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湖南益阳新塘坡战国墓发现自名铜戟

湖南益阳新塘坡战国墓发现自名铜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4/1/22 23:18:09

[var1]

新塘坡一号墓

M1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74°。墓上部已被毁。墓口长2.56、宽1.44—1.5米;墓底长2.56—2.62、宽1.46—1.5米,残深3.7米。墓壁先微内收呈斜坡状,近墓底外撇,墓底略大于墓口。南、北两侧墓壁各有两道枕木槽,枕木槽底宽0.32—0.38、高0.48—0.76、进深0.1—0.19米。未发现棺椁痕迹。墓内填原坑浅红褐色网纹红土。随葬器物置于墓底南侧。包括陶鼎2件、陶敦2件、陶壶2件、陶豆3件、陶盘1件、陶勺1件、铜剑1件、铜戈1件、铜砝码1套。葬具及人骨架不存。这座墓规模不大,随葬品也只有两套鼎、敦、壶、豆,墓主身份应属于最低等的贵族(下士)。

[var1]

M1出土铜剑、铜戟

铜戟出土时与铜剑、砝码在一起。铜剑断为三截,剑身直立。从其出土状况来看,可能为椁室腐朽塌陷时椁顶板砸下所致。铜戟长26,援长15,胡长13厘米。援略为上扬,前部稍宽,隆脊,两刃前聚成锋,长胡,胡上有两个长方形穿一个半圆形小穿,长内,内上有一长方形横穿,且方内三边出刃。掾上阴刻有铭5字,释文作“陈慨一耑”。

[var1]

铭文为典型的战国楚文字,第一字从陈从土,即“陈”。第二字从既从心,即“慨”。“陈慨”为器主之名,第三字“一”疑为“之”字漏刻笔划。第四字“耑”是古“端”字,“端”可读为“彫”“鵰”,指雕饰。[1]另外,“耑”也可以读为“短”,“耑”“短”音近古通,战国文字多有“耑”读为“短”之例。第五字为“”,从丯从戈,戈是义符,丯是声符,“戟”在古代亦名“孑”,“孑”“丯”古音相同,故而”当释作“戟”。[2]东周时期南方流行“多戈戟”形状与“丯”更为接近。

“耑戟”读作“彫戟”,指雕饰之戟,而新塘坡1号墓所出土的铜戟并无雕饰痕迹。“短戟”一说或更为可行,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遣册载有“一耑(短)戈”疑是便厢出土的一木戈,有学者根据戈的长度对比,指出“短”疑指戈的形制,指铜戈长度。[3]“短戟”疑也是指戟的形制。

戟是一种复合兵器,一般由戈、矛组合而成,而新塘坡M1出土的青铜兵器仅存戈,未见矛刺,然此兵器自名“戟”,即确当为“戟”。在楚文化区域,还流行一种多戈戟,考古发现有不少双戈戟、三戈戟是不带矛的情况,如侯乙墓出土自名为“戟”的三戈戟不带矛刺。此墓保存完整,排除了铜矛和无内戈被盗的可能。因此我们大胆猜测这件铜戟最初应当是有配套组合的铜矛或铜戈,后来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在这座墓中被当成了铜戈来使用。

注释:

[1] 参阅宫肇南:《两周兵器自名“戟”字汇释》,《文献语言学》第七辑。

[2] 参阅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

[3] 参阅蒋鲁敬:《战国楚墓出土遣策所记的兵器“戈”》,《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七辑。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责编:韩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乐·土”展览 | 小盗龙、孔子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辽宁省博物馆)01小盗龙小盗龙是发现于辽宁朝阳的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它的体长50-90厘米。小盗龙全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并且在前后肢和尾部都长有不对称的飞羽。当它从高处跃下的时候,前后肢会形成两对翅膀,因此被称为“四翼恐龙”,古生物学家据此推断,恐龙到鸟学会飞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四翼阶段,

