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其当时不完整的历史,我想刘禅考虑投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城中军民无心抗曹)蜀国从诸葛亮开始就连年伐魏,可谓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城中虽军队数万。但多为老弱病残,以死包围城池的确没有几个。毕竟连年征战,百姓也匮乏了。也许更希望能够一统天下,还三国一个太平。更何况诸葛瞻率精锐部队又在绵竹大败,虽有姜维、东吴之回援。但远水也解不了近火,大势所趋,刘禅就干脆还三国一个太平。
其二 :(蜀国内乱,刘禅被逼投降)刘禅时期,蜀国已经严重走下坡路,更是内忧外患,国力苦苦支撑伐魏。却没诸葛亮、五虎之时之才人领兵卫国。邓艾来犯成都之时,谯周等人更是威逼刘禅投降。以在魏国有更大的发展,毕竟当时蜀国集团是看似无望,还不如借机在魏国那立个功,投个好差事。刘禅也是无力回天,只能投降了。
其三:(这里是魏国太强)魏国此次灭蜀,志在必得,蜀国成都更被邓艾突袭。此一突袭更让本身就难挡魏国大军的蜀国失去了抵抗的信心。就像当初的魏延想突袭子午关一样,如果真的难么做了。三国就是未知了。大势已去、抵抗都是徒送性命,还不如投降吧。
其四:(刘禅软弱)刘禅看见邓艾突袭成都,一时吓破了胆。蜀国又没能人辅助,刘禅无奈只能投降,也很符合刘禅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
阿斗
其五:(真心心疼百姓)刘禅仁慈宽厚,蜀国国破是迟早的事。连年征战的蜀国已经不像个样子了。刘禅更看到百姓的疾苦。更不想更多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何况三国归一对百姓来说是好事。所以刘禅选择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