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闲谈晋国53人杀了5位君主,骇人听闻,是什么原因呢?

闲谈晋国53人杀了5位君主,骇人听闻,是什么原因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14 更新时间:2024/5/5 3:01:48

上次说晋昭侯封他叔叔成师,去了曲沃,曲沃是一个肥沃之地,是一个抵挡来自南面戎人的一个重要城池,曾经晋文侯时,还在条地败于戎人之手,之后就一直经营曲沃,加固城防和战争储备,到桓叔时曲沃就发展成比都城翼城还要大。桓叔曾经帮助晋文侯赶走殇叔,重新夺回权利,积累一定的政治经验和人脉,有很高的威望,他去曲沃又善于经营,所以没多久曲沃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重镇,也是一个经济,文化中心。伴随着曲沃的壮大,桓叔也有了想取代晋国的野心。一切安排妥当,桓叔开始行动,而他不知道的是,曲沃小宗取代晋国大宗,谈何容易。持续约70年之久,和翼城方面有5次战争,多个小国也参与进来。

[var1]

第一次伐翼战争。前(739年)

公元前739年,曲沃桓叔一切都准备好了,他笼络晋国大夫潘父,唆使他杀了晋昭侯,桓叔一路奔向翼城,正盘算着接受君位,可是他错了,晋国贵族们并不欢迎他,率军抵抗,桓叔被打得大败,退回了曲沃。晋国人立了晋昭侯的儿子姬平,是为晋孝侯,并杀死了弑君的叛徒潘父。第一次试探性的战争失败。这次桓叔高估了自己,没想到晋侯的威望很强大,支持者众多,桓公意识到,现在机会还不成熟,慢慢寻找机会,再图大业吧。可岁月不饶人,前731年,桓叔终究没完成他的心愿,去世了,终年72岁。未竟的事业就交给下一代吧,他儿子姬鳝继位,称为曲沃庄伯。

第二次伐翼战争(前724年)

庄伯也深知,翼城方面还是很强大的,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在孝侯15年的时候,前724年晋国遭受到了东边赤狄部落的入侵,庄伯一看机会来了,赶紧集合军队攻入翼城,晋国处于内外交困中,疲于应付,庄伯杀死了晋孝侯。君主位置眼看要到手,半路杀出一队荀国人马来,打的庄伯措手不及,无奈庄伯又跑回老家曲沃了。晋国人又立了晋孝侯的弟弟姬郄为国君,叫晋鄂侯。

[var1]

第三次多国联军伐翼(前718年)

庄伯失败了,也并不着急,他吸取教训,认识到这次失败是没处理好,晋国周边小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他砸出钱,先去贿赂晋国周边的小国像荀,贾,径庭,争取他们的支持。并贿赂周天子,不知道说了晋国什么大逆不道的坏话,周桓决定出兵。前718年,周桓王派大夫尹氏和剐氏,和郑国、刑国联军,以讨伐叛逆为名,浩浩荡荡开进翼城,晋鄂侯见联军声势浩大,吓得溜之大吉,跑了。不费吹灰之力破了翼城,晋国宝座唾手可得。就在这时,事情发生大逆转,不知道为什么周桓王很不高兴,估计是分赃不均,还是识破庄伯的诡计,史书并没记载。总之周桓王很气愤,派虢公来打庄伯,庄伯不敌,又溜之大吉,龟缩在曲沃。翼城方面,继续又扶立晋鄂侯的儿子姬光,是为晋哀侯。周王不在支持庄伯,那些结交的小国也是众叛亲离。不多久,在前716年郁闷的去世了,他儿子姬称继位,就是曲沃武公。

第四次伐翼战争(前709年)

曲沃武公在家隐藏了几年,也老实了好多。翼城方面呢?自从有了上次周桓王支持,底气也足了,看北边的陉庭不顺眼,就去攻打他。这下好了,又让曲沃看到了机会,曲沃武公联合陉庭人一块收拾翼城。前709年,曲沃陉庭联合起来攻打翼城,在野战中俘虏了晋哀侯。翼城又一次立了晋哀侯的儿子,名字也没留下来,称为晋小子侯。

[var1]

前705年,史书载晋武公诱骗小子侯前来,并杀死了他。这是个疑点,曲沃方面和翼城方面都是不共戴天的敌人,纵使曲沃方面再怎么诱骗,小子也不能自己白白去送死啊。无解,到底怎么诱骗的,史书并没说,在这也不能瞎猜,你们认为呢?可以留言。

周桓王前几年繻葛之战让郑国射中肩膀,狼狈逃窜,心想郑国捏不了,我就来捏你曲沃武公撒撒气,也太伤天害理,公然杀死小子侯。天子很气愤,于是派他的大红人虢仲,出兵讨伐曲沃武公,武公打不过,又躲回曲沃不出,虢国收兵。晋国人百折不挠的又立小子侯的叔叔姬缗为君主。

前703年,周桓王来了一次大的军事行动,派虢国、芮国、梁国、荀国、贾国等国联军攻打曲沃,曲沃城防坚固,曲沃武公坚守,联军也没办法破城,无功而返。

第五次伐翼战争

曲沃武公知道周桓王才是他最大的绊脚石,三番两次的坏他好事。以虢国为首的强国总是军事干预,武公暂时放弃打翼城的打算,这也迎来了晋国20多年和平。公元前678,曲沃武公在沉默了20多年后,机会已经成熟,出兵攻打晋侯缗,并杀死了他,吞并了晋国所有的土地,就连贾国、荀国一块灭了。这时候应该叫晋武公了,他拿出晋国所有的宝物珍器献给了周僖王,周僖王同意并册封晋武公为诸侯。

