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收到秦始皇的信后,信上只是批评了他,为何他会自尽?

吕不韦收到秦始皇的信后,信上只是批评了他,为何他会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15 更新时间:2024/2/20 23:22:41

[var1]

再精明的商人,也有马失前蹄的失误,吕不韦也不例外

失误一:与赵姬的关系不清不白。

这段感情从邯郸就已经开始,一直延续到赵姬成为太后。秦始皇作为赵姬的儿子,知道自己的母亲与吕不韦有这么一出戏,出于护食的心理,对吕不韦肯定一万个不舒服。

如果说之前的赵姬是吕不韦的筹码,那现在的赵姬就已经是负资产,吕不韦就不应该毫不犹豫地划清界限。

[var1]

失误二:举荐嫪毐

吕不韦与赵姬来往密切,也考虑到了不良影响。于是,吕不韦移花接木,将嫪毐介绍给赵姬。他万万没想到,嫪毐不仅“功能强大”,野心、胆量也大。

嫪毐和赵姬不注重安全措施,居然生了两个娃,最后还想取代秦始皇。嫪毐的图谋失败后,吕不韦也应该负连带责任。

[var1]

做生意,还是要找靠谱的伙伴,吕不韦找嫪毐这样的猪队友,不坑他坑谁?

失误三:把持朝政,号称仲父。

历史上,君相权始终都存在矛盾,拿捏不好就容易翻船。吕不韦是秦国的相国,尤其异人去世后,他实际上是辅政大臣,在秦国权倾朝野。

[var1]

秦始皇小的时候,这种君相矛盾可以掩盖;等到秦始皇长大后,也有自己的权力需求,君相矛盾就会被无限放大。

吕不韦在相国的基础上,还给自己加一个仲父的称号,膨胀得有点得意忘形了。

合伙人壮大后,吕不韦非但没有急流勇退,反而还想赚最后一个铜板,贪得无厌。

对于秦始皇而言,吕不韦不仅没有价值,反倒是麻烦

麻烦一:树大根深

吕不韦在秦国朝堂上经营多年,门生故吏众多,许多关键岗位都被他控制。秦始皇处处受到钳制,长此以往,只怕会沦落为傀儡。秦始皇要想实现真正的亲政,就要在人事上重新洗牌,提拔自己人。

朝堂上的岗位就那么几个,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将吕不韦清理,他的“裙带”就会树倒猢狲散,秦始皇既能树立权威,还能安插自己人。

[var1]

麻烦二:“私生子”问题

当时全天下人都知道吕不韦与秦始皇母亲是老相好,一直以来,就有一种说法,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不管这个言论是否属实,都是秦始皇心里的一根刺。

假如秦始皇真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就会涉及到位的正当性问题,那他的王位就坐不稳了。秦国的贵族一看,嬴政并非王室成员,肯定会群起而攻之。

[var1]

假如秦始皇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清理了吕不韦能证明给天下人看,吕不韦只与赵姬有关系,与我嬴政毫无瓜葛。

吕不韦是当事人,也是少数几个知道真相的人,万一说出“不利言论”,秦始皇就会百口莫辩。

站在吕不韦的角度,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吕不韦毕竟拥有过一个成功男人所拥有的一切,春风得意、富可敌国、封侯拜相,如今虽然下来了,却也不枉人间走一回。

自尽前的吕不韦已经跌倒了,放现在,他可以申请破产保护,还能跑路,但那会不行呀,失败了就要等待君主的发落。圣心难测,谁也不知道秦始皇会用什么方式处理吕不韦。

[var1]

秦始皇是猫,掌握着主动权。吕不韦就像无处逃生的老鼠,每天都提心吊胆,不知能不能看到天明的太阳。与其每天在未知的恐惧中煎熬,倒不如一杯断肠酒,一了百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谜团——春秋五霸的排名众说纷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对于春秋五霸的排位一直纷争不止,但对于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四个人,位列在五霸之内没有异议。对于剩下这个名额,宋襄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却从没有统一。我们试着分析这三位君王的毕生成就,结合名望、战绩、治国等综合方面,是否可解释这个春秋五霸的历史谜团。[var1]宋襄公的最大战绩,在于齐

