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4/2/17 9:20:30

这是华夏文明历史上各政权分裂对抗最严重、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时势造英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

[var1]

当时恰逢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及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能人志士辗转于各国之间,推行新的经济技术、展开举国变法。

英勇善战的大将征战沙场,为守护一方国土奋勇杀敌,在群英的承托和辅佐下,涌现了四位雄主。

奇怪的是,无论四位雄主如何努力,就是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这是为什么呢?

侠王赵雍:“武林盟主”折于情字

战国涌现的第一位雄主是赵武灵王赵雍,赵雍15岁的时候继承皇位,那个时候,赵国的国力并不强大,因此受到许多大国和游牧民族的欺负。

赵雍即位后,推行军事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改革,史称“胡服骑射”,渐渐地,赵国国力越发强盛。

[var1]

在国力强盛后,赵雍侠肝义胆的一面开始显现,公元前314年,燕国爆发了子之之乱。

在子之之乱中,燕王年老不问政事,甚至把国家政权交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太子发动政变,想杀死子之,没想到因为被盟友出卖,计划不成。

因为燕国太子和相国子之之间的兵戎相向,燕国境内人心惶惶,这时,齐国乘虚而入,派兵攻打燕国,并成功杀死了燕王和燕国太子。

眼看着燕国即将灭亡,赵雍坐不住了,他不想眼看着燕国灭亡,于是,赵雍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了赵国,并将公子职立为燕王。

不仅如此,赵雍还派遣一名将军将新立的燕王送回了燕国,赵雍也因为这一系列的举动获得了“侠王”的称号。

然而,看中情谊的性格特点让赵雍获得美名的同时,最终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赵雍因为看重儿女私情,决定改立少子赵何为太子。

[var1]

在赵何即位后,赵雍又开始心疼无过被罢黜的长子赵章,因为赵雍的摇摆不定,最终诱发宫变,导致了赵雍在沙丘宫中被活活饿死的悲惨结局。

“邪帝”田地:多行不义致国破身亡

公元前301年,齐湣王田地继承王位,他年轻气盛,野心勃勃,即位之初,就凭借齐国强大的实力插手他国内政。

那时,因为楚国面临内忧外患,楚王只好向齐国求和,并将楚国太子送到齐国做人质,以表达齐楚修好。

后来,当时的楚国国王楚怀王被秦国扣留,楚国面临内忧外患,被留在齐国的楚国太子向齐湣王提出了回国的请求。

但齐湣王田地并没有直接让楚国太子回国,而是跟他谈起了“霸王条约”。

[var1]

田地说,如果要放楚国太子回去,则楚国需要割让楚国东边的五百里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为了回国替父亲送葬,楚国太子答应了齐湣王田地的条件。

机关算尽也没让齐湣王田地成功称帝,由于田地性格骄狂,凡事追逐利益最大化且刚愎自用不知收敛。

他背信弃义攻打了齐国的盟国韩国和魏国,随后消灭了宋国,独自占领了富庶的淮泗之地,这一举动令齐国成为了众矢之的。

最终,燕国、秦国、赵国、韩国、魏国五国合纵伐齐,齐湣王田地在一片讨伐声中被楚国将领杀害。

“执君”姬职:雄韬伟略奈何命短

燕昭王姬职就是“子之之乱”中,被侠王赵雍护送回国的、流亡在韩国的燕国公子。

[var1]

在回国继承王位后,姬职就开始励精图治,执着于有一天消灭齐国,为被齐国杀害的亲人报仇雪恨。

燕昭王姬职是一位很明智的君主,他招纳天下贤才、修筑黄金台,并在燕国境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在他的治理下,燕国开始富国强军,渐渐地从一个军事弱国变成一个面对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也能屡战屡胜的军事强国。

公元前284年,准备就绪的燕昭王姬职联合号召秦国、赵国、魏国、韩国向齐国发起进攻。

这一次进攻非常成功,燕国一举攻下了齐国70余个城池,齐国国君也寡不敌众被斩杀,从前强大的齐国几乎灭亡。

然而,齐国灭亡后燕昭王姬职也没有成为天下的霸主,由于姬职的一生都执着于消灭齐国,在“亡齐”的执念达成后,燕昭王姬职仿佛失去了活着的念想撒手人寰,享年56岁。

[var1]

“狂主”嬴稷:一场败仗功亏一篑

嬴稷少年时期被送往燕国作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在洛邑的周王室太庙中扛鼎,不幸身亡。

国不能一日无君,秦武王嬴荡膝下无子,死得也突然,所以没有指定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为了抢夺王权,秦国内部在嬴荡死后陷入内乱。

惠文后与秦宣太后在各自党羽的帮助下,拥立不同的秦国公子继承王位,最后,秦宣太后一派胜出,原本离王位最远的、被当做人质送出国的嬴稷被拥立为王。

18岁的嬴稷被从燕国接回,继承王位成为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拜范雎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富国强军,为秦国在后世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方面,秦昭襄王任命战神白起为将军,先后出兵战胜了胜三晋、齐国、楚国、魏国、赵国,并俘虏了东周赧王,结束了周朝长达800年的统治。

[var1]

因为早年意外登上王位,且在王位上成绩斐然,嬴稷逐渐显露出性格中的狂妄自大,嬴稷的狂妄最终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公元前259年,嬴稷命令秦国将士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都城邯郸交战。

