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为何未能歼灭司马懿,很多人没弄清真相

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为何未能歼灭司马懿,很多人没弄清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2/10 6:47:29

司马懿兵败之后,紧闭寨门,坚守不出。见此情形,诸葛亮密令马岱建造木栅,在营中掘下深堑,又在上方谷口搭设窝铺,里面埋下地雷。同时,诸葛亮又嘱咐马岱,秘密将上方谷口的后路阻断,让士卒在谷中埋伏。一旦司马懿追来,将其放入谷中,然后用干柴放火。

马岱离开后,诸葛亮又命魏延率领五百士卒到曹军营寨前搦战,一定要司马懿诱出,让其进入上方谷内,自己将有破敌之策。除此之外,诸葛亮又命高翔将木牛流马分成几组,公开在山路上运输粮食,故意让曹军出兵抢夺。同时,诸葛亮又下令将驻扎祁山的大部分兵力调去屯田,只留下少量兵力,并吩咐其余将领,一旦曹军发动攻击,可诈败离开,然后切断司马懿的退路。

诸葛亮将祁山兵力调走的消息很快便曹军获悉,夏侯恵和夏侯和建议立即发动进攻。司马懿同意了二人的建议,命二人分别率领五千兵马发动进攻,自己留在营寨中观察战局变化。

tFrMB+7VwiBW2HbD2hOnHz3npzZkiPX4IvYa+fMD5xAbb4WtxjXxPLe2bc0QGb2HuDY1nSXkqpol/R8uTH3IVco4K6JjHt6EwkLuUHDkYac=

夏侯恵和夏侯和出兵后,缴获了一些木牛流马和北伐大军的士卒。司马懿从士卒口中得知,诸葛亮身在上方谷口,祁山大营兵力空虚。司马懿决定众将第二天向祁山大营发动进攻,自己则亲自率部突袭上方谷口。结果,魏延且战且退,将司马懿诱入上方谷口,诸葛亮用事先准备的地雷和干柴火烧上方谷,司马懿危在旦夕。不过,此时天降大雨,将火势破灭,司马懿终于成功脱险。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上方谷之战,在历史上并未发生过。事实上,当诸葛亮兵败北原和阳遂后,又向马冢山发动猛攻,遭到司马懿的顽强阻击,北伐大军将领孟琰所部几乎被曹军围歼。经过数日激战,诸葛亮进攻计划受阻,战事陷入胶着阶段,此后再无战事爆发,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上方谷之战。

至于说到上方谷这个地名,真实存在,地点在如今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不过,这个地名是《三国演义》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后才出现的,显然是根据小说的描述附会而成的。

不过,虽然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但不少读者依然对诸葛亮未能在此战中歼灭司马懿感到惋惜,认为如果不是天公不作美的话,诸葛亮一定能成功。不过,从小说的描述来看,即便天降下雨,诸葛亮还是有机会歼灭司马懿的。只可惜诸葛亮的战术部署存在重大失误,这才导致了司马懿的逃脱。在这段故事情节的设计中,作者想突出的并非诸葛亮的智慧,而是想体现诸葛亮的能力不足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诸葛亮对于上方谷之战的战术设计。小说中提到,诸葛亮命魏延率领五百士卒为诱饵,诱使司马懿上当。而北伐大军的主力并没有留在上方谷歼灭司马懿,而是赶往曹军营寨去劫寨。留在上方谷口的兵力仅有堵住上方谷口的魏延和山上负责放火的马岱所部,这样便造成了北伐大军在上方谷的兵力不足。

而就在天降大雨之前,司马懿所部因火攻损失了十之八九的兵力,剩下能作战的士卒并不多。只要诸葛亮在上方谷的兵力足够,完全能够将司马懿歼灭而不用理会大雨。以魏延区区五百的兵力难以抵挡司马懿,而身处山上的马岱所部想下山助战又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才是司马懿能够逃脱的最重要原因。书中还提到,马岱所部的兵力也不足。书中写到:“(马)岱军少,不敢追赶。”这也反映出诸葛亮对于此战的战术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生动呈现大汉盛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车骑将军”金印。▲西汉塑衣式拱手跽坐女俑。▲西汉“长宜子孙”规矩纹镜。▲汉阳陵南区外藏坑出土武士俑。 (本文图片均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提供)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汉阳陵。这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是中国目前遗址发掘面积最大、勘探研究最深入全面