  • 三国正史:千疮百孔的蜀汉,为何一直攻打魏国,而魏国一直防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三国演义中,刘禅即位之后,孔明安居平五路,意思就是当时有五路军队来进攻蜀汉,不过都被孔明给挡下了。当时有辽西的羌兵,有东吴的孙权,有南蛮孟获、曹真、孟达等,但都被诸葛亮化解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忌惮诸葛亮,所以魏国才不敢攻打蜀汉。这不过是小说,那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是如何化解千疮百孔

  • 长平之战真的坑杀了40万赵兵?白起的一句话道破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场战斗也可以说是一个根本的转折点,秦国想要拿到天下,赵国就是他们的最大阻力,这次战争杀掉了赵国将近45万的士兵,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也是再也无人能挡,但是,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不免怀疑,这件事情真的可信吗?这件事情在史记里面也有记载,说是当时秦国投入的兵力是五十五万,而赵国则是四十五万

  • 湖北出土战国竹简,接近《老子》原著版本,思想和儒家共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两座墓葬历史非常久远,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的墓葬,大约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虽然这两个墓葬不是很大,但是相比起其他的诸侯,这两座墓的随葬品比较少,显得很寒酸。不过专家们可没有因为墓里没有宝贵的文物而沮丧,因为在这里面发掘出了很多的古文物,出土了很多的竹简。虽然距离已经有2000多年的时间

  • 美人鱼长什么样子?《山海经》里的美人鱼,出土的文物更加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海内南经记载了很多国家,比如离耳国、氐人国、匈奴国等,其中氐人国人民就是一副人鱼模样,他们人面鱼身,没有脚。相对于南经的记载,海内北经的记载就略微显得简单了一些,主要讲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物种,其中就有“人面、手足、鱼身”的陵鱼人,北山经中的人鱼是“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与前者类似

  • 孙武出山为吴国统兵,为何要怒斩吴王的两个爱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孙武斩宫嫔”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孙武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吴王就不反对吗?吴王当然反对了,不过反对无效。大约是在春秋时期,在伍子胥的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出山为吴国统兵。孙武在拿宫女操练阵型的时候,吴王的两个爱妃身为队长却多次不听指挥,孙武依照军令,不顾吴王的劝阻,怒

  • 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统一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来分析下秦国和东方六国的实力就知道了。 第一,秦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 秦国在秦孝公时期经历了变法;秦惠王时期打下了巴蜀,巩固了大后方;秦武王时期打出了秦国的威名。到了秦昭襄王时期,他就把目标完全定在了东方六国的身上。终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削弱东方六国的实力,然后不断地扩张。 他在位56年

  •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东方六国为啥不合纵连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221年,仅仅不到十年间,秦始皇灭掉了六国,从此天下一统,虽然对于如今的人们而言是非常好的,可是这件事让人感觉有些震撼,虽然说秦朝国富民强,可是当时实力强大的也不是没有,可是最终都是被秦始皇灭了,而且也没有合纵连横抗敌的现象。这让人非常奇怪,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

  • 战国时期六场意义重大的战争,每一场堪称经典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国不愿重蹈覆彻,于是停止进攻韩国,转而与齐国决战。魏惠王将魏军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

  •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伐魏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就拿秦赵长平之战来讲,两军对峙整整两年,本来也是胜负各半,谁也突破不了对方的防线。但随着时间日久,赵国不擅农耕、储粮耗尽的危机,终于影响到了前线战局。如此,赵国君臣便要寻求决战,因为再延续廉颇的筑垒坚守战法,用不了多久,赵军即便不被秦军杀死,也自己活活饿死了。于是,才有了主战的赵括,取代主守的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