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也许是物极必反的缘故,晋国在成为春秋霸主的同时,也成了灭亡的开始。晋文公虽然开创了一个霸主时代,但晋国众卿的崛起也随之而来,当年一心辅佐晋文公的人,后来都成了灭亡晋国的阴谋家的祖先。
晋国的内部挺有意思,他们的卿家轮流坐庄,就是不让国君做大。刚开始国君还有所反抗,到了后来,就完全成了傀儡和摆设。
即便如此,晋国还是有秩序的,就是大家在众卿中选一个话事人出来,代替国君的角色,发号施令。但这个话事人(正卿、中军将)并不是长久的,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人,大家轮流来做,有点儿像现在的选举和换届。
[var1]
[var1]
总的来说,为了维持晋国的霸业,正卿要领导各卿,让大家团结起来,共谋利益和发展。如果大家一盘散沙,晋国的霸业肯定会随时终止,这对大家都是不利的。所以,晋国“众卿专政”的时代能持续那么久,就是这个原因。
但正卿的位子到了一个人的手里后,这一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个人就是“六卿”之一的士鞅。
士氏,其先本是周王室的人,周宣王中兴的时候,将大夫杜伯杀死,其子隰叔逃到了晋国,为士师(一种官职),便以士为氏。士氏的名人有:
2、士会,士蒍孙,官职正卿;
3、士匄,士会孙,也官职正卿;
4、士鞅,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又称范鞅、范献子,晋国范氏家主之一。
士鞅先前曾落难,他鼓动栾氏的栾钺一起攻打秦国,结果栾钺战死,他却安然无恙的跑了回来,于是栾氏怨恨士鞅,士鞅逃往秦国避难。
栾氏家主栾黡死后,士鞅才回到晋国,跟着父亲士匄(范宣子)历练。士匄做正卿期间,士鞅公报私仇,诬告栾氏谋反,栾氏家主栾盈被驱逐出晋国。后来,栾盈在齐庄公的支持下,真的谋反了,士鞅趁机彻底铲除栾氏。
魏氏的魏舒任正卿后,又铲除了晋国的宗室:祁氏和羊舌氏,但士鞅和荀寅(中行寅)一点儿好处没捞到,于是范氏和中行氏对魏氏不满。赵氏和韩氏是世交,所以后展为范氏、中行氏和其他四卿的对抗。
魏舒死后,士鞅凭借其多年的苦心经营,成为正卿。士鞅上台后,野心膨胀,想独霸晋国朝纲,干了很多只顾自己利益的事儿,这引起了其他几卿的不满,互相抵触,于是晋国不再像以前那样,政令一体,连诸侯都不知道该和晋国哪家建立外交了。
士鞅还想借晋国的躯壳建立自家的威望和霸业,结果闹了个乌龙,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昭陵之盟。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行氏和范氏狗咬狗,导致大家不欢而散。士鞅目的未达成,反而令自己颜面扫地。
士鞅使六卿的表面团结被打破,加速了六卿的兼并,也加速了晋国的灭亡。士鞅死后不久,晋国六卿就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最终范氏和中行氏被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