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80 更新时间:2024/1/20 0:09:57

▲西汉“车骑将军”金印。

▲西汉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

▲西汉“长宜子孙”规矩纹镜。

▲汉阳陵南区外藏坑出土武士俑。

(本文图片均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提供)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汉阳陵。这是汉景帝刘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是中国目前遗址发掘面积最大、勘探研究最深入全面、保护展示工作开展最好的西汉帝陵。在30多年的考古过程中,汉阳陵先后出土陶俑、陶制器皿、陶塑动物等文物约10万件,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精神状态。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1999年建成开放,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汉阳陵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多年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目前设有考古陈列馆、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宗庙遗址4个基本陈列,展示文物1万余件。”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介绍。

探秘西汉帝陵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第四位皇帝,在位17年。他执政期间,轻徭薄赋,减笞去刑,和亲匈奴,休养生息,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子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汉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即位后的第四年——公元前153年,营建历时28年,陵园西与汉高祖刘邦的长陵相接,东至咸阳塬下的泾河谷地,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公里,其平面呈两端宽大、中间细小的葫芦状,实际占地面积12-13平方公里。

1990年开始,为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陵考古队进驻汉阳陵开展考古发掘。当年发掘的南区外藏坑遗址,因结构布局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文物具有代表性,入选“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多年的考古研究探明,整个汉阳陵遗址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外藏坑、北区外藏坑、礼制建筑遗址、陪葬墓园、陵邑遗址、刑徒墓地等几部分组成。”时任汉阳陵考古队队长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介绍。

其中,帝陵、后陵、高等级陪葬墓多设有数量不等的外藏坑,象征墓主人生前的统辖机构或服务设施。据现有资料看,从属帝陵的外藏坑或有3个层级。这些外藏坑寓意“宫观和百官位次”,空间方位反映其与皇权的亲疏关系。

西汉帝陵陪葬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帝陵陪葬制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隋唐乃至明清帝王陵墓的陪葬形式虽然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但从其陪葬墓区的设置、陪葬墓的形制、陪葬者的身份等来看,皆受到西汉帝陵陪葬制度的影响。

焦南峰说:“让我们考古队感到欣慰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汉阳陵的整体布局基本搞清楚了,为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更高兴的是,我们发掘、修复、保护的遗址、遗物能够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让大家直观地了解汉代历史文化。”

展现“文景之治”

“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展出精品文物近千件,并设有9处多媒体互动体验区,全面展现了汉代物质文化、政治制度及精神生活。

展厅里,整齐列队、气势威武的武士俑引人驻足。这些武士俑出土于汉阳陵南区外藏坑,原本顶戴武弁(古代军人的乌纱质冠帽),头扎陌额,身穿战袍,以带束腰,外套铠甲,腿缚行縢,配备铁剑、木盾、弩箭等兵器。有的身佩微缩印章,有的腰挂“半两”铜钱,有的配有小型贝壳,俨然是一支装备齐全的地下军队。

汉初社会经济逐步繁荣,孕育出新的审美需求。在秦代塑衣式陶俑基础上,皇家工匠吸纳楚文化元素,创作出工艺复杂、外形华丽的着衣式陶俑。“这些彩绘陶俑原本都穿着特制丝麻衣袍或铠甲,配有能够活动的木质双臂,古代文献中称之为‘衣纨绨’。历经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陶俑身上的木臂和服饰早已腐朽不存,于是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缺失手臂的‘裸俑’。”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讲解员马昆说。

秦代兵马俑注重写实,俑的五官、身体比例与真人极为接近,汉代兵马俑则更注重写意,着力刻画人物神态。“这件武士俑头虽然只有头部,但由于保存完整、刻画细致、形神兼备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马昆介绍。此俑头脸型方正,颧骨高凸,鼻梁高耸,眉眼口唇上扬,看上去像是一个含蓄内敛的北方大汉心中藏着乐事而忍不住流露出欢愉的表情。不同于秦兵马俑的威严肃穆,汉阳陵中的陶俑大多面带微笑,反映了“文景之治”时期人民的精神状态。

