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说三国:三七二 王濬显名

史说三国:三七二 王濬显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58 更新时间:2024/1/19 13:23:53

典学从事何旅等人谏阻说:“胡夷互相残杀,本来是他们平时的本性,并没有造成大的祸患。现在是盛夏时节,如果出兵,将遇到雨季,必然要发生疾病、瘟疫,应当等到秋、冬季节再谋划这件事。”

皇甫晏不听。

有个叫康木子烧香的胡人说,此时出兵,必打败仗。

皇甫晏认为他影响士气,扰乱军心,就杀了他。

军队行进到观孤时,牙门将张弘等人因为汶山道路险要难行,又害怕胡人,就在夜里叛乱,杀死了皇甫晏。

军队一片惊慌混乱,兵曹从事杨仓统率军队,力战而死。

张弘诬陷皇甫晏,谎称是皇甫晏要带领大家谋反,迫不得已才杀了他的,并把其首级传送到京城。

皇甫晏的主簿何攀,因为母亲去世,正在守丧,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毅然赶到洛阳,证明皇甫晏没有造反,洗雪了他的冤情。

张弘等人放纵兵士,抢劫掠夺财物。

广汉主簿李毅建议广汉太守王濬出兵征讨张弘,平息叛乱。

王濬(206年-286年),一作王浚,《宋书》作王璿(王璇),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

王濬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少年时代就博通典籍,知识渊博,姿貌俊美,多谋善战。

王濬年轻时因为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不为乡里所称道,稍后才改变志节,爽朗旷达,恢宏有大志。

王濬修建自己的宅第时,在大门前修建了一条数十步宽的大路。

有人提醒他说:“这么宽的道路是大官才会修建的,你又用不上,修了又有何用?”

王濬说:“我要让这路上能容纳得了长戟幡旗的仪仗。”

众人都笑他说大话。

王濬一本正经地说:“陈胜说过,燕雀哪能知道鸿鹄的大志呢?”

王濬长大后,被州郡长官征辟为河东从事。

王濬为人严正清峻,一些素来不廉洁的官吏听说他到任,都望风而去。

凉州刺史徐邈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因选择不到合适的夫婿,一直待字闺中。

徐邈为了给女儿物色夫婿,便大会同僚佐吏,叫女儿暗中观察。

女儿看中了王濬,指着他对母亲说:“就是他了。”

徐邈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濬。

后来,王濬被征南将军羊祜征辟,参征南军事,视他为知己,非常信任他。

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濬为人志向太高,奢侈不节,不可单独担当大事,对他应该有所抑制。”

羊祜说:“王濬有大才,将要实现他的愿望,是可以任用的。”

后来,王濬转为车骑将军从事中郎,有识之人都认为羊祜真是善于识人荐贤。

王濬出任巴郡太守时,因为巴郡与吴国接壤,兵士苦于战争徭役,生了男丁多不愿养育。

王濬制定严格的法规条款,减轻徭役课税,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的婴儿有数千人。

晋泰始八年(272年),王濬转任广汉太守,对百姓广施德政,属官和百姓都非常爱戴他。

一次,王濬梦见有三把刀悬挂在屋梁之上,不—会,又增加了一把。

王濬惊醒后,心头十分不舒服。

主簿李毅听说后,对他拜了两拜,表示祝贺。

王濬不解,问他原故。

李毅说:“三个刀是州字,又增加一个,这是府君将要做益州刺史的吉兆啊。”

王濬笑了笑,也没在意。

不久后,益州牙门将张弘发动叛乱,李毅对王濬说:“皇甫侯是读书人出身,他有什么可图的,非要造反?广汉贴近成都,不就近与成都一起归属益州,却偏偏归于梁州统属,这其中的缘由,是朝廷要以梁州来制约住益州的咽喉要害,也正是为了防范今日这种突发事故。如今益州发生动乱,便是本郡的忧患。张弘这小子,众人都不屑与其为伍,应当立刻发兵讨伐,不要失去机会。”

王濬有些犹豫,说:“出兵征讨这种大事,是不是要先向上级请示再说呢?”

李毅说:“杀了主人的贼子,那是十恶不赦之罪,应当不受常规限制,还有什么可请示的?”

