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超归顺后,应排第一,为何甘愿屈居关羽、张飞、赵云之后排第四

马超归顺后,应排第一,为何甘愿屈居关羽、张飞、赵云之后排第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4/2/10 6:41:18

在这种种的条件下,马超也必须要放在关羽张飞赵云后面,其实马超自己心里也要清楚,他在刘备的心目中也不是那么高,得到一个这么好的位置,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马超和刘备关系排名只能排在关羽张飞赵云后面,这个马超得承认

关羽和张飞是谁?那可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赵云也曾经和刘备结拜了,他们三个人都是刘备的生死兄弟。而刘备又没有跟马超结拜过,在刘备的关系中,马超顶多是刘备的下属而已。兄弟和下属是能够一样吗?这个在马超心里是有自知之明的。(结拜是三国演义的事情,这里为了突出刘备他们的关系)

关羽当初可是放弃了曹操的荣华富贵,甚至冒着自己生命的危险要找刘备,就是不能忘记他们的结拜之情。而张飞听说关羽背叛了刘备,差点就要杀掉关羽,由此可见这两个人是多么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不把他们放在前两位,实在是对不起这两位兄弟。至于赵云,那可是曾经在长柏坡大杀曹军,一天杀了曹操的50多员大将,终于是把刘备的儿子刘禅救了出来,不然的话刘备都没有真正的儿子。这些人都是曾经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无私的给过刘备所有的东西,不光是忠心耿耿,甚至都可以付出性命。

而马超跟着刘备的时候,是因为迫于曹操的军事实力,没有办法只能找到刘备。而那个时候刘备已经拥有了很多地盘,正在不断的壮大,听说马超过来了,非常的高兴,因为马超的威名刘备还是有所耳闻,所以就对马超特别的重视,马超也是能够封得上5虎将的。

马超已经落魄了,没有选择的余地

马超在西北可是非常有名的,他在家里在那边可是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客人说在西北就是一个军阀,那里就是马超真正的天下,那马超为什么会来到刘备身边呢?

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三国志马超传)

这所有的一切责任都是在曹操,曹操本来是想要将马超所有的势力都收归于自己手下,可是马超当了一个军阀当惯了,怎么可能会让曹操是收服呢。于是曹操认为马超就是一个威胁,毕竟马超拥有很强大的实力,如果一直放在北方的话,就让曹操后面不得安生,又怎么能够统一南方呢!

所以曹操就将马超弄的家破人亡,马超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最后被迫投降于刘备。马超前辈子可是久居人上,而现在现在要尝试一下久居人下的滋味,他心中能够有好受嘛!但是毕竟是在刘备手底下做事情,刘备可是和曹操一起能够称得上是英雄的人。虽然刘备看起来是非常和蔼可亲,但是下手绝对是狠的。要是马超不夹着尾巴做人的话,或许就没有好下场。面对当时的处境,马超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马超不喜欢争夺排名,心中只有仇恨

这个排名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种争权夺利的事情已经不是马超的习惯。马超自古是在西北地区长大,这里的民风比较彪悍,马超当时在西北地区可是赫赫有名,可以说是无人可敌。在那个时候马超还是想要争夺第一的位置,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家里了,投靠在别人底下做事,都是别人手底下的打手而已,难道还要排名第1个打手第2个打手吗?这个在马超心里是不屑一顾的。

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三国志)

当年在西北的时候,马超还是一个少年,可是现在是长大了,面对血海深仇,已经变得成熟了起来。他不喜欢去争夺什么排名,而是想要一直努力的辅佐刘备,希望他能够抱自己灭门之仇,就连他临死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自己全家200多人被杀的事情,可想而知这个仇恨是有多么厉害。他希望能够早有一天,刘备能够统一天下,也将曹操灭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就是马超最大的愿望,其他事情都可以放下。

从这种种事情上来看,马超也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要不是曹操的话,他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面对全家200多人,这么多人的死去,马超已经不是以前的马超了,他的一半身都是为了报仇而活,其他的事情,他都可以放下,哪怕自己的生命都行,只要能够报仇。马超果然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临死之前都不忘了报仇,有仇必报,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你们对马超的印象如何?他该不该报仇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国后期虽弱,也不至于不战而降,那么刘禅为何会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刘禅综合其当时不完整的历史,我想刘禅考虑投降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城中军民无心抗曹)蜀国从诸葛亮开始就连年伐魏,可谓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城中虽军队数万。但多为老弱病残,以死包围城池的确没有几个。毕竟连年征战,百姓也匮乏了。也许更希望能够一统天下,还三国一个太平。更何况诸葛瞻率精锐部队又在绵竹大

