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的秦国君主和赵国君主是同一个祖先吗?

春秋战国的秦国君主和赵国君主是同一个祖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23 更新时间:2024/1/17 17:01:18

秦国和赵国的血缘相对更近一些,同为嬴姓赵氏,他们的确具有更近血缘的同一位祖先。

[var1]

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国、赵国的远祖是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帝颛顼,帝颛顼有一位孙女叫女脩。女脩吃了玄鸟的鸟蛋,生了儿子大业。大业娶了少典部落的女华,女华生了大费。大费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赏赐,并且帮助帝舜训练鸟兽,因此大费又被称为柏翳,就是驯养鸟兽之人。帝舜因此大费的功劳,就赐姓赢氏。

大费(柏翳)成为了嬴姓的始祖。

大费娶了姚氏的玉女,生了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大廉的玄孙叫孟戏、中衍。中衍及其后代,因为对商朝多有功绩,嬴姓日渐显赫,成为了诸侯。中衍的玄孙叫中潏,生子蜚廉,蜚廉生子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又叫宅皋狼,生子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因为善于驾驶马车,曾经一日千里,助周缪王快速从巡游的地方赶回了周国都平定了发生的叛乱。周缪王因此将赵城封赏给了造父,从此为赵氏。

造父是赢姓赵氏的得姓始祖。

晋国赵氏的赵衰(赵成子)是赵城造父的直系后代,其玄孙赵武就是有名的赵氏孤儿,而赵武的玄孙赵无恤“三家分晋”,赵无恤的玄孙赵籍为赵国的开国君主。

[var1]

但是,赵国的赵氏和秦国赵氏最近的共同始祖不是造父,而是蜚廉。《史记·赵世家》有记载,“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

蜚廉除生了季胜之外,之前还生有一长子,叫恶来,战死。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恶来因为和造父的先祖季胜是兄弟,因此他的后代也因为赵城造父的荣宠,也被称为赵氏。

非子因为善于养马,因此被人推荐给了周孝王。孝王因为非子养马有功,就将非子封在了秦地,让他继承赢姓始祖伯翳(柏翳,古人写了错别字叫做通假字)的祀统,因此被称为秦赢。

非子是嬴姓秦氏的得姓始祖。

秦赢之后生秦候,秦后生公伯,公伯生秦仲,而秦仲的长子就是秦国的开国国君秦庄公

由此可见,秦国嬴姓赵氏和赵国赢姓赵氏都是赢氏始祖大费(伯翳、柏翳)的后代,最后一位共同先祖是赢姓蜚廉。按照古代宗法制度的惯例,秦国赢姓赵氏在被封秦地之后,应该改为嬴姓秦氏,秦非子、秦候、秦公伯、秦仲应该都是这么来的,因为他们并非赵氏得姓始祖造父的直系后代。

[var1]

但是,因为造父在周王朝地位尊贵,赵氏的地位因此非常显赫,而春秋战国时期,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加上秦国又地处西部边陲,过于弱小,所以,他们将姓氏从秦氏又改回了赵氏。看来古人已经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了。

让秦国的开国君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后人经过努力,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远远超过了造父给他们带来的荣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降卒,为什么不带回去做奴隶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缺粮论,是有道理的。当时秦军和赵军降卒一起,在长平地区有六七十万之众,养活这么多人,是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的。如果粮食供应不上,那么赵降卒发生叛乱是很正常的事情。军功论,这个稍微有点牵强。因为“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秦王早已经赏过一次了。对于秦国的“一首一级”军

  • 她是史上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帮母国收复失地复国,差点嫁给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宣姜在自己的丈夫卫宣公死了之后,又嫁给了卫宣公的儿子公子顽,生下了两个女儿。女儿们到了婚嫁的年龄,各地来求亲的络绎不绝,其中就有许穆公和齐桓公。宣姜的女儿是有意嫁到齐国去的,一来是因为齐国强大,二来呢,觉得许国实在是太远了。在《列女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