王濬于是发兵讨伐张弘。

晋武帝司马炎得知张弘叛乱,下诏任命王濬为益州刺史,率军平叛。

王濬攻打张弘,将他杀死,夷灭三族。

王濬平叛有功,封为关内侯。

王濬在任,广施仁政,树立威信,当地各族百姓,多来归附。

不久,王濬又升迁为大司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若是公平对决,有几人能打败赵云?数来数去仅2人,不包括关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混乱的战场上,哀嚎声与喊杀声响彻云霄,对战双方就像拉满弦的弓,撑着最后一口气在奋力搏杀,疲惫袭满

  • 他是三国顶级谋士,曾献两计,一计害惨献帝,一计险要曹操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历史的女人之三国系列第47期)历史上千年,但其中许多的转折点,有的是来自某个人人为的偶然,有的则来自历史大趋势的必然,若是趋势必然,则不过是顺势而为,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那些来自个人认为偶然因素而发生的改变,却常常令人唏嘘不已,一边为胜者赞叹,一边为败者哀叹。在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谋略过

  • 十年布局,曹操如何完成篡汉的基础建设,他不想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奇怪的,打下敌人的领地,自己兼任,这很正常啊。就好像总经理,主导收购了其他公司之后,自己兼任那家公司的经理,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问题来了,史书中忽然飞来一句,有人劝曹操恢复古代九州的建制。这和打垮袁绍的事件,有什么关系吗?写史书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记载呢。如果你再往下看,会发现更奇怪的

  • 孙权称帝为何难?和魏蜀两国比,有啥先天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石亭之战大获全胜后,东吴取得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和蜀汉早已重新结盟,连曹魏也无力再次南征,石亭之战后曹魏长达二十年以上都没有发起过主动进攻。不过和平却是靠着战争打出来的,这一切的背后少不了东吴英杰们的长期奋战。从兴平二年(195年)年底孙策渡江讨伐刘繇开始,东吴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外征伐,终于在三

  • 史说三国:三七一 孙皓攻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吴帝孙皓任命镇军大将军陆抗统领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等地的军事,治所设在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陆抗见孙皓处理政事,多有过失,于是上书说:“我听说在恩德均等的情况下,人多的一方可以战胜人少的一方,在力量相同的情况下,安定的的一方可以制服危难的一方,这正是六国之所以被秦吞并、西楚之所以屈服于汉的

  • 东汉风云:安帝昏聩宠乳母,妇女阉寺齐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邓氏既除,安帝得以报复私嫌,遂改永宁二年为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大赦天下,封江京、李闰为列侯,且令阎后兄弟阎显、阎景、阎耀入为卿校,并典禁兵。中常侍樊丰、刘安、陈达皆为江京李闰羽翼,互作党援;乳母王圣,权势甚盛,甚至王圣女伯荣,亦得出入宫掖,交通贿赂。妇女阉寺,互相炀蔽,累得安帝昏迷日甚,耳目不

  • 大明真正的儒将:一生战绩卓著,堪比汉之战神卫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浚县古城夜景(图片来自网络)王越,字世昌;明景泰二年进士及第,授御史。后官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明孝宗即位后加封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其后兼制延、宁两镇;为明代首任三边总制。霍去病西征雕像图片来自网络王越是明代中期西北著名的军事统帅 ,曾三次出

  • 【历史地理】三晋、三秦、三齐、三楚、三吴和三湘分别指的是哪里?匈奴 东胡 突厥 蒙古 契丹 女真 ……终于全部搞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周易》中,数字“三”为卦爻三画,分别代表天、地、人等三个维度,如此便概括了天地的始终和世间的一切;在《道德经》中,有“三生万物”的说法,万物即万事万物。正是有了全部的意思,人们言毕称“三”。与礼数结合,便有了拜三拜的礼节;与生活结合,便有了“酒过三巡”的说法;当然,如果与特定意义的地名结合,则会

  • 孙权:当儿子变成自己最反感的那种人,该咋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魏蜀吴三国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立储风波,但曹魏(曹丕&曹植)和蜀汉(刘禅&刘封)分别只涉及到两人,而东吴在这一问题上则非常复杂,孙权的七个儿子中前后有四人卷入了这场争斗。也就是说,在诸子争位这件事上,东吴的激烈程度要远超过魏蜀两国,而且后果也严重得多。究竟为何如此呢?这还得从孙权的妻室说起。早年间

  • 中天华溥张宏波:为什么韩信能够暗渡陈仓,而诸葛亮只是出师未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中天华溥首席专家 张宏波在中国古代、甚至近现代战争史上,巴蜀之地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死地,所谓的“死地”就是说巴蜀之地最多是一个守成之地,难以凭借占据巴蜀最终问鼎中原,包括三国时候的刘备、明末的张献忠均是如此。所以在红军长征时,毛主席也是坚决反对张国焘南下四川的要求,力主北上背靠苏联,最终保存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