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凉史·凉州学·十六国·前凉·士族北上·西北胜族——武威历史名人

凉史·凉州学·十六国·前凉·士族北上·西北胜族——武威历史名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2/11 18:00:05

原籍陈留江氏家族,在江琼时流寓武威郡。江琼原受学于魏晋书法大师卫觊,“善虫篆训诂”(《魏书·术艺·江式》),是书法和古文字学家。其家族成员“避地河西,数世传习,斯业不坠”(《魏书·术艺·江式》),其可谓西北的学术世家。

原籍京兆杜氏家族,杜耽逼避乱凉州落籍武威郡,著名经学家杜预的后人,之后的杜骥,杜氏家族流落凉州者甚多,他们到凉州后致力于传播经学,杜氏一脉,后来名流辈出,杜耽家族中,唐朝的杜甫、杜牧均出自这一脉。

原籍广平程氏家族,是著名的法学家族;程骏避乱落籍凉州,后侍奉北魏,子程元继、程公达、程公亮、程公礼,并无官。程公义,都水使者、武昌王司马、沛郡太守。程公称,给事中、尚书郎,学术颇丰。

原籍河东裴氏家族,是著名的文学家族,与琅琊王氏齐名,裴慬避乱凉州,裴茂之子裴徽的子孙大多在凉州为官,所以号称西眷,裴慬从河西返回河东郡,居住在解县洗马川,号洗马裴,此二房一个排第一、一个排第二,他们学术也颇丰。

原籍陈郡谢氏家族,是著名的六朝世家大族,落籍凉州的谢艾本出自陈郡谢氏,他著书立说,他常自比诸葛亮,作战勇敢有机谋,诗文也很有名,学术颇丰,六朝时期的和他同宗的谢氏家族风云于东晋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原籍弘农杨氏家族,杨和、杨钦落籍武威郡后,也为前凉张氏出力不少,博通经史,其后裔杨叉,仕北魏,北魏凉州大都督,金城、魏兴二郡太守,清水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赠淅州诸军事、淅州刺史。

原籍河内常氏家族,著名的学术世家,常珍因世乱遂居凉州,后裔世代称武威郡望。其后裔常爽,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讳侯,五经百家多所研综,州郡郡礼命皆不就。常珍、常爽家族在凉州经历了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最后归于北魏,对复兴北魏都平城的教育事业有过重大贡献,其可谓西北的学术世家。

原籍南阳阴氏家族,东汉阴纲(阴丽华家族)之孙阴常落籍武威郡,其后裔阴预、阴袭父、阴兴、阴充、阴澹家族一直追随前凉,皆通五经百家,为西北著姓,阴华、阴仲达、阴周达、阴铿更是了得,尤其阴铿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同出武威郡的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指李白)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刻意贬低李白不如阴铿)。” 杜甫在《解闷十七首》自称是:“颇学阴何苦用心”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

原籍河内司马氏家族,西晋司马顺,遭晋武帝贬斥,流放武威郡,这一支武威司马氏后仕北魏,另一支司马保,晋乱出奔凉州,因家焉于武威郡,北魏平姑臧,司马保家族和司马顺家族徙居于云中,其自序云尔,而后司马兴龙,魏鲁阳太守,司马子如,拜太尉。

原籍赵郡李氏家族,武威李氏本为前凉李伟之后、其中北凉后妃李氏,沮渠牧犍的嫂子,正是这一支,李伟与赵郡李系乃是同宗,李顺与崔浩不睦,李顺后被追赠凉州刺史。

原籍彭城刘氏家族,武威刘氏本为楚元王刘交之后;十六国前凉的刘肃、刘浑、刘眪学术颇丰;南北朝的刘璋;北魏贾思伯夫人刘氏;而后的隋末大凉政权的刘意、刘和均是来自这一脉,可谓源远流长。

凉州原有的著名学者有段承根、宋纤、郭荷、郭瑀、祈嘉、索绥、宋庆、阴兴等等,可谓人才济济,尚儒政策、西北敦厚的民风和尚武精神结合起来,产生了一批“兼资文武”的将领和著名的门阀世家,部分如下:

