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统一六国实属不易,为何仅仅15年就亡国了?

秦朝统一六国实属不易,为何仅仅15年就亡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59 更新时间:2024/1/20 10:21:54

贾谊曾一句话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有限的11年都做了些什么?

他一鼓作气征服南方的百越,设桂林郡和象郡,又令蒙恬在北方修长城,退匈奴。

接下来,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内做了一系列疯狂的事情。

废掉古代帝王的治世传统,焚书坑儒,毁城墙,杀豪杰,一切从零开始。

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收缴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换成十二个铜人。

凭借关中地势,他又挑选精兵精将固守,在秦始皇看来,“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这不算是秦始皇的误判。经历七代君主经营的秦国,早已令天下士人慕风向往。要知道,东周以来,周王室力量微弱,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没出现过一个具备统一天下能力的帝王。这对时人来讲,一旦有人能结束无休止的战争,稳定疲惫的军民,恢复平静的生活,谁不会归服称赞?秦始皇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不然他又哪来的自信来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像

[var1]

统一来之不易,他想让这份荣耀长存,那么关键是安定。

只可惜,他毕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帝王,治理诸侯国与统治各地风俗不同的多个城市显然是不一样的。他凭借统一天下的经验,以治理秦国的手段继续治理天下,显然会出现问题。

首先是军功制。从灭韩到齐亡,这中间诞生的军功贵族数不胜数。秦朝建立后,如果继续按照过去的赏罚制封赏,秦朝会走回周的老路。

统一六国后,以法家理念为治国原‍‍则的秦朝,,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制度开始出现僵化,

如果说他没能实现治理国家观念的转变,还不足以构成亡国的必要因素,那么秦二世胡亥显然是给将倾大厦推了一把力。

秦始皇之后,秦再无明君,一个得位不正,一个无力回天,导致在其死后三年,秦迅速灭亡。

胡亥自小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宦官干政一事,秦朝没有预防的经验。在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后,赵高与李斯秘不发丧,配合胡亥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从而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历经七代君主经营的秦国,就这样在胡亥即位的那一刻中断了。

如果秦二世能纠正父亲的苛令,实行休养生息,秦朝也许会逐渐稳定下来。然而他变本加厉,重新修建阿房宫,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这种情况下,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到处不得安静。正如贾谊所言,陈胜甚至不具备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没有公侯那样的尊贵背景,就能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那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受苦。

被刺激的不仅是底层百姓,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也开始了,项羽、刘邦等豪杰纷纷登场,俨然重回战国时代。而这时的秦朝,竟不知不觉成为了楚汉战争的背景板。

大泽乡起义

[var1]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胡亥死后,赵高立子婴为秦王,史称“秦王子婴”。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然而一切为时已晚。次月,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在位仅46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入咸阳,杀子婴,一场大火将秦往日的荣光烧为灰烬。

当诸侯纷争的秦国,在占尽各种劣势的情况下,异军突起,横扫六国,终于成为了秦朝。

这个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努力地解决着旧问题: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但又面临着源源不断的新问题,有些甚至在接下来两千年封建帝制中还会屡屡出现,比如相权问题、宦官干政等等。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两千年来,秦的这次统一与灭亡,成为后来历朝执政的经验来源,秦的措施,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成为历朝施政者自我纠错、验证政策正确性的理论来源,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汉。西汉建立后,刘邦通过分封稳定功臣,文景二帝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从而为汉武帝创下盛世提供条件。

秦国缓慢地崛起与迅速地灭亡,为这漫长的古代中国留下了一个显眼的坐标,在此之后,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秦朝犹如中国古代帝制的幽灵,历代王朝都在秦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希望国祚永存。直到两千多年后,大幕才彻底落下。

资料来源:知乎作者Mr.V:“战国时的秦国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 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已获作者授权;贾谊《过秦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22轮仅出场5次!昔日中国罗本如今沦为中超鸡肋,曾是抗韩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22轮仅出场5次!昔日中国罗本如今沦为中超鸡肋,曾是抗韩英雄

  • 孔子圣迹图 | 退修诗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博物馆藏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受阻之后,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已经年近四十岁了,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孔子专注于整理诗书典籍、教育弟子。从鲁昭公出奔(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到鲁昭公去世(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鲁国一直没有拥立新的国君,而三桓也没有重新接

  • 伪满洲国建立,末代皇帝溥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勾践还是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1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岁。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的柳条湖铁路,随即发动突然袭击,沈阳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此同时,天津的日本租界,一幢名叫“静园”的宅子里,也在酝酿着阴谋。“静园”的寓公,正是末代皇帝溥仪。1931年9月18日,成了这位末代皇帝的人生转折点

  • 中医科普197:神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1、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原文陈述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神医被尊为 “医祖”,他就是 “扁鹊”。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 战国霸主秦孝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38年的时候,秦孝公自知自己的生命已经所剩不多,想在有生之年收复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是无望了;想将君位传给商鞅,商鞅却也坚持拒绝了。不久后壮志未酬的秦孝公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等到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因为被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诬陷而被惠文王以谋反之罪处以车裂之刑。[var1]

  • 邯郸之问(22):邯郸人赵高为什么要搞乱秦国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历史典故“指鹿为马”的故事吧?主人公就是赵高,说的是他玩弄权术,蒙骗群臣的故事。成语“指鹿为马” 宣传画赵高,是邯郸人,曾经伺服过秦始皇和秦二世。在当时,他权倾朝野,异常跋扈。历史学家公认是他败亡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秦朝。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描述了赵高的

  • 山西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为晋文化研究再添新证。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1973年至今,十余次考古工作充分证实此地是一处两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是在晋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曲沃

  • 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专家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977年8月10日,作为毛主席纪念堂重要组成部分,北大厅的毛主席坐像雕塑终于竣工。这尊历时六个月才雕刻完成的雕像重达七吨,高达3.5米,最宽处甚至超过了两米。[var1]可是当工作人员们历经了千辛万苦将这座雕像成功安装在了毛主席纪念堂之后,纪念堂修建工作的负责人们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该雕

  • 他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以全局视角考察“汉文与东亚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新经典文化出版了在日韩籍学者金文京的著作《汉文与东亚世界》。本书日文原版为岩波新书之一种,是第9回角川财团学艺赏获奖作品,被誉为比较文化学典范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本介绍汉文训读的学术普及著作,因而受到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11月4日,岩波书店前总编辑马场公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

  • 山海经中记载的3种奇异生物,却在日本的博物馆中出现,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山海经》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的神怪小说提供了大量的故事原型,也补足了中国神话与氏族史诗,其中或真或假,或玄或幻,同样也让人们留下了大量的想象和评判空间。[var1]《山海经》突出贡献与奇特之处,在于描述的物种与自然景观之繁多奇异,而对古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山海经》的提及,最先的还是汉代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