除了英姿勃发、披坚执锐的列队武士俑,容姿秀雅、美目流盼的侍女俑也是一道靓丽风景。独立展柜里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出土于汉阳陵陪葬墓,是汉阳陵塑衣式陶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此俑身着3层立领右衽深衣,呈跽坐状,双手拢于宽大的袖筒内,向上拱手遮于口鼻前。仔细端详其容貌,面似鹅蛋,目细眉长,鼻子挺秀,口小唇红。一头乌黑秀发自前额处中分,挽髻颈后,肩下又分出一缕,显得飘逸脱俗。深衣紧窄合身,下摆呈喇叭状,腰间系彩带,凸显出苗条身材,袖口、领边饰以朱红锦缘,显得轻盈灵动。陶俑整体高贵典雅,富有浓厚的楚文化风韵。

汉代人“事死如事生”,汉阳陵随葬品中还有种类齐全的生活明器和陶塑动物。猪、马、牛、羊、鸡、狗等陶塑成群成组,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情趣,再现了西汉时期六畜兴旺的场景。此外,还有陶灶、铁釜、陶甑等炊具,铜量、铜权(砝码)、铁累(秤砣)等计量器,编钟、编磬等乐器,陶漏壶、博山炉、铜镜等生活用品。展柜里这件陶围棋盘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围棋盘。它由一块普通的地砖刻划加工而成,出土时已有残损,呈不规则五角形,上面清晰的棋道结构和星位标注,与今天的围棋棋盘相差无几。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中还发现了距今2100多年的茶叶标本,对研究中国茶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走近历史场景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千年时光流转,汉家陵阙早已掩埋在历史的尘烟中。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运用科学、先进的保护理念和展示手法,让今人得以亲睹汉代陵阙的风貌。

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搭建于帝陵封土东北10个外藏坑遗址上,主体建筑完全埋于地下,建筑顶部由黄土覆盖,并植草种树,很好地恢复了陵园原来的风貌。

遗址保护展示厅仿照墓道的结构层层下沉,采用空镀膜电加热玻璃将整个遗址区合围起来。“这种特殊玻璃制成的幕墙和通道将文物和观众分隔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中,在最大限度保护文物遗存的前提下,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多角度欣赏文物,带来沉浸式的历史体验感。”马昆说。

展厅内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让观众贴近感受西汉宫廷生活。在幅宽3米多的旋转舞台上,以国际先进的幻影光成像技术呈现了4幕不同的场景,演绎汉景帝与王皇后的生平故事以及汉阳陵考古发现的艰辛历程,每个场景的转换仅需3秒左右。鲜活的历史人物影像出现在舞台上,与精心制作的布景、道具巧妙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帝陵陵阙建筑遗址。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外观是一座仿汉式阙门建筑,展现了汉代三出阙高台建筑雄伟高大的气势。近2000平方米的展厅内,丰富的图片资料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

宗庙遗址(即“德阳庙”遗址)是汉阳陵重要的建筑遗迹,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平面为“回”字形双回廊结构,形制规整,规模宏大,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帝陵陵庙建筑遗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将宗庙遗址局部复原、水平上移,并进行大面积绿化,既能让观众领略西汉宗庙建筑的恢宏气势,又使这一珍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

【原标题】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 岳雨田

责编 | 陈 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政君意外生下汉成帝,汉成帝对王家的大加封赏使王家执掌要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阴差阳错的皇后之路王政君出身一个小官僚家庭,她的父亲王禁是个廷尉史,因为不愿像其他酷吏那样株连逼供,被认为能力不行,不称职,因而被上级罢免。和西汉其他有名的太后一样,王政君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同样也有相士认为她有贵不可言之相。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王政君被许嫁给人,结果男方突然病死。后来汉宣帝的儿子

