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天祥被处死后无人收尸,他挺身而出,我来!

文天祥被处死后无人收尸,他挺身而出,我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4/1/5 6:57:00

油画-文天祥

01

1283年1月9日深夜,元朝大都(今北京)城南柴市,伸手不见五指。

一个黑影偷下一个人头和三具女尸,用最快的速度火化,然后带着首级和骨灰,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大都,一路向南。

天边破晓,元兵终于发现,要犯的尸首不翼而飞。

要犯不是别人。

正是被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斩首示众的大宋前宰相文天祥,还有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

02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攻宋,举朝上下,惶恐不安。

大太监董宋臣建议宋理宗迁都跑路。

这时,八品小官的文天祥怒了,上书请斩董宋臣,安定人心。

得,文天祥被免职回家。

文天祥这性子,注定会在官场栽跟头。

一会儿复出,一会儿被贬。

有多少忠臣义士敬他、提携他,就有多少奸佞小人恨他、打击他。

文天祥却浑不在意,赤胆忠心,一如从前。

03

德祐元年(1275年),蒙古人再度南下攻宋。

丁家洲一战,奸相贾似道一手败光大宋精锐,首都临安岌岌可危,各地守将望风投降。

二月,朝廷急令各地招兵勤王。

时任江西安抚副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临危受命,散尽家财,紧急招收了一万多人马。

但这些没经过训练的乌合之众,压根不是蒙古人的对手,此去临安,无异于羊入虎群。

朋友就劝文天祥别去送死。

文天祥也明知很危险,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去了。

丙寅,以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

勤王诏至赣,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有众万人,遂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元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馀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续资治通鉴》

这年四月,文天祥率兵来到老家吉州。

只是,文天祥怎么也没有想到,先打他黑枪的不是蒙古人,而是大宋江西制置副使黄万石。

这哥们和文天祥有仇,他污蔑文天祥的部队抢掠地方。

当时叛军四起,朝廷吓坏了,以为文天祥也叛了。

文天祥上书自辨。

朝廷也是窝的一头包,勤王的人太少了,加上文天祥是个名声好到爆的文官,只能姑且信之。

【剧透:后来黄万石投降了元朝,逮着宋朝往死里揍。】

文天祥画像

04

八月,文天祥兜兜转转,终于抵达临安,出任平江知府。

为了避免大宋被蒙古人逐一击破,文天祥建议集中兵力,将天下分为四镇,约定日期,一起发动反击。

然而,朝廷担心地方尾大不掉,有违祖制,坚决不同意。

浪费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十月,平江失守,朝廷赶紧改任文天祥为临安知府,守卫京城。

晚了。

元朝大军已经逼近临安城外的皋亭山,临安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左丞相留梦炎开溜了,右丞相陈宜中也脚底抹油了,其他高官见状纷纷跑路。

后来,谢太后叫人开会商量对策,结果只来了6个文官。

养士三百年的大宋朝廷,如今竟沦落到无人可用的窘境。

只好破格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主持大局。

文天祥也知大势已去,建议朝廷派吉王赵昰、信王赵昺去福建,留条后路。

这一次,朝廷终于听了文天祥一回。

不过,谢太后交给文天祥的第一个任务是向城外元军求和。

谁也不知道,文天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出使元营。

史书只记载,文天祥据理力争,护着大宋最后的脸面。

正月二十四日,蒙古人恼羞成怒,扣了文天祥。

还好,一帮义士来劫牢,文天祥趁乱,逃到了高邮,一路南下,到了福州。

05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谢太后带着宋恭帝向元朝投降,临安正式陷落。

君降臣不降,文天祥还是不肯向蒙古人屈服。

五月初一,文天祥与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戴恭帝益王赵昰为帝,支撑残局。

为了打开局面,文天祥建议从海道北上江浙、光复临安。

可小朝廷内部分化太严重了,主政的宰相陈宜中是文天祥死对头,军中大佬张世杰嫉妒文天祥。

文天祥的建议根本无人甩。

都TM什么时候了,还闹内讧。

文天祥终于忍不了了,亲赴南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市)收集军队,并联络当地民团,聚兵抗元。

