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圣迹图 | 退修诗书

孔子圣迹图 | 退修诗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48 更新时间:2024/1/16 8:18:05

孔子博物馆藏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

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受阻之后,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已经年近四十岁了,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孔子专注于整理诗书典籍、教育弟子。从鲁昭公出奔(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到鲁昭公去世(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鲁国一直没有拥立新的国君,而三桓也没有重新接纳鲁昭公回国的意思,昭公就在齐国和晋国之间流亡了七年,最后在晋国乾侯(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东南)去世。鲁昭公死后,季孙意如拥立鲁昭公的弟弟公子宋继位为鲁定公。这个阶段,鲁国国内没有国君,季孙氏僭越公室,大臣们掌握了祭祀、征伐等国家政事。孔子看不惯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不求做官,专心修诗书、定礼乐。

根据年龄推测,如颜路、冉耕、仲由等人为孔子去齐之前所收弟子,而在孔子退修诗书这个阶段,相当于孔子三十七岁到五十一岁之间,其他一些孔子的重要弟子,当在此时拜于孔子门下。譬如小孔子三十岁左右的颜回(字子渊)、端木赐(字子贡)、冉求(字子有)、冉雍(字仲弓)、高柴(字子羔)等人。其中颜回作为孔子早期弟子颜路的儿子,应在幼时就耳濡目染孔子的影响。曾点(字子皙)的生年不详,但其子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也当于此时成为孔子弟子。颜回、仲由、子贡等重要弟子都拜入孔子门下,孔子的学术团体已经初具规模。

孔子教弟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后来称为六经。汉朝时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是周公旧典,依据时间的先后排列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为孔子所作,用以教人,根据程度深浅排列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称为“六艺”,孔子的课程中传授技能的课程也有“六艺”之称。后来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里为了区分,称之为大小六艺:“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射、御、书、数者,小艺也”。“小六艺”偏重于技能的应用,“六经”强调知识的传授。二者都有礼乐,是因为礼乐中既有理论典籍,也有技能的操作。周代官学的科目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根据《周礼·地官·保氏》,五礼包括吉礼(祭祀典礼)、嘉礼(饮食、宴会、婚姻等礼)、凶礼(丧葬、灾祸之礼)、宾礼(接待宾客、使臣之礼)和军礼(军事方面的礼仪);六乐包括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从黄帝、舜到夏、商、周祭祀天地山川四方的乐舞;五射是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五种射礼的箭法,五御是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等五种驾车技术和在不同场合中驾车的礼仪;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造字法和转注、假借这样的用字法;九数是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盈)不足、旁要等九种计算技术。孔子的儒家私学从周代官学继承而来的教学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从政者的技能培训。而知识的习得就是靠古代文献的汇编,即所谓六经,其中礼和乐既有理论文献的部分作为六经,又有实际操作的部分作为(小)六艺。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此时孔子工作的重点在于修订诗书,来传授弟子。

孔子所谓的诗书即为古代的文献,《诗》是文学文献,《书》是历史政治文献。《诗》包括《国风》《雅》《颂》。其中国风收录各诸侯国民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十五国风;小雅为朝廷公卿大夫等在较私人场合的作品;大雅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歌颂周王室祖先,用于较为严肃的场合;颂为宗庙祭祀等隆重典礼时所用乐歌。《诗》经孔子选取305篇,用来教学。《书》为从传说的尧舜时代到周朝的政治历史文献,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体例包括典、谟、训、诰、誓、命。典是圣明君王的言论与事迹;谟是君臣之间的谈话;训是臣下对君上的劝戒之辞;诰是君上对臣下的劝戒诰谕;誓是君王或诸侯在战争前对军民所作的动员令和誓师之辞;命是君上任命或赏赐诸侯臣下的册命之辞。孔子对于诗书的态度是忠实的阐述传承前人的文献,并不加以篡改。所以被称为“述而不作”。孔子之前的华夏优秀文明的精神,就通过这种方式传承下来了。

