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数据看宋朝实力不弱,可为何总是打不过辽国、西夏和金国?

从数据看宋朝实力不弱,可为何总是打不过辽国、西夏和金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4/1/28 13:00:21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宋代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时期,很多人对宋朝都有着很高的评价。

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也不断进步的宋朝,数据展现出宋朝不错的实力,但是在对抗辽国、金国和西夏等割据势力的时候,为何频频失败呢?

这一切要从宋朝的外交思想说起。

外交思想

所谓的外交思想,就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策略。在10世纪到13世纪的东亚大陆上,除了有以汉族为主的中原王朝宋朝,还有东北地区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夏国,还有金、元等等。

这些国家的势力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这种变化,对赵宋王朝的外交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想要在这些国家中扮演“主角”,就必须要有影响全局发展的能力,要么得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要么得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是拥有先进的科技文化。

在这一时期,宋朝并不是一直占据有利的一面。

10世纪到11世纪之间,比较强大的国家是辽国与北宋,步入12世纪,辽国和北宋的力量都相继减弱,金国逐渐发展起来,直到13世纪金和南宋先后灭亡。

宋代还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异常繁荣的社会经济,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先进的制度,让宋王朝的地位基本上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宋朝为了扩大中原王朝的影响,在外交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是“厚往薄来”的招徕政策。

虽然宋朝也有朝贡体系,但是多是使用道德和经济手段,并没有使用武力。这种弹性的朝贡体系,虽然吸引了很多朝贡者,但是并没有给宋朝树立很高的威望。

宋朝“守内虚外”、消极被动的外交思想

宋朝建立之后,吸取了唐末和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从削平藩镇,到减少地方军队,到扩大禁军,主要都是以防内为主。

对外,宋太祖为了减少与辽国发生冲突,采取的措施是告诫谕民不要出塞。即使受到了辽军的侵犯,宋朝采取的措施也只是命令宋军将辽军驱逐出境即可,不让宋军追击。

这种思想,可以说大大减弱了宋军的气势,在后来的对抗中,宋军自然就很容易输了。在收复燕云时候,宋太宗因为受了挫,更加坚持“收内虚外”的思想,这种消极防御的思想也影响了宋朝的大臣。

擅渊之盟之后,由于宋朝内部矛盾加剧,军事力量进一步减弱,因此在处理对辽、金和西夏的关系的时候,更加地保守。

宋朝积极谋求和平的外交思想

古代一直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和谐,并且古人一直认为正常的社会状态也是“和”。

也正是因为这种和平思想贯穿了整个宋代,在对抗辽、夏和金的时候,宋朝也都没有奋力出击。

宋仁宗时期,西夏建国,并且不断侵扰大宋,宋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终于出兵讨伐了西夏。然而随着宋、夏战争形式的变化,知谏院的大臣张方平上书反对宋和西夏这种兵戎相见的状态。

宋仁宗也十分赞同张方平的观点,在看了他的奏折之后,宋仁宗就准备开始与夏议和了。欧阳修并不是很赞同这一做法,并且又收集了更多官员的意见,要求宋仁宗谨慎行事。

尽管有着各种议和的阻力,但是宋仁宗最终还是秉持“和为贵”的思想,和西夏达成了和解协议,每年都需要给西夏银两、绢布和茶叶。

这种求和的思想给后来的宋朝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北宋末年,从最初的以金帛换取和平状态,最终演变成了无条件投降。

可以说,不是宋朝打不过辽国和夏国,而是宋朝根本不想打了。

宋王朝重视道德感化

古代中国的很多外交方式采取的都是“内敛式”以礼相待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霸道手段武力征服。以宋朝为代表的王朝主张将“仁义”、“德化”用到处理对外关系上。

这种理想主义的外交思想主要是从宋徽宗时候开始的。宋哲宗去世之后,在向太后的扶持之下,宋徽宗赵喆即位。宋徽宗本就是一个没什么大志向的人,他生性浪漫,可以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纨绔子弟。

而当时的宋朝,朝廷有内斗,经济也出现了危机,民不聊生。

在对待边陲关系上,一开始虽然他也有着保全宋朝大国地位的思想,但是渐渐地,小小的胜利让他在对西夏的战争中自我陶醉。

殊不知这里面投机的成分更多,正是这种理想主义,让他以为这是外国的臣服,最终导致北宋的灭亡。

宋代投降主义外交思想

很多研究者认为宋代的外交是失败的,因为以宋朝的经济实力怎么会打不过辽国和金国呢?这其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的投降主义高涨。

北宋末年,在金兵大举入侵的情况下,虽然有很多英勇不屈的将士,但是选择弃城逃跑的将士也比比皆是。

高宗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即位、百废待兴的时候即位。

为了支撑刚刚建立的南宋王朝,巩固并延续赵氏的统治,曾经短暂地支持过岳飞韩世忠等人反战金军,但是最终因为错失战机,还是实行了主动求和。

但是也有人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高宗自己的软弱型性格,因为求和就可以拒绝钦宗回朝,他的皇位就不会受到威胁,没有战争也就不会有农民作乱。

高宗无意中兴,军政涣散,大敌当前,高宗原本可以选择与之对抗,但是他害怕靖康之变重演,于是他一心想着怎样能够南逃保自己的平安,打败仗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总结

在处理辽国和金国等周边国家的时候,宋朝的外交思想主张的是和平相处,宋朝的统治者并没有把战争和对立看成是主流,很多皇帝也没有打仗的决心,这又如何能与辽国、西夏和金国抗争呢?

