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var1]
晋国败在“三家分晋”,三家分晋的根源在于“曲沃代翼”。曲沃代翼使晋国走了一条和别的诸侯国不一样的路,他们大杀自己的公族,为的就是防止同宗夺权,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异姓贵族的崛起,他们不光夺了权,还将晋国的公族改成了其它姓氏。
晋国分裂后,再也不能号令诸侯,取而代之的便是南方的楚国。
楚国的强大正好和晋国没落相反,晋国一分为三,但楚国却合三为一,它将南方的吴、越两国吞并,形成了一个南方的超级大国,幅员辽阔。别小看了吴、越两国,它们都曾经称霸一时。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如果把他们俩列为“春秋七霸”,估计也不会有人有意见吧?吴国曾一度将楚国的国都攻陷,就看得出它们的实力和楚国相去不远。
然而,合三国之力的楚国,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最终被秦国合纵击破,这能怪谁呢?
实际上都是楚国自己不争气。
首先,楚国本可以通过变法成为一个超越所有诸侯国的超级大国,那就是吴起变法。但是楚悼王点儿背,在变法的关键时刻不幸逝世了,楚国的变法就此终止了,还拉了一个军事奇才——吴起当垫背。楚国后来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始终摆脱不了旧贵族的干扰,以至于它不能像秦国那样脱胎换骨。即便如此,秦国后来灭楚国的时候,是最费力的。先是李信(李广的先祖)带兵200000想踏平楚国,可是遭遇惨败;连名将王翦都要求秦王必须给他大兵600000,才有把握将楚国拿下,可见,楚国是多么难啃的一块骨头。
其次,楚国只要不走外交孤立这条路,战国列强没有哪一个能将它击倒。
正所谓“树大招风”、“棒打出头鸟”,谁要敢在战国妄自称大,谁就会遭到大家的合纵,齐国不就是这样倒台的吗?楚国当然也没逃脱这样的命运,因为它们俩都是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成了秦国首先要搞倒的对象。楚怀王就是这个倒霉鬼和楚国的罪人,他前期让楚国风光无限,但后期却让楚国走上绝路,楚国因此而被打残。
有此两点,楚国想称霸,几乎就不可能了。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