本籍晋昌唐氏家族,前凉张轨女婿唐熙,前凉晋昌太守,驸马都尉,娶前凉张轨之女,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北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侍奉北魏,这一支就是唐朝名称唐俭祖上,唐俭后裔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寅,他长以晋昌唐寅落款,正在于此。

本籍休屠独孤氏家族,独孤伏俟武威郡休屠人也,侍奉前凉张氏,而后其后裔去往武川,就是独孤信祖上,独孤氏在北周叱咤风云,后来独孤信的长子独孤罗又做了凉州总管,儿子独孤纂,武威郡公,凉州总管,袭爵赵国公。独孤武都,姑臧县公。独孤开远,西平郡公。独孤开明,敦煌郡公。独孤开彻,西海郡公。

张轨招贤纳士(图片拍摄/制作:武威大马文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埃克苏博物馆照明项目 | 山西博物院: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山西博物院项目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 是首批 国家一级博 物馆 、 中央地方共建 国家级博物馆 培育对象 ,也是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多次更

  • 长平之战之时,齐国有怎样的盘算,使得他们没有借粮给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齐国显然有自己的打算,首先,长平之战爆发之前,秦国跟赵国的实力都是远超于齐国,齐国也不想要掺和进去;其次,秦国在外交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在长平之战以前,齐国由于“五国伐齐”而元气大伤,国力有所衰退,没有了能够跟秦国相抗衡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国是那时关东六国里面唯一的还拥有强大实力,可

  • 战国秦长城临洮段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天,验收组认真询问了工程建设和项目实施期间的情况,对项目内容进行了现场查验,并逐项查阅了工程档案资料。随后召开了验收会议,验收组和项目代表听取了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地勘等参建单位的自评报告及工程运行情况,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作出了客观评价。验收组经过认真讨论研究,认为该项目已按合同约

  •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这六国的国君都有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韩王韩安:第一个亡国者,遭遇流放,受国人叛乱牵连而死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内史腾进攻韩国都城新郑,末代国君韩安抵抗不住,无奈投降了秦军。秦王嬴政把韩安囚禁在了陈县(今河南淮阳),四年后,新郑爆发了反抗秦军的叛乱,韩安因此受到牵连,被秦王嬴政处死。赵王赵迁:第二个亡国者,遭遇流放,凄惨离世公元前2

  • 微史记 | 张涛谈“孔子在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什么时候传入美国的?美国人眼中的孔子是什么形象?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张涛对这一课题有很深的研究,曾出版《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和《来自异国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国》两本相关著作。本期“微史记”周刊请到张涛教授,为我们答

  • 卧牛斋主都兵剑先生解读《论语》:孔子的“刑罚观”对儒学所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纲解纽,

  • 【话说秦朝】第二回 吕不韦计献爱姬 始皇帝初登大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上回我们说到,异人去吕不韦家里喝酒,趁着酒醉调戏吕不韦的爱姬,正被刚出房门的吕不韦撞见。吕不韦上前抓住异人的手,大喝一声:“你敢调戏我的爱姬吗?”异人被这突然的一声呵斥,惊的酒猛醒了一半,连忙下跪磕头请求原谅。吕不韦本就是个重利的商人,冷笑道:“你我认识多年,我把你当做知己,你不应该这样

  • 朔县战国秦汉墓若干文物与墓葬断代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文物》 1994年05期黄盛璋[var1]《文物》1987年第6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中,不少器物有铭刻文字,如印章、铜器、漆器,以及货币等,还有一些陶文。这些铭刻对于墓葬的断代、墓主身分、国别的考证,都具有重要价值。《简报》将墓葬时代定为从秦到东汉末,并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点,分为六期。

  • 秦国最初只有200万人,后来的百万军队,到底是怎么养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关于秦国军队数量的问题,一直有较大的争议 ,也一直有很多种答案。[var1]我们先来看看秦国人口,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商鞅曾说过秦国目前只有200万人口。当然这是电视剧中,只是做一个参考。秦国最开始人口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那么秦国后来号称百万军队,到底

  • 弟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孔子为何提出严厉批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点是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是“宗圣”曾参之父。一天,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孔子要他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和追求。子路抢先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子路的志向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