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陕菜•食话】吴起“风干羊肉剁荞面”

【陕菜•食话】吴起“风干羊肉剁荞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62 更新时间:2024/1/22 19:25:40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吴起,本是人名,战国时期名将,1819年,清朝在靖边县首次设立吴起镇,相传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吴起而命名。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此会师,结束长征。1942年,设立吴起县,后改名吴旗县。2005年10月19日,又更名为吴起县。

[var1]

吴起县人不多、地很广,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30来人,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近50亩。这样的情景,可以想见耕地面积分量不大,但发展林牧业得天独厚,于是,这里过去大量放养羊子,如今舍饲养羊的规模也不小。羊多、品质也好,所以羊肉就多而好,也就很会吃羊肉。

[var1]

吃羊肉,见的是现宰现吃,但还有一种别具风味的吃法,那就是“风干羊肉”:新鲜羊肉吃不完的、或者是为了贮存、或者是为了寻求另一种滋味,于是把新鲜羊肉自然风干,之后的一段日子里,随时炖煮饕餮。较之新鲜羊肉,“风干羊肉”自有它独特的风味,经过秋冬的阴干,肉中的水分散逸,留下的都是精华。之后再与水结合,便取得另一种极佳的口感,更加筋韧、更加纯粹。做“风干羊肉”,一是羊肉资源充足,二是自然的地域辽阔与凉风顺畅,这条件吴起都具备,这里本就海拔较高,黄土高原的风,在时间的流淌里,成就了吴起上佳的“风干羊肉”。

[var1]

荞面,当然是荞麦粉身碎骨后的形状,这里广种荞麦,荞面成为日常口粮与风味小吃主干也就自然而然。荞麦本身的营养价值与食疗作用早有定论,所以直到粮食相对充裕的今日,依然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和嘴中香。陕西的北部,包括陕北和“渭北黑腰带”区域,广种荞麦,并且都把荞麦吃出了花---荞麦花很清丽淡雅,陕西民间有谚语“荞麦地里刺荆花,别人不夸自己夸”,意思大约是原本更有价值的荞麦静静地以素颜示人,而杂草却要显摆。

[var1]

荞面的质地较为粗粝,粘合感不强,所以比较小麦面,它所能成就的面食,一定是从自身资质出发,制作方法不像小麦面那样恣意。这其中最多的是压饸饹,其中原因就是把相对松散的面团经过挤压而紧致成型。吴起人当然也这样做,但“饸饹”与面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毕竟面条的口感更好,吃起来似乎更上档次,所以这里的人们在很多时候是用荞面擀面条的。

[var1]

荞面擀面条,也许现在会掺一点白面,以前可供掺和的肯定不多。那么相对纯粹的荞面面条,在擀制和切制的时候,就有了它的局限性---

一是不可能擀得太薄,毕竟是“粗粮”,内部结构和性征都粗疏一些,为了之后的水煮不糊塌,所以必须擀到一定程度即止,也就是面片比起常规的面条要厚很多,注意这可不是口感的追求,几乎纯粹就是“安全”的考虑。所以,“剁荞面”的面片,本身是比较厚的。

[var1]

二是切制的办法必须独特。面擀出来,怎么变成条,一般的办法就是“切”---面片叠垒,一手摁住,一手执刀下压,一丝一缕即成;另一种是“剺”,这是陕西人做面的独特方法,也就是整张面片摊开,用擀面杖压着,切面刀顺着擀面杖,由近及远划过去,是为“剺”。陕西有一种风味面条直接就叫“刀剺面”,这几年很有名气。这基本上就是把面片变成面条的手法,或切或剺。

[var1]

但荞面脆弱哦,经不起叠垒,三折两窝的可能就影响质感了,所以不大适合切,也不适合剺。怎么办?难为这里的人们想到的办法---“剁”---一般把稍微用力的用刀分割东西,称之为“剁”。既然不能切也不能剺,那咱就“剁”吧----

[var1]