然而,大势已去,文天祥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他被迫从福建转入江西作战,辛苦支撑近1年后,又被迫败退到广东。

期间,文天祥屡败屡战,仅存的一个儿子也在瘟疫中病逝,妻女相继被俘。

一次战斗中,大军被围,危急时刻,他的战友赵时赏冒充文天祥,掩护众人撤离,舍身殉国。

文天祥才保住一条小命。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败退到五坡岭(今广东省海丰县北),由于叛徒出卖,大军又遭到元军突袭。

文天祥率将士拼死突围。

眼见突围无望,文天祥的发小刘子俊大喊一声:“我是文天祥。”

可惜,这次,刘子俊舍身救友,却没能助文天祥突围。

激战之后,文天祥被元军活捉。

06

文天祥被俘后,想自杀,服过毒,绝过食,都没成功。

第二年正月,崖山海战爆发。

元军将文天祥押赴崖山,强迫他写信招降宋军主帅张世杰。

我呸!文天祥对此严词拒绝,于是便有了那句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过零丁洋》

二月初六,崖山海战落下帷幕,大宋十万军民,连同小皇帝,葬身大海……

宋朝至此灭亡。

文天祥北上图

07

崖山海战后,元军统帅张弘范派麦术丁押着文天祥北返大都。

忽必烈派了很多人劝降文天祥。

劝降团队十分豪华,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人,比如,文天祥的同僚,好友……还有大宋皇帝。

这天,宋恭帝穿着蒙古装扮,来到牢房。

文天祥一见宋恭帝这模样,痛哭流涕:

“臣不能保大宋,致使陛下今日,深愧。圣驾请回,圣驾请回!”

宋恭帝哪还有脸说下去。

蒙古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让文天祥的女儿柳娘写信劝降。

别人的话你不听,你女儿的呢?

只要你投降,你全家四口马上恢复自由,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文天祥依旧拒绝道: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画像

08

文天祥被囚期间,有无数人想让他去死。

有大宋遗民。

他们想把文天祥树立成为宋而死的大忠臣。

文天祥的部下王炎午就写了一篇《生祭文丞相文》,一个劲地怂恿文天祥自杀殉国。

还有那些投降的软骨头,更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前大宋宰相留梦炎更是在忽必烈面前大言不惭地声称:

“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

好死不死,真被留梦炎说中了。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中山县有人自称是宋朝皇帝,召集了一千多人,准备救出文天祥后起兵复国。

忽必烈得知消息后,亲自召见文天祥,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文天祥:不稀罕……

09

1283年1月9日,大都城南柴市。

文天祥问侩子手:“哪边是南?”

然后朝着故国的方向跪拜,大声呼道:

“臣报国至此矣!”

随后,文天祥从容就义。

妻子得知丈夫就义的消息后,感叹一句“我夫不负国,我安能负夫!”,然后与两个女儿一起自尽。

夜里,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10

那个不惜生命,也要替文家人收尸的的黑影,叫张千载。

是文天祥的发小。

文天祥守护了大宋一生,张千载这个小人物,却守护了兄弟最后的时光!

自文天祥被俘开始,张千载就想着救出自己的好兄弟。

但元兵看守严密,张千载就散尽家财,买通了看守士兵,一路跟随文天祥北上,暗中照顾文天祥的饮食起居。

3年来,张千载没让文天祥饿过、冷过。

文天祥的诗词,也是他尽力偷偷带出保存了下来,包括那首《正气歌》。

文天祥真迹

张千载将文天祥和妻女的尸首带回了庐陵老家,安葬。

老王:时代是文天祥这些大英雄的舞台,张千载这个小人物却让历史更有温度。

参考文献:《宋史》、《元史》、《续资治通鉴》、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陶宗仪·《辍耕录》、程敏政·《宋遗民录》、杨慎·《升庵诗话》、李贽·《焚书》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所担任的官职和他身边的各个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诡事录电视剧,唐朝诡事录苏无名与狄仁杰的关系,唐朝诡事