  • 历史故事:战国第一绿帽王,把情敌当心腹大臣,至死不知儿子并非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8年,在位二十多年的楚考烈王芈完因病去世,太子芈悍继位。楚人尚武,甚至于楚王即位三年内,如果没有发动战争,那就有被群臣赶下台的风险。从这点来看,芈完给儿子起名悍,希望他英勇强悍,足以说明对其寄予厚望。然而,这位太子芈悍的身世却极为离奇。据《史记》记载,他的父亲居然不是芈完,而是他最为倚重的

  • 历史故事:季札:春秋吴国先贤,“三让其国”,功与过谁人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吴公子季札赴鲁,吴国季札的后人,吴国先贤

    春秋吴国,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先贤,贤到孔子都仰慕他,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历史评价他品德高尚,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var1]历史故事三次让国:品德高尚还是推卸责任?季札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孔子说泰伯是“至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泰

  • 历史故事:商鞅变法让秦国走向强大。然而他是为何受到车裂的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鞅用什么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大秦帝国之裂变商鞅车裂视频,商鞅被车裂有人同情吗

    [var1]历史故事公元前338年,对于秦国来讲这一年决定算是非凡的一天。让秦国崛起于列国之间的重要人物之一,秦国的掌舵人秦孝公离开了人世。紧接着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称为“秦惠文王”。而这个时候负责秦国变法重要任务却失去了他原有的最强避护人,在秦孝公尸骨还未凉透的时候,在变法时期积下来的一些恩怨在这

  • 历史故事:关羽传说:猿白君传授春秋刀法,玄女赠五虎之威七熊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故事关羽,关羽赵云黄忠能出五虎枪吗,九天玄女救关羽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var1]历史故事三国猛将无数,只有关羽关云长忠义千古传。自宋朝以来,历代皇帝屡屡加封关羽,地位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清朝之时,朝廷以关帝庙为武庙,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在民间关帝庙更

  • 差点打垮秦国的赵武灵王赵雍是怎么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雍能灭秦国吗,赵武灵王赵雍怎么死的,赵武灵王能灭了秦国吗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君主应该是秦昭襄王,战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是秦国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活了75岁,在位56年,在秦昭襄王时期,正是秦国东出制霸的时代,但是秦昭襄王第一是时代好,经过商鞅变法和秦惠文王的积攒,秦国家底特别丰厚,特别是秦昭襄王前四十多年都是宣太后和魏冉执政。[var1][var1]赵武灵

  • 荆轲颇有心术,精于算计,他知道太子丹很难为必舍不得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是唐初骆宾王随徐敬业反武起事时,有感而发,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六年前,秦国咸阳宫廷发生了一次惊悚的行刺事件。燕国派出的使者兼刺客荆轲,在经过一番拼斗后,功败垂成,不但没能杀死嬴政,反而还搭上了自己

  • 春秋战国时期,一股强大的势力,左右着周王室和各诸侯国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各诸侯围绕的中心问题是“争盟”与“争霸”,就现在的话说就是维持国际均势。以周天子为护身符,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实现这个目的最稳妥的办法。因为各个诸侯列强都想利用周王室,所以反倒它的地位非常稳固,虽然它的实力甚至都不如列强中任何一国。[var1]到春秋末期战国初年,这种情形大变,各国政治集团经过大洗盘,

  • 古代都很忌讳战前斩杀大将,为何秦王会在白起领兵不久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王为什么杀白起,白起秦王对话完整版,赐死白起的是哪位秦王

    到了邯郸之战的时候,赵国已经不是那个被打得惨兮兮的国家了,几年的修整,加上赵国人的团结,他们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说邯郸已经成了一块硬骨头。秦昭王让白起领兵去打,白起病了不能去,结果战局对秦国很不利。后来秦昭王又让范睢去劝白起,因为两人有仇,白起就更不愿意去了。[var1]秦昭王换了一次主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