剁荞面可不是剁肉剁骨头,那得细法点,得保证出来的面条均匀,还得便于操作。于是这里的人们发明创制了剁荞面的专用刀----二尺来长、巴掌宽窄的一把横刀,两头各有手柄,这是剁荞面最佳的工具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把刀,看看“剁荞面”的美妙画面----

干净利索的主妇,擀好面片后,飒爽地双手执起那把刀,人在案板边稳当地站定,之后稍微躬下身腰,从面片的远端开始---剁面---眼睛就是尺子,手下就是规矩,掌握好宽窄与平直,一条一条的面条被剁下、再顺势前推,这面条就脱离了面片。如此反复,倏忽间,案板上那一大片面片,便变成了面条。

[var1]

剁荞面的画面感太强了---两手紧握横刀,手起刀落,刀刃剁下面条和撞击案板的声音敦厚、连贯,当当当,如有音符相佐,节奏连贯分明,十分悦耳动听;再看那主妇,满脸雅静正念,双手坚定而灵巧,前倾的身腰随着节奏俯仰,而那站立着的双腿,也在踮脚踩踏、膝腿屈伸;侧面望去,感觉在轻巧柔曼起舞,而伴奏乐曲就是那“当当当”的撞击声。这时候的女人,即便是姿色平平,也一定是无比动人的,那是劳作的欢畅,更是爱意的流淌......

[var1]

荞面剁好了,下锅,三番两滚、点水搅拌,不大功夫,这“剁荞面”便会被盛放在蓝花瓷碗中,端上炕头的饭桌,那里是饥肠辘辘、期盼已久的老人娃娃,当然,还有那最“受苦”的当家人。

哦,那风干羊肉,更早的时候,已经炖煮得香味四散了。关于炖羊肉,陕北西北部的人们最精于此道,那么好的羊肉,那么好的地椒草,再在耐心的煎熬下,已然肉醇香了。

[var1]

那就结合吧!你可以把羊肉连肉带汤舀一大勺浇在剁荞面上,拌两下就喝汤、吃肉、咥面,三个动作顺序大致如此,都是舌尖的盛宴。你也可以舀一大碗羊肉羊汤,之后把面条挟取进来,然后也是上面的程序,这样的吃法更奢侈些,当然也更舒展些。但不管怎样吃,都是羊肉与荞面的结合,是脂肪与碳水的融合,是美味的美上加美,都是自然的馈赠与人们劳动成果的恩赐与享用......

[var1]

这一碗“风干羊肉剁荞面”,真真切切地在八十多年前有了红色记忆,初到此地的革命先辈们,尝到这一碗美味,味蕾肺腑为之熨帖,而心头荡起的,更是对这一方热土的热爱与赞许。于是,这一碗面,也有了“长征第一面”的莫大荣耀。

[var1]

吴起,在过去是个苦焦之地,曾经经济落后,生活清寒。可如今已是换了人间,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之石油能源的开发输出,让这里已然变作富庶之地。但,“吴起风干羊肉剁荞面”还是这里的美味,只是已经由昔日的牙祭,变作今日的随时可以大快朵颐的特色美味,更是款待宾朋的必然选择。

[var1]

人间风云变幻,美味飘香千年。这一碗好滋味,滋味还是那么好,而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的有滋有味......

作者张同武简介

张同武,西北大学毕业,政府机关供职。业从事学创作,涉猎散文、杂文、评论、剧作、诗歌等,出版有散文集《未央桥畔》,另有文章逾百万字见于国家级及省、市报刊、网络。曾获全国性征文特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及其它文学、戏剧、新闻类奖项数十次。曾参与有关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受聘中国西部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知识产权讲师团讲师等。近年侧重饮食文化散文写作,在《美文》杂志、《澳门月刊》等开设专栏。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小陕推荐

End

编辑 | 安娜 主编 | 安娜

图片 | 张同武

如需转载本文 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 | 刘陆训团队 |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西安旅游协会、北京陕菜协会

