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赵国的血缘相对更近一些,同为嬴姓赵氏,他们的确具有更近血缘的同一位祖先。
[var1]
按照《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国、赵国的远祖是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帝颛顼,帝颛顼有一位孙女叫女脩。女脩吃了玄鸟的鸟蛋,生了儿子大业。大业娶了少典部落的女华,女华生了大费。大费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赏赐,并且帮助帝舜训练鸟兽,因此大费又被称为柏翳,就是驯养鸟兽之人。帝舜因此大费的功劳,就赐姓赢氏。
大费(柏翳)成为了嬴姓的始祖。
大费娶了姚氏的玉女,生了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大廉的玄孙叫孟戏、中衍。中衍及其后代,因为对商朝多有功绩,嬴姓日渐显赫,成为了诸侯。中衍的玄孙叫中潏,生子蜚廉,蜚廉生子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又叫宅皋狼,生子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因为善于驾驶马车,曾经一日千里,助周缪王快速从巡游的地方赶回了周国都平定了发生的叛乱。周缪王因此将赵城封赏给了造父,从此为赵氏。
造父是赢姓赵氏的得姓始祖。
晋国赵氏的赵衰(赵成子)是赵城造父的直系后代,其玄孙赵武就是有名的赵氏孤儿,而赵武的玄孙赵无恤“三家分晋”,赵无恤的玄孙赵籍为赵国的开国君主。
[var1]
但是,赵国的赵氏和秦国赵氏最近的共同始祖不是造父,而是蜚廉。《史记·赵世家》有记载,“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
蜚廉除生了季胜之外,之前还生有一长子,叫恶来,战死。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恶来因为和造父的先祖季胜是兄弟,因此他的后代也因为赵城造父的荣宠,也被称为赵氏。
非子因为善于养马,因此被人推荐给了周孝王。孝王因为非子养马有功,就将非子封在了秦地,让他继承赢姓始祖伯翳(柏翳,古人写了错别字叫做通假字)的祀统,因此被称为秦赢。
非子是嬴姓秦氏的得姓始祖。
秦赢之后生秦候,秦后生公伯,公伯生秦仲,而秦仲的长子就是秦国的开国国君秦庄公。
由此可见,秦国嬴姓赵氏和赵国赢姓赵氏都是赢氏始祖大费(伯翳、柏翳)的后代,最后一位共同先祖是赢姓蜚廉。按照古代宗法制度的惯例,秦国赢姓赵氏在被封秦地之后,应该改为嬴姓秦氏,秦非子、秦候、秦公伯、秦仲应该都是这么来的,因为他们并非赵氏得姓始祖造父的直系后代。
[var1]
但是,因为造父在周王朝地位尊贵,赵氏的地位因此非常显赫,而春秋战国时期,周王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加上秦国又地处西部边陲,过于弱小,所以,他们将姓氏从秦氏又改回了赵氏。看来古人已经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了。
让秦国的开国君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后人经过努力,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远远超过了造父给他们带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