孔子退修诗书的十几年也是春秋晚期风云激荡的时代,孔子青年时代由于“弭兵之会”维持的中原和平局面被打破:晋国国君失权、六卿相争,周王室有王子朝之乱,齐国想要挑战晋国霸权,吴国柏举之战攻下楚国郢都。这一切导致晋楚两强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霸主的缺位,让随后几十年的天下局势更加动荡。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孔子也要走向朝堂从政,在鲁国及列国之间进行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来源:孔子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治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伪满洲国建立,末代皇帝溥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勾践还是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1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岁。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的柳条湖铁路,随即发动突然袭击,沈阳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此同时,天津的日本租界,一幢名叫“静园”的宅子里,也在酝酿着阴谋。“静园”的寓公,正是末代皇帝溥仪。1931年9月18日,成了这位末代皇帝的人生转折点

  • 中医科普197:神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1、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原文陈述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 “医祖”,他就是 “扁鹊”。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 战国霸主秦孝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38年的时候,秦孝公自知自己的生命已经所剩不多,想在有生之年收复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是无望了;想将君位传给商鞅,商鞅却也坚持拒绝了。不久后壮志未酬的秦孝公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等到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因为被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诬陷而被惠文王以谋反之罪处以车裂之刑。[var1]

  • 邯郸之问(22):邯郸人赵高为什么要搞乱秦国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历史典故“指鹿为马”的故事吧?主人公就是赵高,说的是他玩弄权术,蒙骗群臣的故事。成语“指鹿为马” 宣传画赵高,是邯郸人,曾经伺服过秦始皇和秦二世。在当时,他权倾朝野,异常跋扈。历史学家公认是他败亡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秦朝。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描述了赵高的

  • 山西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为晋文化研究再添新证。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1973年至今,十余次考古工作充分证实此地是一处两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是在晋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曲沃

  • 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专家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977年8月10日,作为毛主席纪念堂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厅的毛主席坐像雕塑终于竣工。这尊历时六个月才雕刻完成的雕像重达七吨,高达3.5米,最宽处甚至超过了两米。[var1]可是当工作人员们历经了千辛万苦将这座雕像成功安装在了毛主席纪念堂之后,纪念堂修建工作的负责人们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该雕

  • 他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以全局视角考察“汉文与东亚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新经典文化出版了在日韩籍学者金文京的著作《汉文与东亚世界》。本书日文原版为岩波新书之一种,是第9回角川财团学艺赏获奖作品,被誉为比较文化学典范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本介绍汉文训读的学术普及著作,因而受到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11月4日,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

  • 山海经中记载的3种奇异生物,却在日本的博物馆中出现,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山海经》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的神怪小说提供了大量的故事原型,也补足了中国神话与氏族史诗,其中或真或假,或玄或幻,同样也让人们留下了大量的想象和评判空间。[var1]《山海经》突出贡献与奇特之处,在于描述的物种与自然景观之繁多奇异,而对古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山海经》的提及,最先的还是汉代的司马迁

  • 作为春秋第一霸,齐桓公有哪些缺点?需要管仲时时提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从齐桓公个人来看,是否跟他的个人缺点有关呢?齐桓公有着非凡的魄力和胸襟,否则也不会任用曾经刺杀过他的管仲。他还善于纳谏,君臣二人,在几十年的合作中,他对管仲是信任有加,言听计从。但是,不可否认,齐桓公身上是有着不少缺点的,如果没有管仲在旁时时提醒,齐国可能无法变得那么

  • 晚清革命党刺客先驱,被柳亚子比作荆轲聂政,吴樾徐锡麟深受鼓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文|林青政治暗杀,是清末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革命党人也将政治暗杀作为反清暴力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吴樾遗著《暗杀时代》里这样说:“排满之道有二,一曰暗杀,一曰革命。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对于晚清的革命党刺客而言,万福华是真正的先驱。1904年,万福华在上海刺杀前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