联合运营:陕西省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战略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精品酒店联盟、长三角紅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合作媒体: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网络大V自媒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国第三次灭陈国后,为什么就不让他复国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陈惠公十五年,吴国公子光伐陈,夺走了胡、沈两座城池。陈惠公二十八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陈惠公也在这一年去世,由他的儿子陈怀公即位。陈怀公元年,攻破了楚都的吴王在郢都召见陈怀公。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陈怀公自己都没想到,吴国竟然可以发展得这么快,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打败强大的楚国。所以,对于吴国

  • 这是史上最毒的一条计策,没有之一,把吴国算计到兵败国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越国和吴国,勾践和夫差,那可谓是世仇啊。吴国阖闾也就是夫差的父皇为了征服越国御驾亲征,结果死在了战场之上。勾践对于夫差可谓是有杀父之仇,因此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狠狠的羞辱了勾践三年,这才把勾践放回了越国。[var1]但是祸不单行,勾践回到越国之后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越国大部分土地被淹了,百

  •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而不叫“冬夏”之类的?[var1]孔子影视剧照第一,“春秋”一词出自于孔子修订过的史书《春秋》。这本史书记录了东周时期,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前后一共242年的各种大事。这个时间段,和历史上认定的东周前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时间大致吻合。因此

  • 陈国为什么这么惨,被楚庄王灭了一遍后,又被楚平王灭了一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楚国说是来帮忙平乱,结果却把陈国给灭了。后来,虽然楚庄王恢复了陈国,还让自己当上了国君,但是不管怎么看,自己都矮人一等,永远都只能活在楚庄王的阴影之下。现在,楚庄王死了,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楚国的控制。所以,楚庄王去世之后的那几年里,楚国和陈国经常打来打去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陈哀公上台,当

  • 【文化山西】一只“神鸟”从晋国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生于三千年前的晋国,仪态雍容,气度不凡,明目炯炯,似乎还在回望那怀柔众邦的开疆岁月。而今,历经涅槃,与时代同辉。三晋滥觞,且听凤鸣。近日,“且听凤鸣——鸟尊的前世今生”专题展在山西博物院拉开序幕,让我们与鸟尊来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寻味晋文化的魂与根。凤凰涅槃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晋侯墓,有

  • 吕不韦富甲一方,为何却要将自己心爱的女人送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在秦昭襄王时期,赵国有良将廉颇两度击败秦军,秦国不得已,送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入赵国为人质。异人乃是安国君的妾室夏姬所生,为庶出,因而不受重视。到了赵国之后,赵人对他更是加紧防范,不会重用。异人在赵国的生活十分困窘,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担忧。吕不韦是卫国的大商人

  • 常识 | 春秋战国时期(第8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常见考点】1.时间:春秋2.地点:柏举(

  • 日本战国斗争,竟然是村与村之间的械斗?你是不是瞧不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外国,你首先想到的会是哪个国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日本。日本这个国家,与我国的关系,用一两句话大概是无法表达清楚的。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被称为“村与村械斗”的日本战国战争吧。一说其战国,我们想到我们的战国时代,那是确确实实的战争,国与国之间进行的残酷战斗。但是,你如果拿我们战国的事件和日本战

  • 抗疫不言“廉颇”老,还看义渡“老宝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老战将”王朝清跟疫情有关的活儿都能干王朝清,今年74岁,是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伏牛溪社区一名退役军人、党员。他曾是保家卫国的光荣战士,服役期间不幸腿部受伤导致残疾。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壮志犹在,成为了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守门老将”。[var1]“书记,你尽管安排我,我就是打杂的,跟疫情有关的啥活

  • 西藏人出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新疆人的下联绝了,真工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自然涵盖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现在拥有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中,有很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和汉人进行过多次的融合,这些人类历史因素的融合自然造成了文化的交流以及文化的认同,于是,很多各民族之间共有的文化就逐渐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中有一种最通俗易懂的对联文化就传承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