参考资料

[1]林国亮. 高丽与宋辽金关系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

[2]赵永春.关于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01):62-64.DOI:10.16415/j.cnki.23-1021/c.2001.01.017.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岳飞的死为何让人如此悲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最为让人叫绝的就是,电影以一个岳家军军营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兵的视角和行为,来诠释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风波亭事件,角度刁钻的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爱国主义四个字深深的印在每个看过电影人们心中。电影故事虽然长,但是从头到尾的其实就是讲述两件事情,一个是岳飞之死,另一个就是秦桧通金。那么历史上,岳

  • 三位杜姓名人同时中秀才,隋朝时被称为“杜门三杰”,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姓杜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杜氏状元,古代杜氏名人都有哪些

    杨坚结束了九品中正制,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隋朝有这么一家三兄弟,在同一时间端考中秀才,当时引起了轰动,被当时的人们成为“海内一家”或者“杜门三杰”。三兄弟为杜正玄、杜正藏、杜正伦。这三兄弟除了杜正伦知道什么时间去世的外,其余两人不详。杜家三兄弟是河南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人。隋文帝开皇末,600年

  • 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的五大罪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惟庸为什么能做丞相,宰相胡惟庸怎么处死的,历史上的胡惟庸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和郭桓案老朱借助这两大案,以雷霆之势扭转了元末官场腐败渎职的陋习,犁庭扫穴般地肃清了明初吏治,对将来的明朝官场,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肃清吏治这两大案讲完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继续讲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那么,接下来这两期视频我们就来讲讲胡惟庸案。胡惟庸漫画形象要了解胡惟庸案,我们先

  • “安史之乱”的由来和真实惨状,尽在杜甫这三首战乱诗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对安史之乱的感慨,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写的诗,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经历了什么

    女人当朝,在国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搅动了千年的国统,遗祸三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武则天死后,虽然归政给李家,但她的儿媳妇韦氏也想效仿婆婆,动了临朝称帝的野心。李隆基李三郎豪侠英武,平定了韦氏作乱。可是初登皇位不久,姑姑太平公主也想效仿她妈,起了当皇帝的念头。这两个女人都不是善茬儿,都对争夺皇位采

  • 文天祥被处死后无人收尸,他挺身而出,我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油画-文天祥 011283年1月9日深夜,元朝大都(今北京)城南柴市,伸手不见五指。一个黑影偷下一个人头和三具女尸,用最快的速度火化,然后带着首级和骨灰,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大都,一路向南。天边破晓,元兵终于发现,要犯的尸首不翼而飞。要犯不是别人。正是被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斩首示众的大宋前宰相文天祥,还有

  • 《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所担任的官职和他身边的各个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诡事录电视剧,唐朝诡事录苏无名与狄仁杰的关系,唐朝诡事

    金吾卫大将军在《唐六典》中曾经记载: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翊府及同轨等五十府皆属焉。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旗、朱雀旗以先驱,又以玄武队建玄武旗以后殿,余依卤簿之法以从。若巡狩师田,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凡

  • 《唐朝诡事录》中的卢凌峰为什么屡次被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卢凌峰受伤,唐朝诡事录电视剧,唐朝诡事录卢凌风为何被罢官

    《唐朝诡事录》中卢林峰出生于名门望族,又任职金武卫中郎将,本来有大好的前程,却屡次被贬至为民,这是为什么呢?卢凌峰任金武卫中郎将,官职为正四品。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护京城治安。但他却酷爱于侦破案件,想成为狄仁杰之弟子,他本人正义正直,高傲,爱冲动,这也是它被贬为民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对长安红茶案的侦破当中

  • 整个明朝深受倭寇之乱荼毒,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倭寇历史,大明王朝倭寇进攻大明海岸,倭寇攻陷杭州的暴行

    而大明王朝的硬派作风也曾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不过更多的是危机四伏。尤其到明朝中后期,国家经济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明朝还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便是倭寇。在这一时期像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等部队,都是抗击倭寇的主力部队。可是无论戚家军再怎么勇猛,却始终没有解决倭寇的问题,直到清朝入关之

  • 《唐朝诡事录》的斜封官原来这么丢人,难怪苏无名不想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诡事录苏无名在南州当什么,唐朝诡事录官职排行,唐朝诡事录里的苏无名的官职

    那么这个斜封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呢。说起斜封官,就得从唐朝的一位奇葩公主说起,当然说到这位奇葩公主,还得从她那个奇葩父王说起。在我国历史上,有且仅有两位皇帝。他的父亲是皇帝,自己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就连他的母亲也是皇帝。这第一个被六个帝皇包裹的男人,就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唐中宗

  • 数说大宋江山十八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大宋朝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代,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都是空前的。不过,宋朝在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鉴于前朝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宋皇帝为防止这种悲剧重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把一切统得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