    金吾卫大将军在《唐六典》中曾经记载: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将军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翊府及同轨等五十府皆属焉。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旗、朱雀旗以先驱,又以玄武队建玄武旗以后殿,余依卤簿之法以从。若巡狩师田,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凡

  • 《唐朝诡事录》中的卢凌峰为什么屡次被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卢凌峰受伤,唐朝诡事录电视剧,唐朝诡事录卢凌风为何被罢官

    《唐朝诡事录》中卢林峰出生于名门望族,又任职金武卫中郎将,本来有大好的前程,却屡次被贬至为民,这是为什么呢?卢凌峰任金武卫中郎将,官职为正四品。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护京城治安。但他却酷爱于侦破案件,想成为狄仁杰之弟子,他本人正义正直,高傲,爱冲动,这也是它被贬为民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对长安红茶案的侦破当中

  • 整个明朝深受倭寇之乱荼毒,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就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倭寇历史,大明王朝倭寇进攻大明海岸,倭寇攻陷杭州的暴行

    而大明王朝的硬派作风也曾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辉煌,不过更多的是危机四伏。尤其到明朝中后期,国家经济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明朝还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便是倭寇。在这一时期像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等部队,都是抗击倭寇的主力部队。可是无论戚家军再怎么勇猛,却始终没有解决倭寇的问题,直到清朝入关之

  • 《唐朝诡事录》的斜封官原来这么丢人,难怪苏无名不想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诡事录苏无名在南州当什么,唐朝诡事录官职排行,唐朝诡事录里的苏无名的官职

    那么这个斜封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呢。说起斜封官,就得从唐朝的一位奇葩公主说起,当然说到这位奇葩公主,还得从她那个奇葩父王说起。在我国历史上,有且仅有两位皇帝。他的父亲是皇帝,自己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就连他的母亲也是皇帝。这第一个被六个帝皇包裹的男人,就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唐中宗

  • 数说大宋江山十八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大宋朝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时代,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都是空前的。不过,宋朝在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鉴于前朝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宋皇帝为防止这种悲剧重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把一切统得过死,

  •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一生,究竟是谁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起太平公主,大家大概想到的都是那个手握重权,与李隆基争夺帝位失败自尽的女子,她的一生并不像她的称号一样太平,可是谁又知道儿时的太平公主居然是既懂事又乖巧的呢?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最小的女儿,自小便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年幼时的太平公主一直都是个可爱听话的小姑娘。父亲唐高宗李治的身体越

  • 《满江红》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李敖考证过《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他的理由是:公元1142年岳飞死了;公元1502年,也就是岳飞死掉三百六十一年后,明朝的赵宽写了岳坟词碑;然后1536年,岳飞死掉三百九十四年以后,徐阶

  • 《唐朝诡事录》:洛阳留守为何要找大唐复仇,揭秘李约的复仇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的李约是谁,李约简介,李约诗词大全

    絮絮叨叨:《人面花》的最终boss并不是明显的公主,竟然是躲在公主身边的洛阳留守李约。有些意外又有点理所当然,但你说公主的动机明显,为了试探手下的忠心,为了给太子使绊子。那李约呢?他的动机又是为何?下面咱们就来唠唠有关李约复仇的原因。01李约在最后暴露凶相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为国复仇,看面相他并不是前

  • 有人质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告诉他:民心在岳,勿秀下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随着一部以《满江红》为题的电影正在热播,电影里出现了宋军一起背诵《满江红》的震撼场景,也让这首岳飞的经典之作成为热门话题。但是随着讨论热度的上升,又有人开始提出质疑——《满江红》并非是岳飞的作品!本期@以史为鉴 就跟大家仔细聊一遍《满江红》这首词引发争议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普通如何看待这种言论!

  • 《唐朝诡事录》:各诡案看似是公主与太子之争,实则背后有大谋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剧照孔明曾经说过:“古今治国之道有如弈棋也!”在工作中,“见招拆招”的人是有勇气的,敢作敢为,遇到不瞻前顾后,可以抓住机遇,在困境中脱颖而出;“走一步,想三步”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够探究到事情背后微妙的道理,善于运筹帷幄;而拥有大谋略的人,往往是布局棋局的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电视剧《