由于嬴稷在长平之战后没有给予白起足够的信任,邯郸之战中白起一直称病不出,最后秦军大败。

邯郸之战的失败导致秦国国力大减,近20万将士客死他乡,秦国在嬴稷带领下征战四方取得的成果几乎全部丢失,嬴稷一统天下的霸业宣告破产。

小结

虽然,四位雄主都与统一失之交臂,但他们留下的雄心和智慧依然影响着后人,而四位雄主失败的原因也为后人在实现抱负的征途中起到了警示作用。

[var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开创帝制,真正实现了天下一统的伟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奋六世之余烈,秦国历代君主都为秦统一天下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天下一统孝公变法、取西河、威服西戎、按贾谊所述上溯六世为秦孝公时期,回顾秦国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秦的崛起确始于孝公用商鞅变法。孝公继位之前,秦国与魏国反复争夺河西之地,兵祸连年。秦国丢失河西之地,国弱民穷,兵疲。秦地处西陲,山东六国视之为蛮夷,各国会盟疏远秦国。秦国存在被六国联合吞并的危

  • 刘备错过一人才被曹操重用,终成北方悍将,地位堪比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就是牵招。[var1]刘备和牵招是好朋友,历史上说刘备和牵招是“刎颈之交”,然而几经辗转后,刘备和牵招还是因为命运之轮错过了。刘备组织起了自己的队伍,却没有跟牵招联系,这导致牵招最终投靠了袁绍。牵招对袁绍忠心耿耿,就算袁绍战败而死,牵招也继续跟随袁绍的儿子袁尚,最后大势已去,曹操赏识牵招的才能,

  • 平陆太寨出土大批魏国弧裆街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文物季刊》 1993年01期卫 斯(山西省平陆县博物馆)1989年12月中旬,平陆县曹川乡太寨村因土崖自然倒塌,出土了一批保存完好的战国时期的魏国货币。经笔者实地调查∶此批货币是装在一个战国晚期的绳纹灰陶罐里的,出土时陶罐已被积土压破,陶罐距地表2 米多深,系窑藏之物。经初步整理鉴定∶此批魏国货币

  • 赵国换个胡服,为何就能强大到与秦国掰手腕?考古得出全新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商鞅变法,而是让人略感困惑的胡服骑射。[var1]胡服骑射是赵国的变法主题,与魏、楚、韩、秦等国的变“法”不同,赵国的胡服骑射并不涉及政治、经济改革,而是单纯的军事变革。《史记·赵世家》曾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字

  • 赵武灵王倘若多活几年,赵国有能力吞并秦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武灵王继位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推行了震惊四海的胡服骑射改革。谁也没料到,赵国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脱胎换骨,打得北方诸胡俯首称臣,几乎灭掉了长期困扰齐赵燕边境的中山国。哪怕是天下最强的秦齐两国,在当时也不愿与新兴的赵国正面冲突。[var1]可惜赵武灵王被人算计陷害,终究饿死在沙丘宫。

  • 古代青楼的祖师爷,竟是诸葛亮的“偶像”?连孔子都对他夸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但是,首创青楼,可以称之为青楼祖师爷的人物,就有点不一般,不仅是诸葛亮的“偶像”,孔子还对他夸赞不已,他就是古代的名臣,管仲。春秋初年,周幽王之死的阴影还在诸侯间盘桓,天下之共主,周天子,竟然被犬戎这样的夷狄攻破都城,落得身死的下场,他点燃烽火台博其一笑的褒姒,也被犬戎掳掠而去,不知所终

  • 春秋早期的外部困境,四夷交侵不绝如线,倒逼齐桓公称霸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前人的负重前行】其实夷狄入侵在历史上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为什么到了春秋时期就一下子变得那么严重呢?其实是此前一直有人为诸侯负重前行。早在商中期的时候,北方夷狄南下入侵就已经开始了,东夷、西羌、南蛮等更是长期与中原政权共存,常年发生战争,当时就是由商人组建军队进行抗击。到了周朝建立

  • 战国风云录——魏国文侯最贤,百年强国变法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各自立国。晋国一直都是中原的盟主身份出现,虽然后期实力衰弱,但是还是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三家一分,各自都获得了相当强大的实力。但是魏国的位置却不好,在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韩得到的要少一些。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

  • 战国时期最为败国败家的三大君王,魏惠王第三,第一非此人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战国历史,自古便是败国容易强国难。而所谓的战国七雄,亦是如此。大争之世的战国时代,不进则退,不强则弱。有些国家,本已率先崛起、有统一华夏之势,却中途不思进取,最终一落千丈;而有些国家,本已面临亡国之危,但能发愤图强,历经六代雄主,最终一统天下。事实上,战国时期的昏君不在少数。而最为败国败家的君王

  • 古代山东有齐国与鲁国,为什么现在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有一个特点,许多省份的简称以古时候地区国家名字来叫法,例如山西省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区主要是晋国,因此通称为“晋”。这一点在牌照上反映的最显著,只需是陕西省的车,车牌号开始肯定是“晋”,可谓是让人一目了然,可以说成表明在我国各地区历史时间文化底蕴的一个特点设计方案。这则小故事,广为流传颇深,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