  • 王平目不识丁,随诸葛亮北伐时初绽锋芒,为蜀汉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韬略何需识丁”,说起王平,还真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将军,据《三国志》记载:“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历史上,王平的评价可是很高的!史学家常璩说王平“果壮,警朗有思理”;宋末大儒郝经也曾说王平“有大将之略”,在史书中,王平与句扶

  • 历朝历代咏叹“三国”的诗词极多,其中这8首,最为经典绝唱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可歌可泣的纷乱征战中,涌现出了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政治军事家,也成就了关羽、张飞、赵子龙、张辽、典韦、甘兴霸等诸多武将,还有诸葛亮、周瑜、荀彧、郭嘉、贾诩等权谋之臣,也绽放出了那个时代应有的辉煌和精彩。古今人才之聚,未有胜于三国者!对于“三国”的感怀,在历代文人心中,

  • 孔明南征,率领“蜀汉梦幻队”是真的吗?这支队伍阵容实力逆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先看武将阵容。“五虎上将”中不仅有赵云,还有领军人物魏延,以及副将张翼、王平。行军途中,忽有一人来见孔明,说是关公的三子关索。自荆州失陷后,他曾逃亡休整。孔明没有给他任何岗前训练,也没有考武艺,直接任命关索为先锋参加南征。更有甚者,后来马岱运粮上前线,孔明命令他和他的运输大队直接上前线作战!看看小说

  • 关羽号称三国第一名将,那历史上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关羽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关羽就算是在历史上也是最顶尖的将领,忠勇无匹,连曹操都对他敬仰不已。《三国演义》虽然对他进行了神化,但也是有依据的。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正史上和演义中的关羽的区别。第一,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无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并没有刘关张三兄弟。第二,文丑也不是关羽斩的,而是被曹军

  • 其实刘邦更换太子失败后,因清楚吕后为人,提前为戚夫人留了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戚夫人听说之后大声哭泣,而当时的刘邦也很伤感。刘邦当然也不是个糊涂人,他知道闹了这么一出更换太子的事件之后,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的矛盾必定更深,按照吕后那强势的性格,他死之后,戚夫人必定会有大麻烦。所有人都觉得刘邦不为戚夫人考虑,但其实刘邦是为戚夫人想了办法的。从以下三点就能看得出来。首先,他把刘如意保

  • 她出身风尘,因一首诗获宠,临终前拒绝与汉武帝见面,却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年间,未央宫内。 在丝竹乐声的围绕中,汉武帝刘彻的心情看来很是惬意。而为他带来这场极致视听盛宴的,是一个叫做李延年的宦官。说起李延年,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布衣,却精通音律舞蹈,未进宫之前,便以歌舞为生。后因触犯律法,被处以宫刑,到宫中担任养狗的职务。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使他的才华被汉

  • 司马光和吕思勉认为曹操不称帝是担忧名声不好而自我克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此事约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当年,周武王临终想将王位传于周公。周公写下了自己代行王权,适时还政于成王的“字据”,藏在小箱子里。此“字据”,即为《尚书·金滕》。曹操借此典以明志,表示自己不会当皇帝。不久,曹操就突发重病薨逝了。在上面这段记载之后,司马光发了一大通议论。他历数了从汉光武帝之后历朝得

  • 【邓氏文化】邓禹的《邺城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能否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可更替,始祖曼公,起于殷商,再有春秋吾离,东汉仲华,乃族史家谱三大先祖无疑。今既姓“邓”,同泽祖恩,共感祖德,关注“邓氏一家亲”。了解邓家事。邓禹的《邺城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

  • 刘备帐下最强军队,却被张飞逼反,投靠吕布后,曾多次让曹操吃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是汉末群雄中的一员,在他手中,同样也有一支劲旅,他们便是闻名遐迩的丹阳兵。所谓丹阳,就是汉朝时的丹阳郡,辖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此地民风彪悍,是优良士兵的产地。史书记载:“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