  • 国学经典:翩翩战国四公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末期,齐、楚、赵、魏、韩、燕、秦七国鼎立,百家争鸣,名士频起。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看到过很多关于这个时期的人物及故事,比如说《大秦帝国》、《芈月传》等影视作品,勾起了我们对于这个时期人物故事的浓厚兴趣。说到《芈月传》,就不得不提一下黄歇这个人物了,真的是很多女生的白月光,谦虚有礼重

  • 《秦时明月》天明的三位父亲:养父嬴政,生父荆轲,师父盖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生父:荆轲[var1]荆轲在《秦时明月》中出场只是停留在回忆当中,当初他赶赴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刺秦的路上遇到骊姬,两个人一路相处逐渐生出感情,还怀了孕,这就是后来的天明。养父:嬴政[var1]嬴政作为第一个大一统中国的皇帝,号称秦始皇。他统一后建立秦朝,之后他就开始掠夺天下的所有东西,当然也包括女人

  • 孔子这样建立“诗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左传》记载,城濮之战前夕,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预感此战意义重大,因此,在出征前他与群臣慎重讨论三军元帅人选。这时,老臣赵衰推荐了郤縠,他的理由是,此人“说礼乐而敦诗书”,即“喜爱礼乐,笃好诗书”。这是因为,礼乐是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喜欢礼乐的人道德就好;诗书是政治经验的宝库,熟读诗书就有学问、有智慧

  • 楚庄王、晏子、司马迁…谁讲脱口秀最有个性?楚河说历史第8季回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楚河说历史·第八季 最有个性就是我楚庄王是怎样从废材“装”成霸主的? 课本里的 晏子,还有哪些用舌头撑起身高的故事? 从《报任安书》, 司马迁如何看待生死? …… 历史绝不该是那些枯燥的一二三,四五六。历史不是为了应试而学,更为了探究我们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人物也不只有广为流传的

  • 晋国最大的阴谋家士鞅,图谋不成,反而毁了整个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也许是物极必反的缘故,晋国在成为春秋霸主的同时,也成了灭亡的开始。晋文公虽然开创了一个霸主时代,但晋国众卿的崛起也随之而来,当年一心辅佐晋文公的人,后来都成了灭亡晋国的阴谋家的祖先。晋国的内部挺有意思,他们的卿家轮流坐庄,就是不让国君做大。刚开始国君还有所反抗,到了后来,就完全成了傀儡和

  • 【陕菜•食话】吴起“风干羊肉剁荞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吴起,本是人名,战国时期名将,1819年,清朝在靖边县首次设立吴起镇,相传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吴起而命名。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此会师,结束长征。1942年,设立吴起县,后改名吴旗县。2005年10月19日,又更名为吴起县。[var1]吴起县人不多

  • 楚国第三次灭陈国后,为什么就不让他复国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陈惠公十五年,吴国公子光伐陈,夺走了胡、沈两座城池。陈惠公二十八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陈惠公也在这一年去世,由他的儿子陈怀公即位。陈怀公元年,攻破了楚都的吴王在郢都召见陈怀公。图片来自网络,侵删陈怀公自己都没想到,吴国竟然可以发展得这么快,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打败强大的楚国。所以,对于吴国

  • 这是史上最毒的一条计策,没有之一,把吴国算计到兵败国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越国和吴国,勾践和夫差,那可谓是世仇啊。吴国阖闾也就是夫差的父皇为了征服越国御驾亲征,结果死在了战场之上。勾践对于夫差可谓是有杀父之仇,因此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狠狠的羞辱了勾践三年,这才把勾践放回了越国。[var1]但是祸不单行,勾践回到越国之后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越国大部分土地被淹了,百

  •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而不叫“冬夏”之类的?[var1]孔子影视剧照第一,“春秋”一词出自于孔子修订过的史书《春秋》。这本史书记录了东周时期,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前后一共242年的各种大事。这个时间段,和历史上认定的东周前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时间大致吻合。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