  • 蜀汉失败的真正原因,与关羽和诸葛亮无关,而在于这件小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来谈谈关羽之死对于蜀汉的影响,有许多人认为在关羽死后,由于刘备执着于报仇,因此贸贸然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这就导致了蜀汉元气大伤,而他本人也因此丧命,因此关羽之死是一切悲剧的开端。但实际上,关羽的死或许对蜀汉的确有一定的不好影响,但是绝不至于导致蜀汉的失败。因为在出现危机的不久后,诸葛亮就以雷霆手

  • 蜀汉政权的失败,是刘禅无能,还是因蜀汉集团二代人物全都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集团官二代分析回顾蜀汉创建时期的顶级大佬都有谁: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庞统、费祎等等。那他们的孩子呢?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绍,等等,那这些官二代们,在蜀汉后期的表现如何呢?1.诸葛瞻首先,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亮的名字在整个三国时期,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中,都可以称得上

  • 都知道刘备有五虎上将,可你是否知道曹操的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熟知的三国里,对刘备五虎上将比较熟悉,甚至孩童时代就能背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名字,然而,三国时期除了我们熟知的刘备五虎上将,其实还有与之相对的曹操五子良将。单说五子良娘,可能大家会感到陌生一点,但说出他们的名字,可就不那么陌生了。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

  • 邓艾本是灭蜀的大功臣,为什么会被司马昭下令全家抄斩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有拥兵自重的嫌疑。灭蜀后,邓艾上了一道奏书,主要留下两万名陇右士兵以及两万名蜀兵,为进攻东吴做准备。同时,他还提出厚待刘禅,封为扶风王,把刘禅的儿子们封为公爵、侯爵。通过优待蜀国亡国君臣来达到争取吴国投降的目的。但是,在司马昭看来,邓艾此举,实有拥兵自重的嫌疑。司马昭对邓艾自行其是极为不满,指示

  • 赵高为何能成为大秦帝国“掘墓人”?他看到了帝国最为致命的漏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隐宫出生,逐入帝心赵高之恶行就连司马迁也不屑为之立传,与赵高有关的记录只能在《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才得见一二。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赵高是否为宦官,但可以肯定的是赵高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

  • 若伐吴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夷陵之战还会输在陆逊手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深通兵法,一生用兵讲究谨慎,步步为营,从不冒险打仗。司马懿被困上方谷时,于绝望之时 曾对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过一句话,他说“诸葛亮这人最善于算计,他不但考虑自己,也考虑对方,因此但凡诸葛亮铺排好的计划,只要执行的人不出问题,一般都是必胜的”。诸葛亮讲的是“势”,这个“势”是天下大势。他帮助刘备顺势

  • 韩信的“汉中对策”,为刘邦指明战略方向,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勉强答应去做汉王,但是他心里是不甘心的。之后,张良又回韩国,一个重要谋士离刘邦而去。在前往汉中的路上,刘邦手下的人纷纷逃走,有当将军逃的,有当士兵逃的。因为刘邦手下的兵是江苏兵,现在江苏兵给他带到陕西的南部去了,没有人愿意去,要么是逃,要么唱着思乡曲,军心很不稳,可以说刘邦在这个时候几乎是“四面

  • 韩信被拜为大将前,除了萧何的力荐,刘邦还靠啥判断韩信的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做逃兵的消息传到萧何萧相国的耳朵里,萧何来不及向汉王刘邦报告,便带着几个人匆匆出发,追赶韩信去了。几天之后,萧何带韩信回来,跟刘邦力荐了韩信。萧何称韩信为国士无双,说韩信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刘邦东争天下。就这样,经过萧何的力荐,刘邦就登坛拜将,拜韩信为大将。刘邦为什么会拜韩信为大将,除了萧何萧

  •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干了件更狠的事!项羽要是知道还会自刎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场战争中明显的楚霸王是一个军事领导能力十分强的人,但是他与刘邦相比较,刘邦更加善于任用贤臣,用谋臣。这让当时两人在楚汉之争的时候,刘邦取得了明显的胜利。后来在乌江之战失败之后,项羽便在乌江自刎而死。很多的人都遗憾这位英雄的死亡,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楚霸王的伤痛呢?虞姬的死亡,再加上他对于江东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