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和颜悦色聊李牧 冯唐七老八十怼 一句 皇帝恼 你不给我面子

汉文帝和颜悦色聊李牧 冯唐七老八十怼 一句 皇帝恼 你不给我面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4/1/17 18:06:04

汉朝,汉帝时期。

有一回汉文帝乘车路过冯唐任职的官署,见到了当时还担任中郎署长的冯唐,就很好奇,问他说,你看你老人家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在做郎官呢?

[var1]

你的老家在哪儿呢?冯唐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后来他的爸爸移居到了代地,也就是汉文帝早期的封地。汉朝建立之后,冯唐又迁到了安陵。

[var1]

冯唐很孝顺他的父母,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事儿,因此而很尊敬他。汉文帝就和冯唐唠嗑说,我在代国的时候,曾经和尚食监(专门负责皇帝的饮食)高祛,我们两个聊天儿,曾经聊到过赵国的将领,齐。

[var1]

据说这个人很有才能,还讲到了他的巨鹿之战情形。现在我每当吃饭的时候,我的心思都在巨鹿这个地方。不知道你老人家知不知道李齐这个人呢?

[var1]

冯唐说,他那个人怎么能和廉颇李牧的才能相比呢!汉文帝问为啥呢?冯唐就说,我爷爷在赵国的时候,就曾经担任过一个小官儿,当时和李牧感情很好。而我父亲从前也做过代国的丞相,和赵国的将领李齐也很好,所以都知道他们的彼此的为人。

[var1]

汉文帝听了冯唐的唠嗑,很高兴拍着大腿说,哎呀我怎么就不能让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给我当将领呢?我要是有了他们,我还用得着担心匈奴吗?

冯唐说,臣在下斗胆说一句。陛下就是今天得到了廉颇和李牧,估计也不会起多大作用!

[var1]

汉文帝非常生气,怒气冲冲的转身走了。过了很久,又思想过味儿来,又把冯塘找来说,你这个人,为什么要当众这样说我呢?难道我不要面子吗?你就不能在没人的时候再说吗?冯唐连忙磕头说,可是我这个人太粗俗,粗鄙,说话太直的缘故,不知道皇上爱面子,犯了这个忌讳,请皇上宽恕吧!

[var1]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原文片段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仅存“两个半”的孔子家庙,“半个”在青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据《云间志》《青浦县志》等志书记载,隋大业二年(606年),孔子三十四世孙孔贞为苏州长史,奉孔子衣冠环壁葬此。元至正间(1341—1368年),里人章弼继等建孔宅书院,以待学者。明万历间(1573—1620年),郡守贾待问等立碑,修衣冠墓。清康熙六年(1667年),增建大殿、退省斋、碑亭等建筑,并刻

  • 益阳新塘坡战国墓发现自名铜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新塘坡一号墓 M1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74°。墓上部已被毁。墓口长2.56、宽1.44—1.5米;墓底长2.56—2.62、宽1.46—1.5米,残深3.7米。墓壁先微内收呈斜坡状,近墓底外撇,墓底略大于墓口。南、北两侧墓壁各有两道枕木槽,枕木槽底宽0.32—0.38、高0.48—0

  • 蓝山五里坪新发现战国晚期楚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7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蓝山县捷讯皮具城项目剩余征地范围内抢救发掘古墓葬43座,包括13座砖室墓和30座土坑墓,出土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银器等遗物270余件(套)。此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在墓群中新发现了6座战国晚期墓葬。现将墓葬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墓葬形制

  • 赵国本可以统一天下,可赵武灵王的儿子做了件蠢事,导致国家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是怎样穿上裤子的[var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梦想着,称霸诸侯,一统天下。到战国中后期,最有希望能统一中国的是赵国跟秦国,而最有希望的是赵国,赵国通过改革变得强大要早于秦国,可惜的是赵国制定的统一计划还没来得实施,发生了一件事让赵国走向了衰败。这件事就是赵武灵王在沙丘宫饿死了,而饿死他的却是

  • 皇太极忽悠崇祯杀心腹大患,无名小卒没‘荆轲刺秦王’但报仇雪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不知道袁崇焕究竟是得罪了谁,但必定是被奸人所害。他深信不疑袁崇焕说‘只要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人足以守住山海关’,但没人给他哪怕一分钟喘息的时间。自打皇太极忽悠崇祯杀了袁崇焕,崇祯帝就成了末代皇帝,距离明朝灭亡开始了倒计时。他佘义士管不了那么多,只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来替冤死的主子讨回公道

  • 康熙来到孔子墓前,看见碑文迟迟不跪,大臣遮住一字后,立刻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一直讲究的就是君臣、父子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也向我们表明了老师在中国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尊敬师长,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老师是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他们对我们整个人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丝毫不亚于我们的父

  • 康熙祭拜孔子时看见碑上的字,迟迟不肯跪,大臣遮住一字他才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康熙,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有很多影视剧都有他的身影,在康熙身上发生过很多趣事。[var1]说起孔子和康熙,肯定会有人觉得有问题,一个是春秋时期的人,一个是清朝人,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联,为何还能出现趣闻轶事呢?[var1]康熙对儒家学说十分推崇,因为儒家学说对于每个统治者来说都是有帮助的,因为

  • 七岁而为孔子师——《三字经》里的典故丨文兴书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var1]项橐 (xiàng tuó),春秋时期莒国 (今山东日照)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 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战国策 ·秦策五》: “甘罗 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

  • 诸葛草船借箭,为何魏国谋士如云却没想到用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草船借箭让我们来看看草船借箭的整个故事背景!曹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平定江东。结果,孙权坚决抵抗,赤壁之战爆发。曹操在这场战争中的实力更强大。然而,曹操的大部分军队都是北方人,不太擅长水。荆州擅长水战的将军被曹操误杀。因此,曹操不能直接接过东吴。他只能看着河流叹息,先训练水军。曹操打不过

  • 项羽一直以少胜多,为何垓下之战不行了,他真的打不过韩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引子:项羽与韩信,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两颗将星。两人均擅长以少胜多,且在军事生涯中,都未尝一败。在垓下,两人进行了一场宿命的对决。这场战争,将决定西楚与大汉的未来。结果,项羽打输了,西楚就此灭亡。是项羽不如兵仙韩信吗?我们看看这场战争的因果。[var1]正文:在上一篇里,项羽打算游说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