  • 王政君意外生下汉成帝,汉成帝对王家的大加封赏使王家执掌要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阴差阳错的皇后之路王政君出身一个小官僚家庭,她的父亲王禁是个廷尉史,因为不愿像其他酷吏那样株连逼供,被认为能力不行,不称职,因而被上级罢免。和西汉其他有名的太后一样,王政君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同样也有相士认为她有贵不可言之相。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王政君被许嫁给人,结果男方突然病死。后来汉宣帝的儿子

  • 王平目不识丁,随诸葛亮北伐时初绽锋芒,为蜀汉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韬略何需识丁”,说起王平,还真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将军,据《三国志》记载:“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历史上,王平的评价可是很高的!史学家常璩说王平“果壮,警朗有思理”;宋末大儒郝经也曾说王平“有大将之略”,在史书中,王平与句扶

  • 历朝历代咏叹“三国”的诗词极多,其中这8首,最为经典绝唱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可歌可泣的纷乱征战中,涌现出了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政治军事家,也成就了关羽、张飞、赵子龙、张辽、典韦、甘兴霸等诸多武将,还有诸葛亮、周瑜、荀彧、郭嘉、贾诩等权谋之臣,也绽放出了那个时代应有的辉煌和精彩。古今人才之聚,未有胜于三国者!对于“三国”的感怀,在历代文人心中,

  • 孔明南征,率领“蜀汉梦幻队”是真的吗?这支队伍阵容实力逆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先看武将阵容。“五虎上将”中不仅有赵云,还有领军人物魏延,以及副将张翼、王平。行军途中,忽有一人来见孔明,说是关公的三子关索。自荆州失陷后,他曾逃亡休整。孔明没有给他任何岗前训练,也没有考武艺,直接任命关索为先锋参加南征。更有甚者,后来马岱运粮上前线,孔明命令他和他的运输大队直接上前线作战!看看小说

  • 关羽号称三国第一名将,那历史上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关羽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关羽就算是在历史上也是最顶尖的将领,忠勇无匹,连曹操都对他敬仰不已。《三国演义》虽然对他进行了神化,但也是有依据的。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正史上和演义中的关羽的区别。第一,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无关,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并没有刘关张三兄弟。第二,文丑也不是关羽斩的,而是被曹军

  • 其实刘邦更换太子失败后,因清楚吕后为人,提前为戚夫人留了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戚夫人听说之后大声哭泣,而当时的刘邦也很伤感。刘邦当然也不是个糊涂人,他知道闹了这么一出更换太子的事件之后,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的矛盾必定更深,按照吕后那强势的性格,他死之后,戚夫人必定会有大麻烦。所有人都觉得刘邦不为戚夫人考虑,但其实刘邦是为戚夫人想了办法的。从以下三点就能看得出来。首先,他把刘如意保

  • 她出身风尘,因一首诗获宠,临终前拒绝与汉武帝见面,却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年间,未央宫内。 在丝竹乐声的围绕中,汉武帝刘彻的心情看来很是惬意。而为他带来这场极致视听盛宴的,是一个叫做李延年的宦官。说起李延年,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布衣,却精通音律舞蹈,未进宫之前,便以歌舞为生。后因触犯律法,被处以宫刑,到宫中担任养狗的职务。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使他的才华被汉

  • 司马光和吕思勉认为曹操不称帝是担忧名声不好而自我克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此事约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当年,周武王临终想将王位传于周公。周公写下了自己代行王权,适时还政于成王的“字据”,藏在小箱子里。此“字据”,即为《尚书·金滕》。曹操借此典以明志,表示自己不会当皇帝。不久,曹操就突发重病薨逝了。在上面这段记载之后,司马光发了一大通议论。他历数了从汉光武帝之后历朝得

  • 【邓氏文化】邓禹的《邺城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能否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可更替,始祖曼公,起于殷商,再有春秋吾离,东汉仲华,乃族史家谱三大先祖无疑。今既姓“邓”,同泽祖恩,共感祖德,关注“邓氏一家亲”。了解邓家事。邓禹的《邺城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