在张良、萧何等人的辅佐下,通过广泛吸纳人才,重建制度,打造出一支极具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推翻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神项羽。这样一个出身平民、崇尚侠客精神的人,为何能反败为胜?作者潜入历史深处,用经济学视角,生动还原了刘邦和项羽两大军攻集团的生死较量。《不一样的楚

  • 史说三国:三七五 西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步阐一家,自父亲步骘开始,经过兄长步协,到步阐为止,两代三人在西陵(今湖北宜昌市)经营了四十余年。步阐仓促之间接到调离西陵的命令,感到惶恐不安,担心自己有什么过失,又害怕是有人在孙皓面前诬陷,对自己不利。九月,步阐惶急之下,举西陵城投降晋国,将兄长步协的两个儿子步玑、步璿,送到晋国的首都洛阳当人质。

  • 三国名将之中,谁的箭术第一?并非是吕布,而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涌现出了许多名将。这些名将除了使用各种长短兵器上阵杀敌之外,几乎人人弓马娴熟,可以远距离射杀敌人。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么众多三国名将之中,谁的箭术数第一呢? 辕门射戟忆吕布 提到三国中的箭术,三国迷们首先想到的是吕布辕门射戟。吕布辕门射戟的确体现了他的超凡箭术!袁术派大

  • 汉朝一把尺子出土, 终于知道九尺的关羽到底多高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身材高大在古代确实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是在人群中更为亮眼,而且在古代打仗也更为重要。在古代战场身材高大的将军,往往有着更充沛的体力和更远的攻击范围。东汉末年,三国东晋,英雄豪杰辈出,名将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武圣”关羽,在历史上的粉丝中知名度相当高。书中记载,他身长九尺。但是这个尺究竟是多少厘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