[var1]

从前745年成师受封到前678年灭了翼,持续了67年之久,这场轰轰烈烈的小宗夺大宗的历史游戏,以小宗曲沃系胜出。最初,晋文侯以仇和成师命名两个儿子,又晋昭侯又封成师于大于翼城的曲沃,这与郑庄公和段情况差不多,郑庄公能隐忍,一步一步的助长段的贪欲,庄公能掌控大局,而成功的拔出段这颗钉子。晋国呢?晋文侯在起名上,起了仇和成师两个对立面,虽然造不成什么危害,但依周礼依然不大妥当。晋昭侯封成师在肥沃的曲沃,比翼城还要大,又一次破坏周礼,促成了成师的贪欲,师服的劝谏当成耳旁风,这也说明这两代君主没有远见。

[var1]

这67年,曲沃系3代杀了翼城系4代共5个国君,历史称为曲沃代翼。这远远没有结束杀戮,晋武公死后,晋献公又屠杀了曲沃系几代公族。

请你们继续关注我,我将继续更新,闲谈晋国系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们都是战国有名英才,得先王重用,却被新君残害或逼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位就是秦国当时的改革家商鞅。商鞅对秦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在他改革之间,秦国实力还比较弱,当时的秦孝公为了让秦国强大起来,就到处招揽人才,最终发现了商鞅这个人。商鞅告诉秦孝公,要想国富,就得改革。从法律制度到军事上都需要改革,秦孝公非常信任商鞅,也很支持他,就开始自上而下的全国改革。[var1]在

  • 闲谈晋国2这地方真难搞,名字真难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上次说叔虞桐叶封于唐,人们从此也叫他唐叔虞。这个半大点的孩子,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想想地盘都是他的,地上的人,所有都是他的,他无比的兴奋。出了镐京,东渡过黄河,看着浩浩荡荡的黄河,心也沸腾起来了,恨不得马上到唐地。这孩子不知道,唐地是尧的后代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有陶唐氏、夏后氏、南北中戎狄混杂,人们好

  • 秦国丞相李斯是什么样的人?一文带你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有功又有过的李斯,到底应该算是秦朝的忠臣,还是一个奸臣呢?[var1]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作为秦始皇的核心团队之一,为秦一扫天下,统一六国可谓居功至伟。他在任期间,制定法律法规,反对封建制度;禁止私塾,焚烧百家书,焚烧民间武器,统一文字、度量衡和铁路,秦始皇都听他的!他在法律

  • 长平之战,白起严禁士兵吃羊肉,士兵不服,白起:你走50步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指挥了大小战70余场,且从未败绩,这才是真正的常胜将军。就长平一战,白起就歼灭了45万赵军,差一点将赵国灭了。据梁启超先生的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总共战死了200万人,而白起一个人就占据其中的二分之一,真是当之无愧的杀神,令人不寒而栗。秦国本来非常注重刑罚,特别是军队更是强调令

  • 蔺相如完璧归赵成为美谈,为何后续却鲜为人知?因为代价实在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臣和武官是一样重要的。古时候的赵国就有一文一武,两位非常重要的官员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廉颇和蔺相如。[var1]他们两个的故事,人们在书本上也曾见到多次,其中以负荆请罪和完璧归赵最为出名。负荆请罪不仅告诉我们要像廉颇一样知错就改,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蔺相如的家国情怀,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发

  • 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5个谜团,它们是什么?直到现在也还没解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败纣后,周就得以建立,而这个王朝也足存在了800多年之久。不过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统一扁带,而是由许多小诸侯国拼凑而成的政权,周天子也只是名义上的老大。到了春秋战国时,周王基本就是个打酱油的“鸡肋”了。不过那段历史却也十分波澜壮阔,距今足有2000多年的跨越也留下了一些谜团。这里

  • 孙膑智谋超群,却被这个人害成残废,他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时,庞涓也在鬼谷子门下学艺,他虽然很用功,但是由于天赋的原因,他始终比不上孙膑,为此他常常感到苦恼,然而,事实如此,在那个残酷的时代,如果你做不到最好,那么等待着的就是被人遗弃甚至被人杀掉。所以他为了得到国君的赏识,只好选择提前下山,抢在孙膑之前先在魏国做一位将军,这样他才有机会做出一

  • 大秦开始吞并六国,面对4个对手,为何首先消灭了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国的后期,秦国在各方面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经历几代君主的努力以后,秦国逐步成为了第一强国,并且拥有了直接灭国的实力。即使东方六国联合抗击秦国,也无法阻挡秦国的脚步。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遣军队消灭了东方六国之一的韩国。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秦国明明有好几个对手可以选择,为何偏偏要进攻韩国?[v

  • 讲座预告|礼以玉成——晋国、晋侯与晋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2月6日,“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于良渚博物院正式开幕!本次展出的重点是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玉器,晋侯墓地的发现和发掘是中国考古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出土玉器器类 之丰富、制作之精良,充分体现出周“监于二代”、“文质彬彬”的时代风貌。 展览期间,良渚博物院将持续推出一系列配套专家讲座,带领观

  •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仁义之师”的宋襄公,为何会败得这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那么在此时其中各个诸侯国为了争霸频繁地发动战争,导致了很多的伤亡。但是在此时期也有一个特殊的人,也就是宋襄公对于战争的看法是持比较理想和和平的态度的,所以宋襄公所领导的军队在后世是被称为仁义之师的。但是很可惜,这样的一支军队,最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惨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